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狼行三国 > 第九百四十九章 众望所归

第九百四十九章 众望所归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出于对全局战略的考虑,刘毅下令暂缓对兖州乐平、东平、鲁国三处的攻势,此令一下,郁闷的决不仅仅是高顺一人,北平军统领太史慈,疾风军统领高览亦在其列。()..♠青州大战三大主力军谁也没有赶上激烈的战斗,便是北平军也只不过是一个尾声,虽然此事没有三将的责任,可他们心中却多多少少都有自责之意,更是将一腔战意带到了兖州战场之上。燕军攻击坚城的战略是逐个击破,乐平为先,东平鲁国次之,首战之责刘毅交给了善攻之名享誉军内的高顺,朱雀营全力加以配合,这可说是知人善用,但子义高览就未必完全信服。

    辽东军高敬方善攻不假,可北平疾风二军亦是燕军主力,谁愿意自己的战绩弱与他人?平ri的cao练之中太史慈高览都是加倍的严格,尤其是后者,疾风军乃是新编之师,正要考一场大战来给自己正名,就像麴义在青州大战中的所为一般。高览是绝不会放过眼前的机会的,恰好疾风军攻击的鲁国守将正是曹军青州营统领于禁!燕王对此人极为看重且在实战之中他的为将之能亦让人佩服,也就是如此强大的对手才能让高览更为斗志昂扬,就算没有朱雀营辅助,我也要在这鲁国城下打出疾风新军的威风,当然这个攻势不能影响燕王的战略。

    因此在赵云高顺对乐平发动强攻的同时,辽东疾风二军对东平鲁国二处的攻击也已经展开,虽说他们身边没有朱雀营的相帮但各军都有着自己的器械营,只要力求将战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限制也可体现出步炮协同攻城的威力!不过与辽东军对乐平的攻击相比,两军发动攻势的主要目的还在与细查眼前两座坚城的优劣之处,应可归于战略试探的一类,但以燕军士卒的jing锐,战意又是高昂无比,在器械营的配合之下他们发动的攻势至少从场面来看绝不像是试探!

    乐平攻坚进展顺利,东平鲁国两处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太史慈和高览的心中,如何总攻坚城的方法越来越发清晰,一旦高顺的辽东军攻击乐平得手,李铁牛的朱雀营南下前来相助便是他们一展身手之时,自然在二人心中都盼着乐平城可尽早被同袍拿下,如今攻势一缓,北平疾风二军也停止了下来,一心的战意憋在心中颇为难受。

    通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商谈,赵云高顺已然把握到了燕王的心意,而太史慈高览二将也有着自己关于此处的思考,他们是否能像高顺想到那般透彻并不得而知,但执行军令定是没有半点的马虎!倘若换了燕军之外的诸侯军队,这攻势一停便几乎无事可做,但燕军实质的攻势虽然已经按令停止,其余各种的手法却是层出不穷,就算不能对坚城做出实质的打击但在这段时间之内也绝不能让曹军守将消停。()

    此时已然是一月末临近二月,天气渐渐转暖,风吹在脸上虽依旧寒冷却再不像寒冬之时那般如刀割面了,天的脚步不可阻挡!在乐平、东平、鲁国等各处城池的上空出现了无数燕军士卒放飞的风筝,不但有着缤纷灿烂的se彩且飞禽走兽美女儒生种类亦是极为周全,将湛蓝的天空点缀的多姿多彩,看上去极具美感令人赏心悦目。

    可这初的人造美景无论是乐进还是于禁曹仁等将都没有半点的好心情去欣赏,那些造型独特jing美轻巧的风筝在他们眼中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燕军轰天炮的身影。此绝不是夸张,轰天炮打击的是城池与士卒的身体,而这些看似无害反而极之华美的风筝打击的却是城池之中的人心,每当看见天空中的风筝脱线迅速向城中坠落便会有一队专门的士卒随着他的轨迹而动,要在其落地被人拾取之前将之处理到,以免落入百姓的手中,这也是经过思考之后将军们做出的决定。

    “燕王厚恩,只取城池、百姓不杀一人。”“乐进叛逆,必要擒之,与他人无尤,倘有擒之献城者,黄金千两相赠。”燕军的这些风筝之上都会带着目的xing很强的标语,有些针对城中百姓简明扼要的宣扬燕王的仁厚与待民之善,有的则是针对曹军诸将开出悬赏,包括献出城门下城投降都有着不同的赏格。此便是在攻势停止期间依照郭军师的提议各军对坚城展开的宣传战与心理战,亦是正面攻击的一种延续,现在众将还无法判定这种手法是否有着足够的效果,可从曹军诸将的应对来看,燕军发动的这场不见血的攻势已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并不是只有曹军才会在攻城之中采用流言之策来瓦解城中军民的决死之心,燕军之中贾文和郭奉孝皆是此中高手,攻城战中攻心战原本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在燕军天狼之中如何将攻心之法细化出种种具体手段便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的课题!而在其中刘郎纸的出现普及为燕军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攻心之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作为天下实力最为强劲的诸侯,在今后一统天下的作战之中攻坚将会成为燕军的主题,敌军是会想尽一切方法利用雄城坚城来消耗燕军强大的战力!而攻城战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战损最大的一种,其中极为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南宋末年蒙古攻击军事重镇襄阳,以其足以横扫整个世界的强大武力却在襄阳城下一筹莫展达十数年之久,刘毅不知道在此城之中是否有着似郭靖黄蓉这般的传奇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汉儿女万众一心的决死之意当是无比坚定,最后的失败在于南宋本身的积弱以及双方武力之间巨大的差距,与军民的斗志无关。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攻城战之中守军与百姓的斗志对攻击一方而言就会是最大的难题,如何能够采用有效的手法削弱对方的这种意志自然是研究攻心之法的主要方向,而宣传战无疑便是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汉末之时的诸侯争霸还是属于内战的范畴,一般而言百姓是不会似对待异族那般对付自己的同胞的,可这也有着一个前提,就是那些同袍不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与财产,想要瓦解民心,刘毅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其安心。在这一点上燕军一贯的良好表现与燕王一言九鼎的生命无疑是两块亮闪闪的金字招牌,可谓有口皆碑。

