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2章 蔡鹏 盟军的部署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盟军在陈留召开了誓师大会。
曹操以大汉丞相及盟军总指挥的身份,宣读了北渡黄河征讨辽东的檄文。
蔡鹏从军十余年了,听过许多讨逆檄文,比较著名的有当年十八路盟军讨伐董卓的檄文,还有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起草的声讨曹操的檄文。
如果让蔡鹏总结一下这几篇著名檄文,除了词藻华丽,慷慨激昂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听不懂。
虽然来到三国十余年,但蔡鹏每次听到骈四俪六的句子,仍然倍感头疼。
还好,这次声讨辽东公孙氏的檄文不是这种类型。丞相曹操面对盟军将士,秉承一如既往的白话风格,通俗的词句,简洁的讲话,反倒令蔡鹏听得很舒服。
蔡鹏始终把曹操列为刘备集团的最大敌人,而如今,当蔡鹏从下属的角度重新审视盟军主帅曹操时,蔡鹏发现曹操身上竟然有那么多优点。
……
誓师大会结束后,曹操召集各路勤王队伍的主帅,商讨敌情并进行部署。
盟军除曹操亲自统领的汉军十余万主力外,还包括:
益州牧刘璋的五千兵马,以张任为大将,法正为监军;
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刘表的四千兵马,由蒯越为中领军,蔡瑁为大将;
征南将军马腾征西将军韩遂派遣的三千西凉铁骑,由马腾之子马超统领;
领会籍太守吴侯孙权,派遣水路军五千人,由周瑜任大都督,鲁肃为监军;
绥南中郎将交州太守士燮派遣的一万马步兵,由士燮之弟士壹统领。
汉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刘备的马步兵五千人,由诸葛亮统领,蔡鹏任大将。
除此,还有扬州、徐州所属郡国派遣的勤王之师约近万人。
各路盟军统领、大将齐聚曹操的中军大帐。
曹操先通报了河北军情。
情报显示,辽东军分兵三路驻扎在黄河以北,分别是:公孙恭部三万余人驻守朝歌,公孙康部三万余人驻守济北,而辽东军总指挥公孙霸率五万马步兵驻守在朝歌和济北之间的濮阳。另有数万辽东军驻守在冀州信都城。
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乃是黄河北岸重镇,一线排开,扼守住黄河北岸。辽东军布防在大城之内,而不是驻守在黄河沿岸,意图是很明显的。黄河沿岸渡口颇多,辽东军没有足够兵力全面布防。而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临近黄河上的主要渡口,辽东军自然是准备在盟军渡河时,实施突袭,杀盟军一个立足未稳,将盟军逼到背水一战的险境。
盟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统筹安排各路勤王队伍,二是如何快速抢渡。
曹操与各路主帅商议之后,决定将盟军也划分为三个集团。
汉丞相曹操亲自统帅八万主力居中,自官渡一带抢渡黄河后,进驻白马,对付濮阳的公孙霸。
东路盟军由江东军、交州军及扬州、徐州勤王各部组成,由周瑜统领。周瑜年纪虽轻,但在江东征战多年,尤其是孙权掌管江东以后,周瑜在平定会籍、扬州的过程中,崭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名扬天下,由他担任东路盟军主帅,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
考虑到东部盟军兵马不足,曹操划拨了两万马步军,统一交由周瑜指挥。东路盟军从济南、东阿一线渡河,进攻济北。
西路盟军由荆州益州西凉及新野部队组成,曹操也划拨过来两万兵马。
但西路盟军的主帅人选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益州张任虽统兵多年,但初次涉足中原,难堪大任。
荆州蒯越,虽颇有谋略,却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况且,荆州队伍的战斗力在各路盟军中是最弱的。
西凉马超,勇猛异常,西凉铁骑也驰名天下,但马超年纪小,一直在父亲马腾帐下听命,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
至于新野诸葛亮,虽是公认的青年才俊,但毕竟是初出茅庐。
由何人统领西路盟军,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莫衷一是。
最后,众人无奈地表示,还是由曹丞相定夺吧,最好从朝廷里派一位德高望重、有统兵经验的人选。
曹操思忖片刻,说出自己的意见,却令众人吃惊不小。
曹操选定的西路盟军统帅竟然是诸葛亮!
