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昨天码完一章,手机突然重启,结果码的字全部丢失,今天重新写一章。
橡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也是南美洲特有的经济植物。
因此,为了保证南里奥格兰能够赶上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会,李明远对橡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规划和安排。
首先,扩大橡胶种植园的种植面积,保证橡胶原料的充分供应。
自从1868年末在境内发现野生橡胶以来,经过九个多月的搜寻和移栽,至1869年九月份为止,南里奥格兰境内的橡胶种植园数量达到六十多座,野生橡胶数量达到二十万株。
二十多万株橡胶树中,能够获取橡胶原料的成年橡胶树有七万株左右,占橡胶树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野生橡胶树一般四到五年可以分泌出橡胶液,八到十年可以进行橡胶液采集。经济寿命在25年到三十年之间,生长寿命约为60年。
芽接树的经济寿命要比野生橡胶树短很多,约为二十年左右,不过芽接树的经济寿命虽然大幅缩短,因为采用芽接技术培养幼苗,芽接树的生长成熟期与栽培难度都大大减小,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种植。
南里奥格兰境内大部分适合移栽和管理的橡胶树已经被发现,少部分橡胶树因为处于丛林和山地深处没有被发现,但是因为丛林和山地交通不便,那些橡胶树并不具备移栽的经济价值。
野生橡胶树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增加,要想提高橡胶树的总量,采用芽接法培养新树苗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南里奥格兰中部的河西县有十三座野生橡胶树种植园,在那里有五万株通过芽接技术培植的树苗种植在专门开辟的种植园中,根据半年多的实验和统计,五万株芽接幼苗有三万株成活下来,成活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芽接幼苗一般在培养区生长两年,然后才可以被移栽到种植园中生长,在移栽到种植园的过程中还会有一部分幼苗因为土壤不适等因素死亡,因此芽接幼苗的总成活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芽接技术取材方便、培养成本低,百分之四十的成活率足够保持芽接幼苗可以进行产业化种植,所以,在有关芽接橡胶树苗的生长情况报告上来以后,李明远给负责管理橡胶种植的官员定下一个目标,三年内将橡胶种植园总量提高到三百所,橡胶树总量要达到一百万株以上的规模。
巴西境内人工栽培的橡胶树数量约有两三百万株,以南里奥格兰的规模和体量,一百万株橡胶足够供应橡胶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
橡胶树的总量是限制橡胶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问题,而橡胶工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则是第二个问题。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拉开序幕,日后促进橡胶工业大发展的汽车行业和内燃机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作为汽车轮胎和以内燃机机器部件的橡胶自然没有扩大需求的外在动力。按照历史的原有轨迹,十几二十多年后,橡胶工业才会迎来腾飞之机,而多了后世一百多年的见识,李明远却可以在现有科技的基础上,为橡胶工业提前找出新的发展方向。
胶底布鞋是橡胶工业走向实用的第一个成功产品,半年多前,李明远视察华工劳作时,迸发出发明胶底布鞋的想法,而经过制衣厂和橡胶工厂两边的技术工人论证协商,验证了制造胶底布鞋的可行性,四个月前,国防军军用制衣厂生产出第一批军用胶底布鞋,随后又经过一个月的试穿与改进,第一款胶底布鞋正式定型号生产,开始作为部队新式制式装备使用。
由于是第一次生产胶底布鞋,军用制衣厂的产能刚开始为日产300双胶底布鞋,接着通过在三个月实践生产中摸索与总结经验,生相对熟悉胶底布鞋的生产操作技术后,制衣厂的产能逐渐增加,最后稳定在日产500双胶底布鞋,月产15000双,三个多月总共生产出三万九千双胶底布鞋。赶上了在九月上旬前为国防军野战部队换装的生产目的。
完成了研制、生产胶底布鞋的任务,橡胶工厂里面的普鲁士和华人员工紧接着又投入了研发充气橡胶轮胎和生产硬制橡胶水管的任务中。
硬质橡胶水管在欧洲已经被发明出来,由于在购买机械设备时,直接从普鲁士引进了橡胶生产的相关技术,橡胶工厂内的员工们要做的就是按照李明远提供的标准,生产出合适的产品,难度并不算大。
而充气橡胶轮胎虽然是个新鲜事务,不过按照李明远提供的生产思路,将充气轮胎发明出来难度也不大。
在李明远的重点关注下,硬质橡胶水管和充气橡胶轮胎在胶底布鞋列装部队两天后便生产出来。
在橡胶工厂的几个普鲁士技工陪同下检验完新产品的性能后,李明远表扬了一番参与生产的员工,接着以政府的名义给予他们一部分奖励,最后命令随从将生产出来的充气轮胎样品和硬质橡胶管道带走,来到一家新成立不久的机械制造厂。
以新京地名命名的新京机械制造厂是一家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新工厂,工厂内的技工全部是从各个机械厂抽调的华工,没有一个普鲁士人。
走进戒备严密的机械制造厂内部,工厂主要车间内十几个华人技工整齐的站成一排,迎接李明远一行人。
“老王头,我吩咐你生产的产品搞好了没有?”
