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军事政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十二章 军事政变
12月27日,阿斯塔纳市郊。
虽然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仍在肆虐,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刷新了有温度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纪录,但是杜兹伊科夫兵营里面却热火朝天。数十辆坦克、数十辆步兵战车、以及上百辆装甲运兵车依次停在兵营的大门后面,成百上千全副武装的士兵聚集在广场上,数十道由大功率聚光灯产生的光柱在官兵头顶上空来回晃动着,嘹亮的陆军进行曲在营地上空回荡着,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随着卫戍部队司令阿卡耶夫少将出现,进行曲嘎然而止,聚光灯也转向了高高的讲台。在阿卡耶夫少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后,聚集在广场上的官兵分成数十股人流,步伐坚定的迈向各自的坦克车辆。短短数分钟后,一股由俄罗斯援助的坦克战车组成的钢铁急流就离开了杜兹伊科夫兵营,在凛冽的寒风之中,坚定不移的开向不远处的哈萨克斯坦首都。天色还未放亮,阿斯塔纳市区内就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枪声。
时隔不到两年,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再次爆发军事政变。
此时,数千千米之外的共和国新都元首府的地下会议中心里面,极具针对性的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了数个小时。
东方闻再次来到会议室的时候,元首府警卫部队的官兵为参会高官送来了午饭。
因为会议特别重要,所以午饭随便安排了一下,每个人都是一份盒饭。当然,不够的话,还可以要第二份。只是从会议中心的氛围来看,恐怕也没人有胃口。
警卫员刚刚离开,一名身着空军少校军服的年轻军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在总参谋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让少校军官出去后,袁晨皓朝坐在旁边的裴承毅点了点头,随即向协助会议的秘书看了过去。几秒钟后,大厅中央的虚拟三维投影区内出现了一幅立体画面,袁晨皓也离开座位,来到虚拟三维投影仪的控制台前面。
“这是由我军无人侦察机拍下的实时画面。”
说完这句话,袁晨皓稍微停顿了一下。因为参会人员多少都有点军事尝试,就连雍玉刚也与军队有点瓜葛(年轻的时候担任过驻外使领馆的军事参赞),所以仅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事实上,直到这个时候,会议才算进入正题。
天亮前,裴承毅在接到刘晓宾的电话,得知哈萨克斯坦首都卫戍部队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开出军营之后,立即让东方闻逐个联系军政要员,召开紧急会议。与此同时,裴承毅亲自给袁晨皓打了电话,让他直接给驻扎在西北地区的战略侦察部队下达命令,派一架侦察机过去探明情况。
虽然战略侦察机的速度均在20马赫以上,但不是说出动就能立即出动。
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共和国当局就耗费大力气,着手研制高超音速亚轨道战略侦察机。当时提出这一设想的,正是刚刚指挥共和国军队打赢了印度战争的裴承毅。根据裴承毅提交给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项目计划书,研制亚轨道战略侦察机有很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了与目标国发生冲突。按照相关国际法,领空有国界,外层空间没有国界。这也很好理解,航天器都是轨道飞行器,必须围绕地心飞行,肯定会进去其他国家上空,如果外层空间也有国界,谁都别想发射人造卫星了。
关键就是,大气层的边缘在哪?