曹操的这个决定,让蔡鹏都感觉十分惊讶。
蔡鹏当然不会质疑诸葛亮的能力,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曹操竟然如此看中诸葛亮。
面对各路统帅略带质疑的眼神,曹操“哈哈”大笑几声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曹操十分坦诚地向众人解释道:半年前,新野之战,领教了诸葛孔明的厉害,因此才如此决定。曹操言外之意,能打败我曹操的人,绝对堪当大任。
蔡鹏钦佩曹操坦荡的同时,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获得对手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既然曹操不计前嫌,推举了诸葛亮,其余各路主将自然没有话说。
众人一致认为,辽东军来自北方,盟军大部分来自南部,正值夏末,天气炎热,此时作战,对于习惯了炎热气候的盟军而言,更加有利。
三路队伍已经确定,下一步便是商讨如何快速渡过黄河。
盟军总兵力近二十万,渡过黄河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况且还要向北岸运输大量辎重给养,因此,能否快速渡过黄河,无疑是北伐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盟军中,江东周瑜于水战最为精熟,而且,周瑜早期曾游历中原,对黄河的水况亦很熟悉。
周瑜认为,盟军渡河,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渡河作战,最大的危险是在渡河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快速在北岸构筑起防御阵地,则辽东军必然会趁盟军立足未稳,实施突袭,那样,盟军被黄河阻隔,南北两岸的队伍难以互相支援,则十分危险。
周瑜建议,既然辽东军未直接布防在黄河北岸,盟军必须先派遣熟悉水战的队伍迅速渡河,抢占有利位置,构筑营寨,以接应大部队陆续渡河。
众人赞同,并商定东路军,由最熟悉水战的江东一部为先导,快速抢渡。而中、西两路,由同样熟悉水战的荆州部作为先导,于官渡北渡黄河,待大部队全部渡过黄河后,在分别向白马、牧野展开。
总体战略已定,东路盟军和中西路盟军分头行动。
临别前,周瑜找到诸葛亮和蔡鹏,提出让王队和耿浩留在江东军中,诸葛亮蔡鹏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只不过蔡鹏叮嘱周瑜,务必保证二人的安全。
中西路盟军渡河的先导部队由荆州蒯越部担任,荆州队伍在水战经验上毋庸置疑,但其战斗力实在令人担心。
诸葛亮和蔡鹏商量一下,决定由蔡鹏带领新野熟悉水战的一部队伍,随荆州所部同时渡河,以提高战斗能力,确保在渡过黄河后,在北岸站稳脚跟。
部署已定,各路兵马开始抓紧筹备。
蔡鹏回到营中,开始挑选首批渡河的兵士。
新野军中,很多是从荆州招募,经蔡鹏亲自训练,很快,蔡鹏就选定了一千人作为渡河先导。
接下来,就是征集渡船,并进行渡河训练。
荆襄士兵虽熟悉水战,但眼前的黄河和荆襄士兵熟悉的长江水域不同,黄河水面虽没有长江宽阔,但水流更加湍急,堤岸更加陡峭。士兵不经训练,很难在黄河中熟练操控船只。
蔡鹏和蒯越负责组织先头部队的渡河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蔡鹏发现,黄河对岸,虽无辽东军驻地,但经常有队伍在渡口一带巡视。
如果按常规,从渡口强行渡河,虽亦可能成功,但一定会造成很大损失。
蔡鹏心里没底了。
盟军在陈留召开了誓师大会。
曹操以大汉丞相及盟军总指挥的身份,宣读了北渡黄河征讨辽东的檄文。
蔡鹏从军十余年了,听过许多讨逆檄文,比较著名的有当年十八路盟军讨伐董卓的檄文,还有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起草的声讨曹操的檄文。
如果让蔡鹏总结一下这几篇著名檄文,除了词藻华丽,慷慨激昂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听不懂。
虽然来到三国十余年,但蔡鹏每次听到骈四俪六的句子,仍然倍感头疼。
还好,这次声讨辽东公孙氏的檄文不是这种类型。丞相曹操面对盟军将士,秉承一如既往的白话风格,通俗的词句,简洁的讲话,反倒令蔡鹏听得很舒服。
蔡鹏始终把曹操列为刘备集团的最大敌人,而如今,当蔡鹏从下属的角度重新审视盟军主帅曹操时,蔡鹏发现曹操身上竟然有那么多优点。
……
誓师大会结束后,曹操召集各路勤王队伍的主帅,商讨敌情并进行部署。
盟军除曹操亲自统领的汉军十余万主力外,还包括:
益州牧刘璋的五千兵马,以张任为大将,法正为监军;
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刘表的四千兵马,由蒯越为中领军,蔡瑁为大将;
征南将军马腾征西将军韩遂派遣的三千西凉铁骑,由马腾之子马超统领;
领会籍太守吴侯孙权,派遣水路军五千人,由周瑜任大都督,鲁肃为监军;
绥南中郎将交州太守士燮派遣的一万马步兵,由士燮之弟士壹统领。
汉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刘备的马步兵五千人,由诸葛亮统领,蔡鹏任大将。
除此,还有扬州、徐州所属郡国派遣的勤王之师约近万人。
各路盟军统领、大将齐聚曹操的中军大帐。
曹操先通报了河北军情。
情报显示,辽东军分兵三路驻扎在黄河以北,分别是:公孙恭部三万余人驻守朝歌,公孙康部三万余人驻守济北,而辽东军总指挥公孙霸率五万马步兵驻守在朝歌和济北之间的濮阳。另有数万辽东军驻守在冀州信都城。
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乃是黄河北岸重镇,一线排开,扼守住黄河北岸。辽东军布防在大城之内,而不是驻守在黄河沿岸,意图是很明显的。黄河沿岸渡口颇多,辽东军没有足够兵力全面布防。而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临近黄河上的主要渡口,辽东军自然是准备在盟军渡河时,实施突袭,杀盟军一个立足未稳,将盟军逼到背水一战的险境。
