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极速狂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三十八章 极速狂飚
顶住第一轮导弹攻击之后,位于舰队最西面的那艘多用途驱逐舰率先启动雷达。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作用半径在30千米左右,距离越远,受到的影响就越小,而第一批导弹是从东面飞来的,所以由位于舰队最东面的战舰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而位于舰队最西面的战舰受到的影响最小。
“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没有任何喘息机会,第二批导弹接踵而至。
更重要的是,这批导弹是从南面飞来的。
驱逐舰上的雷达仅用2秒钟就对来袭的导弹扫描了20次,计算出了导弹群的方位、距离、速度、高度、数量等等重要参数,随后又用了2秒钟,把这些重要的数据发送给了舰队里的其他战舰。
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分享战场信息了。
就算在之前的战斗中没有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舰队的电子设备、特别是引导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没有瘫痪,因为刚刚以最大能力拦截了第一批导弹,所以舰队里各艘战舰上剩余的防空导弹根本无法拦截第二批导弹。更重要的是,第二批导弹被发现的时候,距离舰队不到60千米,留给舰队的反映时间只有10多秒,根本来不及组织防空作战。面对这样的攻击,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作用范围在30千米左右,超过了舰队防空作战时的活动范围,所以按照美国海军的作战守则,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发现、谁负责”。也就是说,由发现导弹的战舰引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将战场信息发送给其他战舰,仅仅是为了让其战舰做好准备。
问题是,在10来秒的时间内,其他战舰能够做好准备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舰队刚刚顶住了一轮攻击,位于最东面的驱逐舰启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在第二批导弹到达的时候,舰队东面的战舰还在检查电子系统,有些战舰的火控系统甚至没有联结到战术信息共享平台上,也就无法获得其他战舰提供的战场信息,也就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强制电磁干扰。
当然,负责舰队防空的那艘驱逐舰不会因此不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
控制驱逐舰的不是舰长、也不是战舰上的其他军官,而是一台具有初级人工智能的火控计算机。这台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除了能够对程序进行分析之外,还能对获取的战场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当时战舰上的雷达发现了大约200个具有威胁的空中目标,火控计算机据此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舰队剩余的防空反导能力不足以击落全部反舰导弹,3艘航母均将遭到重创。根据这个结论,火控计算机就能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序启动战舰上的强制电磁干扰系统。
当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也不是万能的。
印度战争期间,共和国空军与海军就用行动证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存在缺陷,采用适当的办法就能削弱其影响力。在众多的办法中,提高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出现之后,世界各国的新一代反舰导弹都采用了对抗措施。除了某些采用闭路制导系统的反舰导弹之外,最常用的应对措施就是一种被称为“锁止系统”的非常简单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在遇到强制电磁干扰的时候启动某种类似于机械锁的装置,锁定导弹的控制翼面,让导弹以受到干扰前的状态完成最后阶段的飞行。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导弹变成了一枚普通炮弹。为了提高命中率,采用“锁止系统”的导弹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快的末段飞行速度,二是直来直去的末段攻击弹道。
随着反舰导弹的最快飞行速度由21世纪初的3马赫提高到10年代初的4马赫、20年代初的6马赫、20年代末的8马赫、30年代初的10马赫、直到现在的20马赫,速度不再是反舰导弹的性能瓶颈,反而成为了反舰导弹的一大特色。
谁都知道,反舰导弹的速度越快,对战舰的威胁越大。
