第一百二十二章 见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高炽“啊”了一声,把眼睛凑近了看,果然发现这风筒上面所画的黄龙,是没有牙齿的。
“府中匠人所绘,”高炽想起来了:“是微微露出两三颗牙出来,怎么朝鲜这裱筒上的龙,没牙齿呢?”
“这就要去问朝鲜的画工了,”张昭华道:“就这还说是精心检查、严谨规制过的,谁知道之前几次表笺,画的龙是不是少了一爪,或者干脆连眼睛都忘了点呢!你想想没牙是什么概念,什么人没有牙齿,这要让皇爷看了,岂不是大发雷霆,这简直就是明晃晃说皇爷春秋已高,连牙齿都没了吗!”
“这一点,确实是朝鲜方面的疏谬,”高炽道:“我记下来,你接着说。”
“还有第二点我不明白,”张昭华将表笺举到阳光下看:“为什么朝鲜这个纸质,这么差劲!”
她说的纸张确实有一点问题,纸张过厚,表面虽然平滑但是纸质并不匀细,而且对着太阳看的话,甚至还有一点微微的纤维聚凑在一团,这实在并不是上等的纸张,她不明白为什么朝鲜会选用这样的纸张作为表笺纸呈递上来。
“之前我也问过,柳灏说这纸张是朝鲜承文院造纸局造出来的,”高炽解释道:“说是专门仿大明的竹纸造出来的,就是为了表示诚心。”
因为皇帝不爱唐宋传下来的玉版纸和水纹纸,比较偏爱江西竹纸,所以竹纸开始风靡宫廷,想来朝鲜也是为了讨好皇上,甚至下令仿造大明竹纸,没想到造地不成功,这表笺纸一触手,就能明显感到差异。
“朝鲜产竹子吗,费地这样的力气,”张昭华摇摇头道:“怎么不从大明购买?”
“买了一些回去,”高炽道:“不论如何精心保护,俱都折皱了。”
“这么说,朝鲜就没有好纸了吗?”张昭华问道。
“不是没有,甚至有一种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在中国还很受欢迎,”高炽道:“是从高句丽传下来的纸张,以棉、茧制成,这就是他们国家的特产了。”
张昭华道:“那就让他们不必为了迎合帝意,还专门仿造中国的竹纸了,就让他们用本国的那什么高丽纸就行,皇上哪里知道他们这一层恭敬的心思,让他们别在这上面纠结了。”
她说着又指着表笺上的日期,道:“六月十五日,这是朝鲜使臣从朝鲜出发那一天的日期吧?”
看高炽点头,张昭华就道:“既然是来恭贺圣寿的,日期如何能填拜表之日!应该填皇上的圣寿日!正朝贺圣千秋,当以贺日填之。谢恩进贺,当以拜表日填之。”
高炽恍然道:“你说的是,你说的是。”
张昭华又道:“这表文上最大的问题,我还没跟你说呢——你看这个字,是什么字?你再看这个字,又是什么字?”
高炽一看张昭华指出的这两个字,一个是“标”,一个是“文”,便道:“这二字怎么了?”
“唉,你如何就混忘了,这府里做完法事也没多久呢,”张昭华道:“这个‘标’,乃是先太子的名讳,先太子谥‘懿文’,就是犯什么也不能犯这个忌讳呀!就算这两个字分开来放,但是皇上看到之后,肯定会联系起来的,你说这样的错误,怎么就看不出来,还说前前后后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高炽大吃一惊,急忙取来细细看了半晌,感叹道:“不怪我们眼不能识,实在是我们想都没想到,只有皇爷爷能见字伤情,实在是出于父子天性了。”
“你若是说见字伤情,”张昭华道:“那这其中,还有二字也要避忌了。”
张昭华指出的二字,一个是“元”,这个元,为《书经》“元德升闻”一句内首一字,按理来说没什么忌讳,但是就像之前说的,懿文太子是皇帝的元子,也就是第一个孩子,连东宫大殿的名字都叫元德殿,这是皇爷亲自给取的,但是现在因为太孙在里面,已经改换了其他名字了。这个字如果单独放在表笺里,其实没什么,但是偏偏还有其他“标”、“文”二字,皇帝看了如何不疑心。
第二个字就是“老”字,这个字和懿文太子无关,但是和皇上如今的情况是息息相关了,因为皇上年老,恶见“老”字,这是老人的通病,谁人其实都不愿在年老的时候看到或者听到“老”、“死”、“亡”这样的字或者话,所以按张昭华的意思,这两处字眼全部都要检察重换,应以“元”字“恭”代,“老”字“兴”代。
高炽全都记下,随后又看着张昭华连连点头:“你真是个女诸生,精细之处,常人难及啊!改了这几处,也就没什么谬处了罢!”
