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九霄炸响祭天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向云层开炮这种事情,崇祯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毕竟是向天开炮。
而且崇祯觉得就算自己没有顾虑,命令真的执行的时候,下面的军士怕是也不一定敢。
陈洪谧在一旁就问:“丰年,你说的这个做法且不论是否可行,军士们真的有勇气炮口向天,冲天开炮吗?”
后世军警冲天鸣枪示警几乎是标志动作,花雪倒是没想过这个时候的军民会有这种畏惧。不过随即花雪就有了主意:“这还不简单?愚民的套路你们应该比我熟啊?就说是给龙王送礼,但是天空太高,人上不去,便用这种方式将礼物送上去。就跟烟花一样,把这当做祭天的新方式不就行了?不过就像之前说的,愚民的限度还是要把握好。”
四人互相对视,崇祯点点头,算是下结论:“这个可以有。”
随即四人又对需要把细沙打到多高的高空,怎样保证爆竹不提前爆炸等细节问题咨询了花雪的意见,花雪知道的直接解答,不懂的,比如做爆竹的细节问题,就让他们去直接问做爆竹的工匠去了。
四人这才反应过来,花雪其实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也是术业有专攻而已,于是看花雪的目光便又从看神恢复到了看人。再从花雪的外观回忆起他才十三岁,四人赞叹花雪神童的同时,看花雪的目光也各自慈爱了几分。
待到四人对于这个方法都没有什么疑问了,众人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从松江来的书稿上。
陈子龙已经附了公文说明,这些资料都是《农书》中水利卷的书稿,占《农书》全部的大约六分之一篇幅。书稿虽不是徐公手稿,但也是后人工整抄录的,其间也有陈子龙亲自操刀的。另外还有几卷与水利相关的参考资料。陈子龙自言把家中有复数藏本的相关资料都送来了一份。也多亏陈子龙读书时有抄写的习惯,否则很多资料书还拿不出抄本。
另外还有有说明《农书》的大致分卷: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也说明了荒政占总数约三分之一。如果花雪觉得更需要哪一部分,可以去信让他专门将该部分先整理好送过来。否则他就先整理荒政部分,待花雪将水利部分编纂得差不多了,招呼一声他再送来。
其实花雪本来的意思是各自编纂整理一部分,可以缩短整理整部书的时间。不过陈子龙怕花雪没有这方面经验,把当务之急耽误了,私底下的打算是对于水利这种当前重点,两路分别编纂,以策万全。
几人中显然吴伟业对书籍兴趣最大,他也将留在苏州跟花雪一起编篡《农书》,便问花雪:“花总编纂,你看我们是就直接整理这水利卷,还是让陈子龙送别的卷过来,水利卷部分让他在松江整理?”
花雪资料库中有《农政全书》全本,整理哪卷对他其实是无所谓的,当即道:“他既然送了水利卷来,这又确实是当务之急,我们当然就从这卷开始整理。吴大人既然称呼学生总编纂,学生便也不客气,托大应了。早听闻吴大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有劳吴大人将这些书稿都扫一眼,倒也不用细看,先列个书目给我。我明日起便来府衙开始编纂。”
吴伟业点点头,翻书去了。
花雪又冲陈洪谧问道:“敢问大人书法精熟的书生,精通活字制作的工匠可曾召集?”
去松江的衙役都打了个来回,陈洪谧的准备工作自然做好了:“都通知了,随叫随到。只是即便那几个书生,估计也只能做做复写的工作,要参与编纂,恐怕力有不逮。你难道不打算请别的鸿儒,打算只和吴大人两个人编纂?”
花雪肯定道:“就我们俩。”
又解释:“这《农书》徐公既然已经完稿,只差整理了,那我们两人足够了。编书这种事情,不怕人少,只怕外行。陈子龙可以找同门一起编纂,是因为他们几乎都受过徐公指点,在这方面有一定造诣。如果苏州也有这种人,大人请来帮忙倒也可以。如果没有相关的学识,能够像吴大人这种过目不忘的,也可以大幅加快编纂过程,只不过我这边有一位就足够了。大人如果还知道有能过目不忘的,可以给松江那边也推荐几位,他们可能需要。”
崇祯不解:“朕看翰林院修书的时候,都是嫌人手不够的,你这嫌人多是什么套路?”
“他们修书,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写,自然需要人多。这书却是基本写好的。我只需要一本一本看下去,对的保留,错的修改。再有吴大人统筹润色,这书就成了。至于找那些书生,却是需要核对书中一些我没有见过的资料引用是否有疏漏,这种只是耗费时间精力,没有技巧的活,总不能请鸿儒来做吧?”
陈洪谧问:“那你让我给陈子龙推荐人是怎么回事?”
“他们人多啊。我不知道具体多少人。但据我估计,即便以吴大人之能,统筹三五个人整理出来的书稿还可以,再多就忙不过来了。如果陈子龙能找到的同门够多,多几个帮忙统筹的,就能有更多同门参与编纂。”
王承恩不解:“那你一个人能有他们那么多人快?”
花雪系统里有成书,当然胸有成竹:“当然比他们快。”
吴伟业也奇怪了:“怎么做到?”
花雪随手取了一本书稿:“你们看这书中兴修水利的方法,其他人怎么判断行不行?查资料,寻找前人的例子,有则能判断,没有则判断不出来,就卡在这里了,迁延时日。我呢?可以直接从道理上推断出这方法行不行。行就通过,不行就改成能行的方法。你们觉得谁快?”
陈洪谧严肃道:“丰年,事关重大,不能儿戏。你直接推理的行不行,如何保证正确?”
