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裕得谋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说最近谁风头最盛,当属西域大都护卫朔。
天子司马曜终于承受不住外界舆论压力,下旨命卫朔尚晋陵公主,同时又以王神爱为陪嫁女一同嫁入卫府。
这样一来,全江东男子没有不羡慕他。
就在卫朔春风得意之际,远在京口的刘裕,在错失刘穆之后,终于找到了合适幕僚。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跟卫朔有深仇大恨的索承明。
原本索承明一直把复仇希望寄托在王国宝、司马道子身上,为此他曾先后寄居王家、相府多年。
中间因卫朔入朝,他幸运地被王国宝举荐给相王司马道子。
他以为报仇机会来了,谁知没过多久索承明就意识到这不过是他一厢情愿。
司马道子不过是想了解一下河西,根本无意与卫朔为敌。
无论是司马道子,亦或者是王国宝,一心只想巩固自身权力。
这不禁让索承明大失所望,也萌生了离开相府,另谋出路的想法。
近年来一连串遭遇,让索承明彻底看清了世家外强中干的本质,也对权贵彻底失望。
离开相府之后,索承明很快就把辅佐对象圈定为有兵权的将军。
按说最理想人物应该是刘牢之才对,他是目前北府兵实际上的领袖,手握重兵,又战功赫赫。
殊料,索承明很快将刘牢之排除,他排除刘牢之的原因很简单,此人缺乏政治智慧。
索承明深知一个不懂政治的将军,难以在云诡波谲的朝堂上站稳脚跟。
不掌握最高权力,他如何能借势向卫朔复仇?
排除了刘牢之之后,其他诸如王恭、殷仲堪等方伯,皆出身于世家。
对于已在世家身上吃够苦头的索承明来说,除非对方特别出色,不然他不会再靠世家。
桓玄倒是够出色,可惜此人与卫朔交好,也只好排除在外。
经过索承明再三斟酌,最终选中了刚刚崭露头角的刘裕。
与其他人相比,刘裕弱点十分明显,出身寒门导致根基薄弱,一切都要从零奋斗。
然而刘裕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此人英明果断,有识人用人之能,杀伐决断更是不下于卫朔。
索承明越是考察刘裕,越是觉得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
至于说眼下刘裕势力太弱,在他看来这都不是事。
当年卫朔仅凭高昌而雄踞西北,他如何不能帮助刘裕立足江东?
选定了目标,索承明悄悄一人离开建康,义无反顾地前往京口。
……
自从刘穆之一家离开京口,刘裕连续消沉了数日。
从这件事中,不但让他意识到自己与真正的权贵之间有巨大差距,还缺乏文人幕僚。
假若他有卫朔那样的背景,如何会惧怕王昙亨?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刘穆之投靠河西。
刘裕很聪明,看得十分清楚,知道寒门子弟若想往上爬,唯有攫取军功一条路。
因此,为了日后在战场上取得战功,刘裕开始狠狠操练起麾下新军。
由于新军受到天子一力支持,使得物资供应充足,再加上刘裕严格要求,军队整体水平日渐提高。
望着日渐成型的部下,刘裕暗暗满意,可一想到仍没着落的幕僚,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这日,刘裕正在军营训练士卒,忽见三弟刘道规面带喜色向他走来。
“将军,外面有一读书人自称索承明,想要见你。”
来到军营后,为严肃军纪,刘裕特地下令,不得以亲近称呼,必须以军职相称。
故刘道邻见到大哥,只能称其为将军。
“索承明?没听说过此人啊?你问他是哪里人士了吗?”
“问了,可他不说,非得要见将军不可。”
虽然刘裕没听说过索承明,可他也不敢怠慢,实在是之前刘穆之一事吃了大亏,让他晓得人不可貌相。
很可能眼前籍籍无名之人,却如同刘穆之一样身怀经天纬地之才。
“好吧,我出去看看。”
说着刘裕在刘道邻陪同下,来到了营门外。
远远地,他看见一落魄读书人立在道边,正饶有兴趣地四处张望。
虽然来人看起来有点儿落魄,但刘裕眼尖儿,还是一眼瞧出此人非寒门人士。
想到来人出身世家,刘裕心中不由打起鼓来,生怕又有世家想打他注意。
这可不是刘裕杞人忧天,实在是他已遇到好几次世家招揽,若非有天子招牌在,恐怕此刻他已被各大世家吞噬干净。
“在下刘裕,不知索先生找在下有何贵干?”
“河西索承明见过刘将军。”
当索承明报出出身来历时,却把刘裕吓一大跳。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索承明,不敢置信道:“你说你来自河西?”
“然也!不是索某夸口,在江东没有人比在下更了解卫朔、了解河西。”
“假若刘将军想知道卫朔是如何从高昌一隅之地起兵,进而斩杀吕光,夺得河西的,也没有人比我合适。”
闻言刘裕心头一跳,看向索承明的目光愈发热切起来,目前了解河西、了解卫朔,已是当下最迫切的事。
只是在卫朔入朝前,江东有关河西的资料甚少,哪怕刘裕再三搜罗也只找到一鳞半爪。
就在刘裕上前要将索承明迎入营内时,旁边忽然闪出刘道邻阻止了他。
“将军且慢,此人出身河西,安知不是河西派来的奸细?”
