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定州战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盟真乃强人也,赏赐越来越惊人。感谢!必须的。)
~~~~~~~~~~~~~~~~~~~~~~~~~~
五月初八,夏国兵马都元帅、晋王察哥,集结了兴庆府五千精锐、怀州三千军兵、静州二千军兵、顺州二千军兵、灵州翔庆军五千,再征发一万役夫,总计二万八千余兵马,浩浩荡荡,杀奔定州而去。
察哥虽然自诩为当代名将,但绝不敢小觑一支能够屡败金军、穿越无人沙漠,实施千里大迂回的万人强军。所谓五而攻之,十而围之,不到三万人马,岂能攻得下上万大军守卫的坚城?
所以察哥在率军出战后,又紧急发出军令,急调东南边境线上,五大军司各出四千兵马,共计二万,合兵一起,堪堪凑足五万之数,如此方有胜算。
当然,从前线抽调二万兵马,必然会造成防线空虚,但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前第一要务,就是将这根扎到心口上的刺给拔了。边境失守,最多失去一些领土砦寨,国家还能够承受。而这钻到肚子里的毒虫若不能早日除掉,将会腐蚀国朝根本,严重动摇国家根基,甚至会造成前方将士军心动荡而溃散。
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如何,察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集结足够多的兵力,一举将这个祸胎割除,就算因此被华军占领部分边境领土,损失成千上万军兵。也在所不惜!
前线各军司人马距兴庆府或百里或数百里不等,如果等人马聚集齐了再出战,只怕定州华军都杀到兴州城下了。察哥当然不能让这等局面出现,否则国主不拿他开刀都无法平民愤了。
二万八千大军先期出征,二万援军随后跟进,不惜代价,一月之内,夺回定州。
这就是察哥出征之前,对国主李乾顺做出的保证。在李乾顺看来,察哥这个承诺已经是相当谨慎保守的了。既没说全歼敌军。也没说趁胜追击。夺回克夷门,或将敌军赶到大漠去,只说夺定州。由此可见这位夏国第一将,对当前之敌的重视与小心。半分不敢大意。
兴庆府与定州相去不过五、六十里。大军若急行。可朝发夕至。不过,为防敌军伏击,察哥行军速度未敢过快。以稳健推进为上。下午申牌时分,前锋来报,前方距定州二十里,未发现大股敌军埋伏。不过,在官道左侧里许之外,有一废弃砦寨里,似有可疑敌影。
这个情况立即引起察哥高度重视,当即决定亲自查看,在三百铁鹞子重重环护下,铁蹄如鼓,轰鸣如雷,卷起团团烟尘,沿道旁山梁冲上山峁。
夏国国都的西侧,就是呈南北走向、巍峨连绵、高耸入云的贺兰山。受地势影响,兴庆府至定州段,道旁左(西)侧,遍布高矮不一的黄土峁。这些黄土峁都有相同特点:草木稀少,土质疏松,山坡较陡,山顶浑圆。
这段区域与夏国其他地区不同,由于国都及定州近在咫尺,除了牧民,很少有夏国百姓定居于城廓野外,因此周边极少村庄。当然,少并不是没有,这附近还是有些砦寨的,眼下从察哥所在的山顶望下去,二里之外,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砦寨。
察哥身边正有一位熟识此地情况的将领为其指点讲解:“……此砦名‘破军’,兴建已久。初建于永安二年(1099),彼时有乱党(指梁太后一族)不忿新皇,窜入贺兰山为匪做乱,故修此砦。三年之后,乱党剿尽,此砦亦废,迄今三十年矣。”
察哥居高临下望去,但见这砦寨窄小,壁垣残破,房屋半塌,可见影影绰绰百余人影隐于壁后,后面的残破房屋也偶见人影出没。但从砦寨规模来看,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营人马。
