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九天之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十九章 九天之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当局敢于在中亚问题上肆无忌惮的挑衅共和国的权威,就是因为其5艘战略核潜艇处于共和国战术力量的打击范围之外,以此确保了对共和国始终拥有最低限度的战略威慑能力。回过头来看,这与30年前,日本不顾灭国亡种的严重后果,挑衅共和国的霸权地位是多么的相似。
必须承认,俄罗斯不是日本,而且比日本强多了。
2045年,俄罗斯借口履行《伦敦条约》第二阶段削减义务,决定集中部署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即将原先部署在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潜艇全部转移到北方舰队,仅在北方舰队保留战略潜艇部队。
此举的最大目的,正是针对共和国的战略威胁。
虽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基地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而是在位于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此地距离共和国数千千米,而且直接面向北太平洋,出海航道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部署在该地的战略潜艇不需要进入北太平洋,完全可以在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00多米,位于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叶岛)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鄂霍次克海里活动,从而得到俄军岸基反潜力量掩护。但是鄂霍次克海并不完全是封闭性海域,也就不完全属于俄罗斯,其中部分为国际海域。也就是说,共和国的间谍船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鄂霍次克海,共和国的攻击潜艇也不例外。即便俄军的岸基反潜力量对任何国家的潜艇都有巨大威胁,可是没人可以保证,在其战略潜艇被击沉之前能够找到并且击沉共和国的攻击潜艇。也就是说,部署在鄂霍次克海的俄军战略潜艇并不是绝对安全。当然,前出北太平洋的俄军战略潜艇也是如此。
事实上,早在2035年之后,共和国海军就加大了在鄂霍次克海的活动强度,共和国情报部门更是连续出动间谍船,在短短数年之内绘制了鄂霍次克海的海底地形图,搜集了海流信息。这些,都是在为部署攻击潜艇做准备。
按照俄罗斯当局公布的消息,大约在2042年前后,也就是中东战争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后不久,共和国的攻击潜艇就进入鄂霍次克海,并且在跟踪俄军战略潜艇的时候,与俄军反潜力量有过接触。
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发生在2044年10月份,当时一艘共和国海军的攻击潜艇在跟踪俄军战略潜艇的时候,因为跟得太近,加上有挑衅性举动,使俄军潜艇艇长恼羞成怒,结果两艘潜艇在海面下大约300米处相撞。幸亏两艘潜艇都是双层壳体,不然这次水下撞车的后果难以设想。
正是这次事故,让俄罗斯当局做出了把战略潜艇全部部署到北方舰队的决定。
当然,离共和国远一点,不见得全是好事。
从主动进攻的角度讲,距离当然是越近越好,战略打击力量也不例外。拿战略弹道导弹来说,在射程为1200千米与射程为12000千米的情况下,前者的飞行时间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留给对手的拦截时间也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在同等情况下,突防概率就比后者高了3倍。为了缩短导弹的飞行时间,在《伦敦条约》签署前后,共和国、美国与俄罗斯等国的新一代战略弹道导弹都通过增大发动机推力的方式,在确保射程的情况下,采用更低的飞行弹道。
问题是,战略潜艇存在的主要价值不是主动进攻。