张昭华点点头,复又摇摇头:“就算改了这几处,怕也有其他地方,还能被皇爷挑出错来——其实我有两个办法,一个上策,一个下策,二者都可以过了眼下之关,但是上策可以保证以后再无表笺之患。”
高炽一震,道:“敢问下策如何?”
“下策就是,”张昭华道:“秦王已丧,晋王居长,今年圣节,父亲可致书去山西,请晋王牵头,所有分封在藩国的藩王,都以晋王为首,制书贺表,全都先交到晋王这里,在圣节这一天抵送京师,想必隆重,这也是亲亲而尊长之意,皇上见了也会欢喜。这些表文汇聚到一起,抄录一份送来北平,朝鲜这个表笺,完全可以东抄西借。皇上发作不得,因为这表文的每一句话,都能在诸王的贺表上找到,然而又不是同一位藩王,皇上挑出词句来要发作朝鲜,自然要发落某一位藩王,所以这表文,自然能顺利通过。”
张昭华出的由晋王领衔诸王一齐递送贺表的主意,其实有深刻考量。
因为皇上如今立了太孙,而将年长的儿子全部分封出京去,京师之中,无人可撄其锋,甚至连年幼的皇子,也要礼避三分,这一点其实很让一些藩王不忿的,朱允炆即算是太孙又如何,他是功绩能服人还是德行能服人,连年纪都不能服人,出身还有硬伤——他母亲不过是扶立的继室罢了,仔细说常氏所出的朱允熥还比他名正言顺一点呢,但是偏偏因为皇爷喜欢他,就立了他做太孙,这让像晋王这样的,也算皇后嫡子,秦王既丧,他便是诸皇子之中最尊,去了京师反而要向黄口稚子行礼,心中如何能服气!何况论孙辈,晋王世子才是第一个降落的皇孙呢,诸孙之中,还是最为年长,偏偏还要被朱允炆压着。若是懿文太子还活着,诸王都不会有一星半点的怨言,想想太子对诸位弟弟的照拂庇护,再看看如今太孙属官对诸王的态度,没错——太孙的属官对诸王不友好,私底下常常说一些不中听的话,认为皇帝对皇子分封太重,这样的声音,在先太子还在的时候,是根本都没听过。
高炽“啊”了一声,把眼睛凑近了看,果然发现这风筒上面所画的黄龙,是没有牙齿的。
“府中匠人所绘,”高炽想起来了:“是微微露出两三颗牙出来,怎么朝鲜这裱筒上的龙,没牙齿呢?”
“这就要去问朝鲜的画工了,”张昭华道:“就这还说是精心检查、严谨规制过的,谁知道之前几次表笺,画的龙是不是少了一爪,或者干脆连眼睛都忘了点呢!你想想没牙是什么概念,什么人没有牙齿,这要让皇爷看了,岂不是大发雷霆,这简直就是明晃晃说皇爷春秋已高,连牙齿都没了吗!”
“这一点,确实是朝鲜方面的疏谬,”高炽道:“我记下来,你接着说。”
“还有第二点我不明白,”张昭华将表笺举到阳光下看:“为什么朝鲜这个纸质,这么差劲!”
她说的纸张确实有一点问题,纸张过厚,表面虽然平滑但是纸质并不匀细,而且对着太阳看的话,甚至还有一点微微的纤维聚凑在一团,这实在并不是上等的纸张,她不明白为什么朝鲜会选用这样的纸张作为表笺纸呈递上来。
“之前我也问过,柳灏说这纸张是朝鲜承文院造纸局造出来的,”高炽解释道:“说是专门仿大明的竹纸造出来的,就是为了表示诚心。”
因为皇帝不爱唐宋传下来的玉版纸和水纹纸,比较偏爱江西竹纸,所以竹纸开始风靡宫廷,想来朝鲜也是为了讨好皇上,甚至下令仿造大明竹纸,没想到造地不成功,这表笺纸一触手,就能明显感到差异。
“朝鲜产竹子吗,费地这样的力气,”张昭华摇摇头道:“怎么不从大明购买?”
“买了一些回去,”高炽道:“不论如何精心保护,俱都折皱了。”
“这么说,朝鲜就没有好纸了吗?”张昭华问道。
“不是没有,甚至有一种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在中国还很受欢迎,”高炽道:“是从高句丽传下来的纸张,以棉、茧制成,这就是他们国家的特产了。”
张昭华道:“那就让他们不必为了迎合帝意,还专门仿造中国的竹纸了,就让他们用本国的那什么高丽纸就行,皇上哪里知道他们这一层恭敬的心思,让他们别在这上面纠结了。”
她说着又指着表笺上的日期,道:“六月十五日,这是朝鲜使臣从朝鲜出发那一天的日期吧?”