如果反舰导弹的速度达到了20马赫,即海平面速度相当于每秒6800米,即便遇到了敌人的强制电磁干扰,在“锁止系统”的帮助下,对战舰的命中率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非制导弹药。这不是简单的推测,而是依靠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对飞行速度高达每秒6800米的导弹来说只需要4.4秒就能飞出30千米,而对航速为45节的大型水面战舰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概能够航行100米。10万吨的超级航母的舰长超过300米,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的舰长也在200米左右。即便考虑到导弹的入射角(导弹飞行弹道与战舰航行方向的夹角)不可能为90度,一般在30度到60度之间,攻击航母最多只需要3枚导弹,攻击巡洋舰等大型战舰则最多只需要4枚导弹。以非制导弹药的标准计算,25%到33%的命中率已经非常惊人了。
当然,要让导弹在海面上空的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别说有没有充足的动力装置,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导弹弹体与空气摩擦将产生上万摄氏度的高温,足以融化或者烧毁任何材料。因为反舰导弹需要长时间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就算仿照空天飞机与宇宙飞船,在外表面涂上一层绝热涂料都没有用。可以说,直到21世纪30年代末,反舰导弹的速度才达到20马赫,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高速飞行产生的超高温度。当然,导弹的动力系统也是个问题。物体在大气层中飞行时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速度提高一倍,阻力就提高4倍。将导弹的飞行速度从2马赫提高到20马赫,所需要的推力就需要提高100倍。在动力系统的体积与质量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将推力提高100倍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速度与高温是两个相生相随的问题。
问题是,在2035年之前,还没有人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解决。
直到2035年之后,也就是速度高达10马赫的反舰导弹在实战中大显威力之后,共和国与美国的导弹工程师才着力突破“20倍音速障碍”。当时,共和国与美国的工程师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让导弹与空气隔绝。
事实上,这也不是什么创意。
早在21世纪初,俄罗斯的“风暴”鱼雷就采用了超空泡技术,而“超空泡技术”就是让让鱼雷与水隔绝,从而彻底消除海水产生的阻力,将鱼雷的最大速度由70节提高到200节(相当于每秒100米)。与之相比,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要想飞得更快,也得采用类似的方法。
理论不复杂,实施起来却非常复杂。
在海水中,可以用高压空气吹开海水。相对于海水,空气的密度低得多,产生的阻力也就小得多。对于速度仅有200节的鱼雷来说,空气产生的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大气层中,要让导弹与空气隔绝,就得在导弹与空气间制造出一层真空。制造真空并不难,问题是真空在大气层中是无法自然存在的,也就无法长久保存下去。加上真空产生的负压,反而会降低导弹的飞行速度。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容易实现。
原理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用电磁场的排斥效应。首先将导弹周围的空气离子化,即让空气中的分子成为带电离子,而且是同一性质的带电离子,然后使导弹的弹体带同样性质的电荷,只要电场足够强大,就能利用电场排斥作用将带电的空气离子排开,在导弹外表面制造出一层真空。
要想将这一理论变成现实,最大的问题就是获得足够强大的电场。
以c-666a型导弹为例,在弹重为1250千克的情况下,导弹在距离目标135千米的时候开始加速冲刺,末段弹道飞行时间为20秒,所需电能超了14gj,相当于250千克16级复合蓄电池充满电时所含有的电能。对于1枚质量为1250千克的反舰导弹来说,肯定无法携带250千克复合蓄电池。就算换上在2041年初才在实验室里诞生的20级复合蓄电池,也难以满足需要。因为复合蓄电池的储电能力与质量成正比、也就是与电池的体积成正比,而导弹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加大导弹的质量来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事实上,在c-666a之前,第一种速度达到20马赫的实验型反舰导弹的质量就超过了5000千克。显然,重达5000千克的导弹不但造价高得让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接受,也不具备实战部署能力。说直接点,就算用战略轰炸机发射,一架轰炸机也只能携带2到6枚导弹,至少需要100架轰炸机才能进行一次饱和打击,而100架轰炸机的造价比1支航母战斗群还要高得多。
