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八十二章 独断专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众人的沉默,让嬴政很无奈。
吵了这么多天,他们还是守着自己的原则不放。说白了,就是私心作祟,生怕咸阳学宫建立起来,就会让许多权贵子弟失去权益。
在这个时代,任命官职,绝大部分靠的是裙带关系。从底层一步步地爬上来,也不是说不行,而是需要经历太长时间的经营,中间还不能犯下什么大错。
比如吕不韦当年,以一介商贾之身,还是嬴子楚身边的红人,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也是经历了太多的政治斗争而爬上来的。就算有许多人际关系,那个商贾身份,还一直被人在背后诟病,许多事情都有人在羁绊。
而昌平君的提升,只是华阳夫人一句话,就提到与吕不韦同等的地位。说心里话,吕不韦自己都觉得不公平,同样都是有才之人,为什么别人爬的那么快,而他自己却那么辛苦呢?
别人说自己是商贾出身,自己还嫌昌平君等人并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出生在皇族,有一个好的背景罢了。比治国的手段,吕不韦非常看不起昌平君,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可嬴政想要建立咸阳学宫,吕不韦还是不能点头,因为那会得罪许多人。所以他不能站出来同意,还要营造出一个极力反对的面孔,毕竟嬴政还没有亲政,处理国家的重任,还得靠朝上的这些大臣们。
没有人说话,嬴政却有话要说了,不管怎么样,咸阳学宫对自己太重要了。哪怕得罪所有人,都要将学宫建立起来,手里有了底牌,他们不同意,自己就去私办,只要合乎法度就行。
如果有人同意,那是最好的事情,起码在秦律上,更合乎法度。
嬴政首先问道:“诸位都是大秦的支柱,学宫对大秦很重要,本王也并不是想要分化大家的权力,而是让大秦治理的更好。既然你们都不开口,那我就一个一个地问吧。”
“商公大人,你是我嬴氏族长,本王的决定,你是否会反对?”
商公也没想到,第一个被点名的却是自己。猜不透嬴政的心思,小心地言道:“只要几位太后不反对,本人没有意见。大王的意志,代表的是整个皇族的意志,我没有反对的意思。可是具我所知,太后也是反对建立学宫的。”
嬴政点了点头,言道:“很好,只要有太后点头,皇族就没有任何意见了,对不对?”
商公顺应着言道:“对。”
话刚说完,心里一惊,许多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难道太后真的同意建立学宫?那么商公说的话,以后就很难改口了。可华阳夫人明确地说过,她反对建立学宫,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昌平君疑惑道:“难道太后同意此事?这应该不可能。”
抬头言道:“启禀大王,商公只是嬴氏族长,还代表不了芈氏皇族。至少在我看来,我芈氏不会赞同建立学宫,那会降低皇族的地位,影响太大了,更会让列国看笑话。”
嬴政言道:“列国看笑话?那我就灭掉列国,到时候再看看到底谁在看谁的笑话。左丞相,你说商公大人代表不了芈氏一族,此句我赞同。可你要先问问你自己,你能代表芈氏的声音吗?具我所知,绝大部分芈氏族人,都与你不亲吧。”
昌平君正色道:“亲与不亲又有何妨?本人就事论事,不怕人说闲话。咸阳学宫一旦建立,就会减少皇族的影响力,芈嬴两族都能看到,为什么大王非要建立这样的学府呢?”
“举荐制,也是一种传统,更是皇族赖以生存的保证。如果大秦以后的官职都从学宫而出,那么上下尊卑的传统,会被多少人摈弃?长此以往,君权神授的思想,必使皇族的地位降低到冰点,还请大王慎重考虑。”
嬴政想了片刻,言道:“也就是说,芈氏只有你一人反对,如果我能让芈氏绝大部分的人赞同,或是华阳奶奶也赞同我的决定,你是否还要反对呢?”
昌平君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回答?如果华阳夫人和芈氏绝大部分的人都赞同,那他反对为了哪般?到时候夹在中间,里里外外都得罪了一个遍,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只能将目光看向芈宸、吕不韦,意思是让他们帮忙开口说几句话。可他们哪里会开口,今日朝议,嬴政做足的准备,铁了心要建立学宫,他们反对能有什么用?
嬴政习惯性地点着桌面,言道:“芈启大伯,对于芈氏而言,你还做不了主。芈宸大人,你会反对我的意见吗?”
芈宸苦笑道:“大王何必问我?你明知道我是不赞同的,正如太后所言,建立咸阳学宫,时机太早了,需要从长计议。”
嬴政正色言道:“可本王等不及了,咸阳学宫必须早点建立起来。我问你一句话,如果华阳宫同意,还有其他太后同意,你将做何决定?”