纯粹从自然角度出发,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与散逸层,最大外边缘在1000千米以上,而人造卫星的飞行轨道可以低到100多千米。受此影响,国际社会上对大气层的具体划分方式没有明确说法,即在多高飞行才算轨道飞行器,并没有一个明确定论。
正是如此,有了亚轨道飞行器的存在空间。
拿共和国空军的高超音速无人战略侦察机来说,作业飞行高度在80千米左右,即位于中间层的顶端,而其最大飞行高度为160千米,在热层的底部。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飞行高度。比如在低危险区域飞行时,可以将高度降低到80千米以下,以自由模式飞行,获取更高的拍摄精度。如果需要前往高危险区域,则可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60千米,以轨道模式飞行,既能获得近互无限的航程,还能利用国际法,避免遭到拦截。
当然,这也只能在和平时期,以及对付普通国家时管用。
要知道,这种划时代的战略侦察机问世之后,首先就被用来侦察美国本土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每次都会遭到北美防空司令部与美国本土防空部队的高度关注,还有几次遭到低功率激光器照射,使机载侦察设备失灵。更多的时候,则由美国天军的空天战斗机为伴,使侦察行动失去意义。
万幸的是,俄罗斯的天军还不成气候。
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没有战略防御系统,也就无法对付亚轨道飞行器。
当然,作为亚轨道飞行器,即便时刻都做好了起飞准备,从接到命令到到达目标上空怎么也需要几个小时。
战略侦察机到达之前,主要通过三条渠道获得情报。一是共和国驻哈大使馆发来的实时消息,二是军情局的线报,三是战略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因为已经启动紧急机制,所以所有情报都在军情局汇总,由军情局的情报分析部门进行前期处理,再发给元首府,供国家领导人参考。
事实上,这三条线提供的情报已经足够准确了。
军事政变爆发之后,阿斯塔纳的卫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入总统府,拘押了替俄罗斯卖命的总统托斯托耶夫斯基,并且宣布在去年由俄罗斯扶持成立的政权为非法政权,阿卡耶夫少将宣布效忠于流亡海外的前总统杜达耶夫。因为是早就策划好了的军事政变,所以在阿卡耶夫宣布政治立场之后不到半个小时,杜达耶夫的新闻发言人就在乌鲁木齐表示,任命阿卡耶夫为哈萨克斯坦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主席,负责军事管制期间的一切事务,随后秘密回国的前国防部长,也是杜达耶夫的弟弟卡廷加.杜达耶夫在阿拉木图露面,宣布成立哈萨克斯坦临时过渡政府。到此,一场军事政变所必须具备的全部步骤顺利完成,前后不到4个小时。
如果说这是一次完全由杜达耶夫余党策划的军事政变,恐怕没人能够相信。
要知道,一年多前,还是哈萨克斯坦内务部特别警察部队司令的阿卡耶夫上校还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死忠,如果没有这位控制着哈萨克斯坦特种部队的军人支持,就算托斯托耶夫斯基能够上台,双手也会沾满众多同胞的鲜血,其政权注定不会稳固。在阿卡耶夫的帮助下,托斯托耶夫斯基才兵不刃血的完成军事政变,并且将众多反对派赶出哈萨克斯坦,使其政权的合法性得到承认。作为回报,托斯托耶夫斯基不但让阿卡耶夫晋升为陆军少将,还将他放在了至关重要的首都卫戍部队司令的位置上,使其成为哈萨克斯坦军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将军之一。
由此可见,如果仅仅只是杜达耶夫余党,阿卡耶夫肯定不会背叛托斯托耶夫斯基。
关键就在这里,阿卡耶夫为什么要背叛托斯托耶夫斯基。
根据后来公布的一些资料,在2057年初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阿拉木图空难中,阿卡耶夫的父母与长子全部遇难,而针对这起空难的调查却不了了之。按照军情局相关文件中的记录,这起空难很有可能与俄罗斯情报部门刺杀杜达耶夫的行动有关,因为在遇难人员中有杜达耶夫执政时期的安全顾问。正是这场空难,让阿卡耶夫的政治立场发生改变,将他推入了杜达耶夫阵营。当然,在阿卡耶夫与杜达耶夫之间,肯定有人牵线搭桥,而扮演这个角色的就是军情局。
也就是说,这是一起由军情局精心策划的军事政变。