共和国能够率先研制出20马赫的反舰导弹,就是因为在相关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与其他反舰导弹相比,c-666a除了保持较为细长的弹体结构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导弹尾部,从4台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的中间引出了一根长度超过5米的“尾巴”。平时这根由记忆合金制造的金属导线埋藏在导弹尾部,只有在导弹发射之后,而且速度超过10马赫的情况下,才会伸展出来。这根“尾巴”的作用很简单,那就是为周围的带电离子提供一个综合电场。说得直接一点,c-666a的壳体带的是负电,在导弹急速飞行的时候,周围同样带负电的离子会在电场力与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迅速向导弹尾部集中,如果没有这根“尾巴”,这些离子就会在富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以放电的方式释放出多余的电能,从而对导弹够成威胁,甚至会对导弹的速度与方向造成影响。有了这根“尾巴”之后,带负电的离子就能在此放出电能,同时可以加快带电离子的运动速度,在导弹尾部形成一个强大的电场与压力场。“尾巴”长达好几米,主要就是为了削弱异性带电离子相吸,对导弹的飞行速度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还是加快了外表面带电离子的运动速度,使导弹正面的空气密度降低了好几个数量级,从而将导弹的“放电”要求大大降低,也就让导弹不需要携带太多的复合蓄电池,使导弹的质量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之内。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而且非常实用的设计。
这个设计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却充分反映出了工程师的创造力。
反舰导弹性能的迅速提升,逼迫舰队防空系统快速升级。
2035年,10马赫的反舰导弹让世界各国对共和国的反舰导弹刮目相看。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向不太重视反舰导弹的美国海军加快了相关研究的速度,并且对舰队防空能力做了重新评估。得知共和国正在加紧研制速度高达20马赫的反舰导弹之后,美国海军更是一反常态的调整了舰队防空秩序,将原先给予厚望的外围防空放在了舰队防空之后,随后又将舰队的末段拦截能力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事实上,真正能够抵抗20马赫反舰导弹的,就只有基于能量武器的末段拦截系统。
因为20马赫反舰导弹的速度原理并不复杂,所以美国海军在寻求对策的时候,优先考虑了粒子束武器,而且是带电离子束武器,而不是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更有发展前景的中性粒子束武器。原因很简单,带电离子束武器能够有效破坏20马赫反舰导弹的“真空膜”,让导弹在击中目标之前就在大气层中烧毁。虽然带电粒子束武器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会受到地球磁场与大气层的影响,射程与精度都不是很高,但是在近距离作战中,这个问题几乎不用考虑,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非常可惜的是,粒子束武器离实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对而言,高能脉冲激光武器更加具有发展前景,至少已经在共和国与美国海军的现代化战舰上得到了应用。与带电粒子束武器一样,高能脉冲激光武器能够通过在目标上产生高温来生成带电离子,从而破坏导弹的“真空膜”,最终让导弹在大气层中烧毁。
问题是,高能脉冲激光武器对能量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只能部署在用大功率可控聚变反应堆为动力系统的大型战舰上,而在美国海军中,只有最新式的“杰弗逊”级航母,以及“劳伦斯”级驱逐舰上的动力系统达到了这一要求。也就是说,只有这两种战舰上配备了高能脉冲激光武器。
其他战舰的末段拦截系统,要么是在20年代初期研制的连续波激光拦截期,要么就是在20年代末期研制的电磁速射炮。虽然这两种末段拦截系统也属于能量武器,但是这两种系统只能对付飞行速度在10马赫以下的反舰导弹,根本无法对付飞行速度高达30马赫的c-666a型反舰导弹。
对美国海军舰队来说,最值得庆幸的肯定是c-666a无法像其他反舰导弹那样,几百上千枚的发起集群攻击。因为导弹是依靠电离产生的“真空膜”来达到20马赫的速度,所以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不正常扰动都有可能使导弹受到影响,最终在大气层中烧毁。也就是说,如果几十枚导弹从同一个方向发起突击,而且间隔距离太短,哪怕只有一枚导弹遭到拦截,也有可能导致所有导弹实效。如此一来,攻击的时候,c-666a对弹道的设置要求非常高,也就很难发起集群攻击。
也就是说,此时杀向“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c-666a不是200多枚,而是大约100枚。让美国战舰判断错误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c-666a在末段攻击时,会抛掉连接着巡航发动机的弹体。在没有达到最大射程的情况下,弹体与弹头分离之后,不会立即坠毁,而会沿着分离时的航向,用比弹头稍微慢一点的速度继续向前飞行。因为c-666a的弹头占到了导弹总质量的55%,所以美国战舰将分离后的弹头与弹体都当成了导弹,从而把来袭导弹的数量夸大了一倍。
即便如此,100多枚导弹仍然占据了美国舰队南面的全部攻击航道。
因为失去了外围拦截能力,所以在使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之后,美国舰队立即对来袭导弹进行末段拦截。
可想而知,美国舰队不可能将100多枚导弹全部打下来,肯定会有损失!