虽然不能否认战略潜艇的主动攻击实力,如果能够将战略潜艇部署到距离敌国沿海中心地区数百千米的海域,就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毁灭性打击,使敌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形同虚设,甚至不会给敌国充足的反击时间。但是要想将战略潜艇部署到敌人家门口,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说,在所有核大国中,战略潜艇的主要任务都是在本土遭到核打击,其他战略反击力量实效的情况下,对敌国本土进行毁灭性的报复。和平时期,战略潜艇就是最强有力的威慑力量。以1艘携带20枚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携带10颗弹头的战略潜艇来说,如果一次发射所有导弹,且弹头全部命中,就能摧毁任何一个国家的全部大中城市,或者全世界的所有大城市。即便部分弹头会遭到拦截,也可以用集束攻击的方式,即用部分弹头在前方提前引爆,破坏敌人的防御系统,让其余弹头顺利突破,也能对敌国造成重大打击,从而迫使敌人在发起战争的时候有所顾虑。
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威慑能力,所以在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大背景下,在已经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削减工作的情况下,几个核大国都没有放弃战略潜艇,反而想方设法的增强了潜射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比如为其配备更多的诱饵弹头。
俄罗斯也不例外,其仅有的5艘战略潜艇、以及60枚潜射弹道导弹的威胁不容小觑。
当然,将战略潜艇部署到北方舰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遭到共和国攻击潜艇的“骚扰”了。
众所周知,共和国在北大西洋上没有军事基地,更没有可供部署攻击潜艇的海军基地。
距离俄罗斯北方舰队最近的,还是位于南大西洋、由阿根廷租借给共和国的几座军事基地。暂且不说从南大西洋北上,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仅仅是漫长的航程,就足以让任何一艘攻击潜艇望而却步。从拉普拉塔河口到巴伦支海,直线距离大约14000千米,实际航程则在22000千米以上。通常情况下,攻击潜艇的水下巡航速度均在12节以下,因此单向航行就需要41天,往返航行需要82天,而攻击潜艇的通常活动周期在90天左右,也就是说只能在巴伦支海活动8天。如果以持续跟踪2艘俄军潜艇为准,且共和国海军的出海执勤率高达50%,也得在阿根廷部署40艘攻击潜艇。显然,这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共和国海军总共也就只有50多艘攻击潜艇。这还是纯理论计算,考虑到北大西洋一直是美国海军的地盘,实际部署还会遇到更多麻烦。
不部署潜艇,不等于不做别的事情。
从2045年开始,共和国海军就与军情局等情报机构合作,加强了对俄罗斯北方舰队经常活动的海域、特别是在俄罗斯海军控制之下的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与楚科奇海进行了全面勘察,甚至多次以科学考察为名,派遣性能先进、配备了特殊探测仪器的攻击潜艇前往北冰洋,执行穿越北极冰盖的任务。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掌握北冰洋的水文情况,以及海底地形,确定北冰洋冰盖的活动情况,以次来确定俄罗斯战略潜艇的可能活动区域,以及在不同时节的理想导弹发射点。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无法在北冰洋持续部署攻击潜艇,就算掌握了俄罗斯战略潜艇的活动规律,也无法阻止其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因此做这些事情没有多少意义,但是换个角度的话,就能看出其中的重大意义了。
不能阻止俄军战略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不等于对其无能为力。
在拥有强大战略防御系统的前提条件下,即便弹道导弹升空,也能阻止弹头落下。
战略防御的最佳时机就是导弹上升阶段,因为先进战略导弹都采用了速燃发动机,上升阶段非常短暂,所以能否及时发现与锁定正在上升的导弹,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为此,首先就得确定导弹的大致发射区域,才能让侦察卫星重点观察这些区域,以便在导弹发射之后立即发出警报,让拦截卫星马上进行拦截。如此一来,自然要在和平时期搜集相关信息,尽可能的确定敌国潜艇的活动范围,以及主要导弹发射场。
事实上,战略潜艇不会随意活动,更不可能在任何海域发射导弹。
一般情况下,战略潜艇都有固定的巡逻航线,当然,这一航线不但绝对保密,而且每次都会进行调整。采用固定航线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可以提前在航线上部署执行掩护任务的攻击潜艇,以及可以精确确定潜艇的位置,减少发射导弹时的麻烦。正是如此,战略潜艇一般都有几处固定的导弹发射场,在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时候,战略潜艇一般会在几个导弹发射场之间巡回,且在每个发射场呆的时间不会太长,以免暴露行踪。这样一来,在接到发射命令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发射导弹。如果在其他海域,则需要浮上水面为潜艇定位,并且为导弹重新装定发射信息,延长了发射准备时间,也就降低了潜艇的生存概率。