当然,策划并不表示一定要参与。从情报战线出发,策划往往意味着为事件创造一切必要条件,但是不直接引发事件,而是借助第三方因素,或者以激励的方式,由事件参与者发起行动。说直接一点,军情局只需要为策划与发起军事政变的杜达耶夫与阿卡耶夫提供必要条件,并不需要直接参与。这么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那就是军事政变失败之后,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军情局,也就不用考虑卷入其中的恶果。2056年初,俄罗斯情报机构以类似的办法在哈萨克斯坦策划了军事政变,才让共和国当局无处着手,不能将矛头对准俄罗斯,也就没有报复的理由。
是否参与并不重要,结果才最为关键。
所有军事政变都一样,最初几个小时最为关键。如果能够赶在对方做出反应之前控制住局势,政变就成功了一大半。
从无人侦察机发回的实时影像来看,情况比预料的还要好得多。
虽然阿斯塔纳卫戍部队只有1万多人,但是阿卡耶夫是来自特种部队的将军,非常懂得如何精打细算的使用兵力。控制了总统府、国民议会、国务院、三军总参谋部、国家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等重要机构之后,卫戍部队正在阿卡耶夫的指挥下,逐步控制首都的对外通道,并且在市区外围的交通要点设置路障,检查过往车辆。为了安抚首都市民,阿卡耶夫除了勒令各大日常用品商店照常营业、且不得哄抬物价之外,还出动后勤部队,在市区内设置了数十个物资分发点,向有需要的市民分派粮食、瓶装水等必须物资。在此之前,上百辆配有高音喇叭的宣传车已经进入市区,从天亮后就开始巡回广播,要求市民尽可能的呆在家里,不要到处走动,即便有需要,也应该首先找就近的巡逻部队寻求帮助。当然,阿卡耶夫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让阿斯塔纳的警察向新政权效忠。在袁晨皓介绍相关情况的时候,阿卡耶夫正在做这件事情,即会见阿斯塔纳警察局长,让这位有20年服役经历的退役军人听从他的指挥。
可以说,搞军事政变,阿卡耶夫简直是轻车熟路。
当然,这也离不开军情局的暗中支持。虽然刘晓宾一直缩在角落里面,几个小时下来都没有说一句话,但是裴承毅等非常了解军情局的领导人都知道,这场秋风扫落叶般的军事政变有着明显的“军情局特征”,即策划周密,行动迅速,规模有限。
问题是,控制了阿斯塔纳,不等于控制了哈萨克斯坦。
同样的,卫戍部队向杜达耶夫效忠,不等于哈萨克斯坦国防军会向杜达耶夫效忠。
要知道,在过去的1年多里,在俄罗斯当局的积极支持下,托斯托耶夫斯基几乎铲除了所有杜达耶夫政府的余党。
虽然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在24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只有不到3000万国民,平均人口密度仅有每平方千米12人,不但比其他几个中亚国家低,就连人口总量也比乌兹别克斯坦少得多。但是哈萨克斯坦却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陆军总兵力超过`10万。更重要的是,受辽阔幅员影响,驻扎在首都附近的卫戍部队仅有1万人,其余九成以上的部队都分别驻扎在其他地区。
“看上去,政变已经成功了,但是我要说的是,最多只算得上成功了一半。”袁晨皓一边说着,一边关掉了虚拟三维投影仪。“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在其他八个师中,最多只有驻扎在阿拉木图与希姆肯特的两个师会投靠杜达耶夫,驻扎在阿可套的第7步兵师有可能保持中立,另外五个师都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死忠,其中驻扎在卡拉干达的第2装甲师、驻扎在巴浦洛达尔的第4装甲师与驻扎在阿列克谢耶夫卡的第5步兵师均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阿斯塔纳,围剿政变的第1步兵师。虽然就战斗力而言,第1步兵师是哈萨克斯坦军队中最强大的部队,但是同时面对三个师,即便不考虑其他因素,胜算也非常有限。按照我的判断,平叛部队要么已经上路,要么即将上路。也就是说,明天这个时候,阿斯塔纳就将遭到攻击。因为我军要想参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迟明天天亮之前,我们就得做出是否出兵的决定。我的意见是……”
