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协同作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六十章 协同作战
回到战术指挥中心,裴承毅还在考虑西线作战的事情。
如果按计划进行,共和国陆军将首先攻打蛮度东部地区,攻占西里古里,就是该计划的第一步。扫荡了蛮度东部地区之后,陆军才会在西部战场上投入主力部队,帮助巴基斯坦统一克什米尔,占领喜马拉雅山西端南部地区的战略要地。在陆军挥师西进之前,西线战场上的地面战斗由巴基斯坦承担。
这套“先东后西”的战争计划是由王元庆确定的。
与20世纪60年代的那次边境反击战相比,因为国际局势、地区形式、战争起因完全相左,所以战略进攻的步骤完全反了过来。当年,共和国采取“西攻东守”战略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在西线发动进攻,可以稳住输掉第一次蛮巴战争、国内局势动荡不堪、濒临崩溃的巴基斯坦;又比如当时共和国没能在山南地区占稳脚跟,东线战场上的进攻行动得不到有力保障。此次,共和国反其道而行之,原因也非常复杂;比如巴基斯坦已经是南亚地区的军事大国,在克什米尔占据优势地位,国内局势相对稳定,对进攻的要求并不强烈;又比如共和国已经在山南地区建起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存在后勤保障上的问题。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中,蛮度国内矛盾也不容忽视。蛮度东部地区的“阿萨姆独立运动”经久不衰,如果共和国占领了西里古里,切断了阿萨姆邦与蛮度内地的联系,就能利用阿萨姆独立运动组织控制蛮度东部地区,从而引发蛮度的少数民族独立浪潮。
按照裴承毅的猜测,后者才是王元庆采取“先东后西”战略的关键因素。
虽然蛮度也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没有青西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自然屏障,无法抵御西方的侵略者,蛮度的文化、宗教、种族非常复杂。蛮度独立的时候,蛮度斯坦族在人口总量中不到50%。到2035年,人口在2000万以上的还有泰鲁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拿达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雅族、旁遮普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蛮度斯坦族只占蛮度总人口的46%。复杂的民族成分带来的是复杂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比如蛮度斯坦族主要信奉蛮度教,孟加拉族与旁遮普族信奉伊斯兰教,泰米尔族则信奉佛教。严重的文化与信仰差异,必将滋生分裂主义。实际上,蛮度独立之后,各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就没有终止过。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当一个民族的人口超过2000万、聚居区人口超过1000万,没能在中央政府中获得发言权、或者没能获得高度自治权,就会产生强烈独立情绪。以蛮度的政治体制,主导中央政府的肯定是蛮度斯坦,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没有发言权。虽然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部分少数民族获得了自治权。比如在2017年,第四次蛮巴战争后不久,蛮度中央政府就承认了马拉雅拉姆族的自治地位。但是绝大部分蛮度少数民族仍然没有获得自治权,比如主要分布在蛮度东部地区的阿萨姆族。
利用民族问题对付蛮度,恐怕是王元庆能够找到的最便捷的手段。
要让这一手段产生效果,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制造一个样本。
毫无疑问,阿萨姆邦的独立运动就是典型代表。
如果共和国能够支持阿萨姆邦独立建国、或者获得高度自治权(部分阿萨姆邦独立运动组织更希望获得高度自治权),就能在其他地区引发独立运动浪潮,从而瓦解蛮度中央政权。
问题是,有必要将蛮度肢解成数十个国家吗?