毋庸置疑,北冰洋上,合适的导弹发射场不会太多,特别是在冬季。
虽然俄罗斯的战略潜艇都有破冰能力,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反应堆释放的热量溶解较厚的冰层,因此具有非常强大的活动能力,但是破冰肯定得花时间,用高温热水溶化冰层更会暴露行踪,所以一般情况下,俄军的战略潜艇都会在没有结冰的海域活动,并且选择在没有结冰的发射场待机。
12月底,正是北半球的严冬。
因为今年的气候特别寒冷,北极冰盖提前南下,所以在巴伦支海上适合战略潜艇活动的海域并不广阔。
在侦察卫星系统已经测得了俄军大部分导弹发射车的准确位置,远程战略警戒雷达也探测到了俄军战略轰炸机的时候,共和国天军正在对巴伦支海上空的军事卫星进行调整,并且激活了几颗备用的拦截卫星,做好了拦截潜射弹道导弹的准备工作。
事实上,这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仅仅十多分钟而已。
北京时间23点15分,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中央计算机向位于近地轨道上的动能拦截卫星发出了攻击信号。
在不到30秒的时间内,36颗配备动能弹头的拦截卫星完成了攻击行动。
与之前的攻击一样,这轮攻击在开始阶段,仍然是悄无声息的,只是在结束的时候肯定会地动山摇。
所谓的动能拦截卫星,实际上就是用动能武器作战的军事卫星。
当然,所谓的动能武器,实际上就是由一根由小型火箭推动加速,配备了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的高密度耐热合金棒。根据打击目标的区别,这根金属棒的质量在数百克到数十千克之间。当然,其威力由质量决定。比如在拦截太空目标的时候,一根数百克的金属棒就能彻底摧毁一颗核弹头或者一具运载火箭。如果需要对付大气层内目标,比如空中的飞机,则需要使用一根几千克的金属棒。在对付地面目标的时候,就得动用最大号的金属棒了。虽然没有装填高能炸药,但是凭借每秒数千千米的速度,其破坏力不容低估。比如1根50千克的金属棒以每秒6000米的速度落到地面上的时候,动能高达9000兆焦,相当于2142千克tnt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也就是说,这么一根金属棒落在地面上,足以摧毁方圆百米范围内的所有人造设施。
正是如此,才有很多人认为,动能拦截武器属于进攻武器,而不是防御武器。
事实上,在能量武器大行其道的时候,共和国与美国没有抛弃动能武器,反而耗费巨资开发新式动能武器,并且在近地轨道上部署动能拦截卫星,就是要让这种更适合进攻的武器行动获得用武之地。
用动能武器来对付俄军的导弹发射车,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对飞行速度达到每秒数千千米的动能武器来说,从数百千米高的近地轨道到地面,也就不过百来秒的事情。
与其他武器相比,动能武器的优势非常明显。
别的不说,动能武器很难遭到拦截,更难被能量武器拦截。即便遭到拦截,对地面目标也一定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动能武器的打击来得非常突然。
对导弹发射车上的俄军官兵来说,等他们感受到异常的时候,动能武器已经落到了地面上,并且发生了猛烈爆炸。就算部分俄军官兵在车辆行驶的时候仰望星空,也最多只能看到一些如同流星划破夜空时留下的光芒,然后就是地动山摇般的爆炸,以及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声响。
如果从数百千米高的卫星上向下俯瞰,或者从轨道空间站向下俯瞰,只能看到在漆黑的俄罗斯大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朵朵耀眼的火球。不管怎么说,相当于2吨多tnt的猛烈爆炸,绝对不会过于平静。
因为动能武器很难被探测到,所以直到与部队失去联系,收到邻近部队的报告时,俄军高层才知道,其战略打击力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此时,要想挽回损失已经不大可能了。
甚至可以说,要想减少损失都不大可能。
打击来得非常突然,也非常猛烈,对俄罗斯高层来说,或者说对俄罗斯总统契力亚科夫来说,选择只有两个,一是默默承受打击,二是用剩下的力量进行战略反击。
不管怎么说,契力亚科夫是俄罗斯人,如果他选择了谴责,他就不是俄罗斯人。
莫斯科时间18点25分,也就是遭到打击后不到10分钟,契力亚科夫下达了战略反击命令。
这个时候,一向谨慎的俄罗斯总统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俄军的战略通信系统为什么没有遭到打击?
