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分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天会更好》表演得很成功,张振华最担心的翠花也没有出现问题。唱到最后,剧场内许多人都跟着台上一起合唱,就连宋美龄也不自觉地跟着小声哼唱着。音乐声一落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不知道是谁高喊一声“再来一个!”全场先是一静,随后齐声高呼“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此时台上的指挥和乐队很为难,因为排练的时候只和孩子们练了这一首歌。“振华,你主意多,该你想办法了。”随行的老师此时,拍了拍张振华的肩膀。张振华来回踱了几步,“这样我出去救个急,您和导演商量一下,后面的节目先缓一缓。”老师点了下头,去和导演商量。张振华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舞台。
场内的观众看到舞台上走上一个少年,不知什么事,纷纷静了下来。蒋委员长问旁边的**,“润之,这个孩子就是张振华小朋友吗?”**点点头,“没有错,就是他。看来他是来救场的呀。”
来到话筒前,张振华清了下嗓子,说道:“大家好,谢谢大家这么喜欢这首歌。其实本来今天这里应该有我,可是您也听见了,我这嗓子是什么样了。而且您看他们这岁数跟我也差不多,这万一再出两个像我这样的,您还听不听了?所以呢,让他们先下去,众位要是爱听呢,明天和后天还有他们,到时候再来。有人说我有事来不了怎么办?那没关系,托人把票钱送来就行。人不来不要紧,钱再也不来那就不合适了。”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蒋委员长也难得露出笑容,对**道:“润之啊。这个小朋友一直是这么调皮吗?”
**笑道:“这个小鬼呀,从小就是个鬼灵精啊。”
此时,孩子们已经走了下去,张振华依然在台上说道:“刚才的节目都是唱的,那么趁着这个功夫我给大家说一段,让乐队也歇一歇,另外大家有想上厕所的请快去。你看还真有。”说着往前排一指。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是戴笠。
戴笠本来想去外面检查一下保卫问题,此时刚站起一半,被张振华这么一说,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没事,您去您的,别憋坏了。”张振华又补了一句。蒋委员长冲戴笠挥了挥手,他这才离开。
张振华在台上又说道:“其实要真论起来,我说要比唱还好。不是有那么句话么,‘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呢’那就是夸我呢。”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接着张振华说了一个单口相声小段《算命》,虽然没有那些相声名家说得那么好,但也让自开场以来一直以歌舞为主的晚会多了一点新鲜的元素,剧场内不时的发出笑声。
一段说完正想鞠躬下台,“再说一个!”又有人高声喊道。“对,再说一个!”
张振华看向台下的**,**冲他点了下头,于是他说道:“再说最后一个小故事吧,因为我这嗓子实在不好。话说:有一天,一位将军来到前线视察,为了表明他体恤士兵就来到了厨房,想看一看伙食如何。他拿起汤勺来在一个汤锅里舀了一勺汤,旁边一个士兵想拦阻他,被将军狠狠瞪了一眼,那个士兵吓得退了下去。将军尝了一口,紧接着他脸色一变,‘噗’地把汤吐了出来,大声怒吼道:‘这就是你们给士兵们做的汤吗?这是涮锅水!士兵们在前线为国流血牺牲,你们就拿这种东西给他们吃吗?你们这是犯罪!’这时炊事班长跑了过来,报告说:‘将军,其实您刚才喝的就是涮锅水。’”
剧场内再次爆发一阵大笑,张振华在笑声中鞠躬下台,让后面的演出继续进行。刚到后台,正想和伙伴们一起回红岩村,导演就来找他,通知他说先不要回去,晚会结束时和众演员一起上台接受委员长接见。
既然回不去,就只能在这里呆着。不多时,一阵尿意涌来,三拐两绕地出了后台,来到厕所。
解决完问题之后,张振华并没有回后台,而是在剧场大厅里东瞅瞅西看看,还蹲下来用手指碰碰铺着的红地毯。
“小家伙,不好好在里面看节目,在这儿干什么呢?”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张振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见身后站着一个穿着大概三十多岁年纪的陆军少将,正是沈醉。
张振华当然不认识他,于是说道:“里面的节目没什么意思,出来透透气,顺便参观参观。”说着话走到一个青花瓷的大花瓶前,轻轻敲了敲,“叔叔,这是什么年代的?”沈醉摇摇头,“这我怎么可能知道。”张振华说道:“我看绝对是现代仿制的。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把元青花放在这儿吧。”