    其实在攻城战之中还有着很多所谓的绝计,比如决水,断水甚至是投毒,单从打击对方有生力量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刘毅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采用此法的,如果他想,毒王就会成为最大的利器!采取这样的手段打击的绝不仅仅是对方的士卒,更会针对城中的大汉百姓,而在刘毅眼中这些百姓已然都是他的治下子民,攻下坚城导致尸横遍野十室九空那这所城市就不要也罢。

    在战场之上的确需要无所不用其极,但在还有手段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刘毅绝不愿采用那些绝计,战争之中士卒伤亡乃是军人的天职,可百姓却不在其列,尤其还是在内战之中。东汉末年天灾不断,朝政昏暗民不聊生,加之其后黄巾之乱,群雄争霸更是战乱不休,“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曹孟德的这句名诗当真是道尽了战争的残酷,这长达近百年的纷争也使得大汉元气大伤,其后出现五胡乱中原之局面与此也不无关系,可谓汉人历史之中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

    有幸穿越来到今世,刘毅志在一统天下,但他不愿被他统一之后的大汉江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朗生要的是富强昌盛的大汉帝国,他要有着强大富裕的国力才能更进一步的去实施自己心中的构想。从当前的局面来看,由于刘毅的加入天下已然四分,比之另一个时空之中要安定许多了,在燕地之内就表现的更为明显,长期的稳定和物资的充足加上燕王鼓励生育的政策让人口有了极为显著的增长,一千两百万,放在后世仅仅是一个大都市,但这已是历史上同期人数的总和。在他的带动之下曹刘孙三人也都采取了很多亲民的政策,与另一个时空相比,此时百姓的地位与待遇是有着一定提高的,很显然朗生的举动是在保护整个大汉的元气,无论成败此心不会变。

    显然比之当世的各路诸侯,刘毅站的角度要更高看的要更远,这是时代造成的结果,此乃宋襄之仁吗?朗生绝不如此认为,倘若这也算宋襄之仁的话他也不怕坚持下去!而这个态度却让他赢得了麾下一众文臣最大的推崇,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无论是谋臣或是治政之臣抑或地方官员在他们心中都有着仁义之道并将之作为信条,只不过程度各有不同罢了,相对而言张虎多一点而贾诩显然就要少一些。

    这世上绝不乏自诩仁义来收买人心之辈,但燕王却几乎从未如此为之,众人很少会在此处之上听见刘毅的长篇大论,可他却在用实际的作为去体现着这两个字的巨大含义,从当年天下大旱之时无限度的接受灾民入境再到黄河水灾之时的亲临抢险,燕王的待民之善于惜民之意是每一个燕地百姓都可以亲身感受到的,这比任何的宣传或是将自己标榜的天花乱坠都更有实效,“燕王是个大好人”,这一句话简单之极淳朴之至,百姓们不会用太过华丽的言语,却几乎是燕地各州所有百姓的心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能胜过千言万语。

    比之武将而言,文臣要更趋于理想化一些,燕王的很多作为都是和他们心中所想相合的,且在此之中很容易就能为朗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高瞻远瞩与心胸气度所感!燕王总是能想人所未想,行创新之道,他在两年方略之中为大汉描绘的那份蓝图便连张虎郭嘉贾诩等人都有着很多的激动,在燕王麾下效力你只要努力做好分内之事,名位与财帛便绝不会缺少,且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大王对麾下的关怀之情,这样的工作环境加之还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如此主上不让人倾心相投誓死报之他们到哪儿再去寻找这般的明君仁主?

    后世在企业管理之中为员工规划美好蓝图亦是领导的必备工作,刘毅为大汉及众人所描绘的景象绝非是空中楼阁,它一步一步的在被事实所验证着,那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汉帝国之中亦有着自己的一份心力,光是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就能让很多的忠贞之士为此而舍生忘死了,此时放眼大汉且不谈军事,在地方官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态度上燕地都是首屈一指的,皆是因为刘毅的以身作则和理论指导。

    在文臣之中燕王的所作所为令人钦佩,武将之中就更如此,无疑绝伦,将略无双又能爱兵如子,将一条xing命卖给这样的主公对燕军所有士卒将校都是幸事,而得到了实利有着安定生活的数百万百姓们便更是如此,此时的朗生虽不是大汉天子,可在燕地群臣、士卒,百姓心中都是众望所归,而当这样的众望所归遍及整个大汉之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