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做‘大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构没有想到自己的副帅宗泽倒向秦王倒得这么彻底,居然当着众臣的面直截了当的质问自己,把他闹了个大红脸。他也知道就算自己接过所谓的江山社稷,也只不过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烂摊子。以自己的能力,想要重整河山、光复大宋,绝非易事。
而且,在宋朝军民眼中,二帝尚在,即便即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代理皇帝,要是自己在太后听政的情况下强行夺位,他也要顾及自己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秦王虽然不在京中,但众兄弟都已随太后回京,将太后惹急了,直接从兄弟中立一个人,自己到时哭都没地方哭去。
“听闻秦王战败,本王一时心急,确实做得有些鲁莽了!”赵构连忙解释道,“本王只是想送两位太后、大内诸位娘娘前往东南巡幸而已。本王当与诸位同僚独留中原,训练将士,增兵聚马,力抗女真,保卫京师!”
“康王大义,虽汉之高祖、光武,唐之太宗,不过如此也!”李纲见康王说得如此信誓旦旦,他也没有话说了,只能施礼赞道,可他也不是不明白赵构的心思,因此接着说道:“高祖、光武、太宗皆亲自带兵,披甲胄,冒矢石,天下于马上得之。今日当然也须如此,但大王车驾离开中原,则将士气丧,人心惶恐。现在经营两河,虽然劳苦,而后却可享安逸,倘若取一时之安,后患怎生了得。大王既有抗金之意。也应是朝野知道大王的意图,还请公告之!”
“棒杀”与“捧杀”不仔细看的话。还真是太过相同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赵构招来的这些兵虽然没有救汴京。攻女真,但是却成了他的护己之私,他的个人护卫队。大家都能看明白,李纲心里自然也有数,他先捧后棒将赵构架在了火上烤,逼他表了态。
“李相的话极是,本王绝不会离开汴京!”李纲的立论,无懈可击,而赵构也明白此时自己若不表现出是忠君卫国的贤臣良将。那么在群臣和太后面前不得不拿强拿调儿表明自己的立场,堵住天下人的嘴。
“极好,此时金军大部正与秦王激战,而守卫州郡的军队,多者仅有数千人,少者不过百余人,其余武装都是驱使百姓,令其剪发充作军兵。张所受命招抚之后,已派谍报与之通气。被胁迫的宋人多愿为内应。若官军出击,里应外合,数州便可指日而下。大元帅应早派兵马前往收复!”李纲见赵构认了,再接再厉道。“大王应‘批亢捣虚’,先就近克服睿、卫、怀三州,而后乘胜北上。则诸郡之围必解,真定也可收复。河北从此无事矣!”
“李相所说不错,只是军中缺少粮草。士气太弱,恐不可深入,难以出动!”赵构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也不得不虚以为蛇。
“大王放心,下官正多方筹措,不日便可发放,还请早日动身,以解秦王之围!”李纲说道,可心中不住叹气。
李纲可能很清楚,以今日之国事和二帝主政年间相比,相差无几,今日之事,须外御强寇,内消盗贼,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诚号令以感人心,信赏罚以振士气,择将帅以任方面,选监司、郡守以奉行新政。完成‘自治’,政事已修,然后才可以议大举,问罪金人,迎还二圣。
然而赵构虽在太上皇诸位皇子中算得上比较出色的,但是比起真正的明主来,份量要弱得多,其即缺乏历练,又少了一颗勇敢坚强的心。现在非要有一个英主才有可能革新朝中多年形成的奢靡颓唐腐朽之风气,以图中兴,而仍在河北奋战的秦王在各个方面都比这康王强的多。
秦王虽然在某些方面并不尽人意,他行为粗鲁,动辄拳脚相加,喜欢以军人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也要看到其军政方面的才干,而且其不声不响的在西北做出了许多大事,如今独自领军在河北抵抗金军,在这乱世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既然上天给了自己一个辅政的机会,就要尽人事,为国选一良主…
散朝之后,赵构回到衙门,越想越丧气,自己要太后巡行,准备关键时刻另立政府,可是苦心积虑的商量了半天,却被李纲和宗泽二人一通鸿篇大论给毁了,还险些使自己背上了拥兵不前,妄图夺位的罪名。
“我就是要带兵进城逼宫,他们能奈我何?”赵构忽然顿足吼道。
“大王,小点声,担心隔墙有耳!”他这一喊,把一边侍候的康履给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劝道。
“老天为何如此待我,给我一机会却又将他夺走,难道还看本王活的不够苦吗?”赵构失声痛哭道。
“大王,千万不要丧气,大家都等着您登基那一日呢,如今大军云集汴京城下,该早作决断!”康履捧上一杯茶,小声说道。