察哥略加思索,便洞悉对手意图:“此乃敌军牵制之策,此山道路既陡而窄,我大军若停滞于山下,纵有上万大军,也只能以少量军兵梯次进攻。如此便可拖延时日,牵制我军进度。若我军不顾而去,则敌亦可趁势出击,打击我方运输线。”
这时一员夏将请示道:“元帅,不如让末将领兵试攻一次,敌军似乎不多,或可一鼓而下。”
察哥沉吟一下,点头允诺:“可。”
这员夏将很快点了善于山地作战的五百精锐步跋子,披甲持牌,步步为营,向破军砦地势较平缓的东南面发起攻击。
逼近砦寨五、六十步时,砦寨壁坦之后,突然探出三十余名火枪兵,随即枪声大作。夏军步跋子纷纷倒地,骨碌碌滚下山坡。火枪兵打完一拨,往后退去,后面再来一拨,又是一阵乱枪,放倒一片步跋子。照面之间,步跋子就倒下三、四十人,余者无不气沮,仓皇而退。
观战的数万夏军一阵骚动,随即被各级将官喝斥稳住。
过得一会,适才那员夏将满面羞惭,跪于察哥面前,伏首道:“末将出师不利,折了大军锐气,请元帅责罚。”
察哥并未朝麾下将领看上一眼,目不转睛盯住那小砦寨,缓缓点头:“华军火器果然犀利,据闻其火药来源多采自我国,此战之后,须得好生研发一番才是。”转头淡淡道,“此番出击虽探出了敌军虚实,却挫了我军锐气。责军杖三十,降两级,自去领罚吧。”
那夏将连连叩首,满面感激。此人可是察哥的老部下了,素知元帅治军极严,似这般开局就败,而且败得如此难看的,通常都是斩首以正军法。这一次,可算是捡了一条命。
“破军砦敌军不过三、四百之数,目的只在迟滞我大军行程。又或袭击后队辎重……传令。”察哥可不想拿数万大军与这小股人马纠缠,“翔庆军出一营五百人马、顺州军出两营一千人马,安营结寨,将山顶敌军看住、堵住,勿令敌军下山突击本军之辎重。待野利荣率两万生兵抵达后,令其将此砦拔除,武器收缴,人畜不留。”
夏国大军在稍稍耽搁之后,继续上路,同时大军高度戒备。丝毫不因敌军只有数百人而放松警惕。察哥之谨小慎微可见一斑。而破军砦的华军除了虎视眈眈,并未有异常举动。
眼下的情形虽然与当日女儿岭阻击战有些相似,但地形却完全不同——当日女儿岭下,山道宽不过数十丈。前有大河。后有追兵。金军别无选择,只有先攻下山头,才能逃脱。而此处大道平阔。宽达数里,根本不可能拦截,更何况还是夏军的主场。若非察哥急于赶路,不想过多纠缠,只需把后方的攻城器具调上来,打掉这个弹丸之地,不过一日半日之事。
……
初八黄昏时分,夏军赶到定州城下,安营扎寨。定州华军的反应则在意料之中——坚壁清野,四门坚闭,荷枪实弹,严阵以待。
掘壕立栅,堆土为垒,非一日之功。真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察哥倒不急于进攻了。率领卫队,围绕着定州城反复观察。先后否决了部下提出的截水断流、掘地道攻、蚁附攻城之策。
定州有三条河流灌入,其中一条是黄河,一个月的时间,怕都不够填河;地道攻击乃是华军强项,防御必然严密,而且定州城基极为牢固,操作不易;蚁附攻城?以今日所见华军之火器,损失只怕会很惨重。打下定州还好,若兵力损失太大,定州也未能拿下,事情就棘手了。
最后察哥决定充分发挥主场作战、兵力数倍于敌的优势,采用“垒城法”攻取定州。
所谓“垒城法”,就是堆土为城,高度与所围城墙一致,甚至更高。首先选取一处城头石矢难及的距离开始堆土,达到理想高度后,便可运土、倾土,向前推进,不断缩小两城间的距离。直到护城壕下,土城与城墙的空间再不能成为大军攻城的阻碍。如此,攻方便可与守方在同一高度下对战,甚至架桥登城。
要实施这种攻城法,必须达成以下几个条件:附近有丘陵高山,可源源不断取土;时在夏秋之季,土质松软易掘,又不虞雨势连绵,土城变泥潭;兵力占绝对优势。
天时有了(夏季),地利有了(近山),兵力有了,垒城战,条件达成。
五月初十,夏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堆土,起始距离在百丈之外。这样远的距离,无论是飞雷炮还是飞弹器都无法企及,也只能沉默地看着城下的夏军辅兵、役夫,如蚂蚁般来回穿梭,从附近山峁取土堆城。