虽然裴承毅不是政治家,但是以他对南亚局势的了解,觉得肢解蛮度不是可靠之策。
首先是肢解蛮度的投入太大,仅是军事行动带来的风险就难以承担,政治、外交上的风险更加巨大。以当前的国际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肯定不会容忍蛮度遭到肢解,也就不会袖手旁观。哪怕美国不会因此派兵参战,也会想方设法的为共和国制造麻烦,从而增加共和国的战争成本。
其次是肢解蛮度的行动不见得会得到周边国家的支持。虽然蛮度“消失”后,南亚地区不再存在某个能力超强的地区大国,对周边国家有一些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分裂后的蛮度必将使南亚地区陷入长期战乱与动荡之中,蛮度少数民族独立运动必将成为其他国家少数民族的范本,对周边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威胁。
最重要的是,肢解蛮度不见得符合共和国的根本利益。王元庆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不是打垮蛮度,而是“驯服”蛮度,将蛮度变成共和国的海外市场与初级产品生产地,为解决共和国的人口老龄化打下基础。肢解蛮度,只会使南亚地区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乱与动乱,使蛮度丧失市场国与初级工业国的地位,也就无法吸收共和国的高端产品、为共和国提供廉价商品。如果共和国无法顺利脱手,还将陷入蛮度的战乱之中,最终不但得不到想要的,还将付出沉重代价。
显然,肢解蛮度并不划算,甚至得不偿失。
按照裴承毅的猜测,王元庆的最终目的是推翻蛮度现有政权,在蛮度建立一个由各民族参与,比较松散的中央政府,加强蛮度地方政府的权力,给予各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从根本上消除蛮度的扩张野心。这么做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得看战后的蛮度中央政府在蛮度政权中的单位,或者说蛮度地方政权的自治程度。
想到这,裴承毅也有点迷惑,毕竟一个作为实体国家存在的蛮度,就不会缺少野心。
没费多少精力,裴承毅就明白了过来。
王元庆要的只是在未来35年内对共和国没有威胁,俯首帖耳的蛮度。换句话说,共和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2070年就能得到解决。到时候随着共和国的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对外依存度大大降低,可以依靠内在动力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降低之后,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急切。这就如同美国在冷战之后,其主要经济动力是国内发展,而不是对外投资一样。走到这一步,蛮度何去何从对共和国的影响不再那么明显。只要共和国仍然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随时都可以解决蛮度问题。
想通了这一层厉害关系,裴承毅不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虽然这场战争的规模不会小到哪里去,但是也不会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见到袁晨皓走过来,裴承毅收起了纷乱的心思,回到了现实中来。
“巴基斯坦的情况怎么样?”
“一切按计划进行,只是我们得有所防备。”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感觉到了裴承毅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有没有新的消息?”裴承毅向四周看了一眼。
“凌云霄刚打了电话来,要求让771旅提前出动。”
“提前出动?”裴承毅掏出了香烟。
袁晨皓接住递来的香烟,说道:“野战机场的搭建速度比预料的快,商雪韵已经下令让151旅派把两个地面战斗营与炮兵营派过去。如果进展顺利,在771旅到达之前,先期到达的153旅就会向西里古里发起进攻。”
“动作挺快的嘛。”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还是按照计划进行,别理会凌云霄,让他晚点上场,才能激发他的积极性。”
“我也是这么说的。”
裴承毅皱了下眉头,朝袁晨皓看了过去。
袁晨皓笑了笑,说道:“我说你不在指挥部,调整作战心动的事情由你决定,说不定凌云霄正在找你呢。”
“让他找去吧,找到我的时候,行动已经开始了。”
袁晨皓笑着摇了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你去把西线部队的情况调出来,等下到休息室找我。”
裴承毅到了休息室后不久,袁晨皓就带着一台掌上计算机赶了过来。
虽然把重点放在了东线战场上,但是考虑到巴军的实际战斗力,以及进攻克什米尔蛮控区的意愿,裴承毅留了一手,把61、62与66军派了过去。3个军中,只有66军是标准重装军,61军与62军在2032年的现代化改编中,按照战略反应部队的标准组建,作战能力与77军相当。
看上去,部署在西线战场上的部队并不多。
关键问题不是部队多寡,而是基础条件能否支持部队作战。