第一百三十八章 极速狂飚
顶住第一轮导弹攻击之后,位于舰队最西面的那艘多用途驱逐舰率先启动雷达。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作用半径在30千米左右,距离越远,受到的影响就越小,而第一批导弹是从东面飞来的,所以由位于舰队最东面的战舰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而位于舰队最西面的战舰受到的影响最小。
“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没有任何喘息机会,第二批导弹接踵而至。
更重要的是,这批导弹是从南面飞来的。
驱逐舰上的雷达仅用2秒钟就对来袭的导弹扫描了20次,计算出了导弹群的方位、距离、速度、高度、数量等等重要参数,随后又用了2秒钟,把这些重要的数据发送给了舰队里的其他战舰。
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分享战场信息了。
就算在之前的战斗中没有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舰队的电子设备、特别是引导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没有瘫痪,因为刚刚以最大能力拦截了第一批导弹,所以舰队里各艘战舰上剩余的防空导弹根本无法拦截第二批导弹。更重要的是,第二批导弹被发现的时候,距离舰队不到60千米,留给舰队的反映时间只有10多秒,根本来不及组织防空作战。面对这样的攻击,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作用范围在30千米左右,超过了舰队防空作战时的活动范围,所以按照美国海军的作战守则,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发现、谁负责”。也就是说,由发现导弹的战舰引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将战场信息发送给其他战舰,仅仅是为了让其战舰做好准备。
问题是,在10来秒的时间内,其他战舰能够做好准备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舰队刚刚顶住了一轮攻击,位于最东面的驱逐舰启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在第二批导弹到达的时候,舰队东面的战舰还在检查电子系统,有些战舰的火控系统甚至没有联结到战术信息共享平台上,也就无法获得其他战舰提供的战场信息,也就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强制电磁干扰。
当然,负责舰队防空的那艘驱逐舰不会因此不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
控制驱逐舰的不是舰长、也不是战舰上的其他军官,而是一台具有初级人工智能的火控计算机。这台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除了能够对程序进行分析之外,还能对获取的战场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当时战舰上的雷达发现了大约200个具有威胁的空中目标,火控计算机据此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舰队剩余的防空反导能力不足以击落全部反舰导弹,3艘航母均将遭到重创。根据这个结论,火控计算机就能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序启动战舰上的强制电磁干扰系统。
当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也不是万能的。
印度战争期间,共和国空军与海军就用行动证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存在缺陷,采用适当的办法就能削弱其影响力。在众多的办法中,提高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出现之后,世界各国的新一代反舰导弹都采用了对抗措施。除了某些采用闭路制导系统的反舰导弹之外,最常用的应对措施就是一种被称为“锁止系统”的非常简单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在遇到强制电磁干扰的时候启动某种类似于机械锁的装置,锁定导弹的控制翼面,让导弹以受到干扰前的状态完成最后阶段的飞行。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导弹变成了一枚普通炮弹。为了提高命中率,采用“锁止系统”的导弹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快的末段飞行速度,二是直来直去的末段攻击弹道。
随着反舰导弹的最快飞行速度由21世纪初的3马赫提高到10年代初的4马赫、20年代初的6马赫、20年代末的8马赫、30年代初的10马赫、直到现在的20马赫,速度不再是反舰导弹的性能瓶颈,反而成为了反舰导弹的一大特色。
谁都知道,反舰导弹的速度越快,对战舰的威胁越大。
