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遍地元帅(求月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勃捞希契最近总感觉怪怪的,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大概与莱因哈特一口气晋升了3名陆军元帅有关系吧。
在此之前,莱因哈特把勃捞希契尊为陆军唯一元帅,并借此为台阶,给了勃捞希契一个放下陆军总司令权利的补偿。
那时候,德国一共就2个在职的元帅。一个是陆军元帅勃捞希契,另一个则是海军元帅雷德尔。
布劳希奇这个元帅,是莱因哈特给他的心理补偿,为的是不要让布劳希奇因为被降格为陆军总参谋长而心存不满。
毕竟,在德国,一个元帅的荣耀,可比一个陆军总司令的位置要荣耀许多。在此之前,除了德皇威廉二世在和平时期任命的少数几位陆军元帅外,只有独立指挥过一次战局,赢得一场会战胜利,或者占领一个大型要塞的德国将领,才能有可能获得陆军元帅的军衔。
这样的台阶,布劳希奇也很快就接受了。
至于雷德尔的海军元帅,这或多或少与莱因哈特出身与海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最初的“海军派”,莱因哈特如果不在海军里面设立一位元帅,这才反倒显得有些不合情理了。
至于空军,凯瑟琳与胡戈都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元帅。
历史上的凯瑟林,在法国战役后,是被希特勒越过上将一级,直接升为了元帅。
而这一世的凯塞林,现在还是循规蹈矩的被莱因哈特留在上将位置上,继续磨炼。
空军那边,在法国战役之后没有晋升元帅。凯瑟琳和胡戈两位空军上将,就一直被这么吊着,为了这个元帅职务继续竞争下去。
至于陆军,好歹德国陆军击败了曾经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而且这次大战中,德国攻破了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堡垒群,绕过了世界闻名的马奇诺防线,一次性击败了英法比三国联军。
如此巨大的功绩,莱因哈特要任命3位元帅,似乎完全说的过去。
而且,莱因哈特自认为,他比起历史上希特勒一次就任命12位元帅的做法,已经收敛了太多。
为了照顾陆军的情绪,莱因哈特就连空军方面的两位绝对算得上优秀的上将,也因为曼施坦因一句“却有贡献,但绝没有与陆军总司令相提并论功劳”的建议,搁置了空军方面的元帅晋升安排。
最终,指挥B集团军群,向低地国家推进和吸引联军北部主力进入包围圈的费多尔·冯·博克上将,依照其战功晋升为陆军元帅。
指挥A集团军群,在法国战役中实施决定性行动,切断三国联军在阿登地区防线,一举定胜负的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也毫无争议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第三名元帅的晋升倒是有些争议,是率领C集团军群对持续对马其诺防线和上莱茵河发动小规模攻击,负责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威廉·里特尔·冯·勒布上将。
这位上将的功劳相对不是那么耀眼,而且看上去似乎谁都可以做到他的任务,所以相比另外两名元帅的晋升,难免被部分眼红的将军们偶尔议论。
但以勒步在德国陆军中,特别是炮兵中的独特崇高声望,他的晋升最终也无可挑剔。
这样一来,勃捞希契这位德国陆军中唯一的元帅,瞬间就又遇到了3名平级的元帅,分走了他独一无二的光辉。
关键是,莱因哈特这次的元帅晋升,勃捞希契还找不出一丁点可以挑剔的地方来!
晋升的3位元帅,可以说是陆军中资历最老的3位元帅了。无论是龙德施泰德,勒步,还是博克,都比他勃捞希契的资历高出不少。
别的不说,至少今年已经快满59岁的勃捞希契,在4位陆军元帅里,居然还算是最年轻的一个!
