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见起色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见起色
说是节后上班抓紧,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今年市县乡政府换届三级联动,假期后一上班,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太多,而且关注度极高,人人都扒拉着眼皮等着结果,心思并不在工作上。
二月中旬,各乡镇人代会纷纷召开。
潘宝山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没有他要关注的人。而且,说是换届,其实也就是年龄,任期内还不到退二线的,多是会继任,要么就是交流调动才会有变化,否则还是老样子。就像梁延发,这次换届后还是乡长,夹林的其他领导也没有什么变动。
潘宝山只关心对自己有很大影响的两件事:第一是刘海燕能不能当上常务副县长,第二是徐光放能不能成为市长。
二月底,县人代会开幕。县长冯德锦也没变动,继任县长。这个在潘宝山的预料之中,因为冯德锦没有别的去处,只有呆在原位。
潘宝山关心的刘海燕常务一职,没有发生意外,她顺利成为富祥县常务副县长。这让潘宝山很高兴,这意味着他背景的厚度有所增加,能沾更多的光。
更让潘宝山更高兴的是,在三月下旬召开的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徐光放力压严景标,当选市长。
这似波澜不惊,其实在背后的努力上,动静却不小。
背后的努力就是拼后台。说到后台,严景标比徐光放甚至还要硬朗一些。严景标靠的是省委副秘书长万少泉,徐光放只是和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焦自高交好。不过事情总有偏差巧合,今年初,老省委书记到任退了下来,原省长康建国脚步一抬,就到了省委书记的位子上。
处在领导变动的接缝间,凭的都是关系。这一下,原先省府大院的人就比较得力,而省委大院的人,多是需要个长短不一的磨合期。正是这个原因,焦自高一阵忙活见了成效,在康建国那边的影响,要远大于万少泉的努力,所以,徐光放最终成了松阳市市长。
徐光放成为市长,局面对潘宝山当然有利,他能继续如鱼得水。而且潘宝山还推算,过个两三年等郝志勇退居二线,假如徐光放再当上市委书记,他的日子会更好过。
潘宝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干劲十足,他要让主持的工作全面开花。
曲安镇的鲜切花种植是潘宝山比较关心的,这个从洼窑村迁过去的项目应该不错。
当初接洽联络的副镇长汤和茂,已经在前不久的换届中升为镇长,他对潘宝山当初的项目引送非常感谢。
“在镇里大力扶持下,鲜切花种植基地迅猛发展,现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汤和茂把潘宝山带到现场介绍,“事实说明,政府的先期投入是值得的,当地老百姓从中多有获利。”
潘宝山到,基地内车来人往进行着交易,各种鲜切花不断被装车运走。
“这些大多是供给市里及周边短途城市的花店。”汤和茂指着远处的一辆大货车道,“那是远途的,送往外省去,要跑一两千里呢!”
“嚯,市场打得很开嘛。”潘宝山笑道,“来镇里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前期下功夫是一定的,不过现在慢慢就可以退出来了,一切交给市场和花农自己。”汤和茂笑着说,“镇里正在引导他们自建合作社,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作社组织有时的确比政府来得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效益也更高。”潘宝山道,“汤镇长,现在鲜切花基地规模有多大?”
“总种植面积达到一千两百亩,估计最终能达两千亩。”汤和茂道,“如今鲜切花总体来说是处于上升势头的,市场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
“那就好,来当初我的判断没错,把鲜切花项目引到你们曲安是对的,要是放到夹林洼窑村,估计没有这么大声势。”潘宝山由衷地笑了起来。
“嗯,照目前情形,将来的鲜切花经济,完全可以撑起咱们曲安的半边天!”汤和茂自豪地说。
离开曲安后,潘宝山完全相信自己当初想法的正确性,举全镇之力促成的项目,一般都能获得很大的成功。
来到石店镇的时候,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石店镇党委副书记屠有闻接待了潘宝山,他说石店镇在发展紫苏项目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公司合作来打造紫苏产业。刚好,目前石店镇正在打造一个高效农业基地,紫苏种植已经进驻并且成为主力军。
“现在紫苏种植面积还不到五百亩,不过根据订单出口的行情,销售收益却不低,一亩地一年大概有五到六万元的收入。”屠有闻笑着说,“下一步,还将开辟二期、三期种植工程,力求把紫苏种植项目扶持成全省最大的种植基地。”
这无疑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潘宝山很陶醉,要是全县这样的项目多一些,何愁农业发展局势不一片大好?