李明远大步跨进车间大门,直接问道。
“洋井和洋车各自生产出四十个样品,只需要殿下带来的橡胶产品配件就可以进行组装。”
一个四十多岁身材矮小的华人陪笑道。
“东西都带来了,按照我交给的结构图,先组装两个完整样品看看。”
李明远扫视下车间内摆成两排的机械产品,摆摆手道。
“遵命殿下。”老厂长对着李明远行了一礼,
招呼五六个华人技工接过随从带来的橡胶产生零件,然后开始鼓捣两个机械产品。
约摸二十分钟过后,满手黑乎乎的老厂长完成了组装,两个在后世非常常见的产品出现在车间内众人眼中。
车间内生产出来的两种产生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不过他们的发明或者说是改进,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两件产品中的第一件在欧洲社会已经被发明了半个多世纪,车间内见过它样式的华工们习惯性的称呼它为洋车,而李明远则更喜欢称呼它为自行车。
对于西方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华工们习惯在名称前面加一个洋字,比如已经在南里奥格兰建厂生产的火柴被华人称为洋火,水泥被称为洋泥,还有1853年由荷兰人发明的煤油灯被称为洋灯等。洋灯需要以石油作为燃料,由于南里奥格兰缺少石油资源,煤油灯的价格比较昂贵,普通华人很少接触到煤油灯,只有在铁矿场、煤炭开采场等矿产区才配置有煤油灯。
给西方人生产出来的产生冠以洋字开头的名称主要源自普通百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李明远没有在这件事上强行改变民众的称呼问题,而对于车间内经过合理改进的新式自行车,李明远打算以后世的名称给它命令。
“自行车”看着大致符合后世样式的新产品,李明远脱口而出一个新名词。
“老王头,这个产品既然是咱们第一个进行改进生产出来的,就不要用洋人起的名字,我看不如起名为自行车?你们看合不合适?”
“产品构造图纸是殿下亲自动手画出,自然应该由殿下来命令。”
老厂长恭敬道。
“自行车?这家伙会自己动?”看到眼前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一个年轻的华人士兵惊讶道。
“呵呵,小兄弟是没有见过洋人骑着洋车赶路,这东西可不会自己动,需要人骑在上面才行,看,就像骑马一样。”
以前见识过这个时代自行车的一个骑兵军官比划道。
“呵呵,这位兄弟说的不错,自行车需要人坐在上面才能动,不过和骑马相比,骑自行车要容易多了。”
李明远心情不错,向周边华人介绍一番有关自行车的常识,接着又趁着兴致,直接骑着新组装完成的自行车给工厂内的人示范一遍。
自行车容易上手,不过对于从未接触过自行车的人却有些难度,看到李明远骑着自行车稳稳当当的在工厂院子里行使,几个好奇的华人军官也上去试了一次,结果自然是摔倒在地。
工厂内众人面对自行车的新鲜劲头过后,李明远再次交代老厂长道:“自行车生产要注意严格保密,除了制造厂技术工人和我允许接触自行车的人外,严禁泄露与自行车相关的信息违者依军法处置。”
“殿下放心,职下保证新京机械制造厂员工绝不会向外部透漏半点关于自行车的信息。”
老厂长立刻表态道。
“工厂外部我会增派部队警戒,你们工厂内部的任务就是全力生产自行车,到下年七月份,工厂内生产出来的自行车全部要装备部队使用,你们的生产任务很重,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提前讲出来。”
“从这个月开始生产,凭借工厂内现有人手,从生产自行车配件到组装完成,一个月可以生产出约四百量产品。到明年七月份的话,自行车总产量最高能达到六千量。不知道殿下对这个生产速度可还满意?”