索承明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会被外人误以为跟大仇人卫朔有勾连。
不过他没有冒然出言否认,而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刘裕,想看看刘裕判断力如何。
作为一名君上,你可以不懂军事,也可以不懂经济,但一定不能没有决断力。
身为君上必须能快速地从无数建议中,做出有利决断。
刘裕果然没让索承明失望,只见他用手将刘道邻划拉到一边。
“贤弟多虑了,先生绝非河西奸细,不然哪有一来就自报家门为河西者?”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名震京城的刘德舆,在下没有看错你。”
“怎么?先生也听过裕之大名?”
“听过,听过,当时我也在京城。”
直到来到中军大帐内,索承明才向刘裕和盘托出。
听索承明将自身经历讲完,不光是刘道邻傻眼了,连刘裕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索承明竟是卫朔死仇,更没想到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大都护,杀起人来一样不手软。
“这些年我已看明白了,想靠世家做事想都不要想,而这也是在下脱离相府的原因。”
“这么说先生也认同大都护做法啦?”
原本刘裕以为索承明会否认,不料人家一拍案几,激动道:“当年为了对抗卫朔,我索氏付出了惨痛代价,可到了今天我却不得不承认,卫朔的政治理念是最符合当前实情,也最有望结束当前乱世。”
“可是为了给家人报仇,我绝不愿看到卫朔一统天下。”
而后索承明指了指刘裕坚定道:“在下不才,愿辅佐将军立足江东,而后北上中原与卫朔一较高下。”
“先生高看裕了,我不过一小小的五品将军,如何敢夸海口一统天下?”
“不不不,将军过谦了!其实说起来将军目前处境,与当年卫朔在高昌时何其类似。”
“哦?愿闻其详。”刘裕一听这个登时来了兴趣。
“当年卫朔还只是高昌都尉,好在有高昌太守杨翰支持,让他成功在积累了足够资本。”
“今将军虽然官小位卑,可毕竟有天子支持,可光明正大扩军练兵。”
“眼下战事不断,根本不愁没机会,一俟时机成熟,将军就可依仗精锐于沙场建功,而后再慢慢经营,日后扬名天下、执掌朝政不是难事。”
通过仔细观察,刘裕虽还不能确信索承明有王佐之才,但此人深知河西底细,又因曾被迫游历天下,见识不凡。
使他毫不犹豫地将对方收于账下,任命为军中主簿,专管一应文事。
要说最近谁风头最盛,当属西域大都护卫朔。
天子司马曜终于承受不住外界舆论压力,下旨命卫朔尚晋陵公主,同时又以王神爱为陪嫁女一同嫁入卫府。
这样一来,全江东男子没有不羡慕他。
就在卫朔春风得意之际,远在京口的刘裕,在错失刘穆之后,终于找到了合适幕僚。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跟卫朔有深仇大恨的索承明。
原本索承明一直把复仇希望寄托在王国宝、司马道子身上,为此他曾先后寄居王家、相府多年。
中间因卫朔入朝,他幸运地被王国宝举荐给相王司马道子。
他以为报仇机会来了,谁知没过多久索承明就意识到这不过是他一厢情愿。
司马道子不过是想了解一下河西,根本无意与卫朔为敌。
无论是司马道子,亦或者是王国宝,一心只想巩固自身权力。
这不禁让索承明大失所望,也萌生了离开相府,另谋出路的想法。
近年来一连串遭遇,让索承明彻底看清了世家外强中干的本质,也对权贵彻底失望。
离开相府之后,索承明很快就把辅佐对象圈定为有兵权的将军。
按说最理想人物应该是刘牢之才对,他是目前北府兵实际上的领袖,手握重兵,又战功赫赫。
殊料,索承明很快将刘牢之排除,他排除刘牢之的原因很简单,此人缺乏政治智慧。
索承明深知一个不懂政治的将军,难以在云诡波谲的朝堂上站稳脚跟。
不掌握最高权力,他如何能借势向卫朔复仇?
排除了刘牢之之后,其他诸如王恭、殷仲堪等方伯,皆出身于世家。
对于已在世家身上吃够苦头的索承明来说,除非对方特别出色,不然他不会再靠世家。
桓玄倒是够出色,可惜此人与卫朔交好,也只好排除在外。
经过索承明再三斟酌,最终选中了刚刚崭露头角的刘裕。
与其他人相比,刘裕弱点十分明显,出身寒门导致根基薄弱,一切都要从零奋斗。
然而刘裕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此人英明果断,有识人用人之能,杀伐决断更是不下于卫朔。
索承明越是考察刘裕,越是觉得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
至于说眼下刘裕势力太弱,在他看来这都不是事。
当年卫朔仅凭高昌而雄踞西北,他如何不能帮助刘裕立足江东?