“陈子龙送来的都是副本,我估计他肯定找人一起也在修这水利卷,等我修成此卷,找他带着修好的部分,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对于向云层开炮这种事情,崇祯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毕竟是向天开炮。
而且崇祯觉得就算自己没有顾虑,命令真的执行的时候,下面的军士怕是也不一定敢。
陈洪谧在一旁就问:“丰年,你说的这个做法且不论是否可行,军士们真的有勇气炮口向天,冲天开炮吗?”
后世军警冲天鸣枪示警几乎是标志动作,花雪倒是没想过这个时候的军民会有这种畏惧。不过随即花雪就有了主意:“这还不简单?愚民的套路你们应该比我熟啊?就说是给龙王送礼,但是天空太高,人上不去,便用这种方式将礼物送上去。就跟烟花一样,把这当做祭天的新方式不就行了?不过就像之前说的,愚民的限度还是要把握好。”
四人互相对视,崇祯点点头,算是下结论:“这个可以有。”
随即四人又对需要把细沙打到多高的高空,怎样保证爆竹不提前爆炸等细节问题咨询了花雪的意见,花雪知道的直接解答,不懂的,比如做爆竹的细节问题,就让他们去直接问做爆竹的工匠去了。
四人这才反应过来,花雪其实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也是术业有专攻而已,于是看花雪的目光便又从看神恢复到了看人。再从花雪的外观回忆起他才十三岁,四人赞叹花雪神童的同时,看花雪的目光也各自慈爱了几分。
待到四人对于这个方法都没有什么疑问了,众人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从松江来的书稿上。
陈子龙已经附了公文说明,这些资料都是《农书》中水利卷的书稿,占《农书》全部的大约六分之一篇幅。书稿虽不是徐公手稿,但也是后人工整抄录的,其间也有陈子龙亲自操刀的。另外还有几卷与水利相关的参考资料。陈子龙自言把家中有复数藏本的相关资料都送来了一份。也多亏陈子龙读书时有抄写的习惯,否则很多资料书还拿不出抄本。
另外还有有说明《农书》的大致分卷: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也说明了荒政占总数约三分之一。如果花雪觉得更需要哪一部分,可以去信让他专门将该部分先整理好送过来。否则他就先整理荒政部分,待花雪将水利部分编纂得差不多了,招呼一声他再送来。
其实花雪本来的意思是各自编纂整理一部分,可以缩短整理整部书的时间。不过陈子龙怕花雪没有这方面经验,把当务之急耽误了,私底下的打算是对于水利这种当前重点,两路分别编纂,以策万全。
几人中显然吴伟业对书籍兴趣最大,他也将留在苏州跟花雪一起编篡《农书》,便问花雪:“花总编纂,你看我们是就直接整理这水利卷,还是让陈子龙送别的卷过来,水利卷部分让他在松江整理?”
花雪资料库中有《农政全书》全本,整理哪卷对他其实是无所谓的,当即道:“他既然送了水利卷来,这又确实是当务之急,我们当然就从这卷开始整理。吴大人既然称呼学生总编纂,学生便也不客气,托大应了。早听闻吴大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有劳吴大人将这些书稿都扫一眼,倒也不用细看,先列个书目给我。我明日起便来府衙开始编纂。”
吴伟业点点头,翻书去了。
花雪又冲陈洪谧问道:“敢问大人书法精熟的书生,精通活字制作的工匠可曾召集?”
去松江的衙役都打了个来回,陈洪谧的准备工作自然做好了:“都通知了,随叫随到。只是即便那几个书生,估计也只能做做复写的工作,要参与编纂,恐怕力有不逮。你难道不打算请别的鸿儒,打算只和吴大人两个人编纂?”
花雪肯定道:“就我们俩。”
又解释:“这《农书》徐公既然已经完稿,只差整理了,那我们两人足够了。编书这种事情,不怕人少,只怕外行。陈子龙可以找同门一起编纂,是因为他们几乎都受过徐公指点,在这方面有一定造诣。如果苏州也有这种人,大人请来帮忙倒也可以。如果没有相关的学识,能够像吴大人这种过目不忘的,也可以大幅加快编纂过程,只不过我这边有一位就足够了。大人如果还知道有能过目不忘的,可以给松江那边也推荐几位,他们可能需要。”
崇祯不解:“朕看翰林院修书的时候,都是嫌人手不够的,你这嫌人多是什么套路?”
“他们修书,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写,自然需要人多。这书却是基本写好的。我只需要一本一本看下去,对的保留,错的修改。再有吴大人统筹润色,这书就成了。至于找那些书生,却是需要核对书中一些我没有见过的资料引用是否有疏漏,这种只是耗费时间精力,没有技巧的活,总不能请鸿儒来做吧?”
陈洪谧问:“那你让我给陈子龙推荐人是怎么回事?”
“他们人多啊。我不知道具体多少人。但据我估计,即便以吴大人之能,统筹三五个人整理出来的书稿还可以,再多就忙不过来了。如果陈子龙能找到的同门够多,多几个帮忙统筹的,就能有更多同门参与编纂。”
王承恩不解:“那你一个人能有他们那么多人快?”
花雪系统里有成书,当然胸有成竹:“当然比他们快。”
吴伟业也奇怪了:“怎么做到?”
花雪随手取了一本书稿:“你们看这书中兴修水利的方法,其他人怎么判断行不行?查资料,寻找前人的例子,有则能判断,没有则判断不出来,就卡在这里了,迁延时日。我呢?可以直接从道理上推断出这方法行不行。行就通过,不行就改成能行的方法。你们觉得谁快?”
陈洪谧严肃道:“丰年,事关重大,不能儿戏。你直接推理的行不行,如何保证正确?”
“陈子龙送来的都是副本,我估计他肯定找人一起也在修这水利卷,等我修成此卷,找他带着修好的部分,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