芈宸言道:“如果太后同意,芈宸必将为大王扫清障碍,并且从私库提取钱粮,为学宫提供部分资助。关键是太后不同意,我能有什么办法?”
嬴政点头道:“有岳父这句话就够了,我会让奶奶同意的。”
从称谓上即可看出,一句官职、一句私人称呼,嬴政在大打人情牌,而且牌面很高。众人心里都没底,问题发生了转变,脱离了他们的预想。
一直以来,要不要建立学宫,本就是朝堂之事,现在嬴政将问题点,拉向了朝堂之外。以众臣的意愿,拉向了那几位看戏的太后身上,如果有哪位太后真的同意了,那他们争吵了这么久,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那几位太后,众人都不敢言语,秦王还没有亲政,在朝上大家都可以随意地去说。但是问题的焦点转向了太后,就不是他们能乱说的了,几位太后掌握的权力太大,小心祸从口出。
嬴政突然微笑地对吕不韦言道:“仲父大人,几位大臣都没有明确的反对,以你我的身份,应该也不会正面反对。说到底,学宫建立起来,对仲父和我都有大利,你反对了那么久,只是怕得罪同僚罢了。”
还是被嬴政点了名,吕不韦真有点头皮发麻,心想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既然被问道,也只能按着头皮言道:“我的大王啊,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将目光看向列国,看向整个中原。建立学宫,也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不必那么焦急,至少要等到你亲政的时候,再拿出来讨论。”
嬴政摇头叹道:“时不我待,必须在亲政之前,将学宫建立起来。不妨告诉仲父,不管大家同不同意,此事我已经在办了。而且已经选址,咸阳学宫就在咸阳城,将帝铭府、冷月府连成一线,各地街道商户搬迁完毕,正在构筑学宫的围墙。”
“同时本王为学宫第一任院长,尉缭为副院长,荀子为祭酒,邹衍大师、神算先生、鲁勾践大师、田刀、神棍、蔺且等多位名士授课。更有李斯、丽姬、即墨青衣、甘罗、司空马、嬴成、嬴虚……等无数年轻一代加入其中。”
“其中有出身卑贱之人,也有皇族中人,只要有才的人,哪怕一点才能都没有,也可以去学宫听诸位大师讲课。学宫一旦建立起来,必会在中原刮起一阵旋风,无数有才之人,向来投奔。仲父大人,不可不能反对了。”
众人同时看向吕不韦,吕不韦身心俱疲,里面有好多自己府里的门客,想要甩掉这身锅,基本不可能。嬴政的手段太阴险了,既然你要反对,我就让你许多门下的人加入进来,这口黑锅,你想不背都不行。
吕不韦坚持道:“就算建立起来,也不合法度,属于私下的学府,我是不会同意的。诸位同僚,咸阳学宫只是一个学术之地,只要不是官办的,我的门客去那里与人辩论各家思想,非我所能阻拦。”
许多人都点了点头,何止是你府上,哪家没有几个那样的门客。学宫里有那么多名士在,他们想不去都难,别说他们,就是朝上的这些人,也有想要去听听的心思。
去听听无妨,要让他们点头同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只能私办,属于民间学府性质,在法理上,想要入朝当官,还是要靠举荐制。圈的那些地,本就是秦王所有,各家利益并没有受损,你圈的再大都与他们无关。
只要在法理上不承认,一切都好说,到时候去看看也不错,真有才能的人,私下招募到府上当幕僚,完全能为自己所用。许多人都存有这个心思,连昌平君也不例外。
至于吕不韦府上的那些门客,毕竟名声不显,与那些大师比较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丢进那些辩士堆里,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而且自家也会有人加入进去。
看来秦王嬴政是铁了心要建立学宫,不但想,而且付出了实践,连建筑地点都选好了。里面更有即墨青衣那个大财主在,别说圈那点地盘,只要人家愿意,在咸阳城外再筑一圈城墙都能办的到。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嬴政再次言道:“本王是学宫院长,学宫里学习的年轻人,都可算做是天子门生。所以啊,学宫必须要合乎法度,我会让几位太后同意的。记住你们说的话,当太后同意的时候,你们再跳出来反对,本王可不会再听。”
吕不韦、昌平君、芈宸、商公……集体傻了眼。
什么情况?你不但要建,还要让学宫变得合法?一旦真的合乎法度,并且以君王的姿态去主持,那就会写进秦律当中。
真的变成这样,以后朝堂的任职,只能从学宫选拔,完全剥夺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么独断专行,真的好吗?你还没有亲政呀,几位太后岂能陪你胡闹?