“明年七月自行车要派上大用场,六千量数量太少,最少要达到一万辆,工厂内缺多少人手我尽量给你补齐,能不能在明年七月完成一万量的生产目标?”
“自行车零部件冶炼锻造是由钢铁加工厂负责,只要那边工厂能够供应上足够的零部件,再抽调两百熟练华工,职下和制造厂的员工们抓紧时间生产,一定在明年七月完成殿下下达的生产指标。”
老厂长咬咬牙,表态道。
“好,生产自行车缺少什么尽管来找我,我不在南里奥格兰期间,有问题也可以去找刘部长,他们一样会满足你的需求。”
“谢殿下!”
老厂长行了一礼,抬起身后继续道“殿下,另一件产品要不要看下?”
“嗯,你们两个把进去把右边的大块头搬到外面。”李明远微一点头,接着吩咐两个随从士兵做事。
两名士兵听令行动,几分钟过后,一个由钢铁冶炼焊接而成的黑漆漆的铁家伙被抬到车间外面的院子里。
“殿下,这东西是干啥用的?”
“呵呵,待会你就知道了。”
李明远笑着道“老王头,钻井的人手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只等殿下您下命令就可以开始。”
“嗯,那就开始吧。”
李明远这边开口同意,那边老厂长招呼一声,三个华工从车间内抱出五六根两米多长的铁管,然后在院子内的空地上划出一个约一平方的地方,三人一起在划定的土地范围内挖掘土方,约摸十分钟时间,将一个约一平方大小,四十厘米的小坑挖好后,三人轮流操作辅助器材将铁管打到地下。
看到三人的操作,很多在场的华人都有种熟悉的感觉,虽然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不过往地下钻探不就是为了获取水源吗?
在大陆地区,获取水源的方式主要是挖掘水井,而院子里的三人只是在地下插入几个细细的铁管,铁管那么细的口径怎么放得下水桶,而没有水桶的话又如何把水从井里打上来?
看清楚三名华工的用意却又不大理解的众人刚开始还是默默看着,然后过了不久,几个和李明远比较亲近的军官大胆的将心中疑问说了出来。
面对半知未解的众人,李明远只是稍稍解释几句,而等到地下铁管安装好,再将安装好的铁家伙固定在铁管上面以后,李明远才向众人解释了新产品的工作原理。
机械制造厂生产的另一件产品便是后世农村很常见的压水井,有的地方也叫洋井。
李明远对于压水井的具体发明时间不大清楚,只知道压水井地主要原理涉及到空气的气密性,所以想到利用橡胶为原料,制作出防水保密性的硬质橡胶水管道和压水井内部的保证气密性的橡胶零部件,由此萌生出制造压水井的念头。
和传统水井相比,安装压水井的地方取水更加方便,而且省去挖掘水井的麻烦,不仅方便了普通华人的生活用水,在农业发展方面,使用压水井的好处更加明显。
胶底布鞋、自行车、压水井,在工业方面,南里奥格兰拥有了属于华人的独特发明,
这些发明不仅能够方便普通华人的生活,还可以为南里奥格兰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看着从压水井中抽出来的地下水,李明远的思绪飘向了未来更遥远的方向。
ps:昨天码完一章,手机突然重启,结果码的字全部丢失,今天重新写一章。
橡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也是南美洲特有的经济植物。
因此,为了保证南里奥格兰能够赶上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会,李明远对橡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规划和安排。
首先,扩大橡胶种植园的种植面积,保证橡胶原料的充分供应。
自从1868年末在境内发现野生橡胶以来,经过九个多月的搜寻和移栽,至1869年九月份为止,南里奥格兰境内的橡胶种植园数量达到六十多座,野生橡胶数量达到二十万株。
二十多万株橡胶树中,能够获取橡胶原料的成年橡胶树有七万株左右,占橡胶树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野生橡胶树一般四到五年可以分泌出橡胶液,八到十年可以进行橡胶液采集。经济寿命在25年到三十年之间,生长寿命约为60年。
芽接树的经济寿命要比野生橡胶树短很多,约为二十年左右,不过芽接树的经济寿命虽然大幅缩短,因为采用芽接技术培养幼苗,芽接树的生长成熟期与栽培难度都大大减小,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种植。