与东线战场相比,西线战场上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不到位。虽然共和国在大西阿里地区的南部地区,也就是象泉河沿岸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空军基地就有5座(门士、曲龙、东波、香孜与曲松);还从门士引出了一条通往札达、最终到达曲松,贯通整个札达地区的铁路直线;铁路沿线修建了数十条通往各处军事基地的高等级公路,到2035年初,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1500千米。但是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阿里南部地区的军事基地对作战行动的帮助不是很大,重型部队仍然得依靠地面道路网机动,而该地区并没有通往蛮度西北地区的铁路与公路线,地面作战仍然得依靠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问题就在这里,克什米尔巴控区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巴基斯坦并不重视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基础建设。比如克什米尔地区本来就很偏僻,人口密度不高,城镇不多,投入巨额资金修建铁路与公路的经济意义并不大;修建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也存在严重的战略安全隐患,因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同样可以为敌国进攻提供便利。
到2035年初,巴基斯坦用了20年的时间,只修通了由伊斯兰堡通往斯利纳加的高等级公路,克什米尔巴控区内公路通车里程不到2000千米,除了经红其拉甫口岸通往巴基斯坦的战略大通道之外,只有一条从列城出发、经喀喇昆仑山口、连接到新西公路线上的低等级公路。
基础设施不完善,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没有用。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不是20世纪60年代的那场战争,充当主力的不是靠双脚机动的步兵,而是靠轮子机动的机械化部队。在交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部队很难在战场上发挥应有作用。
从这也能看出,裴承毅在西线部署3个军的根本意图。
66军是重装军,装甲力量十分强大,战斗力顶得上巴军5个装甲师。如果巴军无法在克什米尔地区取得突破,甚至被蛮军击溃,66军就将从战略通道进入巴基斯坦,参加克什米尔地区的地面战斗,甚至帮助巴军攻打克什米尔南部地区。以克什米尔地区的道路交通情况,为了支援66军作战,共和国必须动员200架战术运输机,并且在沿途修建多处能够供战术运输机起降的野战机场。66军打开通往蛮度西北地区的大门之后,再以空运的方式将2个战略反应军投入战场,实施纵深进攻。只要能够占领一条主要交通干线,比如从拉合尔到阿姆利则的铁路线,就能投入更多的地面作战部队。此时,增援部队不一定需要由陆路前往战场,可以由海路前往巴基斯坦南部港口,然后利用巴基斯坦的铁路向前线机动,从而大大降低后勤保障难度。
3个军的兵力不算多,却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西北地区是蛮度的心脏地区,是蛮度人口最密集、交通最发达的地区,更是首都新德里的屏障。为了守住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巩固首都防御圈,蛮军在克什米尔南部地区部署了大约30个师的地面部队、其中装甲师在10个以上,在第二道防线上部署了25个师、其中7个是装甲师。作为进攻一方,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北部地区部署了大约20个师、其中只有8个装甲师,巴基斯坦还在拉合尔地区部署了12个师、其中4个是装甲师。双方的兵力对比并不平衡,就算巴基斯坦陆军的战斗力并不差,其主战装备非常先进,比如从共和国引进的dz-21p(p是巴基斯坦的代号,具体性能相当于dz-21c)主战坦克就比蛮度的所有主战坦克都要先进。炮兵方面,巴基斯坦在2032年从共和国引进了12套轨道电磁炮系统,组建了12个远程炮兵营(与共和国陆军的轨道电磁炮系统相比,出售给巴基斯坦的轨道电磁炮的输出能量降低了30%,射程也降低到200千米以内,为其配备的电力供应装置只能同时为18门电磁炮提供电能,因此炮兵营的规模缩减了25%)。其他主战武器上,巴基斯坦更是全面领先。
如果不是拥有装备技术上的优势,巴基斯坦不可能在克什米尔地区占据主动权。
关键问题是,巴基斯坦陆军的主要任务是防御,而不是进攻。从综合国力上看,巴基斯坦远不如蛮度,即便得到了共和国的全力支持,也不大可能在全面战争中击败蛮度,更不可能主动发起进攻。
按照裴承毅的估计,巴基斯坦陆军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这也正是裴承毅最大的担忧。
“66军现在在哪?”
“刚刚从叶城出发,预计两天后通过红其拉甫口岸。”
裴承毅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联系蹇柄彪少将,让他军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三十六小时内进入巴基斯坦。”
“提前参战?”