“呵呵…呵呵!”赵构一阵苦笑,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最初本无意皇位,只想保住小命,没想到在众人的劝说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当自己准备登上巅峰时,却又被一巴掌给打了下来,诏书也不算数了,写劝进表的那些人死的死、关的关、贬得贬,都他娘的玩儿完了,可自己还被架在火上,上又上不去,下来又不甘心了,手里捧着传国玉玺就是无法踏出那一步。
“大王,汴京城守卫皇城的就只有秦王的亲卫军不足三千人,里城也只有河中军万人,城外就剩下五六千骑军,其余皆是义勇,而我们却有大军十数万只要进的城,谁人可挡!”康履递上帕子让康王擦干眼泪道。
“你去请黄、汪两位大人到府中叙话!”这个时候有兵就是草头王,赵构听了康履的分析,信心稍振道…
稍后,赵构的两位高参来到,三人经过一夜谋划,商定让元帅府所属兵丁以讨要饷银为名进入京城,趁机夺占城门,进入皇城,然后缴了守卫宫城的中兴军的械,逼太后下旨立赵构为帝。等到秦王赶回时,大事已定,他又能怎样,难道还敢冒天下大不韪造反?即使他领兵前来,也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令各地郡县勤王,那时天下可定。
这一个计划可以说是三个人拍脑门拍出来的,谁让他们没有造反的经验呢,这方面还没有宗泽有经验。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手中有几张王牌,会有多少人跟着他们走,朝中大臣会不会拥戴他,各州县会不会响应?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一旦失败如何收场都没有去想,完全是几个人的想当然,只要他有了诏书,挥手间天下就已经易主。
他们发动政变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建立在秦王军战斗力比他们还不如,一见他们人数众多便举手投降的基础上,却没有想想赵柽的军队走得是精兵路线,打了这么多年仗往往都是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更为可怕是没有想想会有多少军队会听从帅府的号令…
从面上看,兵马大元帅府的实力真真的不弱,它集结了河北乃至河南,山东等地的兵卒十余万,相对来说对于聚集,保留宋朝地方部队起到了积极作用。纵观其军队构成,其主体为河北各府、州派遣的勤王部队,另外还有招徕的各地义军,山贼等。
这些部队追随赵构一路南下,成为康王的亲随。但是就质量而言,大部分军马都是临时拼凑而成,右军都统制刘浩麾下的部队尽是民兵队伍;丁顺、孔彦舟麾下的部队则是由降盗、军贼等组成;即便是宗泽的队伍也多是在磁州招募的乡勇。
由此可见帅府军成分复杂,吸收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武装力量,其中多为招安而来的军贼、盗匪,民兵队伍,溃兵以及地方上的原驻军,造成了元帅府武力兵源混杂的特点。纪律败坏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地方官员手下的勤王军、民兵、义军同样军纪不济,临阵逃脱,抢夺战利品,拒不受命等事件经常发生。
但是这些还不是主要问题,致命的是大元帅府在组建之初就存在主战和主和两种意见,以宗泽为主战派的各军在大名府时期就被排挤出去,被派往开德府驻扎。而主和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受到了赵构的重用,成为其心腹,统御元帅府的主力部队,可其却一直避战从没有和金军正面交锋。
按说收复开封,太后听政后,以救援开封为使命的帅府军回到京畿地区,其任务就该结束了,可赵构不但没有解散帅府,还参与到与朝廷争夺伪楚军及各路勤王军的争夺中以增强其实力,但是效果似乎并不好。而这些不利条件却没有在其谋划的‘大事’考虑进去,便匆匆的定下了决策,准备付诸行动…
〖
赵构没有想到自己的副帅宗泽倒向秦王倒得这么彻底,居然当着众臣的面直截了当的质问自己,把他闹了个大红脸。他也知道就算自己接过所谓的江山社稷,也只不过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烂摊子。以自己的能力,想要重整河山、光复大宋,绝非易事。
而且,在宋朝军民眼中,二帝尚在,即便即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代理皇帝,要是自己在太后听政的情况下强行夺位,他也要顾及自己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秦王虽然不在京中,但众兄弟都已随太后回京,将太后惹急了,直接从兄弟中立一个人,自己到时哭都没地方哭去。
“听闻秦王战败,本王一时心急,确实做得有些鲁莽了!”赵构连忙解释道,“本王只是想送两位太后、大内诸位娘娘前往东南巡幸而已。本王当与诸位同僚独留中原,训练将士,增兵聚马,力抗女真,保卫京师!”