夏军还撒出大量骑兵,在定州六个城门附近游弋,以防华军突然出城袭击。
五月十三,经过四天不懈努力,三个呈长条形、宽十丈、比定州城还高出半丈的土城,已延伸到距定州三十丈处。而城内的华军,也开始了反击。
先是飞弹器弹射霹雳弹,然后再到飞雷炮抛掷炸药包。最初的效果不错,倒是炸得夏军运土的辅兵、役夫一片片倒下,四下逃窜,工程停滞了大半天。之后又炸了好几次,造成了夏军不少死伤。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精确度不佳的武器,效果逐渐不如人意。
首先,十二师此次远袭,本就没多携带远掷武器,加上穿越戈壁沙漠,一路损失,最终能完好无损拉到定州的飞弹器不过二十架,飞雷炮十八架。飞雷炮这种性能与精度较差武器,靠的就是数多量大,密集轰炸,才能发挥其恐怖杀伤力。数量太少的话,威力难以体现。
其次是夏军的辅兵与役夫不是正规军队,一见炸药从天而降,立即一哄而散,爆炸过后,又在正兵的驱赶下再复聚集。由于缺乏地面部队配合出击,扩大战果,这样单调零星的打击,那怕将敌军打得心惊胆战,士气降为零,对作战也没什么帮助。而且杀伤的多为非战斗兵种,对夏军的战力剥弱有限,非但浪费弹药,更将夏军给炸皮实了,对炸弹炮轰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免疫与防御手段,再不似初见时的那般恐慌惊惧了。
守将王贵无奈,只得下令停止炮击,毕竟炸药包经不起这样浪费,霹雳弹则间断投掷,保持一定的威慑力,延缓夏军筑城。
五月十五,三面土城推进到距离护城河十丈之距,与定州城的空间距离,不足二十丈。均属双方火枪与弓弩可打击范围,自此刻起,夏军与华军,正式交手。
华军火枪犀利,二十丈内,穿牌破甲,莫说是缺少防护的辅兵、役夫,就算是夏军正兵,披甲持牌,都难以防御。中弹者非死即伤,基本丧失再战或行动能力。夏国士兵对火枪的畏惧,更甚于霹雳弹及炸药包。毕竟后者从天而降,肉眼看得见,还有几分逃避的可能,可是火枪弹丸,你看见时,已经是个死人,或者离死不远了……如此一来,自是大大延缓了筑城进度。
夏军的弓弩杀伤力同样不可小觑,弓箭且不说,单是强弩,对华军的威胁就相当大。察哥本就是夏军有组织、大规模使用强弩的倡导者。正是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夏军正式组建了“强弩军”,在对宋战争中,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战绩。如今察哥亲自督师作战,怎会少得了这一支强悍兵种呢。
夏军所用强弩,弓力与宋军马黄弩相若,百步穿甲无碍。若非弩弓乃是直射兵器,而华军做为守城方,有箭垛、雉碟、木立牌、甚至挡棚掩护,只怕伤亡都不会小于夏军。
要知道,火枪与强弩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战斗力持久,而这个优势,是建立在对手与自己兵力相若,或者多一倍的基础上。夏军的强弩军,即是来自兴庆府的五千强军中近半,足足有二千人——这是京师强弩军三分之二的兵力,可见察哥真是下了血本。
而定州守军有多少火枪兵?不足一千!分驻于四个方向,其中大部集中于东、南、西三个方向阻敌。兵力分散,火力不足,使得火枪集中射击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
定州守将王贵,也是经过太原军校军官养成训练的,不是不知道集中使用火枪,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威力,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头就只有这点中程火力了,却要防住若大一个定州城,难矣!