如果反舰导弹的速度达到了20马赫,即海平面速度相当于每秒6800米,即便遇到了敌人的强制电磁干扰,在“锁止系统”的帮助下,对战舰的命中率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非制导弹药。这不是简单的推测,而是依靠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对飞行速度高达每秒6800米的导弹来说只需要4.4秒就能飞出30千米,而对航速为45节的大型水面战舰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概能够航行100米。10万吨的超级航母的舰长超过300米,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的舰长也在200米左右。即便考虑到导弹的入射角(导弹飞行弹道与战舰航行方向的夹角)不可能为90度,一般在30度到60度之间,攻击航母最多只需要3枚导弹,攻击巡洋舰等大型战舰则最多只需要4枚导弹。以非制导弹药的标准计算,25%到33%的命中率已经非常惊人了。
当然,要让导弹在海面上空的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别说有没有充足的动力装置,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导弹弹体与空气摩擦将产生上万摄氏度的高温,足以融化或者烧毁任何材料。因为反舰导弹需要长时间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就算仿照空天飞机与宇宙飞船,在外表面涂上一层绝热涂料都没有用。可以说,直到21世纪30年代末,反舰导弹的速度才达到20马赫,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高速飞行产生的超高温度。当然,导弹的动力系统也是个问题。物体在大气层中飞行时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速度提高一倍,阻力就提高4倍。将导弹的飞行速度从2马赫提高到20马赫,所需要的推力就需要提高100倍。在动力系统的体积与质量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将推力提高100倍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速度与高温是两个相生相随的问题。
问题是,在2035年之前,还没有人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解决。
直到2035年之后,也就是速度高达10马赫的反舰导弹在实战中大显威力之后,共和国与美国的导弹工程师才着力突破“20倍音速障碍”。当时,共和国与美国的工程师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让导弹与空气隔绝。
事实上,这也不是什么创意。
早在21世纪初,俄罗斯的“风暴”鱼雷就采用了超空泡技术,而“超空泡技术”就是让让鱼雷与水隔绝,从而彻底消除海水产生的阻力,将鱼雷的最大速度由70节提高到200节(相当于每秒100米)。与之相比,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要想飞得更快,也得采用类似的方法。
理论不复杂,实施起来却非常复杂。
在海水中,可以用高压空气吹开海水。相对于海水,空气的密度低得多,产生的阻力也就小得多。对于速度仅有200节的鱼雷来说,空气产生的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大气层中,要让导弹与空气隔绝,就得在导弹与空气间制造出一层真空。制造真空并不难,问题是真空在大气层中是无法自然存在的,也就无法长久保存下去。加上真空产生的负压,反而会降低导弹的飞行速度。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容易实现。
原理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用电磁场的排斥效应。首先将导弹周围的空气离子化,即让空气中的分子成为带电离子,而且是同一性质的带电离子,然后使导弹的弹体带同样性质的电荷,只要电场足够强大,就能利用电场排斥作用将带电的空气离子排开,在导弹外表面制造出一层真空。
要想将这一理论变成现实,最大的问题就是获得足够强大的电场。
以c-666a型导弹为例,在弹重为1250千克的情况下,导弹在距离目标135千米的时候开始加速冲刺,末段弹道飞行时间为20秒,所需电能超了14gj,相当于250千克16级复合蓄电池充满电时所含有的电能。对于1枚质量为1250千克的反舰导弹来说,肯定无法携带250千克复合蓄电池。就算换上在2041年初才在实验室里诞生的20级复合蓄电池,也难以满足需要。因为复合蓄电池的储电能力与质量成正比、也就是与电池的体积成正比,而导弹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加大导弹的质量来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事实上,在c-666a之前,第一种速度达到20马赫的实验型反舰导弹的质量就超过了5000千克。显然,重达5000千克的导弹不但造价高得让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接受,也不具备实战部署能力。说直接点,就算用战略轰炸机发射,一架轰炸机也只能携带2到6枚导弹,至少需要100架轰炸机才能进行一次饱和打击,而100架轰炸机的造价比1支航母战斗群还要高得多。