没等袁晨皓把话说完,两名年轻军官从侧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一人朝袁晨皓做了过去,另外一人则朝坐在角落里的刘晓宾走了过去。
等参谋军官说完之后,袁晨皓面不改色的挥了挥手,让年轻军官出去了。等到另外一名年轻军官在刘晓宾耳边说完,离开会议中心之后,袁晨皓才长出口气,说道:“刚刚收到最新消息,第2装甲师、第4装甲师与第5步兵师已经在半个小时前陆续开出营地,预计将在二十到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阿斯塔纳。”
“空军方面有没有异常情况?”裴承毅到这个时候才问了一句。
“几个主要空军基地都加强了戒备,但是没有战机升空。”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刘晓宾。
“才收到的消息,政变部队以叛国罪处决了托斯托耶夫斯基。”
虽然刘晓宾的话波澜不惊,但是会议中心里的气氛立马就紧张了起来,神色本来就不大好看的雍玉刚差点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这时,刘晓宾也站了起来,走到了裴承毅身旁,说道:“契力亚科夫已经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紧急会议,俄军总参谋部按照应急方案,向西伯利亚战区与远东战区司令部下达了紧急动员令,各基层部队已经开始调动,主力部队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进入战斗状态,二线部队则需要四十八小时。暂时还无法确定俄罗斯会不会出兵干预,我们正在加紧搜集情报,有消息后随时汇报。”
裴承毅朝刘晓宾点了点头,朝脸色阴沉的雍玉刚看了过去。
“如果托斯托耶夫斯基还活着,也许还有转圜余地。阿卡耶夫意气用事,在未经公开审判的情况下处决托斯托耶夫斯基,已经使局势失去控制。我认为,走到这一步,俄罗斯出兵只是迟早的事情。”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得早做决定。”袁晨皓不失时机的添加了一句。
雍玉刚暗自叹了口气,朝裴承毅点了点头。
刘晓宾一副苦笑的神色,在裴承毅把目光转过来的时候,也微微点了点头。
扫了眼神色坚定的袁晨皓之后,裴承毅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焦魃山。不管怎么说,焦魃山是国家副元首,而且主管国务院日常事务,如此重大的决策不能没有他的意见与建议。
第三十二章 军事政变
12月27日,阿斯塔纳市郊。
虽然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仍在肆虐,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刷新了有温度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纪录,但是杜兹伊科夫兵营里面却热火朝天。数十辆坦克、数十辆步兵战车、以及上百辆装甲运兵车依次停在兵营的大门后面,成百上千全副武装的士兵聚集在广场上,数十道由大功率聚光灯产生的光柱在官兵头顶上空来回晃动着,嘹亮的陆军进行曲在营地上空回荡着,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随着卫戍部队司令阿卡耶夫少将出现,进行曲嘎然而止,聚光灯也转向了高高的讲台。在阿卡耶夫少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后,聚集在广场上的官兵分成数十股人流,步伐坚定的迈向各自的坦克车辆。短短数分钟后,一股由俄罗斯援助的坦克战车组成的钢铁急流就离开了杜兹伊科夫兵营,在凛冽的寒风之中,坚定不移的开向不远处的哈萨克斯坦首都。天色还未放亮,阿斯塔纳市区内就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枪声。
时隔不到两年,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再次爆发军事政变。
此时,数千千米之外的共和国新都元首府的地下会议中心里面,极具针对性的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了数个小时。
东方闻再次来到会议室的时候,元首府警卫部队的官兵为参会高官送来了午饭。
因为会议特别重要,所以午饭随便安排了一下,每个人都是一份盒饭。当然,不够的话,还可以要第二份。只是从会议中心的氛围来看,恐怕也没人有胃口。