五月十八,最后的时刻来临,夏军以七天付出三千伤亡的惨重代价,终于将土城推进到护城河前,可以使用攻城器具进攻了。
定州守卫战,到了最关键时刻。(未完待续。。)
(大盟真乃强人也,赏赐越来越惊人。感谢!必须的。)
~~~~~~~~~~~~~~~~~~~~~~~~~~
五月初八,夏国兵马都元帅、晋王察哥,集结了兴庆府五千精锐、怀州三千军兵、静州二千军兵、顺州二千军兵、灵州翔庆军五千,再征发一万役夫,总计二万八千余兵马,浩浩荡荡,杀奔定州而去。
察哥虽然自诩为当代名将,但绝不敢小觑一支能够屡败金军、穿越无人沙漠,实施千里大迂回的万人强军。所谓五而攻之,十而围之,不到三万人马,岂能攻得下上万大军守卫的坚城?
所以察哥在率军出战后,又紧急发出军令,急调东南边境线上,五大军司各出四千兵马,共计二万,合兵一起,堪堪凑足五万之数,如此方有胜算。
当然,从前线抽调二万兵马,必然会造成防线空虚,但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前第一要务,就是将这根扎到心口上的刺给拔了。边境失守,最多失去一些领土砦寨,国家还能够承受。而这钻到肚子里的毒虫若不能早日除掉,将会腐蚀国朝根本,严重动摇国家根基,甚至会造成前方将士军心动荡而溃散。
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如何,察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集结足够多的兵力,一举将这个祸胎割除,就算因此被华军占领部分边境领土,损失成千上万军兵。也在所不惜!
前线各军司人马距兴庆府或百里或数百里不等,如果等人马聚集齐了再出战,只怕定州华军都杀到兴州城下了。察哥当然不能让这等局面出现,否则国主不拿他开刀都无法平民愤了。
二万八千大军先期出征,二万援军随后跟进,不惜代价,一月之内,夺回定州。
这就是察哥出征之前,对国主李乾顺做出的保证。在李乾顺看来,察哥这个承诺已经是相当谨慎保守的了。既没说全歼敌军。也没说趁胜追击。夺回克夷门,或将敌军赶到大漠去,只说夺定州。由此可见这位夏国第一将,对当前之敌的重视与小心。半分不敢大意。
兴庆府与定州相去不过五、六十里。大军若急行。可朝发夕至。不过,为防敌军伏击,察哥行军速度未敢过快。以稳健推进为上。下午申牌时分,前锋来报,前方距定州二十里,未发现大股敌军埋伏。不过,在官道左侧里许之外,有一废弃砦寨里,似有可疑敌影。
这个情况立即引起察哥高度重视,当即决定亲自查看,在三百铁鹞子重重环护下,铁蹄如鼓,轰鸣如雷,卷起团团烟尘,沿道旁山梁冲上山峁。
夏国国都的西侧,就是呈南北走向、巍峨连绵、高耸入云的贺兰山。受地势影响,兴庆府至定州段,道旁左(西)侧,遍布高矮不一的黄土峁。这些黄土峁都有相同特点:草木稀少,土质疏松,山坡较陡,山顶浑圆。
这段区域与夏国其他地区不同,由于国都及定州近在咫尺,除了牧民,很少有夏国百姓定居于城廓野外,因此周边极少村庄。当然,少并不是没有,这附近还是有些砦寨的,眼下从察哥所在的山顶望下去,二里之外,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砦寨。
察哥身边正有一位熟识此地情况的将领为其指点讲解:“……此砦名‘破军’,兴建已久。初建于永安二年(1099),彼时有乱党(指梁太后一族)不忿新皇,窜入贺兰山为匪做乱,故修此砦。三年之后,乱党剿尽,此砦亦废,迄今三十年矣。”
察哥居高临下望去,但见这砦寨窄小,壁垣残破,房屋半塌,可见影影绰绰百余人影隐于壁后,后面的残破房屋也偶见人影出没。但从砦寨规模来看,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营人马。
察哥略加思索,便洞悉对手意图:“此乃敌军牵制之策,此山道路既陡而窄,我大军若停滞于山下,纵有上万大军,也只能以少量军兵梯次进攻。如此便可拖延时日,牵制我军进度。若我军不顾而去,则敌亦可趁势出击,打击我方运输线。”