其实,莱因哈特倒是还想给自己搞一个帝国元帅的头衔,自封一个铁十字加大十字的勋章。毕竟他也自认为曾是德意志晋升最快的上将,且战功赫赫。
不过,莱因哈特最后鉴于保卢斯的进言,提醒他这样做有贬低元帅含金量的危险,进而放弃了帝国元帅的称号。
至于刷新战争史上进攻速度记录,率领第19装甲军用不到6天的时间,突破阿登山地,长驱直入400多千米横贯法国的古德里安中将。
闪击挪威,率领第30步兵师全歼英法联军挪威方面军,而后转战法国的汉斯中将。
还有等等各位的立功们,也大多获得了晋升一级的奖励。
或许是赶上了晋升元帅的狂潮,除了德国外,跟在德国身后,躺赢的意大利也晋升了一名海军元帅。
没错,这位海军元帅,就暗中投入罗西麾下的莱费尔。
在确认为罗西的人以后,莱费尔在第二周就收到了准备参加元帅晋升仪式的通告,并且顺利的当上了二战开始以来,第一个从意大利海军里走出来的元帅。
至于英国人,他们倒是想把戈特勋爵打造为一个失败中的英雄,一个把部队撤回敦刻尔克的睿智将领。
为此,他们甚至把敦刻尔克后来的失败,全部推给了接手的亚历山大将军。
可惜,戈特勋爵直觉无颜接受这种宣传意味的元帅头衔,推辞了丘吉尔给他的晋升元帅好意。
最终,丘吉尔还是放弃了与莱因哈特一样,晋升元帅的攀比争锋想法,把原定的元帅候选人戈特勋爵,改升为直布罗陀总督。
法国作为战败一方,不论是贝当的维希法国政权,还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权,都不好意思晋升元帅了。
于是,贝当仅仅是把本来立有“升元帅之功”的贝朗特,晋升为了阿尔及利亚总督。
而戴高乐,则是自己给自己搞了一个上将军衔,身兼自由法国的军政大权,同时掌管自由法国的海陆空三军。
有意思的是,挪威的实际掌权者吉斯林,认为挪威也需要一名元帅。
于是,他强行把参加过德挪联合舰队的海军中将奥格,以北海海战的胜利功劳,越级升为元帅。
勃捞希契最近总感觉怪怪的,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大概与莱因哈特一口气晋升了3名陆军元帅有关系吧。
在此之前,莱因哈特把勃捞希契尊为陆军唯一元帅,并借此为台阶,给了勃捞希契一个放下陆军总司令权利的补偿。
那时候,德国一共就2个在职的元帅。一个是陆军元帅勃捞希契,另一个则是海军元帅雷德尔。
布劳希奇这个元帅,是莱因哈特给他的心理补偿,为的是不要让布劳希奇因为被降格为陆军总参谋长而心存不满。
毕竟,在德国,一个元帅的荣耀,可比一个陆军总司令的位置要荣耀许多。在此之前,除了德皇威廉二世在和平时期任命的少数几位陆军元帅外,只有独立指挥过一次战局,赢得一场会战胜利,或者占领一个大型要塞的德国将领,才能有可能获得陆军元帅的军衔。
这样的台阶,布劳希奇也很快就接受了。
至于雷德尔的海军元帅,这或多或少与莱因哈特出身与海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最初的“海军派”,莱因哈特如果不在海军里面设立一位元帅,这才反倒显得有些不合情理了。
至于空军,凯瑟琳与胡戈都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元帅。
历史上的凯瑟林,在法国战役后,是被希特勒越过上将一级,直接升为了元帅。
而这一世的凯塞林,现在还是循规蹈矩的被莱因哈特留在上将位置上,继续磨炼。
空军那边,在法国战役之后没有晋升元帅。凯瑟琳和胡戈两位空军上将,就一直被这么吊着,为了这个元帅职务继续竞争下去。
至于陆军,好歹德国陆军击败了曾经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而且这次大战中,德国攻破了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堡垒群,绕过了世界闻名的马奇诺防线,一次性击败了英法比三国联军。