警卫员刚刚离开,一名身着空军少校军服的年轻军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在总参谋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让少校军官出去后,袁晨皓朝坐在旁边的裴承毅点了点头,随即向协助会议的秘书看了过去。几秒钟后,大厅中央的虚拟三维投影区内出现了一幅立体画面,袁晨皓也离开座位,来到虚拟三维投影仪的控制台前面。
“这是由我军无人侦察机拍下的实时画面。”
说完这句话,袁晨皓稍微停顿了一下。因为参会人员多少都有点军事尝试,就连雍玉刚也与军队有点瓜葛(年轻的时候担任过驻外使领馆的军事参赞),所以仅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事实上,直到这个时候,会议才算进入正题。
天亮前,裴承毅在接到刘晓宾的电话,得知哈萨克斯坦首都卫戍部队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开出军营之后,立即让东方闻逐个联系军政要员,召开紧急会议。与此同时,裴承毅亲自给袁晨皓打了电话,让他直接给驻扎在西北地区的战略侦察部队下达命令,派一架侦察机过去探明情况。
虽然战略侦察机的速度均在20马赫以上,但不是说出动就能立即出动。
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共和国当局就耗费大力气,着手研制高超音速亚轨道战略侦察机。当时提出这一设想的,正是刚刚指挥共和国军队打赢了印度战争的裴承毅。根据裴承毅提交给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项目计划书,研制亚轨道战略侦察机有很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了与目标国发生冲突。按照相关国际法,领空有国界,外层空间没有国界。这也很好理解,航天器都是轨道飞行器,必须围绕地心飞行,肯定会进去其他国家上空,如果外层空间也有国界,谁都别想发射人造卫星了。
关键就是,大气层的边缘在哪?
纯粹从自然角度出发,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与散逸层,最大外边缘在1000千米以上,而人造卫星的飞行轨道可以低到100多千米。受此影响,国际社会上对大气层的具体划分方式没有明确说法,即在多高飞行才算轨道飞行器,并没有一个明确定论。
正是如此,有了亚轨道飞行器的存在空间。
拿共和国空军的高超音速无人战略侦察机来说,作业飞行高度在80千米左右,即位于中间层的顶端,而其最大飞行高度为160千米,在热层的底部。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飞行高度。比如在低危险区域飞行时,可以将高度降低到80千米以下,以自由模式飞行,获取更高的拍摄精度。如果需要前往高危险区域,则可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60千米,以轨道模式飞行,既能获得近互无限的航程,还能利用国际法,避免遭到拦截。
当然,这也只能在和平时期,以及对付普通国家时管用。
要知道,这种划时代的战略侦察机问世之后,首先就被用来侦察美国本土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每次都会遭到北美防空司令部与美国本土防空部队的高度关注,还有几次遭到低功率激光器照射,使机载侦察设备失灵。更多的时候,则由美国天军的空天战斗机为伴,使侦察行动失去意义。
万幸的是,俄罗斯的天军还不成气候。
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没有战略防御系统,也就无法对付亚轨道飞行器。
当然,作为亚轨道飞行器,即便时刻都做好了起飞准备,从接到命令到到达目标上空怎么也需要几个小时。
战略侦察机到达之前,主要通过三条渠道获得情报。一是共和国驻哈大使馆发来的实时消息,二是军情局的线报,三是战略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因为已经启动紧急机制,所以所有情报都在军情局汇总,由军情局的情报分析部门进行前期处理,再发给元首府,供国家领导人参考。
事实上,这三条线提供的情报已经足够准确了。