虽然超长波与甚长波电台都是建立在国家电网之上的,即利用电网做发射天线,没有单独的天线,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俄罗斯的国家电网,也就不可能炸掉战略电台的发射天线,但是战略通信系统也有控制系统,因此只要打掉控制系统,就能使战略通信系统瘫痪。
也就是说,如果共和国真的对俄罗斯进行了战略打击,为了避免遭到报复,肯定得设法瘫痪俄军的战略通信系统,让俄罗斯总统无法向潜伏在海里的潜艇下达反击命令,让俄罗斯无法进行战略反击。
如果契力亚科夫冷静一点,肯定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
说简单点,共和国正是要借此机会,让俄罗斯的战略潜艇浮上水面,打掉俄军最后一支战略力量。
事实上,在下达了战略反击命令之后,契力亚科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问题是,命令已经下达,要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要知道,战略反击命令是总统所能下达的最高级别的命令,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与敌人一同完蛋,因此战略反击命令的优先级别最高,也不可更改。
到此,面对拼命的俄罗斯,共和国天军也得全力以赴!
第三十九章 九天之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当局敢于在中亚问题上肆无忌惮的挑衅共和国的权威,就是因为其5艘战略核潜艇处于共和国战术力量的打击范围之外,以此确保了对共和国始终拥有最低限度的战略威慑能力。回过头来看,这与30年前,日本不顾灭国亡种的严重后果,挑衅共和国的霸权地位是多么的相似。
必须承认,俄罗斯不是日本,而且比日本强多了。
2045年,俄罗斯借口履行《伦敦条约》第二阶段削减义务,决定集中部署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即将原先部署在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潜艇全部转移到北方舰队,仅在北方舰队保留战略潜艇部队。
此举的最大目的,正是针对共和国的战略威胁。
虽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基地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而是在位于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此地距离共和国数千千米,而且直接面向北太平洋,出海航道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部署在该地的战略潜艇不需要进入北太平洋,完全可以在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00多米,位于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叶岛)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鄂霍次克海里活动,从而得到俄军岸基反潜力量掩护。但是鄂霍次克海并不完全是封闭性海域,也就不完全属于俄罗斯,其中部分为国际海域。也就是说,共和国的间谍船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鄂霍次克海,共和国的攻击潜艇也不例外。即便俄军的岸基反潜力量对任何国家的潜艇都有巨大威胁,可是没人可以保证,在其战略潜艇被击沉之前能够找到并且击沉共和国的攻击潜艇。也就是说,部署在鄂霍次克海的俄军战略潜艇并不是绝对安全。当然,前出北太平洋的俄军战略潜艇也是如此。
事实上,早在2035年之后,共和国海军就加大了在鄂霍次克海的活动强度,共和国情报部门更是连续出动间谍船,在短短数年之内绘制了鄂霍次克海的海底地形图,搜集了海流信息。这些,都是在为部署攻击潜艇做准备。
按照俄罗斯当局公布的消息,大约在2042年前后,也就是中东战争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后不久,共和国的攻击潜艇就进入鄂霍次克海,并且在跟踪俄军战略潜艇的时候,与俄军反潜力量有过接触。
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发生在2044年10月份,当时一艘共和国海军的攻击潜艇在跟踪俄军战略潜艇的时候,因为跟得太近,加上有挑衅性举动,使俄军潜艇艇长恼羞成怒,结果两艘潜艇在海面下大约300米处相撞。幸亏两艘潜艇都是双层壳体,不然这次水下撞车的后果难以设想。
正是这次事故,让俄罗斯当局做出了把战略潜艇全部部署到北方舰队的决定。
当然,离共和国远一点,不见得全是好事。
从主动进攻的角度讲,距离当然是越近越好,战略打击力量也不例外。拿战略弹道导弹来说,在射程为1200千米与射程为12000千米的情况下,前者的飞行时间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留给对手的拦截时间也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在同等情况下,突防概率就比后者高了3倍。为了缩短导弹的飞行时间,在《伦敦条约》签署前后,共和国、美国与俄罗斯等国的新一代战略弹道导弹都通过增大发动机推力的方式,在确保射程的情况下,采用更低的飞行弹道。
