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梭时空的商人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宁远之战 开场 (下)

第六百七十五章 宁远之战 开场 (下)

作者:上善若无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高阳大手一挥,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些小的细节我们就不用计较那么多了。% 总之就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我就好了。”

    崇祯皇帝还能如何?此刻他的圣旨出了京师就没有用。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就只剩下神秘莫测的高阳了。

    “你说的那么绝对,军队准备好了吗?那些新军开始训练才多久?这样的军队拿出去能打仗吗?你总不能还要自己上战场吧?”离开皇宫的路上,原点疑惑的出声问道。

    高阳登上崇祯皇帝为他配置的那辆豪华马车,回头看了一眼高大雄伟的紫禁城。微微摇头说道“这一点都不冲突。现在可是冷兵器时代,想要起一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作战。单单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都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坐在华丽的马车之中,高阳掏出香烟,点燃。接着说道“而且关宁军向来都是以防守见长。他们在宁远城里至少也能守上好几个月。等到他们撑不住了想要投降的时候,秋收都该结束了。这么长的时间里,新军初步形成战斗力应该没问题。而且,京师和宁远那边离的这么近,大军很快就能够支援过去。”

    “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啊。”原点若有所思的说道“那现在的军队人数是不是有点少啊?毕竟这个国家这么大。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这点军队恐怕不够用。”

    “是有点少了。”高阳点点头,轻声说道“立刻就要开始第二波征兵计划。不要在城里招,去乡下,破产没饭吃的农民多的是。招募那些淳朴的老百姓,多给粮食,他们现在要银子也没有用。”

    事情的展并没有偏离预期的轨道。多尔衮在沈阳开始储备作战物资,集结军队。吴三桂在宁远也同样开始存储粮食,加固城墙。同时不断的向着京师送去求救文书。

    高阳的第二次征兵计划开始了。生化战士们带着一队队运送着粮食的车队在新军们的护卫下奔向京师附近的乡村,去招募那些吃不上饭的普通农民们。

    明朝官府对于地方上的掌控只到县城。乡下一般都是由宗族势力自行管理。只要每年能够交上足够的税赋,官府一般都不会去管事情。

    这样的社会生产模式在遭遇到突性危机,例如灾荒兵祸的时候经常会一整个村子都扛不下去。所有人都是一起遭灾。就像是之前李自成的大军在京师城外各处扫荡一样,许多村子都遭了灾。

    当生化战士们带着粮食来到各个村子的时候。那些掌握着话语权的族中老者们当即就同意了用人去换粮食的方案。

    各个村子里面没有地可以种,娶不上媳妇也吃不饱肚子的闲汉们多了去了。华夏重男轻女的思想由来已久。男孩子可以干重活,还能传宗接代,就连村子抢水打架的时候都能出力。所以华夏大部分时间里面都是男多女少。

    整个北直隶附近能开垦的地早就已经全都开了。人多地少,自然就有许多人吃不饱饭要饿肚子。这些人多是各家的幼子,无论是分家产还娶老婆都轮不上他们。整天在村子里面游手好闲。自然让所有人都不喜。在这种遭了大难的时候,高阳的这次征兵对于各处乡里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就这样,高阳用大量的粮食换来了将近三万名年青兵源!这些放下了锄头的农民们很快就将在几个月的魔鬼训练之后,成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

    高阳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使用的就是经过漫长时间和无数人检验过的现代科学训练方式。看看现代军队就知道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进入军队好生训练一番之后必然会有着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再加上相对于这个年代来说丰盛到了奢侈的不限量的物资补给。那些皮肤粗糙、身形瘦弱、面带菜色的年轻人们好生调理上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会被将养出来!这就是物资供给充足的好处!只要他们在严格的训练和军纪控制之下培养出真正军人无畏的勇气,那装备了先进火药武器的这支军队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对手的。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春去夏来,紧接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开。丰收的秋季随即就要到来。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生许多影响天下的事情。西边的李自成在返回了西安之后,在自己统治之下的各处地方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击地主阶层的斗争。富农、地主、官吏还有全国各处都有的皇室皇亲国戚们全都是他们的目标。