“我会联系巴军总参谋长,66军到达巴基斯坦后不会立即参战。”裴承毅掏出香烟,先给袁晨皓点上了一根,“我已经与巴军总参谋长说好了,巴军将在明天凌晨发起进攻。虽然巴军的准备非常充分,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巴军的进攻不会过于积极,甚至不会在我们完成东线进攻之前取得实质性进展。拖下去的话,对我们非常不利。西里古里的战斗最多打上二十四小时,随后我们将进军蛮度东部地区。东线上的战斗很有可能在一周之内完成。如果到时候巴军没有打开局面,我们就得自己动手。先让66军进入巴基斯坦,做好准备,免得浪费时间。”
“这样的话,最好对西线进攻计划做出调整。”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肯定要调整,还得让61军与62军尽快进入战斗状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打赢东线上的战斗,然后才能对付西线上的敌人。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巴军身上。”
“还得向总参谋部报告,免得引来麻烦。”
“等我们调整了作战计划后再说,到时候让项总帮我们处理。”
见到裴承毅明白他的意思,袁晨皓没再多说。
调整作战计划的最大麻烦不是来自总参谋部,而是元首府。毕竟与巴军协同作战是元首订下的战略,现在裴承毅打算抛开巴军单干,首先就得过元首那一关。裴承毅没有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而是把问题踢给了项铤辉,表明这个问题并不严重。说白了,元首关心的不是如何打败敌人,而是能不能打败敌人。
第六十章 协同作战
回到战术指挥中心,裴承毅还在考虑西线作战的事情。
如果按计划进行,共和国陆军将首先攻打蛮度东部地区,攻占西里古里,就是该计划的第一步。扫荡了蛮度东部地区之后,陆军才会在西部战场上投入主力部队,帮助巴基斯坦统一克什米尔,占领喜马拉雅山西端南部地区的战略要地。在陆军挥师西进之前,西线战场上的地面战斗由巴基斯坦承担。
这套“先东后西”的战争计划是由王元庆确定的。
与20世纪60年代的那次边境反击战相比,因为国际局势、地区形式、战争起因完全相左,所以战略进攻的步骤完全反了过来。当年,共和国采取“西攻东守”战略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在西线发动进攻,可以稳住输掉第一次蛮巴战争、国内局势动荡不堪、濒临崩溃的巴基斯坦;又比如当时共和国没能在山南地区占稳脚跟,东线战场上的进攻行动得不到有力保障。此次,共和国反其道而行之,原因也非常复杂;比如巴基斯坦已经是南亚地区的军事大国,在克什米尔占据优势地位,国内局势相对稳定,对进攻的要求并不强烈;又比如共和国已经在山南地区建起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存在后勤保障上的问题。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中,蛮度国内矛盾也不容忽视。蛮度东部地区的“阿萨姆独立运动”经久不衰,如果共和国占领了西里古里,切断了阿萨姆邦与蛮度内地的联系,就能利用阿萨姆独立运动组织控制蛮度东部地区,从而引发蛮度的少数民族独立浪潮。
按照裴承毅的猜测,后者才是王元庆采取“先东后西”战略的关键因素。
虽然蛮度也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没有青西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自然屏障,无法抵御西方的侵略者,蛮度的文化、宗教、种族非常复杂。蛮度独立的时候,蛮度斯坦族在人口总量中不到50%。到2035年,人口在2000万以上的还有泰鲁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拿达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雅族、旁遮普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蛮度斯坦族只占蛮度总人口的46%。复杂的民族成分带来的是复杂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比如蛮度斯坦族主要信奉蛮度教,孟加拉族与旁遮普族信奉伊斯兰教,泰米尔族则信奉佛教。严重的文化与信仰差异,必将滋生分裂主义。实际上,蛮度独立之后,各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就没有终止过。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当一个民族的人口超过2000万、聚居区人口超过1000万,没能在中央政府中获得发言权、或者没能获得高度自治权,就会产生强烈独立情绪。以蛮度的政治体制,主导中央政府的肯定是蛮度斯坦,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没有发言权。虽然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部分少数民族获得了自治权。比如在2017年,第四次蛮巴战争后不久,蛮度中央政府就承认了马拉雅拉姆族的自治地位。但是绝大部分蛮度少数民族仍然没有获得自治权,比如主要分布在蛮度东部地区的阿萨姆族。
利用民族问题对付蛮度,恐怕是王元庆能够找到的最便捷的手段。
要让这一手段产生效果,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制造一个样本。
毫无疑问,阿萨姆邦的独立运动就是典型代表。
如果共和国能够支持阿萨姆邦独立建国、或者获得高度自治权(部分阿萨姆邦独立运动组织更希望获得高度自治权),就能在其他地区引发独立运动浪潮,从而瓦解蛮度中央政权。
问题是,有必要将蛮度肢解成数十个国家吗?