选定了目标,索承明悄悄一人离开建康,义无反顾地前往京口。
……
自从刘穆之一家离开京口,刘裕连续消沉了数日。
从这件事中,不但让他意识到自己与真正的权贵之间有巨大差距,还缺乏文人幕僚。
假若他有卫朔那样的背景,如何会惧怕王昙亨?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刘穆之投靠河西。
刘裕很聪明,看得十分清楚,知道寒门子弟若想往上爬,唯有攫取军功一条路。
因此,为了日后在战场上取得战功,刘裕开始狠狠操练起麾下新军。
由于新军受到天子一力支持,使得物资供应充足,再加上刘裕严格要求,军队整体水平日渐提高。
望着日渐成型的部下,刘裕暗暗满意,可一想到仍没着落的幕僚,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这日,刘裕正在军营训练士卒,忽见三弟刘道规面带喜色向他走来。
“将军,外面有一读书人自称索承明,想要见你。”
来到军营后,为严肃军纪,刘裕特地下令,不得以亲近称呼,必须以军职相称。
故刘道邻见到大哥,只能称其为将军。
“索承明?没听说过此人啊?你问他是哪里人士了吗?”
“问了,可他不说,非得要见将军不可。”
虽然刘裕没听说过索承明,可他也不敢怠慢,实在是之前刘穆之一事吃了大亏,让他晓得人不可貌相。
很可能眼前籍籍无名之人,却如同刘穆之一样身怀经天纬地之才。
“好吧,我出去看看。”
说着刘裕在刘道邻陪同下,来到了营门外。
远远地,他看见一落魄读书人立在道边,正饶有兴趣地四处张望。
虽然来人看起来有点儿落魄,但刘裕眼尖儿,还是一眼瞧出此人非寒门人士。
想到来人出身世家,刘裕心中不由打起鼓来,生怕又有世家想打他注意。
这可不是刘裕杞人忧天,实在是他已遇到好几次世家招揽,若非有天子招牌在,恐怕此刻他已被各大世家吞噬干净。
“在下刘裕,不知索先生找在下有何贵干?”
“河西索承明见过刘将军。”
当索承明报出出身来历时,却把刘裕吓一大跳。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索承明,不敢置信道:“你说你来自河西?”
“然也!不是索某夸口,在江东没有人比在下更了解卫朔、了解河西。”
“假若刘将军想知道卫朔是如何从高昌一隅之地起兵,进而斩杀吕光,夺得河西的,也没有人比我合适。”
闻言刘裕心头一跳,看向索承明的目光愈发热切起来,目前了解河西、了解卫朔,已是当下最迫切的事。
只是在卫朔入朝前,江东有关河西的资料甚少,哪怕刘裕再三搜罗也只找到一鳞半爪。
就在刘裕上前要将索承明迎入营内时,旁边忽然闪出刘道邻阻止了他。
“将军且慢,此人出身河西,安知不是河西派来的奸细?”
索承明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会被外人误以为跟大仇人卫朔有勾连。
不过他没有冒然出言否认,而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刘裕,想看看刘裕判断力如何。
作为一名君上,你可以不懂军事,也可以不懂经济,但一定不能没有决断力。
身为君上必须能快速地从无数建议中,做出有利决断。
刘裕果然没让索承明失望,只见他用手将刘道邻划拉到一边。
“贤弟多虑了,先生绝非河西奸细,不然哪有一来就自报家门为河西者?”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名震京城的刘德舆,在下没有看错你。”
“怎么?先生也听过裕之大名?”
“听过,听过,当时我也在京城。”
直到来到中军大帐内,索承明才向刘裕和盘托出。
听索承明将自身经历讲完,不光是刘道邻傻眼了,连刘裕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索承明竟是卫朔死仇,更没想到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大都护,杀起人来一样不手软。
“这些年我已看明白了,想靠世家做事想都不要想,而这也是在下脱离相府的原因。”
“这么说先生也认同大都护做法啦?”
原本刘裕以为索承明会否认,不料人家一拍案几,激动道:“当年为了对抗卫朔,我索氏付出了惨痛代价,可到了今天我却不得不承认,卫朔的政治理念是最符合当前实情,也最有望结束当前乱世。”
“可是为了给家人报仇,我绝不愿看到卫朔一统天下。”
而后索承明指了指刘裕坚定道:“在下不才,愿辅佐将军立足江东,而后北上中原与卫朔一较高下。”
“先生高看裕了,我不过一小小的五品将军,如何敢夸海口一统天下?”
“不不不,将军过谦了!其实说起来将军目前处境,与当年卫朔在高昌时何其类似。”
“哦?愿闻其详。”刘裕一听这个登时来了兴趣。
“当年卫朔还只是高昌都尉,好在有高昌太守杨翰支持,让他成功在积累了足够资本。”
“今将军虽然官小位卑,可毕竟有天子支持,可光明正大扩军练兵。”
“眼下战事不断,根本不愁没机会,一俟时机成熟,将军就可依仗精锐于沙场建功,而后再慢慢经营,日后扬名天下、执掌朝政不是难事。”
通过仔细观察,刘裕虽还不能确信索承明有王佐之才,但此人深知河西底细,又因曾被迫游历天下,见识不凡。
使他毫不犹豫地将对方收于账下,任命为军中主簿,专管一应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