军事政变爆发之后,阿斯塔纳的卫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入总统府,拘押了替俄罗斯卖命的总统托斯托耶夫斯基,并且宣布在去年由俄罗斯扶持成立的政权为非法政权,阿卡耶夫少将宣布效忠于流亡海外的前总统杜达耶夫。因为是早就策划好了的军事政变,所以在阿卡耶夫宣布政治立场之后不到半个小时,杜达耶夫的新闻发言人就在乌鲁木齐表示,任命阿卡耶夫为哈萨克斯坦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主席,负责军事管制期间的一切事务,随后秘密回国的前国防部长,也是杜达耶夫的弟弟卡廷加.杜达耶夫在阿拉木图露面,宣布成立哈萨克斯坦临时过渡政府。到此,一场军事政变所必须具备的全部步骤顺利完成,前后不到4个小时。
如果说这是一次完全由杜达耶夫余党策划的军事政变,恐怕没人能够相信。
要知道,一年多前,还是哈萨克斯坦内务部特别警察部队司令的阿卡耶夫上校还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死忠,如果没有这位控制着哈萨克斯坦特种部队的军人支持,就算托斯托耶夫斯基能够上台,双手也会沾满众多同胞的鲜血,其政权注定不会稳固。在阿卡耶夫的帮助下,托斯托耶夫斯基才兵不刃血的完成军事政变,并且将众多反对派赶出哈萨克斯坦,使其政权的合法性得到承认。作为回报,托斯托耶夫斯基不但让阿卡耶夫晋升为陆军少将,还将他放在了至关重要的首都卫戍部队司令的位置上,使其成为哈萨克斯坦军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将军之一。
由此可见,如果仅仅只是杜达耶夫余党,阿卡耶夫肯定不会背叛托斯托耶夫斯基。
关键就在这里,阿卡耶夫为什么要背叛托斯托耶夫斯基。
根据后来公布的一些资料,在2057年初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阿拉木图空难中,阿卡耶夫的父母与长子全部遇难,而针对这起空难的调查却不了了之。按照军情局相关文件中的记录,这起空难很有可能与俄罗斯情报部门刺杀杜达耶夫的行动有关,因为在遇难人员中有杜达耶夫执政时期的安全顾问。正是这场空难,让阿卡耶夫的政治立场发生改变,将他推入了杜达耶夫阵营。当然,在阿卡耶夫与杜达耶夫之间,肯定有人牵线搭桥,而扮演这个角色的就是军情局。
也就是说,这是一起由军情局精心策划的军事政变。
当然,策划并不表示一定要参与。从情报战线出发,策划往往意味着为事件创造一切必要条件,但是不直接引发事件,而是借助第三方因素,或者以激励的方式,由事件参与者发起行动。说直接一点,军情局只需要为策划与发起军事政变的杜达耶夫与阿卡耶夫提供必要条件,并不需要直接参与。这么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那就是军事政变失败之后,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军情局,也就不用考虑卷入其中的恶果。2056年初,俄罗斯情报机构以类似的办法在哈萨克斯坦策划了军事政变,才让共和国当局无处着手,不能将矛头对准俄罗斯,也就没有报复的理由。
是否参与并不重要,结果才最为关键。
所有军事政变都一样,最初几个小时最为关键。如果能够赶在对方做出反应之前控制住局势,政变就成功了一大半。
从无人侦察机发回的实时影像来看,情况比预料的还要好得多。
虽然阿斯塔纳卫戍部队只有1万多人,但是阿卡耶夫是来自特种部队的将军,非常懂得如何精打细算的使用兵力。控制了总统府、国民议会、国务院、三军总参谋部、国家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等重要机构之后,卫戍部队正在阿卡耶夫的指挥下,逐步控制首都的对外通道,并且在市区外围的交通要点设置路障,检查过往车辆。为了安抚首都市民,阿卡耶夫除了勒令各大日常用品商店照常营业、且不得哄抬物价之外,还出动后勤部队,在市区内设置了数十个物资分发点,向有需要的市民分派粮食、瓶装水等必须物资。在此之前,上百辆配有高音喇叭的宣传车已经进入市区,从天亮后就开始巡回广播,要求市民尽可能的呆在家里,不要到处走动,即便有需要,也应该首先找就近的巡逻部队寻求帮助。当然,阿卡耶夫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让阿斯塔纳的警察向新政权效忠。在袁晨皓介绍相关情况的时候,阿卡耶夫正在做这件事情,即会见阿斯塔纳警察局长,让这位有20年服役经历的退役军人听从他的指挥。
可以说,搞军事政变,阿卡耶夫简直是轻车熟路。
当然,这也离不开军情局的暗中支持。虽然刘晓宾一直缩在角落里面,几个小时下来都没有说一句话,但是裴承毅等非常了解军情局的领导人都知道,这场秋风扫落叶般的军事政变有着明显的“军情局特征”,即策划周密,行动迅速,规模有限。
问题是,控制了阿斯塔纳,不等于控制了哈萨克斯坦。
同样的,卫戍部队向杜达耶夫效忠,不等于哈萨克斯坦国防军会向杜达耶夫效忠。
要知道,在过去的1年多里,在俄罗斯当局的积极支持下,托斯托耶夫斯基几乎铲除了所有杜达耶夫政府的余党。