“康王大义,虽汉之高祖、光武,唐之太宗,不过如此也!”李纲见康王说得如此信誓旦旦,他也没有话说了,只能施礼赞道,可他也不是不明白赵构的心思,因此接着说道:“高祖、光武、太宗皆亲自带兵,披甲胄,冒矢石,天下于马上得之。今日当然也须如此,但大王车驾离开中原,则将士气丧,人心惶恐。现在经营两河,虽然劳苦,而后却可享安逸,倘若取一时之安,后患怎生了得。大王既有抗金之意。也应是朝野知道大王的意图,还请公告之!”
“棒杀”与“捧杀”不仔细看的话。还真是太过相同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赵构招来的这些兵虽然没有救汴京。攻女真,但是却成了他的护己之私,他的个人护卫队。大家都能看明白,李纲心里自然也有数,他先捧后棒将赵构架在了火上烤,逼他表了态。
“李相的话极是,本王绝不会离开汴京!”李纲的立论,无懈可击,而赵构也明白此时自己若不表现出是忠君卫国的贤臣良将。那么在群臣和太后面前不得不拿强拿调儿表明自己的立场,堵住天下人的嘴。
“极好,此时金军大部正与秦王激战,而守卫州郡的军队,多者仅有数千人,少者不过百余人,其余武装都是驱使百姓,令其剪发充作军兵。张所受命招抚之后,已派谍报与之通气。被胁迫的宋人多愿为内应。若官军出击,里应外合,数州便可指日而下。大元帅应早派兵马前往收复!”李纲见赵构认了,再接再厉道。“大王应‘批亢捣虚’,先就近克服睿、卫、怀三州,而后乘胜北上。则诸郡之围必解,真定也可收复。河北从此无事矣!”
“李相所说不错,只是军中缺少粮草。士气太弱,恐不可深入,难以出动!”赵构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也不得不虚以为蛇。
“大王放心,下官正多方筹措,不日便可发放,还请早日动身,以解秦王之围!”李纲说道,可心中不住叹气。
李纲可能很清楚,以今日之国事和二帝主政年间相比,相差无几,今日之事,须外御强寇,内消盗贼,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诚号令以感人心,信赏罚以振士气,择将帅以任方面,选监司、郡守以奉行新政。完成‘自治’,政事已修,然后才可以议大举,问罪金人,迎还二圣。
然而赵构虽在太上皇诸位皇子中算得上比较出色的,但是比起真正的明主来,份量要弱得多,其即缺乏历练,又少了一颗勇敢坚强的心。现在非要有一个英主才有可能革新朝中多年形成的奢靡颓唐腐朽之风气,以图中兴,而仍在河北奋战的秦王在各个方面都比这康王强的多。
秦王虽然在某些方面并不尽人意,他行为粗鲁,动辄拳脚相加,喜欢以军人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也要看到其军政方面的才干,而且其不声不响的在西北做出了许多大事,如今独自领军在河北抵抗金军,在这乱世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既然上天给了自己一个辅政的机会,就要尽人事,为国选一良主…
散朝之后,赵构回到衙门,越想越丧气,自己要太后巡行,准备关键时刻另立政府,可是苦心积虑的商量了半天,却被李纲和宗泽二人一通鸿篇大论给毁了,还险些使自己背上了拥兵不前,妄图夺位的罪名。
“我就是要带兵进城逼宫,他们能奈我何?”赵构忽然顿足吼道。
“大王,小点声,担心隔墙有耳!”他这一喊,把一边侍候的康履给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劝道。
“老天为何如此待我,给我一机会却又将他夺走,难道还看本王活的不够苦吗?”赵构失声痛哭道。
“大王,千万不要丧气,大家都等着您登基那一日呢,如今大军云集汴京城下,该早作决断!”康履捧上一杯茶,小声说道。