问题是,战略潜艇存在的主要价值不是主动进攻。
虽然不能否认战略潜艇的主动攻击实力,如果能够将战略潜艇部署到距离敌国沿海中心地区数百千米的海域,就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毁灭性打击,使敌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形同虚设,甚至不会给敌国充足的反击时间。但是要想将战略潜艇部署到敌人家门口,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说,在所有核大国中,战略潜艇的主要任务都是在本土遭到核打击,其他战略反击力量实效的情况下,对敌国本土进行毁灭性的报复。和平时期,战略潜艇就是最强有力的威慑力量。以1艘携带20枚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携带10颗弹头的战略潜艇来说,如果一次发射所有导弹,且弹头全部命中,就能摧毁任何一个国家的全部大中城市,或者全世界的所有大城市。即便部分弹头会遭到拦截,也可以用集束攻击的方式,即用部分弹头在前方提前引爆,破坏敌人的防御系统,让其余弹头顺利突破,也能对敌国造成重大打击,从而迫使敌人在发起战争的时候有所顾虑。
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威慑能力,所以在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大背景下,在已经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削减工作的情况下,几个核大国都没有放弃战略潜艇,反而想方设法的增强了潜射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比如为其配备更多的诱饵弹头。
俄罗斯也不例外,其仅有的5艘战略潜艇、以及60枚潜射弹道导弹的威胁不容小觑。
当然,将战略潜艇部署到北方舰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遭到共和国攻击潜艇的“骚扰”了。
众所周知,共和国在北大西洋上没有军事基地,更没有可供部署攻击潜艇的海军基地。
距离俄罗斯北方舰队最近的,还是位于南大西洋、由阿根廷租借给共和国的几座军事基地。暂且不说从南大西洋北上,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仅仅是漫长的航程,就足以让任何一艘攻击潜艇望而却步。从拉普拉塔河口到巴伦支海,直线距离大约14000千米,实际航程则在22000千米以上。通常情况下,攻击潜艇的水下巡航速度均在12节以下,因此单向航行就需要41天,往返航行需要82天,而攻击潜艇的通常活动周期在90天左右,也就是说只能在巴伦支海活动8天。如果以持续跟踪2艘俄军潜艇为准,且共和国海军的出海执勤率高达50%,也得在阿根廷部署40艘攻击潜艇。显然,这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共和国海军总共也就只有50多艘攻击潜艇。这还是纯理论计算,考虑到北大西洋一直是美国海军的地盘,实际部署还会遇到更多麻烦。
不部署潜艇,不等于不做别的事情。
从2045年开始,共和国海军就与军情局等情报机构合作,加强了对俄罗斯北方舰队经常活动的海域、特别是在俄罗斯海军控制之下的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与楚科奇海进行了全面勘察,甚至多次以科学考察为名,派遣性能先进、配备了特殊探测仪器的攻击潜艇前往北冰洋,执行穿越北极冰盖的任务。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掌握北冰洋的水文情况,以及海底地形,确定北冰洋冰盖的活动情况,以次来确定俄罗斯战略潜艇的可能活动区域,以及在不同时节的理想导弹发射点。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无法在北冰洋持续部署攻击潜艇,就算掌握了俄罗斯战略潜艇的活动规律,也无法阻止其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因此做这些事情没有多少意义,但是换个角度的话,就能看出其中的重大意义了。
不能阻止俄军战略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不等于对其无能为力。
在拥有强大战略防御系统的前提条件下,即便弹道导弹升空,也能阻止弹头落下。
战略防御的最佳时机就是导弹上升阶段,因为先进战略导弹都采用了速燃发动机,上升阶段非常短暂,所以能否及时发现与锁定正在上升的导弹,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为此,首先就得确定导弹的大致发射区域,才能让侦察卫星重点观察这些区域,以便在导弹发射之后立即发出警报,让拦截卫星马上进行拦截。如此一来,自然要在和平时期搜集相关信息,尽可能的确定敌国潜艇的活动范围,以及主要导弹发射场。
事实上,战略潜艇不会随意活动,更不可能在任何海域发射导弹。