南里奥格兰境内大部分适合移栽和管理的橡胶树已经被发现,少部分橡胶树因为处于丛林和山地深处没有被发现,但是因为丛林和山地交通不便,那些橡胶树并不具备移栽的经济价值。
野生橡胶树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增加,要想提高橡胶树的总量,采用芽接法培养新树苗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南里奥格兰中部的河西县有十三座野生橡胶树种植园,在那里有五万株通过芽接技术培植的树苗种植在专门开辟的种植园中,根据半年多的实验和统计,五万株芽接幼苗有三万株成活下来,成活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芽接幼苗一般在培养区生长两年,然后才可以被移栽到种植园中生长,在移栽到种植园的过程中还会有一部分幼苗因为土壤不适等因素死亡,因此芽接幼苗的总成活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芽接技术取材方便、培养成本低,百分之四十的成活率足够保持芽接幼苗可以进行产业化种植,所以,在有关芽接橡胶树苗的生长情况报告上来以后,李明远给负责管理橡胶种植的官员定下一个目标,三年内将橡胶种植园总量提高到三百所,橡胶树总量要达到一百万株以上的规模。
巴西境内人工栽培的橡胶树数量约有两三百万株,以南里奥格兰的规模和体量,一百万株橡胶足够供应橡胶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
橡胶树的总量是限制橡胶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问题,而橡胶工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则是第二个问题。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拉开序幕,日后促进橡胶工业大发展的汽车行业和内燃机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作为汽车轮胎和以内燃机机器部件的橡胶自然没有扩大需求的外在动力。按照历史的原有轨迹,十几二十多年后,橡胶工业才会迎来腾飞之机,而多了后世一百多年的见识,李明远却可以在现有科技的基础上,为橡胶工业提前找出新的发展方向。
胶底布鞋是橡胶工业走向实用的第一个成功产品,半年多前,李明远视察华工劳作时,迸发出发明胶底布鞋的想法,而经过制衣厂和橡胶工厂两边的技术工人论证协商,验证了制造胶底布鞋的可行性,四个月前,国防军军用制衣厂生产出第一批军用胶底布鞋,随后又经过一个月的试穿与改进,第一款胶底布鞋正式定型号生产,开始作为部队新式制式装备使用。
由于是第一次生产胶底布鞋,军用制衣厂的产能刚开始为日产300双胶底布鞋,接着通过在三个月实践生产中摸索与总结经验,生相对熟悉胶底布鞋的生产操作技术后,制衣厂的产能逐渐增加,最后稳定在日产500双胶底布鞋,月产15000双,三个多月总共生产出三万九千双胶底布鞋。赶上了在九月上旬前为国防军野战部队换装的生产目的。
完成了研制、生产胶底布鞋的任务,橡胶工厂里面的普鲁士和华人员工紧接着又投入了研发充气橡胶轮胎和生产硬制橡胶水管的任务中。
硬质橡胶水管在欧洲已经被发明出来,由于在购买机械设备时,直接从普鲁士引进了橡胶生产的相关技术,橡胶工厂内的员工们要做的就是按照李明远提供的标准,生产出合适的产品,难度并不算大。
而充气橡胶轮胎虽然是个新鲜事务,不过按照李明远提供的生产思路,将充气轮胎发明出来难度也不大。
在李明远的重点关注下,硬质橡胶水管和充气橡胶轮胎在胶底布鞋列装部队两天后便生产出来。
在橡胶工厂的几个普鲁士技工陪同下检验完新产品的性能后,李明远表扬了一番参与生产的员工,接着以政府的名义给予他们一部分奖励,最后命令随从将生产出来的充气轮胎样品和硬质橡胶管道带走,来到一家新成立不久的机械制造厂。
以新京地名命名的新京机械制造厂是一家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新工厂,工厂内的技工全部是从各个机械厂抽调的华工,没有一个普鲁士人。
走进戒备严密的机械制造厂内部,工厂主要车间内十几个华人技工整齐的站成一排,迎接李明远一行人。
“老王头,我吩咐你生产的产品搞好了没有?”