    使用的手法和历史上他们在京师做过的差不多。先是把人全都给抓起来,然后让家里人拿钱来赎人。倾家荡产的或许还能留下一条小命,但是没给够钱。或者干脆不给的全都没有好下场。被酷刑折磨致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李自成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打天下的口号就是“闯王来了不纳粮。”此时他还没有统一国家,而且到处都是反对势力。农民作为支持他的最大主体,李自成自然还不能在这个时候找他们去征税。那是在动摇自己的根基。

    可是他麾下那么多张嘴是要吃饭的,而且还要领银子。这种情况之下。李自成只能是将目标投向了那些富裕阶级。反正李自成手下这些出身低微的人对于富裕阶级那可是真的恨之入骨,做起这些事情来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一时之间整个大顺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哭声震天,能跑的全都跑了。实在跑不掉的也都在想尽办法找人求援。求援信最多的自然是送到京师去的。暴怒之中的崇祯皇帝还曾经找到高阳,让他带兵去剿灭李自成。高阳当然是拒绝了,主次顺序还是要分清楚才行。先不说新军训练还没有完成,真的要打的话自然是要先将就在身边的后金先揍趴下才行。

    李自成那边一片暂且混乱不说。另外一个明末大名鼎鼎的流寇领张献忠,则是在元月份的时候为了避开占据中原的李自成,亲自率军向着四川进军。

    张献忠先后攻克夔州、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了总兵曹英的部队之后随即攻破佛图关。四川总兵秦良玉率兵前来迎战同样被击败,被迫退回石柱,未能阻止张献忠所部向着四川内6进军。

    张献忠在六月份的时候攻占了泸州,之后很快就占据了重庆。将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人全部杀死。七月份的时候他亲自带军向着成都进。并且在八月初包围了成都。

    八月初九的时候,张献忠所部与混进城内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成功的攻陷了重镇成都。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和他们的家眷随即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人被俘之后被杀。张献忠攻占成都之后很快就占据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改成都为西京,建国号为大西。

    除了这两位名声极大的领级别的大佬之外。在中原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小股流寇在河南、山东、南直隶等地纵横驰骋,将整个天下搅成了一锅粥。作为明朝生命线的大运河更是早已经被彻底截断,整个京师左近和北直隶在秋收之前几乎全都是依靠着高阳的补贴艰难度日。

    性格急躁的崇祯皇帝有好几次都忍不住找到高阳,让他出兵去平定各处叛乱。而高阳则是坚决不肯同意。六月底的时候多尔衮的大军就已经开到了宁远城,将这座孤悬与关外的坚固堡垒团团围了起来。这个时候当然是要先打垮关外的后金军队才是。

    高阳估摸着以关宁军善于守城的能力,吴三桂怎么着也能守到年底。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决定在八月中的时候大军出击关外去救援吴三桂所部。如果他们还没有投降,或者被攻破的话。

    说实话,被吹的天花乱坠的宁锦防线其实就是一个大笑话。从山海关经过宁远北上经松山、锦州直抵大凌河,整条防线全长约四百里地。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这条防线实际上完全就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坟。

    这一座座的城堡一旦被围困住,那就是典型的困守孤城。要么等着援军来解救,要么就是等着粮食吃光之后投降或者全部饿死。

    看看史书上记载的连番大战。几次大凌河之战、松山之战、几次锦州之战。哪一次不是城堡被围,随后明朝集结军队前来救援,接着又被后金军队击败?皇太极早就已经将围点打援玩的炉火纯青!明朝能战的强军和有些名气的军将几乎全都是在一次次的救援之中被葬送在了辽西走廊上。后果就是明军越打越弱!到了后来就连关内的农民军也打不过了。

    这种被动防御的方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既然想守,那干脆直接守山海关就好了。要不就战,集结全部能战之军,在辽西和后金决死一战。越早打越好,并不一定会输。只不过当时明朝上下都被萨尔浒之战给吓到了,再加上某些人口如悬河的大吹大擂什么几年复什么的,年少的崇祯皇帝也就信了。最终拍板自己给自己挖坟。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好。最不应该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做添油战术。一点一点的削弱了自己,却壮大了敌人。多次大战有许多明军被后金给抓了,他们大都成了后金的包衣奴才。掉过头来就成了攻击明朝的急先锋、

    这一次的战术同样如此。吴三桂被围困在了宁远城里,救援他的人变成了高阳和一支全新的军队!(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