沈醉点了点头,“有道理,你还懂这些?”张振华摇了摇头,“不懂。我也是靠猜的。叔叔,你说同样是用火烧出来的东西,玻璃碎了可以回炉重造,废钢铁、废纸也能回炉另造,这些瓷器碎了还能回炉吗?”沈醉想了一下,“我也不知道,你问这个干什么?”“没什么,随便问问。”
又转了一会儿,觉得索然无味的张振华又回到了后台,坐在一个角落里打起盹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发觉有人推他,睁眼一看,秀秀和翠花正站在面前,秀秀气道:“找了你半天,原来在这儿睡懒觉。”张振华“嘿嘿”一笑,问:“有事吗?”翠花说:“台上快演完了,大家都在找你呢。”“知道了。”张振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吧。又该咱们上台了。”
不多时,节目演完,全体演员谢幕,领导上台与全体演职人员握手。委员长夫妇来到张振华身前,称赞了几句诸如“年少多慧”之类的话,并嘱咐努力学习、爱惜身体。出于礼貌,张振华也向他们表达了谢意。
总算一切结束,张振华揉了揉笑得有些僵硬的脸,跟着众人回到了红岩村,也没有洗漱脱了外衣直接倒在床上睡了。
此后的两天,尽管没有张振华什么事,他依然会陪着大家去演出,直到演出结束,再结伴回来。就这样终于等到了返回延安的时候。
返回延安的时候,**他们因为要参加谈判没有来机场送行,特意委托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代表他前来相送。几个小时之后,孩子们终于从天上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宝塔山、延河水。
回到家的感觉真好!相比起此时还如同火炉一样的重庆,这个时候的延安可以称得起是秋高气爽了。
张振华又回到了原来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至于和别的小伙伴大谈重庆见闻一事,有秀秀他们全权代劳,就没他什么事了。
一个星期之后,张盛回到延安,第二天,夫妻二人一同前往边区政府接受新的任务。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张盛往儿子碗里夹了块肉,说道:“儿子,爸爸和你说个事。”张振华心道:“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了。”于是说道:“爸,是不是要送我去苏联?放心,这次我不任性了,保证听您的话。”翠花睁大了眼睛看着两个人,停下了手里的筷子。
张盛道:“这只是其一,其二呢今天上级领导来命令了,为了夺取战略要地,从咱们八路军、新四军还有各个边区政府中抽调一部分人赶往东北。也就是说爸爸妈妈要回咱老家了。”
“回东北?”张振华眨了眨眼睛,问道:“爸妈,咱们老家是哪儿的呀?”
张盛道:“你爸我是四平的。你妈是奉天的,现在叫沈阳了。”
“那咱家还有什么亲戚没有啊?”
方冬梅叹道:“自从‘九一八’之后,我们就各自走散了,这么些年兵荒马乱的,谁还知道啊。”
“那翠花呢?她怎么办?”
“东北现在的形势很复杂,虽说现在和谈了,可谁知道老蒋打得什么鬼主意?所以上级决定让你带着妹妹去苏联读书。”
翠花忽然说道:“那秀秀姐他们也去吗?”
张盛夫妇脸色一滞,轻轻摇了摇头。翠花低下了头,眼睛里泛起了雾水。
方冬梅轻轻摸着闺女的头,“好闺女,其实我们也舍不得她们。可这是上级的命令,咱不能不听啊。”
张盛也叹道:“趁这些天我们收拾东西,你们几个孩子好好聚聚吧。以后写信常联系,说不定过几年还能再见到呢。”翠花点了点头,抹了下眼角流出的泪滴。
张振华要去苏联,张盛去东北的消息如同在热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凉水,立时在小家伙们中间沸腾开。秀秀为此大哭了两天,眼睛哭得像个烂桃子一样,罗奶奶也是长吁短叹了好一阵。
因为路途的关系,张盛夫妻提前随大部队出发,张振华特意提醒他们东北冷,要他们多带几件冬衣,并嘱咐他们最好向上级要把枪防身,并多备些子弹。夫妻两个点头记下,一家人洒泪分别。
第一章陕北孩子王终。
*********************************************************
笔者语:第一章终于结束了,这个结尾我改了很多遍,本来想着让方冬梅带着兄妹二人坐飞机先行抵达,后来又觉得不合逻辑,张盛一家又不是高级首长,就算是林、罗两位元帅当时也没享受这个待遇。而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关内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抵达东北是用走的。真的很佩服这些革命前辈。而让张盛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发扬长征精神,那更不合理。最后只能采取这个办法了。也许也不合理,还请指正。