这时一员夏将请示道:“元帅,不如让末将领兵试攻一次,敌军似乎不多,或可一鼓而下。”
察哥沉吟一下,点头允诺:“可。”
这员夏将很快点了善于山地作战的五百精锐步跋子,披甲持牌,步步为营,向破军砦地势较平缓的东南面发起攻击。
逼近砦寨五、六十步时,砦寨壁坦之后,突然探出三十余名火枪兵,随即枪声大作。夏军步跋子纷纷倒地,骨碌碌滚下山坡。火枪兵打完一拨,往后退去,后面再来一拨,又是一阵乱枪,放倒一片步跋子。照面之间,步跋子就倒下三、四十人,余者无不气沮,仓皇而退。
观战的数万夏军一阵骚动,随即被各级将官喝斥稳住。
过得一会,适才那员夏将满面羞惭,跪于察哥面前,伏首道:“末将出师不利,折了大军锐气,请元帅责罚。”
察哥并未朝麾下将领看上一眼,目不转睛盯住那小砦寨,缓缓点头:“华军火器果然犀利,据闻其火药来源多采自我国,此战之后,须得好生研发一番才是。”转头淡淡道,“此番出击虽探出了敌军虚实,却挫了我军锐气。责军杖三十,降两级,自去领罚吧。”
那夏将连连叩首,满面感激。此人可是察哥的老部下了,素知元帅治军极严,似这般开局就败,而且败得如此难看的,通常都是斩首以正军法。这一次,可算是捡了一条命。
“破军砦敌军不过三、四百之数,目的只在迟滞我大军行程。又或袭击后队辎重……传令。”察哥可不想拿数万大军与这小股人马纠缠,“翔庆军出一营五百人马、顺州军出两营一千人马,安营结寨,将山顶敌军看住、堵住,勿令敌军下山突击本军之辎重。待野利荣率两万生兵抵达后,令其将此砦拔除,武器收缴,人畜不留。”
夏国大军在稍稍耽搁之后,继续上路,同时大军高度戒备。丝毫不因敌军只有数百人而放松警惕。察哥之谨小慎微可见一斑。而破军砦的华军除了虎视眈眈,并未有异常举动。
眼下的情形虽然与当日女儿岭阻击战有些相似,但地形却完全不同——当日女儿岭下,山道宽不过数十丈。前有大河。后有追兵。金军别无选择,只有先攻下山头,才能逃脱。而此处大道平阔。宽达数里,根本不可能拦截,更何况还是夏军的主场。若非察哥急于赶路,不想过多纠缠,只需把后方的攻城器具调上来,打掉这个弹丸之地,不过一日半日之事。
……
初八黄昏时分,夏军赶到定州城下,安营扎寨。定州华军的反应则在意料之中——坚壁清野,四门坚闭,荷枪实弹,严阵以待。
掘壕立栅,堆土为垒,非一日之功。真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察哥倒不急于进攻了。率领卫队,围绕着定州城反复观察。先后否决了部下提出的截水断流、掘地道攻、蚁附攻城之策。
定州有三条河流灌入,其中一条是黄河,一个月的时间,怕都不够填河;地道攻击乃是华军强项,防御必然严密,而且定州城基极为牢固,操作不易;蚁附攻城?以今日所见华军之火器,损失只怕会很惨重。打下定州还好,若兵力损失太大,定州也未能拿下,事情就棘手了。
最后察哥决定充分发挥主场作战、兵力数倍于敌的优势,采用“垒城法”攻取定州。
所谓“垒城法”,就是堆土为城,高度与所围城墙一致,甚至更高。首先选取一处城头石矢难及的距离开始堆土,达到理想高度后,便可运土、倾土,向前推进,不断缩小两城间的距离。直到护城壕下,土城与城墙的空间再不能成为大军攻城的阻碍。如此,攻方便可与守方在同一高度下对战,甚至架桥登城。
要实施这种攻城法,必须达成以下几个条件:附近有丘陵高山,可源源不断取土;时在夏秋之季,土质松软易掘,又不虞雨势连绵,土城变泥潭;兵力占绝对优势。
天时有了(夏季),地利有了(近山),兵力有了,垒城战,条件达成。
五月初十,夏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堆土,起始距离在百丈之外。这样远的距离,无论是飞雷炮还是飞弹器都无法企及,也只能沉默地看着城下的夏军辅兵、役夫,如蚂蚁般来回穿梭,从附近山峁取土堆城。
夏军还撒出大量骑兵,在定州六个城门附近游弋,以防华军突然出城袭击。