众人的沉默,让嬴政很无奈。
吵了这么多天,他们还是守着自己的原则不放。说白了,就是私心作祟,生怕咸阳学宫建立起来,就会让许多权贵子弟失去权益。
在这个时代,任命官职,绝大部分靠的是裙带关系。从底层一步步地爬上来,也不是说不行,而是需要经历太长时间的经营,中间还不能犯下什么大错。
比如吕不韦当年,以一介商贾之身,还是嬴子楚身边的红人,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也是经历了太多的政治斗争而爬上来的。就算有许多人际关系,那个商贾身份,还一直被人在背后诟病,许多事情都有人在羁绊。
而昌平君的提升,只是华阳夫人一句话,就提到与吕不韦同等的地位。说心里话,吕不韦自己都觉得不公平,同样都是有才之人,为什么别人爬的那么快,而他自己却那么辛苦呢?
别人说自己是商贾出身,自己还嫌昌平君等人并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出生在皇族,有一个好的背景罢了。比治国的手段,吕不韦非常看不起昌平君,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可嬴政想要建立咸阳学宫,吕不韦还是不能点头,因为那会得罪许多人。所以他不能站出来同意,还要营造出一个极力反对的面孔,毕竟嬴政还没有亲政,处理国家的重任,还得靠朝上的这些大臣们。
没有人说话,嬴政却有话要说了,不管怎么样,咸阳学宫对自己太重要了。哪怕得罪所有人,都要将学宫建立起来,手里有了底牌,他们不同意,自己就去私办,只要合乎法度就行。
如果有人同意,那是最好的事情,起码在秦律上,更合乎法度。
嬴政首先问道:“诸位都是大秦的支柱,学宫对大秦很重要,本王也并不是想要分化大家的权力,而是让大秦治理的更好。既然你们都不开口,那我就一个一个地问吧。”
“商公大人,你是我嬴氏族长,本王的决定,你是否会反对?”
商公也没想到,第一个被点名的却是自己。猜不透嬴政的心思,小心地言道:“只要几位太后不反对,本人没有意见。大王的意志,代表的是整个皇族的意志,我没有反对的意思。可是具我所知,太后也是反对建立学宫的。”
嬴政点了点头,言道:“很好,只要有太后点头,皇族就没有任何意见了,对不对?”
商公顺应着言道:“对。”
话刚说完,心里一惊,许多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难道太后真的同意建立学宫?那么商公说的话,以后就很难改口了。可华阳夫人明确地说过,她反对建立学宫,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昌平君疑惑道:“难道太后同意此事?这应该不可能。”
抬头言道:“启禀大王,商公只是嬴氏族长,还代表不了芈氏皇族。至少在我看来,我芈氏不会赞同建立学宫,那会降低皇族的地位,影响太大了,更会让列国看笑话。”
嬴政言道:“列国看笑话?那我就灭掉列国,到时候再看看到底谁在看谁的笑话。左丞相,你说商公大人代表不了芈氏一族,此句我赞同。可你要先问问你自己,你能代表芈氏的声音吗?具我所知,绝大部分芈氏族人,都与你不亲吧。”
昌平君正色道:“亲与不亲又有何妨?本人就事论事,不怕人说闲话。咸阳学宫一旦建立,就会减少皇族的影响力,芈嬴两族都能看到,为什么大王非要建立这样的学府呢?”
“举荐制,也是一种传统,更是皇族赖以生存的保证。如果大秦以后的官职都从学宫而出,那么上下尊卑的传统,会被多少人摈弃?长此以往,君权神授的思想,必使皇族的地位降低到冰点,还请大王慎重考虑。”
嬴政想了片刻,言道:“也就是说,芈氏只有你一人反对,如果我能让芈氏绝大部分的人赞同,或是华阳奶奶也赞同我的决定,你是否还要反对呢?”
昌平君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回答?如果华阳夫人和芈氏绝大部分的人都赞同,那他反对为了哪般?到时候夹在中间,里里外外都得罪了一个遍,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只能将目光看向芈宸、吕不韦,意思是让他们帮忙开口说几句话。可他们哪里会开口,今日朝议,嬴政做足的准备,铁了心要建立学宫,他们反对能有什么用?
嬴政习惯性地点着桌面,言道:“芈启大伯,对于芈氏而言,你还做不了主。芈宸大人,你会反对我的意见吗?”
芈宸苦笑道:“大王何必问我?你明知道我是不赞同的,正如太后所言,建立咸阳学宫,时机太早了,需要从长计议。”
嬴政正色言道:“可本王等不及了,咸阳学宫必须早点建立起来。我问你一句话,如果华阳宫同意,还有其他太后同意,你将做何决定?”