顺便说一句:本人要a签了。</dd>
《明天会更好》表演得很成功,张振华最担心的翠花也没有出现问题。唱到最后,剧场内许多人都跟着台上一起合唱,就连宋美龄也不自觉地跟着小声哼唱着。音乐声一落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不知道是谁高喊一声“再来一个!”全场先是一静,随后齐声高呼“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此时台上的指挥和乐队很为难,因为排练的时候只和孩子们练了这一首歌。“振华,你主意多,该你想办法了。”随行的老师此时,拍了拍张振华的肩膀。张振华来回踱了几步,“这样我出去救个急,您和导演商量一下,后面的节目先缓一缓。”老师点了下头,去和导演商量。张振华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舞台。
场内的观众看到舞台上走上一个少年,不知什么事,纷纷静了下来。蒋委员长问旁边的**,“润之,这个孩子就是张振华小朋友吗?”**点点头,“没有错,就是他。看来他是来救场的呀。”
来到话筒前,张振华清了下嗓子,说道:“大家好,谢谢大家这么喜欢这首歌。其实本来今天这里应该有我,可是您也听见了,我这嗓子是什么样了。而且您看他们这岁数跟我也差不多,这万一再出两个像我这样的,您还听不听了?所以呢,让他们先下去,众位要是爱听呢,明天和后天还有他们,到时候再来。有人说我有事来不了怎么办?那没关系,托人把票钱送来就行。人不来不要紧,钱再也不来那就不合适了。”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蒋委员长也难得露出笑容,对**道:“润之啊。这个小朋友一直是这么调皮吗?”
**笑道:“这个小鬼呀,从小就是个鬼灵精啊。”
此时,孩子们已经走了下去,张振华依然在台上说道:“刚才的节目都是唱的,那么趁着这个功夫我给大家说一段,让乐队也歇一歇,另外大家有想上厕所的请快去。你看还真有。”说着往前排一指。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是戴笠。
戴笠本来想去外面检查一下保卫问题,此时刚站起一半,被张振华这么一说,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没事,您去您的,别憋坏了。”张振华又补了一句。蒋委员长冲戴笠挥了挥手,他这才离开。
张振华在台上又说道:“其实要真论起来,我说要比唱还好。不是有那么句话么,‘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呢’那就是夸我呢。”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接着张振华说了一个单口相声小段《算命》,虽然没有那些相声名家说得那么好,但也让自开场以来一直以歌舞为主的晚会多了一点新鲜的元素,剧场内不时的发出笑声。
一段说完正想鞠躬下台,“再说一个!”又有人高声喊道。“对,再说一个!”
张振华看向台下的**,**冲他点了下头,于是他说道:“再说最后一个小故事吧,因为我这嗓子实在不好。话说:有一天,一位将军来到前线视察,为了表明他体恤士兵就来到了厨房,想看一看伙食如何。他拿起汤勺来在一个汤锅里舀了一勺汤,旁边一个士兵想拦阻他,被将军狠狠瞪了一眼,那个士兵吓得退了下去。将军尝了一口,紧接着他脸色一变,‘噗’地把汤吐了出来,大声怒吼道:‘这就是你们给士兵们做的汤吗?这是涮锅水!士兵们在前线为国流血牺牲,你们就拿这种东西给他们吃吗?你们这是犯罪!’这时炊事班长跑了过来,报告说:‘将军,其实您刚才喝的就是涮锅水。’”
剧场内再次爆发一阵大笑,张振华在笑声中鞠躬下台,让后面的演出继续进行。刚到后台,正想和伙伴们一起回红岩村,导演就来找他,通知他说先不要回去,晚会结束时和众演员一起上台接受委员长接见。
既然回不去,就只能在这里呆着。不多时,一阵尿意涌来,三拐两绕地出了后台,来到厕所。
解决完问题之后,张振华并没有回后台,而是在剧场大厅里东瞅瞅西看看,还蹲下来用手指碰碰铺着的红地毯。
“小家伙,不好好在里面看节目,在这儿干什么呢?”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张振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见身后站着一个穿着大概三十多岁年纪的陆军少将,正是沈醉。
张振华当然不认识他,于是说道:“里面的节目没什么意思,出来透透气,顺便参观参观。”说着话走到一个青花瓷的大花瓶前,轻轻敲了敲,“叔叔,这是什么年代的?”沈醉摇摇头,“这我怎么可能知道。”张振华说道:“我看绝对是现代仿制的。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把元青花放在这儿吧。”