盟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统筹安排各路勤王队伍,二是如何快速抢渡。
曹操与各路主帅商议之后,决定将盟军也划分为三个集团。
汉丞相曹操亲自统帅八万主力居中,自官渡一带抢渡黄河后,进驻白马,对付濮阳的公孙霸。
东路盟军由江东军、交州军及扬州、徐州勤王各部组成,由周瑜统领。周瑜年纪虽轻,但在江东征战多年,尤其是孙权掌管江东以后,周瑜在平定会籍、扬州的过程中,崭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名扬天下,由他担任东路盟军主帅,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
考虑到东部盟军兵马不足,曹操划拨了两万马步军,统一交由周瑜指挥。东路盟军从济南、东阿一线渡河,进攻济北。
西路盟军由荆州益州西凉及新野部队组成,曹操也划拨过来两万兵马。
但西路盟军的主帅人选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益州张任虽统兵多年,但初次涉足中原,难堪大任。
荆州蒯越,虽颇有谋略,却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况且,荆州队伍的战斗力在各路盟军中是最弱的。
西凉马超,勇猛异常,西凉铁骑也驰名天下,但马超年纪小,一直在父亲马腾帐下听命,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
至于新野诸葛亮,虽是公认的青年才俊,但毕竟是初出茅庐。
由何人统领西路盟军,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莫衷一是。
最后,众人无奈地表示,还是由曹丞相定夺吧,最好从朝廷里派一位德高望重、有统兵经验的人选。
曹操思忖片刻,说出自己的意见,却令众人吃惊不小。
曹操选定的西路盟军统帅竟然是诸葛亮!
曹操的这个决定,让蔡鹏都感觉十分惊讶。
蔡鹏当然不会质疑诸葛亮的能力,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曹操竟然如此看中诸葛亮。
面对各路统帅略带质疑的眼神,曹操“哈哈”大笑几声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曹操十分坦诚地向众人解释道:半年前,新野之战,领教了诸葛孔明的厉害,因此才如此决定。曹操言外之意,能打败我曹操的人,绝对堪当大任。
蔡鹏钦佩曹操坦荡的同时,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获得对手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既然曹操不计前嫌,推举了诸葛亮,其余各路主将自然没有话说。
众人一致认为,辽东军来自北方,盟军大部分来自南部,正值夏末,天气炎热,此时作战,对于习惯了炎热气候的盟军而言,更加有利。
三路队伍已经确定,下一步便是商讨如何快速渡过黄河。
盟军总兵力近二十万,渡过黄河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况且还要向北岸运输大量辎重给养,因此,能否快速渡过黄河,无疑是北伐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盟军中,江东周瑜于水战最为精熟,而且,周瑜早期曾游历中原,对黄河的水况亦很熟悉。
周瑜认为,盟军渡河,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渡河作战,最大的危险是在渡河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快速在北岸构筑起防御阵地,则辽东军必然会趁盟军立足未稳,实施突袭,那样,盟军被黄河阻隔,南北两岸的队伍难以互相支援,则十分危险。
周瑜建议,既然辽东军未直接布防在黄河北岸,盟军必须先派遣熟悉水战的队伍迅速渡河,抢占有利位置,构筑营寨,以接应大部队陆续渡河。
众人赞同,并商定东路军,由最熟悉水战的江东一部为先导,快速抢渡。而中、西两路,由同样熟悉水战的荆州部作为先导,于官渡北渡黄河,待大部队全部渡过黄河后,在分别向白马、牧野展开。
总体战略已定,东路盟军和中西路盟军分头行动。
临别前,周瑜找到诸葛亮和蔡鹏,提出让王队和耿浩留在江东军中,诸葛亮蔡鹏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只不过蔡鹏叮嘱周瑜,务必保证二人的安全。
中西路盟军渡河的先导部队由荆州蒯越部担任,荆州队伍在水战经验上毋庸置疑,但其战斗力实在令人担心。
诸葛亮和蔡鹏商量一下,决定由蔡鹏带领新野熟悉水战的一部队伍,随荆州所部同时渡河,以提高战斗能力,确保在渡过黄河后,在北岸站稳脚跟。
部署已定,各路兵马开始抓紧筹备。
蔡鹏回到营中,开始挑选首批渡河的兵士。
新野军中,很多是从荆州招募,经蔡鹏亲自训练,很快,蔡鹏就选定了一千人作为渡河先导。
接下来,就是征集渡船,并进行渡河训练。
荆襄士兵虽熟悉水战,但眼前的黄河和荆襄士兵熟悉的长江水域不同,黄河水面虽没有长江宽阔,但水流更加湍急,堤岸更加陡峭。士兵不经训练,很难在黄河中熟练操控船只。
蔡鹏和蒯越负责组织先头部队的渡河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蔡鹏发现,黄河对岸,虽无辽东军驻地,但经常有队伍在渡口一带巡视。
如果按常规,从渡口强行渡河,虽亦可能成功,但一定会造成很大损失。
蔡鹏心里没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