五月十三,经过四天不懈努力,三个呈长条形、宽十丈、比定州城还高出半丈的土城,已延伸到距定州三十丈处。而城内的华军,也开始了反击。
先是飞弹器弹射霹雳弹,然后再到飞雷炮抛掷炸药包。最初的效果不错,倒是炸得夏军运土的辅兵、役夫一片片倒下,四下逃窜,工程停滞了大半天。之后又炸了好几次,造成了夏军不少死伤。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精确度不佳的武器,效果逐渐不如人意。
首先,十二师此次远袭,本就没多携带远掷武器,加上穿越戈壁沙漠,一路损失,最终能完好无损拉到定州的飞弹器不过二十架,飞雷炮十八架。飞雷炮这种性能与精度较差武器,靠的就是数多量大,密集轰炸,才能发挥其恐怖杀伤力。数量太少的话,威力难以体现。
其次是夏军的辅兵与役夫不是正规军队,一见炸药从天而降,立即一哄而散,爆炸过后,又在正兵的驱赶下再复聚集。由于缺乏地面部队配合出击,扩大战果,这样单调零星的打击,那怕将敌军打得心惊胆战,士气降为零,对作战也没什么帮助。而且杀伤的多为非战斗兵种,对夏军的战力剥弱有限,非但浪费弹药,更将夏军给炸皮实了,对炸弹炮轰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免疫与防御手段,再不似初见时的那般恐慌惊惧了。
守将王贵无奈,只得下令停止炮击,毕竟炸药包经不起这样浪费,霹雳弹则间断投掷,保持一定的威慑力,延缓夏军筑城。
五月十五,三面土城推进到距离护城河十丈之距,与定州城的空间距离,不足二十丈。均属双方火枪与弓弩可打击范围,自此刻起,夏军与华军,正式交手。
华军火枪犀利,二十丈内,穿牌破甲,莫说是缺少防护的辅兵、役夫,就算是夏军正兵,披甲持牌,都难以防御。中弹者非死即伤,基本丧失再战或行动能力。夏国士兵对火枪的畏惧,更甚于霹雳弹及炸药包。毕竟后者从天而降,肉眼看得见,还有几分逃避的可能,可是火枪弹丸,你看见时,已经是个死人,或者离死不远了……如此一来,自是大大延缓了筑城进度。
夏军的弓弩杀伤力同样不可小觑,弓箭且不说,单是强弩,对华军的威胁就相当大。察哥本就是夏军有组织、大规模使用强弩的倡导者。正是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夏军正式组建了“强弩军”,在对宋战争中,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战绩。如今察哥亲自督师作战,怎会少得了这一支强悍兵种呢。
夏军所用强弩,弓力与宋军马黄弩相若,百步穿甲无碍。若非弩弓乃是直射兵器,而华军做为守城方,有箭垛、雉碟、木立牌、甚至挡棚掩护,只怕伤亡都不会小于夏军。
要知道,火枪与强弩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战斗力持久,而这个优势,是建立在对手与自己兵力相若,或者多一倍的基础上。夏军的强弩军,即是来自兴庆府的五千强军中近半,足足有二千人——这是京师强弩军三分之二的兵力,可见察哥真是下了血本。
而定州守军有多少火枪兵?不足一千!分驻于四个方向,其中大部集中于东、南、西三个方向阻敌。兵力分散,火力不足,使得火枪集中射击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
定州守将王贵,也是经过太原军校军官养成训练的,不是不知道集中使用火枪,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威力,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头就只有这点中程火力了,却要防住若大一个定州城,难矣!
五月十八,最后的时刻来临,夏军以七天付出三千伤亡的惨重代价,终于将土城推进到护城河前,可以使用攻城器具进攻了。
定州守卫战,到了最关键时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