沈醉点了点头,“有道理,你还懂这些?”张振华摇了摇头,“不懂。我也是靠猜的。叔叔,你说同样是用火烧出来的东西,玻璃碎了可以回炉重造,废钢铁、废纸也能回炉另造,这些瓷器碎了还能回炉吗?”沈醉想了一下,“我也不知道,你问这个干什么?”“没什么,随便问问。”
又转了一会儿,觉得索然无味的张振华又回到了后台,坐在一个角落里打起盹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发觉有人推他,睁眼一看,秀秀和翠花正站在面前,秀秀气道:“找了你半天,原来在这儿睡懒觉。”张振华“嘿嘿”一笑,问:“有事吗?”翠花说:“台上快演完了,大家都在找你呢。”“知道了。”张振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吧。又该咱们上台了。”
不多时,节目演完,全体演员谢幕,领导上台与全体演职人员握手。委员长夫妇来到张振华身前,称赞了几句诸如“年少多慧”之类的话,并嘱咐努力学习、爱惜身体。出于礼貌,张振华也向他们表达了谢意。
总算一切结束,张振华揉了揉笑得有些僵硬的脸,跟着众人回到了红岩村,也没有洗漱脱了外衣直接倒在床上睡了。
此后的两天,尽管没有张振华什么事,他依然会陪着大家去演出,直到演出结束,再结伴回来。就这样终于等到了返回延安的时候。
返回延安的时候,**他们因为要参加谈判没有来机场送行,特意委托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代表他前来相送。几个小时之后,孩子们终于从天上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宝塔山、延河水。
回到家的感觉真好!相比起此时还如同火炉一样的重庆,这个时候的延安可以称得起是秋高气爽了。
张振华又回到了原来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至于和别的小伙伴大谈重庆见闻一事,有秀秀他们全权代劳,就没他什么事了。
一个星期之后,张盛回到延安,第二天,夫妻二人一同前往边区政府接受新的任务。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张盛往儿子碗里夹了块肉,说道:“儿子,爸爸和你说个事。”张振华心道:“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了。”于是说道:“爸,是不是要送我去苏联?放心,这次我不任性了,保证听您的话。”翠花睁大了眼睛看着两个人,停下了手里的筷子。
张盛道:“这只是其一,其二呢今天上级领导来命令了,为了夺取战略要地,从咱们八路军、新四军还有各个边区政府中抽调一部分人赶往东北。也就是说爸爸妈妈要回咱老家了。”
“回东北?”张振华眨了眨眼睛,问道:“爸妈,咱们老家是哪儿的呀?”
张盛道:“你爸我是四平的。你妈是奉天的,现在叫沈阳了。”
“那咱家还有什么亲戚没有啊?”
方冬梅叹道:“自从‘九一八’之后,我们就各自走散了,这么些年兵荒马乱的,谁还知道啊。”
“那翠花呢?她怎么办?”
“东北现在的形势很复杂,虽说现在和谈了,可谁知道老蒋打得什么鬼主意?所以上级决定让你带着妹妹去苏联读书。”
翠花忽然说道:“那秀秀姐他们也去吗?”
张盛夫妇脸色一滞,轻轻摇了摇头。翠花低下了头,眼睛里泛起了雾水。
方冬梅轻轻摸着闺女的头,“好闺女,其实我们也舍不得她们。可这是上级的命令,咱不能不听啊。”
张盛也叹道:“趁这些天我们收拾东西,你们几个孩子好好聚聚吧。以后写信常联系,说不定过几年还能再见到呢。”翠花点了点头,抹了下眼角流出的泪滴。
张振华要去苏联,张盛去东北的消息如同在热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凉水,立时在小家伙们中间沸腾开。秀秀为此大哭了两天,眼睛哭得像个烂桃子一样,罗奶奶也是长吁短叹了好一阵。
因为路途的关系,张盛夫妻提前随大部队出发,张振华特意提醒他们东北冷,要他们多带几件冬衣,并嘱咐他们最好向上级要把枪防身,并多备些子弹。夫妻两个点头记下,一家人洒泪分别。
第一章陕北孩子王终。
*********************************************************
笔者语:第一章终于结束了,这个结尾我改了很多遍,本来想着让方冬梅带着兄妹二人坐飞机先行抵达,后来又觉得不合逻辑,张盛一家又不是高级首长,就算是林、罗两位元帅当时也没享受这个待遇。而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关内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抵达东北是用走的。真的很佩服这些革命前辈。而让张盛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发扬长征精神,那更不合理。最后只能采取这个办法了。也许也不合理,还请指正。
顺便说一句:本人要a签了。</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