下一站,来到兴阳乡的时候,潘宝山着实又好好激动了一下。
兴阳乡依托乡政府驻地白雀村葡萄种植的优势项目,充分做大做强,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经济板块。在白雀村的带动下,初步统计全乡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五千亩。而且随着葡萄种植业的壮大,相关深加工项目也开始显现。
潘宝山真是要按捺不住从心底涌起的兴奋,简直乐得要晕过去,没想到当初点的几个项目都如此见效。当然他也清楚,这些项目的功劳跟他关系不是太大,虽然当初是由他主张兴起,但后期的筹划和建设他没过问,具体的引导和发展更是没搭边,所以这多是地方政府的业绩。
不过没关系,世事万物都在于整合,想个办法撮合撮合,改头换面一下就会变成自己的思路,成为自己头上的光环。这也可以称作为工作思路,能做出佳肴卖出大钱又获得口碑的人,不一定要自己种菜养殖畜禽鱼。
带着这点思考,潘宝山又来到丁锅乡芦笋种植项目。
很出乎意料,芦笋种植在这里完全不见起色。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见起色
说是节后上班抓紧,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今年市县乡政府换届三级联动,假期后一上班,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太多,而且关注度极高,人人都扒拉着眼皮等着结果,心思并不在工作上。
二月中旬,各乡镇人代会纷纷召开。
潘宝山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没有他要关注的人。而且,说是换届,其实也就是年龄,任期内还不到退二线的,多是会继任,要么就是交流调动才会有变化,否则还是老样子。就像梁延发,这次换届后还是乡长,夹林的其他领导也没有什么变动。
潘宝山只关心对自己有很大影响的两件事:第一是刘海燕能不能当上常务副县长,第二是徐光放能不能成为市长。
二月底,县人代会开幕。县长冯德锦也没变动,继任县长。这个在潘宝山的预料之中,因为冯德锦没有别的去处,只有呆在原位。
潘宝山关心的刘海燕常务一职,没有发生意外,她顺利成为富祥县常务副县长。这让潘宝山很高兴,这意味着他背景的厚度有所增加,能沾更多的光。
更让潘宝山更高兴的是,在三月下旬召开的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徐光放力压严景标,当选市长。
这似波澜不惊,其实在背后的努力上,动静却不小。
背后的努力就是拼后台。说到后台,严景标比徐光放甚至还要硬朗一些。严景标靠的是省委副秘书长万少泉,徐光放只是和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焦自高交好。不过事情总有偏差巧合,今年初,老省委书记到任退了下来,原省长康建国脚步一抬,就到了省委书记的位子上。
处在领导变动的接缝间,凭的都是关系。这一下,原先省府大院的人就比较得力,而省委大院的人,多是需要个长短不一的磨合期。正是这个原因,焦自高一阵忙活见了成效,在康建国那边的影响,要远大于万少泉的努力,所以,徐光放最终成了松阳市市长。
徐光放成为市长,局面对潘宝山当然有利,他能继续如鱼得水。而且潘宝山还推算,过个两三年等郝志勇退居二线,假如徐光放再当上市委书记,他的日子会更好过。
潘宝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干劲十足,他要让主持的工作全面开花。
曲安镇的鲜切花种植是潘宝山比较关心的,这个从洼窑村迁过去的项目应该不错。
当初接洽联络的副镇长汤和茂,已经在前不久的换届中升为镇长,他对潘宝山当初的项目引送非常感谢。
“在镇里大力扶持下,鲜切花种植基地迅猛发展,现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汤和茂把潘宝山带到现场介绍,“事实说明,政府的先期投入是值得的,当地老百姓从中多有获利。”
潘宝山到,基地内车来人往进行着交易,各种鲜切花不断被装车运走。
“这些大多是供给市里及周边短途城市的花店。”汤和茂指着远处的一辆大货车道,“那是远途的,送往外省去,要跑一两千里呢!”
“嚯,市场打得很开嘛。”潘宝山笑道,“来镇里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前期下功夫是一定的,不过现在慢慢就可以退出来了,一切交给市场和花农自己。”汤和茂笑着说,“镇里正在引导他们自建合作社,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作社组织有时的确比政府来得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效益也更高。”潘宝山道,“汤镇长,现在鲜切花基地规模有多大?”
“总种植面积达到一千两百亩,估计最终能达两千亩。”汤和茂道,“如今鲜切花总体来说是处于上升势头的,市场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
“那就好,来当初我的判断没错,把鲜切花项目引到你们曲安是对的,要是放到夹林洼窑村,估计没有这么大声势。”潘宝山由衷地笑了起来。
“嗯,照目前情形,将来的鲜切花经济,完全可以撑起咱们曲安的半边天!”汤和茂自豪地说。
离开曲安后,潘宝山完全相信自己当初想法的正确性,举全镇之力促成的项目,一般都能获得很大的成功。
来到石店镇的时候,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石店镇党委副书记屠有闻接待了潘宝山,他说石店镇在发展紫苏项目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公司合作来打造紫苏产业。刚好,目前石店镇正在打造一个高效农业基地,紫苏种植已经进驻并且成为主力军。
“现在紫苏种植面积还不到五百亩,不过根据订单出口的行情,销售收益却不低,一亩地一年大概有五到六万元的收入。”屠有闻笑着说,“下一步,还将开辟二期、三期种植工程,力求把紫苏种植项目扶持成全省最大的种植基地。”
这无疑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潘宝山很陶醉,要是全县这样的项目多一些,何愁农业发展局势不一片大好?
下一站,来到兴阳乡的时候,潘宝山着实又好好激动了一下。
兴阳乡依托乡政府驻地白雀村葡萄种植的优势项目,充分做大做强,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经济板块。在白雀村的带动下,初步统计全乡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五千亩。而且随着葡萄种植业的壮大,相关深加工项目也开始显现。
潘宝山真是要按捺不住从心底涌起的兴奋,简直乐得要晕过去,没想到当初点的几个项目都如此见效。当然他也清楚,这些项目的功劳跟他关系不是太大,虽然当初是由他主张兴起,但后期的筹划和建设他没过问,具体的引导和发展更是没搭边,所以这多是地方政府的业绩。
不过没关系,世事万物都在于整合,想个办法撮合撮合,改头换面一下就会变成自己的思路,成为自己头上的光环。这也可以称作为工作思路,能做出佳肴卖出大钱又获得口碑的人,不一定要自己种菜养殖畜禽鱼。
带着这点思考,潘宝山又来到丁锅乡芦笋种植项目。
很出乎意料,芦笋种植在这里完全不见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