李明远大步跨进车间大门,直接问道。
“洋井和洋车各自生产出四十个样品,只需要殿下带来的橡胶产品配件就可以进行组装。”
一个四十多岁身材矮小的华人陪笑道。
“东西都带来了,按照我交给的结构图,先组装两个完整样品看看。”
李明远扫视下车间内摆成两排的机械产品,摆摆手道。
“遵命殿下。”老厂长对着李明远行了一礼,
招呼五六个华人技工接过随从带来的橡胶产生零件,然后开始鼓捣两个机械产品。
约摸二十分钟过后,满手黑乎乎的老厂长完成了组装,两个在后世非常常见的产品出现在车间内众人眼中。
车间内生产出来的两种产生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不过他们的发明或者说是改进,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两件产品中的第一件在欧洲社会已经被发明了半个多世纪,车间内见过它样式的华工们习惯性的称呼它为洋车,而李明远则更喜欢称呼它为自行车。
对于西方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华工们习惯在名称前面加一个洋字,比如已经在南里奥格兰建厂生产的火柴被华人称为洋火,水泥被称为洋泥,还有1853年由荷兰人发明的煤油灯被称为洋灯等。洋灯需要以石油作为燃料,由于南里奥格兰缺少石油资源,煤油灯的价格比较昂贵,普通华人很少接触到煤油灯,只有在铁矿场、煤炭开采场等矿产区才配置有煤油灯。
给西方人生产出来的产生冠以洋字开头的名称主要源自普通百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李明远没有在这件事上强行改变民众的称呼问题,而对于车间内经过合理改进的新式自行车,李明远打算以后世的名称给它命令。
“自行车”看着大致符合后世样式的新产品,李明远脱口而出一个新名词。
“老王头,这个产品既然是咱们第一个进行改进生产出来的,就不要用洋人起的名字,我看不如起名为自行车?你们看合不合适?”
“产品构造图纸是殿下亲自动手画出,自然应该由殿下来命令。”
老厂长恭敬道。
“自行车?这家伙会自己动?”看到眼前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一个年轻的华人士兵惊讶道。
“呵呵,小兄弟是没有见过洋人骑着洋车赶路,这东西可不会自己动,需要人骑在上面才行,看,就像骑马一样。”
以前见识过这个时代自行车的一个骑兵军官比划道。
“呵呵,这位兄弟说的不错,自行车需要人坐在上面才能动,不过和骑马相比,骑自行车要容易多了。”
李明远心情不错,向周边华人介绍一番有关自行车的常识,接着又趁着兴致,直接骑着新组装完成的自行车给工厂内的人示范一遍。
自行车容易上手,不过对于从未接触过自行车的人却有些难度,看到李明远骑着自行车稳稳当当的在工厂院子里行使,几个好奇的华人军官也上去试了一次,结果自然是摔倒在地。
工厂内众人面对自行车的新鲜劲头过后,李明远再次交代老厂长道:“自行车生产要注意严格保密,除了制造厂技术工人和我允许接触自行车的人外,严禁泄露与自行车相关的信息违者依军法处置。”
“殿下放心,职下保证新京机械制造厂员工绝不会向外部透漏半点关于自行车的信息。”
老厂长立刻表态道。
“工厂外部我会增派部队警戒,你们工厂内部的任务就是全力生产自行车,到下年七月份,工厂内生产出来的自行车全部要装备部队使用,你们的生产任务很重,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提前讲出来。”
“从这个月开始生产,凭借工厂内现有人手,从生产自行车配件到组装完成,一个月可以生产出约四百量产品。到明年七月份的话,自行车总产量最高能达到六千量。不知道殿下对这个生产速度可还满意?”