“呵呵…呵呵!”赵构一阵苦笑,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最初本无意皇位,只想保住小命,没想到在众人的劝说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当自己准备登上巅峰时,却又被一巴掌给打了下来,诏书也不算数了,写劝进表的那些人死的死、关的关、贬得贬,都他娘的玩儿完了,可自己还被架在火上,上又上不去,下来又不甘心了,手里捧着传国玉玺就是无法踏出那一步。
“大王,汴京城守卫皇城的就只有秦王的亲卫军不足三千人,里城也只有河中军万人,城外就剩下五六千骑军,其余皆是义勇,而我们却有大军十数万只要进的城,谁人可挡!”康履递上帕子让康王擦干眼泪道。
“你去请黄、汪两位大人到府中叙话!”这个时候有兵就是草头王,赵构听了康履的分析,信心稍振道…
稍后,赵构的两位高参来到,三人经过一夜谋划,商定让元帅府所属兵丁以讨要饷银为名进入京城,趁机夺占城门,进入皇城,然后缴了守卫宫城的中兴军的械,逼太后下旨立赵构为帝。等到秦王赶回时,大事已定,他又能怎样,难道还敢冒天下大不韪造反?即使他领兵前来,也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令各地郡县勤王,那时天下可定。
这一个计划可以说是三个人拍脑门拍出来的,谁让他们没有造反的经验呢,这方面还没有宗泽有经验。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手中有几张王牌,会有多少人跟着他们走,朝中大臣会不会拥戴他,各州县会不会响应?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一旦失败如何收场都没有去想,完全是几个人的想当然,只要他有了诏书,挥手间天下就已经易主。
他们发动政变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建立在秦王军战斗力比他们还不如,一见他们人数众多便举手投降的基础上,却没有想想赵柽的军队走得是精兵路线,打了这么多年仗往往都是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更为可怕是没有想想会有多少军队会听从帅府的号令…
从面上看,兵马大元帅府的实力真真的不弱,它集结了河北乃至河南,山东等地的兵卒十余万,相对来说对于聚集,保留宋朝地方部队起到了积极作用。纵观其军队构成,其主体为河北各府、州派遣的勤王部队,另外还有招徕的各地义军,山贼等。
这些部队追随赵构一路南下,成为康王的亲随。但是就质量而言,大部分军马都是临时拼凑而成,右军都统制刘浩麾下的部队尽是民兵队伍;丁顺、孔彦舟麾下的部队则是由降盗、军贼等组成;即便是宗泽的队伍也多是在磁州招募的乡勇。
由此可见帅府军成分复杂,吸收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武装力量,其中多为招安而来的军贼、盗匪,民兵队伍,溃兵以及地方上的原驻军,造成了元帅府武力兵源混杂的特点。纪律败坏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地方官员手下的勤王军、民兵、义军同样军纪不济,临阵逃脱,抢夺战利品,拒不受命等事件经常发生。
但是这些还不是主要问题,致命的是大元帅府在组建之初就存在主战和主和两种意见,以宗泽为主战派的各军在大名府时期就被排挤出去,被派往开德府驻扎。而主和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受到了赵构的重用,成为其心腹,统御元帅府的主力部队,可其却一直避战从没有和金军正面交锋。
按说收复开封,太后听政后,以救援开封为使命的帅府军回到京畿地区,其任务就该结束了,可赵构不但没有解散帅府,还参与到与朝廷争夺伪楚军及各路勤王军的争夺中以增强其实力,但是效果似乎并不好。而这些不利条件却没有在其谋划的‘大事’考虑进去,便匆匆的定下了决策,准备付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