虽然裴承毅不是政治家,但是以他对南亚局势的了解,觉得肢解蛮度不是可靠之策。
首先是肢解蛮度的投入太大,仅是军事行动带来的风险就难以承担,政治、外交上的风险更加巨大。以当前的国际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肯定不会容忍蛮度遭到肢解,也就不会袖手旁观。哪怕美国不会因此派兵参战,也会想方设法的为共和国制造麻烦,从而增加共和国的战争成本。
其次是肢解蛮度的行动不见得会得到周边国家的支持。虽然蛮度“消失”后,南亚地区不再存在某个能力超强的地区大国,对周边国家有一些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分裂后的蛮度必将使南亚地区陷入长期战乱与动荡之中,蛮度少数民族独立运动必将成为其他国家少数民族的范本,对周边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威胁。
最重要的是,肢解蛮度不见得符合共和国的根本利益。王元庆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不是打垮蛮度,而是“驯服”蛮度,将蛮度变成共和国的海外市场与初级产品生产地,为解决共和国的人口老龄化打下基础。肢解蛮度,只会使南亚地区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乱与动乱,使蛮度丧失市场国与初级工业国的地位,也就无法吸收共和国的高端产品、为共和国提供廉价商品。如果共和国无法顺利脱手,还将陷入蛮度的战乱之中,最终不但得不到想要的,还将付出沉重代价。
显然,肢解蛮度并不划算,甚至得不偿失。
按照裴承毅的猜测,王元庆的最终目的是推翻蛮度现有政权,在蛮度建立一个由各民族参与,比较松散的中央政府,加强蛮度地方政府的权力,给予各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从根本上消除蛮度的扩张野心。这么做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得看战后的蛮度中央政府在蛮度政权中的单位,或者说蛮度地方政权的自治程度。
想到这,裴承毅也有点迷惑,毕竟一个作为实体国家存在的蛮度,就不会缺少野心。
没费多少精力,裴承毅就明白了过来。
王元庆要的只是在未来35年内对共和国没有威胁,俯首帖耳的蛮度。换句话说,共和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2070年就能得到解决。到时候随着共和国的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对外依存度大大降低,可以依靠内在动力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降低之后,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急切。这就如同美国在冷战之后,其主要经济动力是国内发展,而不是对外投资一样。走到这一步,蛮度何去何从对共和国的影响不再那么明显。只要共和国仍然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随时都可以解决蛮度问题。
想通了这一层厉害关系,裴承毅不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虽然这场战争的规模不会小到哪里去,但是也不会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见到袁晨皓走过来,裴承毅收起了纷乱的心思,回到了现实中来。
“巴基斯坦的情况怎么样?”
“一切按计划进行,只是我们得有所防备。”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感觉到了裴承毅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有没有新的消息?”裴承毅向四周看了一眼。
“凌云霄刚打了电话来,要求让771旅提前出动。”
“提前出动?”裴承毅掏出了香烟。
袁晨皓接住递来的香烟,说道:“野战机场的搭建速度比预料的快,商雪韵已经下令让151旅派把两个地面战斗营与炮兵营派过去。如果进展顺利,在771旅到达之前,先期到达的153旅就会向西里古里发起进攻。”
“动作挺快的嘛。”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还是按照计划进行,别理会凌云霄,让他晚点上场,才能激发他的积极性。”
“我也是这么说的。”
裴承毅皱了下眉头,朝袁晨皓看了过去。
袁晨皓笑了笑,说道:“我说你不在指挥部,调整作战心动的事情由你决定,说不定凌云霄正在找你呢。”
“让他找去吧,找到我的时候,行动已经开始了。”
袁晨皓笑着摇了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你去把西线部队的情况调出来,等下到休息室找我。”
裴承毅到了休息室后不久,袁晨皓就带着一台掌上计算机赶了过来。
虽然把重点放在了东线战场上,但是考虑到巴军的实际战斗力,以及进攻克什米尔蛮控区的意愿,裴承毅留了一手,把61、62与66军派了过去。3个军中,只有66军是标准重装军,61军与62军在2032年的现代化改编中,按照战略反应部队的标准组建,作战能力与77军相当。
看上去,部署在西线战场上的部队并不多。
关键问题不是部队多寡,而是基础条件能否支持部队作战。
与东线战场相比,西线战场上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不到位。虽然共和国在大西阿里地区的南部地区,也就是象泉河沿岸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空军基地就有5座(门士、曲龙、东波、香孜与曲松);还从门士引出了一条通往札达、最终到达曲松,贯通整个札达地区的铁路直线;铁路沿线修建了数十条通往各处军事基地的高等级公路,到2035年初,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1500千米。但是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阿里南部地区的军事基地对作战行动的帮助不是很大,重型部队仍然得依靠地面道路网机动,而该地区并没有通往蛮度西北地区的铁路与公路线,地面作战仍然得依靠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问题就在这里,克什米尔巴控区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巴基斯坦并不重视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基础建设。比如克什米尔地区本来就很偏僻,人口密度不高,城镇不多,投入巨额资金修建铁路与公路的经济意义并不大;修建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也存在严重的战略安全隐患,因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同样可以为敌国进攻提供便利。