“明年七月自行车要派上大用场,六千量数量太少,最少要达到一万辆,工厂内缺多少人手我尽量给你补齐,能不能在明年七月完成一万量的生产目标?”
“自行车零部件冶炼锻造是由钢铁加工厂负责,只要那边工厂能够供应上足够的零部件,再抽调两百熟练华工,职下和制造厂的员工们抓紧时间生产,一定在明年七月完成殿下下达的生产指标。”
老厂长咬咬牙,表态道。
“好,生产自行车缺少什么尽管来找我,我不在南里奥格兰期间,有问题也可以去找刘部长,他们一样会满足你的需求。”
“谢殿下!”
老厂长行了一礼,抬起身后继续道“殿下,另一件产品要不要看下?”
“嗯,你们两个把进去把右边的大块头搬到外面。”李明远微一点头,接着吩咐两个随从士兵做事。
两名士兵听令行动,几分钟过后,一个由钢铁冶炼焊接而成的黑漆漆的铁家伙被抬到车间外面的院子里。
“殿下,这东西是干啥用的?”
“呵呵,待会你就知道了。”
李明远笑着道“老王头,钻井的人手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只等殿下您下命令就可以开始。”
“嗯,那就开始吧。”
李明远这边开口同意,那边老厂长招呼一声,三个华工从车间内抱出五六根两米多长的铁管,然后在院子内的空地上划出一个约一平方的地方,三人一起在划定的土地范围内挖掘土方,约摸十分钟时间,将一个约一平方大小,四十厘米的小坑挖好后,三人轮流操作辅助器材将铁管打到地下。
看到三人的操作,很多在场的华人都有种熟悉的感觉,虽然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不过往地下钻探不就是为了获取水源吗?
在大陆地区,获取水源的方式主要是挖掘水井,而院子里的三人只是在地下插入几个细细的铁管,铁管那么细的口径怎么放得下水桶,而没有水桶的话又如何把水从井里打上来?
看清楚三名华工的用意却又不大理解的众人刚开始还是默默看着,然后过了不久,几个和李明远比较亲近的军官大胆的将心中疑问说了出来。
面对半知未解的众人,李明远只是稍稍解释几句,而等到地下铁管安装好,再将安装好的铁家伙固定在铁管上面以后,李明远才向众人解释了新产品的工作原理。
机械制造厂生产的另一件产品便是后世农村很常见的压水井,有的地方也叫洋井。
李明远对于压水井的具体发明时间不大清楚,只知道压水井地主要原理涉及到空气的气密性,所以想到利用橡胶为原料,制作出防水保密性的硬质橡胶水管道和压水井内部的保证气密性的橡胶零部件,由此萌生出制造压水井的念头。
和传统水井相比,安装压水井的地方取水更加方便,而且省去挖掘水井的麻烦,不仅方便了普通华人的生活用水,在农业发展方面,使用压水井的好处更加明显。
胶底布鞋、自行车、压水井,在工业方面,南里奥格兰拥有了属于华人的独特发明,
这些发明不仅能够方便普通华人的生活,还可以为南里奥格兰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看着从压水井中抽出来的地下水,李明远的思绪飘向了未来更遥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