看高炽点头,张昭华就道:“既然是来恭贺圣寿的,日期如何能填拜表之日!应该填皇上的圣寿日!正朝贺圣千秋,当以贺日填之。谢恩进贺,当以拜表日填之。”
高炽恍然道:“你说的是,你说的是。”
张昭华又道:“这表文上最大的问题,我还没跟你说呢——你看这个字,是什么字?你再看这个字,又是什么字?”
高炽一看张昭华指出的这两个字,一个是“标”,一个是“文”,便道:“这二字怎么了?”
“唉,你如何就混忘了,这府里做完法事也没多久呢,”张昭华道:“这个‘标’,乃是先太子的名讳,先太子谥‘懿文’,就是犯什么也不能犯这个忌讳呀!就算这两个字分开来放,但是皇上看到之后,肯定会联系起来的,你说这样的错误,怎么就看不出来,还说前前后后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高炽大吃一惊,急忙取来细细看了半晌,感叹道:“不怪我们眼不能识,实在是我们想都没想到,只有皇爷爷能见字伤情,实在是出于父子天性了。”
“你若是说见字伤情,”张昭华道:“那这其中,还有二字也要避忌了。”
张昭华指出的二字,一个是“元”,这个元,为《书经》“元德升闻”一句内首一字,按理来说没什么忌讳,但是就像之前说的,懿文太子是皇帝的元子,也就是第一个孩子,连东宫大殿的名字都叫元德殿,这是皇爷亲自给取的,但是现在因为太孙在里面,已经改换了其他名字了。这个字如果单独放在表笺里,其实没什么,但是偏偏还有其他“标”、“文”二字,皇帝看了如何不疑心。
第二个字就是“老”字,这个字和懿文太子无关,但是和皇上如今的情况是息息相关了,因为皇上年老,恶见“老”字,这是老人的通病,谁人其实都不愿在年老的时候看到或者听到“老”、“死”、“亡”这样的字或者话,所以按张昭华的意思,这两处字眼全部都要检察重换,应以“元”字“恭”代,“老”字“兴”代。
高炽全都记下,随后又看着张昭华连连点头:“你真是个女诸生,精细之处,常人难及啊!改了这几处,也就没什么谬处了罢!”
张昭华点点头,复又摇摇头:“就算改了这几处,怕也有其他地方,还能被皇爷挑出错来——其实我有两个办法,一个上策,一个下策,二者都可以过了眼下之关,但是上策可以保证以后再无表笺之患。”
高炽一震,道:“敢问下策如何?”
“下策就是,”张昭华道:“秦王已丧,晋王居长,今年圣节,父亲可致书去山西,请晋王牵头,所有分封在藩国的藩王,都以晋王为首,制书贺表,全都先交到晋王这里,在圣节这一天抵送京师,想必隆重,这也是亲亲而尊长之意,皇上见了也会欢喜。这些表文汇聚到一起,抄录一份送来北平,朝鲜这个表笺,完全可以东抄西借。皇上发作不得,因为这表文的每一句话,都能在诸王的贺表上找到,然而又不是同一位藩王,皇上挑出词句来要发作朝鲜,自然要发落某一位藩王,所以这表文,自然能顺利通过。”
张昭华出的由晋王领衔诸王一齐递送贺表的主意,其实有深刻考量。
因为皇上如今立了太孙,而将年长的儿子全部分封出京去,京师之中,无人可撄其锋,甚至连年幼的皇子,也要礼避三分,这一点其实很让一些藩王不忿的,朱允炆即算是太孙又如何,他是功绩能服人还是德行能服人,连年纪都不能服人,出身还有硬伤——他母亲不过是扶立的继室罢了,仔细说常氏所出的朱允熥还比他名正言顺一点呢,但是偏偏因为皇爷喜欢他,就立了他做太孙,这让像晋王这样的,也算皇后嫡子,秦王既丧,他便是诸皇子之中最尊,去了京师反而要向黄口稚子行礼,心中如何能服气!何况论孙辈,晋王世子才是第一个降落的皇孙呢,诸孙之中,还是最为年长,偏偏还要被朱允炆压着。若是懿文太子还活着,诸王都不会有一星半点的怨言,想想太子对诸位弟弟的照拂庇护,再看看如今太孙属官对诸王的态度,没错——太孙的属官对诸王不友好,私底下常常说一些不中听的话,认为皇帝对皇子分封太重,这样的声音,在先太子还在的时候,是根本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