虽然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在24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只有不到3000万国民,平均人口密度仅有每平方千米12人,不但比其他几个中亚国家低,就连人口总量也比乌兹别克斯坦少得多。但是哈萨克斯坦却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陆军总兵力超过`10万。更重要的是,受辽阔幅员影响,驻扎在首都附近的卫戍部队仅有1万人,其余九成以上的部队都分别驻扎在其他地区。
“看上去,政变已经成功了,但是我要说的是,最多只算得上成功了一半。”袁晨皓一边说着,一边关掉了虚拟三维投影仪。“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在其他八个师中,最多只有驻扎在阿拉木图与希姆肯特的两个师会投靠杜达耶夫,驻扎在阿可套的第7步兵师有可能保持中立,另外五个师都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死忠,其中驻扎在卡拉干达的第2装甲师、驻扎在巴浦洛达尔的第4装甲师与驻扎在阿列克谢耶夫卡的第5步兵师均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阿斯塔纳,围剿政变的第1步兵师。虽然就战斗力而言,第1步兵师是哈萨克斯坦军队中最强大的部队,但是同时面对三个师,即便不考虑其他因素,胜算也非常有限。按照我的判断,平叛部队要么已经上路,要么即将上路。也就是说,明天这个时候,阿斯塔纳就将遭到攻击。因为我军要想参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迟明天天亮之前,我们就得做出是否出兵的决定。我的意见是……”
没等袁晨皓把话说完,两名年轻军官从侧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一人朝袁晨皓做了过去,另外一人则朝坐在角落里的刘晓宾走了过去。
等参谋军官说完之后,袁晨皓面不改色的挥了挥手,让年轻军官出去了。等到另外一名年轻军官在刘晓宾耳边说完,离开会议中心之后,袁晨皓才长出口气,说道:“刚刚收到最新消息,第2装甲师、第4装甲师与第5步兵师已经在半个小时前陆续开出营地,预计将在二十到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阿斯塔纳。”
“空军方面有没有异常情况?”裴承毅到这个时候才问了一句。
“几个主要空军基地都加强了戒备,但是没有战机升空。”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刘晓宾。
“才收到的消息,政变部队以叛国罪处决了托斯托耶夫斯基。”
虽然刘晓宾的话波澜不惊,但是会议中心里的气氛立马就紧张了起来,神色本来就不大好看的雍玉刚差点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这时,刘晓宾也站了起来,走到了裴承毅身旁,说道:“契力亚科夫已经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紧急会议,俄军总参谋部按照应急方案,向西伯利亚战区与远东战区司令部下达了紧急动员令,各基层部队已经开始调动,主力部队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进入战斗状态,二线部队则需要四十八小时。暂时还无法确定俄罗斯会不会出兵干预,我们正在加紧搜集情报,有消息后随时汇报。”
裴承毅朝刘晓宾点了点头,朝脸色阴沉的雍玉刚看了过去。
“如果托斯托耶夫斯基还活着,也许还有转圜余地。阿卡耶夫意气用事,在未经公开审判的情况下处决托斯托耶夫斯基,已经使局势失去控制。我认为,走到这一步,俄罗斯出兵只是迟早的事情。”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得早做决定。”袁晨皓不失时机的添加了一句。
雍玉刚暗自叹了口气,朝裴承毅点了点头。
刘晓宾一副苦笑的神色,在裴承毅把目光转过来的时候,也微微点了点头。
扫了眼神色坚定的袁晨皓之后,裴承毅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焦魃山。不管怎么说,焦魃山是国家副元首,而且主管国务院日常事务,如此重大的决策不能没有他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