如此巨大的功绩,莱因哈特要任命3位元帅,似乎完全说的过去。
而且,莱因哈特自认为,他比起历史上希特勒一次就任命12位元帅的做法,已经收敛了太多。
为了照顾陆军的情绪,莱因哈特就连空军方面的两位绝对算得上优秀的上将,也因为曼施坦因一句“却有贡献,但绝没有与陆军总司令相提并论功劳”的建议,搁置了空军方面的元帅晋升安排。
最终,指挥B集团军群,向低地国家推进和吸引联军北部主力进入包围圈的费多尔·冯·博克上将,依照其战功晋升为陆军元帅。
指挥A集团军群,在法国战役中实施决定性行动,切断三国联军在阿登地区防线,一举定胜负的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也毫无争议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第三名元帅的晋升倒是有些争议,是率领C集团军群对持续对马其诺防线和上莱茵河发动小规模攻击,负责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威廉·里特尔·冯·勒布上将。
这位上将的功劳相对不是那么耀眼,而且看上去似乎谁都可以做到他的任务,所以相比另外两名元帅的晋升,难免被部分眼红的将军们偶尔议论。
但以勒步在德国陆军中,特别是炮兵中的独特崇高声望,他的晋升最终也无可挑剔。
这样一来,勃捞希契这位德国陆军中唯一的元帅,瞬间就又遇到了3名平级的元帅,分走了他独一无二的光辉。
关键是,莱因哈特这次的元帅晋升,勃捞希契还找不出一丁点可以挑剔的地方来!
晋升的3位元帅,可以说是陆军中资历最老的3位元帅了。无论是龙德施泰德,勒步,还是博克,都比他勃捞希契的资历高出不少。
别的不说,至少今年已经快满59岁的勃捞希契,在4位陆军元帅里,居然还算是最年轻的一个!
其实,莱因哈特倒是还想给自己搞一个帝国元帅的头衔,自封一个铁十字加大十字的勋章。毕竟他也自认为曾是德意志晋升最快的上将,且战功赫赫。
不过,莱因哈特最后鉴于保卢斯的进言,提醒他这样做有贬低元帅含金量的危险,进而放弃了帝国元帅的称号。
至于刷新战争史上进攻速度记录,率领第19装甲军用不到6天的时间,突破阿登山地,长驱直入400多千米横贯法国的古德里安中将。
闪击挪威,率领第30步兵师全歼英法联军挪威方面军,而后转战法国的汉斯中将。
还有等等各位的立功们,也大多获得了晋升一级的奖励。
或许是赶上了晋升元帅的狂潮,除了德国外,跟在德国身后,躺赢的意大利也晋升了一名海军元帅。
没错,这位海军元帅,就暗中投入罗西麾下的莱费尔。
在确认为罗西的人以后,莱费尔在第二周就收到了准备参加元帅晋升仪式的通告,并且顺利的当上了二战开始以来,第一个从意大利海军里走出来的元帅。
至于英国人,他们倒是想把戈特勋爵打造为一个失败中的英雄,一个把部队撤回敦刻尔克的睿智将领。
为此,他们甚至把敦刻尔克后来的失败,全部推给了接手的亚历山大将军。
可惜,戈特勋爵直觉无颜接受这种宣传意味的元帅头衔,推辞了丘吉尔给他的晋升元帅好意。
最终,丘吉尔还是放弃了与莱因哈特一样,晋升元帅的攀比争锋想法,把原定的元帅候选人戈特勋爵,改升为直布罗陀总督。
法国作为战败一方,不论是贝当的维希法国政权,还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权,都不好意思晋升元帅了。
于是,贝当仅仅是把本来立有“升元帅之功”的贝朗特,晋升为了阿尔及利亚总督。
而戴高乐,则是自己给自己搞了一个上将军衔,身兼自由法国的军政大权,同时掌管自由法国的海陆空三军。
有意思的是,挪威的实际掌权者吉斯林,认为挪威也需要一名元帅。
于是,他强行把参加过德挪联合舰队的海军中将奥格,以北海海战的胜利功劳,越级升为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