到2035年初,巴基斯坦用了20年的时间,只修通了由伊斯兰堡通往斯利纳加的高等级公路,克什米尔巴控区内公路通车里程不到2000千米,除了经红其拉甫口岸通往巴基斯坦的战略大通道之外,只有一条从列城出发、经喀喇昆仑山口、连接到新西公路线上的低等级公路。
基础设施不完善,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没有用。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不是20世纪60年代的那场战争,充当主力的不是靠双脚机动的步兵,而是靠轮子机动的机械化部队。在交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部队很难在战场上发挥应有作用。
从这也能看出,裴承毅在西线部署3个军的根本意图。
66军是重装军,装甲力量十分强大,战斗力顶得上巴军5个装甲师。如果巴军无法在克什米尔地区取得突破,甚至被蛮军击溃,66军就将从战略通道进入巴基斯坦,参加克什米尔地区的地面战斗,甚至帮助巴军攻打克什米尔南部地区。以克什米尔地区的道路交通情况,为了支援66军作战,共和国必须动员200架战术运输机,并且在沿途修建多处能够供战术运输机起降的野战机场。66军打开通往蛮度西北地区的大门之后,再以空运的方式将2个战略反应军投入战场,实施纵深进攻。只要能够占领一条主要交通干线,比如从拉合尔到阿姆利则的铁路线,就能投入更多的地面作战部队。此时,增援部队不一定需要由陆路前往战场,可以由海路前往巴基斯坦南部港口,然后利用巴基斯坦的铁路向前线机动,从而大大降低后勤保障难度。
3个军的兵力不算多,却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西北地区是蛮度的心脏地区,是蛮度人口最密集、交通最发达的地区,更是首都新德里的屏障。为了守住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巩固首都防御圈,蛮军在克什米尔南部地区部署了大约30个师的地面部队、其中装甲师在10个以上,在第二道防线上部署了25个师、其中7个是装甲师。作为进攻一方,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北部地区部署了大约20个师、其中只有8个装甲师,巴基斯坦还在拉合尔地区部署了12个师、其中4个是装甲师。双方的兵力对比并不平衡,就算巴基斯坦陆军的战斗力并不差,其主战装备非常先进,比如从共和国引进的dz-21p(p是巴基斯坦的代号,具体性能相当于dz-21c)主战坦克就比蛮度的所有主战坦克都要先进。炮兵方面,巴基斯坦在2032年从共和国引进了12套轨道电磁炮系统,组建了12个远程炮兵营(与共和国陆军的轨道电磁炮系统相比,出售给巴基斯坦的轨道电磁炮的输出能量降低了30%,射程也降低到200千米以内,为其配备的电力供应装置只能同时为18门电磁炮提供电能,因此炮兵营的规模缩减了25%)。其他主战武器上,巴基斯坦更是全面领先。
如果不是拥有装备技术上的优势,巴基斯坦不可能在克什米尔地区占据主动权。
关键问题是,巴基斯坦陆军的主要任务是防御,而不是进攻。从综合国力上看,巴基斯坦远不如蛮度,即便得到了共和国的全力支持,也不大可能在全面战争中击败蛮度,更不可能主动发起进攻。
按照裴承毅的估计,巴基斯坦陆军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这也正是裴承毅最大的担忧。
“66军现在在哪?”
“刚刚从叶城出发,预计两天后通过红其拉甫口岸。”
裴承毅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联系蹇柄彪少将,让他军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三十六小时内进入巴基斯坦。”
“提前参战?”
“我会联系巴军总参谋长,66军到达巴基斯坦后不会立即参战。”裴承毅掏出香烟,先给袁晨皓点上了一根,“我已经与巴军总参谋长说好了,巴军将在明天凌晨发起进攻。虽然巴军的准备非常充分,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巴军的进攻不会过于积极,甚至不会在我们完成东线进攻之前取得实质性进展。拖下去的话,对我们非常不利。西里古里的战斗最多打上二十四小时,随后我们将进军蛮度东部地区。东线上的战斗很有可能在一周之内完成。如果到时候巴军没有打开局面,我们就得自己动手。先让66军进入巴基斯坦,做好准备,免得浪费时间。”
“这样的话,最好对西线进攻计划做出调整。”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肯定要调整,还得让61军与62军尽快进入战斗状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打赢东线上的战斗,然后才能对付西线上的敌人。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巴军身上。”
“还得向总参谋部报告,免得引来麻烦。”
“等我们调整了作战计划后再说,到时候让项总帮我们处理。”
见到裴承毅明白他的意思,袁晨皓没再多说。
调整作战计划的最大麻烦不是来自总参谋部,而是元首府。毕竟与巴军协同作战是元首订下的战略,现在裴承毅打算抛开巴军单干,首先就得过元首那一关。裴承毅没有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而是把问题踢给了项铤辉,表明这个问题并不严重。说白了,元首关心的不是如何打败敌人,而是能不能打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