共和国能够率先研制出20马赫的反舰导弹,就是因为在相关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与其他反舰导弹相比,c-666a除了保持较为细长的弹体结构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导弹尾部,从4台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的中间引出了一根长度超过5米的“尾巴”。平时这根由记忆合金制造的金属导线埋藏在导弹尾部,只有在导弹发射之后,而且速度超过10马赫的情况下,才会伸展出来。这根“尾巴”的作用很简单,那就是为周围的带电离子提供一个综合电场。说得直接一点,c-666a的壳体带的是负电,在导弹急速飞行的时候,周围同样带负电的离子会在电场力与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迅速向导弹尾部集中,如果没有这根“尾巴”,这些离子就会在富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以放电的方式释放出多余的电能,从而对导弹够成威胁,甚至会对导弹的速度与方向造成影响。有了这根“尾巴”之后,带负电的离子就能在此放出电能,同时可以加快带电离子的运动速度,在导弹尾部形成一个强大的电场与压力场。“尾巴”长达好几米,主要就是为了削弱异性带电离子相吸,对导弹的飞行速度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还是加快了外表面带电离子的运动速度,使导弹正面的空气密度降低了好几个数量级,从而将导弹的“放电”要求大大降低,也就让导弹不需要携带太多的复合蓄电池,使导弹的质量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之内。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而且非常实用的设计。
这个设计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却充分反映出了工程师的创造力。
反舰导弹性能的迅速提升,逼迫舰队防空系统快速升级。
2035年,10马赫的反舰导弹让世界各国对共和国的反舰导弹刮目相看。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向不太重视反舰导弹的美国海军加快了相关研究的速度,并且对舰队防空能力做了重新评估。得知共和国正在加紧研制速度高达20马赫的反舰导弹之后,美国海军更是一反常态的调整了舰队防空秩序,将原先给予厚望的外围防空放在了舰队防空之后,随后又将舰队的末段拦截能力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事实上,真正能够抵抗20马赫反舰导弹的,就只有基于能量武器的末段拦截系统。
因为20马赫反舰导弹的速度原理并不复杂,所以美国海军在寻求对策的时候,优先考虑了粒子束武器,而且是带电离子束武器,而不是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更有发展前景的中性粒子束武器。原因很简单,带电离子束武器能够有效破坏20马赫反舰导弹的“真空膜”,让导弹在击中目标之前就在大气层中烧毁。虽然带电粒子束武器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会受到地球磁场与大气层的影响,射程与精度都不是很高,但是在近距离作战中,这个问题几乎不用考虑,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非常可惜的是,粒子束武器离实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对而言,高能脉冲激光武器更加具有发展前景,至少已经在共和国与美国海军的现代化战舰上得到了应用。与带电粒子束武器一样,高能脉冲激光武器能够通过在目标上产生高温来生成带电离子,从而破坏导弹的“真空膜”,最终让导弹在大气层中烧毁。
问题是,高能脉冲激光武器对能量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只能部署在用大功率可控聚变反应堆为动力系统的大型战舰上,而在美国海军中,只有最新式的“杰弗逊”级航母,以及“劳伦斯”级驱逐舰上的动力系统达到了这一要求。也就是说,只有这两种战舰上配备了高能脉冲激光武器。
其他战舰的末段拦截系统,要么是在20年代初期研制的连续波激光拦截期,要么就是在20年代末期研制的电磁速射炮。虽然这两种末段拦截系统也属于能量武器,但是这两种系统只能对付飞行速度在10马赫以下的反舰导弹,根本无法对付飞行速度高达30马赫的c-666a型反舰导弹。
对美国海军舰队来说,最值得庆幸的肯定是c-666a无法像其他反舰导弹那样,几百上千枚的发起集群攻击。因为导弹是依靠电离产生的“真空膜”来达到20马赫的速度,所以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不正常扰动都有可能使导弹受到影响,最终在大气层中烧毁。也就是说,如果几十枚导弹从同一个方向发起突击,而且间隔距离太短,哪怕只有一枚导弹遭到拦截,也有可能导致所有导弹实效。如此一来,攻击的时候,c-666a对弹道的设置要求非常高,也就很难发起集群攻击。
也就是说,此时杀向“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c-666a不是200多枚,而是大约100枚。让美国战舰判断错误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c-666a在末段攻击时,会抛掉连接着巡航发动机的弹体。在没有达到最大射程的情况下,弹体与弹头分离之后,不会立即坠毁,而会沿着分离时的航向,用比弹头稍微慢一点的速度继续向前飞行。因为c-666a的弹头占到了导弹总质量的55%,所以美国战舰将分离后的弹头与弹体都当成了导弹,从而把来袭导弹的数量夸大了一倍。
即便如此,100多枚导弹仍然占据了美国舰队南面的全部攻击航道。
因为失去了外围拦截能力,所以在使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之后,美国舰队立即对来袭导弹进行末段拦截。
可想而知,美国舰队不可能将100多枚导弹全部打下来,肯定会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