芈宸言道:“如果太后同意,芈宸必将为大王扫清障碍,并且从私库提取钱粮,为学宫提供部分资助。关键是太后不同意,我能有什么办法?”
嬴政点头道:“有岳父这句话就够了,我会让奶奶同意的。”
从称谓上即可看出,一句官职、一句私人称呼,嬴政在大打人情牌,而且牌面很高。众人心里都没底,问题发生了转变,脱离了他们的预想。
一直以来,要不要建立学宫,本就是朝堂之事,现在嬴政将问题点,拉向了朝堂之外。以众臣的意愿,拉向了那几位看戏的太后身上,如果有哪位太后真的同意了,那他们争吵了这么久,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那几位太后,众人都不敢言语,秦王还没有亲政,在朝上大家都可以随意地去说。但是问题的焦点转向了太后,就不是他们能乱说的了,几位太后掌握的权力太大,小心祸从口出。
嬴政突然微笑地对吕不韦言道:“仲父大人,几位大臣都没有明确的反对,以你我的身份,应该也不会正面反对。说到底,学宫建立起来,对仲父和我都有大利,你反对了那么久,只是怕得罪同僚罢了。”
还是被嬴政点了名,吕不韦真有点头皮发麻,心想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既然被问道,也只能按着头皮言道:“我的大王啊,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将目光看向列国,看向整个中原。建立学宫,也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不必那么焦急,至少要等到你亲政的时候,再拿出来讨论。”
嬴政摇头叹道:“时不我待,必须在亲政之前,将学宫建立起来。不妨告诉仲父,不管大家同不同意,此事我已经在办了。而且已经选址,咸阳学宫就在咸阳城,将帝铭府、冷月府连成一线,各地街道商户搬迁完毕,正在构筑学宫的围墙。”
“同时本王为学宫第一任院长,尉缭为副院长,荀子为祭酒,邹衍大师、神算先生、鲁勾践大师、田刀、神棍、蔺且等多位名士授课。更有李斯、丽姬、即墨青衣、甘罗、司空马、嬴成、嬴虚……等无数年轻一代加入其中。”
“其中有出身卑贱之人,也有皇族中人,只要有才的人,哪怕一点才能都没有,也可以去学宫听诸位大师讲课。学宫一旦建立起来,必会在中原刮起一阵旋风,无数有才之人,向来投奔。仲父大人,不可不能反对了。”
众人同时看向吕不韦,吕不韦身心俱疲,里面有好多自己府里的门客,想要甩掉这身锅,基本不可能。嬴政的手段太阴险了,既然你要反对,我就让你许多门下的人加入进来,这口黑锅,你想不背都不行。
吕不韦坚持道:“就算建立起来,也不合法度,属于私下的学府,我是不会同意的。诸位同僚,咸阳学宫只是一个学术之地,只要不是官办的,我的门客去那里与人辩论各家思想,非我所能阻拦。”
许多人都点了点头,何止是你府上,哪家没有几个那样的门客。学宫里有那么多名士在,他们想不去都难,别说他们,就是朝上的这些人,也有想要去听听的心思。
去听听无妨,要让他们点头同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只能私办,属于民间学府性质,在法理上,想要入朝当官,还是要靠举荐制。圈的那些地,本就是秦王所有,各家利益并没有受损,你圈的再大都与他们无关。
只要在法理上不承认,一切都好说,到时候去看看也不错,真有才能的人,私下招募到府上当幕僚,完全能为自己所用。许多人都存有这个心思,连昌平君也不例外。
至于吕不韦府上的那些门客,毕竟名声不显,与那些大师比较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丢进那些辩士堆里,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而且自家也会有人加入进去。
看来秦王嬴政是铁了心要建立学宫,不但想,而且付出了实践,连建筑地点都选好了。里面更有即墨青衣那个大财主在,别说圈那点地盘,只要人家愿意,在咸阳城外再筑一圈城墙都能办的到。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嬴政再次言道:“本王是学宫院长,学宫里学习的年轻人,都可算做是天子门生。所以啊,学宫必须要合乎法度,我会让几位太后同意的。记住你们说的话,当太后同意的时候,你们再跳出来反对,本王可不会再听。”
吕不韦、昌平君、芈宸、商公……集体傻了眼。
什么情况?你不但要建,还要让学宫变得合法?一旦真的合乎法度,并且以君王的姿态去主持,那就会写进秦律当中。
真的变成这样,以后朝堂的任职,只能从学宫选拔,完全剥夺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么独断专行,真的好吗?你还没有亲政呀,几位太后岂能陪你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