一般情况下,战略潜艇都有固定的巡逻航线,当然,这一航线不但绝对保密,而且每次都会进行调整。采用固定航线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可以提前在航线上部署执行掩护任务的攻击潜艇,以及可以精确确定潜艇的位置,减少发射导弹时的麻烦。正是如此,战略潜艇一般都有几处固定的导弹发射场,在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时候,战略潜艇一般会在几个导弹发射场之间巡回,且在每个发射场呆的时间不会太长,以免暴露行踪。这样一来,在接到发射命令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发射导弹。如果在其他海域,则需要浮上水面为潜艇定位,并且为导弹重新装定发射信息,延长了发射准备时间,也就降低了潜艇的生存概率。
毋庸置疑,北冰洋上,合适的导弹发射场不会太多,特别是在冬季。
虽然俄罗斯的战略潜艇都有破冰能力,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反应堆释放的热量溶解较厚的冰层,因此具有非常强大的活动能力,但是破冰肯定得花时间,用高温热水溶化冰层更会暴露行踪,所以一般情况下,俄军的战略潜艇都会在没有结冰的海域活动,并且选择在没有结冰的发射场待机。
12月底,正是北半球的严冬。
因为今年的气候特别寒冷,北极冰盖提前南下,所以在巴伦支海上适合战略潜艇活动的海域并不广阔。
在侦察卫星系统已经测得了俄军大部分导弹发射车的准确位置,远程战略警戒雷达也探测到了俄军战略轰炸机的时候,共和国天军正在对巴伦支海上空的军事卫星进行调整,并且激活了几颗备用的拦截卫星,做好了拦截潜射弹道导弹的准备工作。
事实上,这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仅仅十多分钟而已。
北京时间23点15分,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中央计算机向位于近地轨道上的动能拦截卫星发出了攻击信号。
在不到30秒的时间内,36颗配备动能弹头的拦截卫星完成了攻击行动。
与之前的攻击一样,这轮攻击在开始阶段,仍然是悄无声息的,只是在结束的时候肯定会地动山摇。
所谓的动能拦截卫星,实际上就是用动能武器作战的军事卫星。
当然,所谓的动能武器,实际上就是由一根由小型火箭推动加速,配备了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的高密度耐热合金棒。根据打击目标的区别,这根金属棒的质量在数百克到数十千克之间。当然,其威力由质量决定。比如在拦截太空目标的时候,一根数百克的金属棒就能彻底摧毁一颗核弹头或者一具运载火箭。如果需要对付大气层内目标,比如空中的飞机,则需要使用一根几千克的金属棒。在对付地面目标的时候,就得动用最大号的金属棒了。虽然没有装填高能炸药,但是凭借每秒数千千米的速度,其破坏力不容低估。比如1根50千克的金属棒以每秒6000米的速度落到地面上的时候,动能高达9000兆焦,相当于2142千克tnt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也就是说,这么一根金属棒落在地面上,足以摧毁方圆百米范围内的所有人造设施。
正是如此,才有很多人认为,动能拦截武器属于进攻武器,而不是防御武器。
事实上,在能量武器大行其道的时候,共和国与美国没有抛弃动能武器,反而耗费巨资开发新式动能武器,并且在近地轨道上部署动能拦截卫星,就是要让这种更适合进攻的武器行动获得用武之地。
用动能武器来对付俄军的导弹发射车,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对飞行速度达到每秒数千千米的动能武器来说,从数百千米高的近地轨道到地面,也就不过百来秒的事情。
与其他武器相比,动能武器的优势非常明显。
别的不说,动能武器很难遭到拦截,更难被能量武器拦截。即便遭到拦截,对地面目标也一定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动能武器的打击来得非常突然。
对导弹发射车上的俄军官兵来说,等他们感受到异常的时候,动能武器已经落到了地面上,并且发生了猛烈爆炸。就算部分俄军官兵在车辆行驶的时候仰望星空,也最多只能看到一些如同流星划破夜空时留下的光芒,然后就是地动山摇般的爆炸,以及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声响。
如果从数百千米高的卫星上向下俯瞰,或者从轨道空间站向下俯瞰,只能看到在漆黑的俄罗斯大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朵朵耀眼的火球。不管怎么说,相当于2吨多tnt的猛烈爆炸,绝对不会过于平静。
因为动能武器很难被探测到,所以直到与部队失去联系,收到邻近部队的报告时,俄军高层才知道,其战略打击力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此时,要想挽回损失已经不大可能了。
甚至可以说,要想减少损失都不大可能。
打击来得非常突然,也非常猛烈,对俄罗斯高层来说,或者说对俄罗斯总统契力亚科夫来说,选择只有两个,一是默默承受打击,二是用剩下的力量进行战略反击。
不管怎么说,契力亚科夫是俄罗斯人,如果他选择了谴责,他就不是俄罗斯人。
莫斯科时间18点25分,也就是遭到打击后不到10分钟,契力亚科夫下达了战略反击命令。
这个时候,一向谨慎的俄罗斯总统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俄军的战略通信系统为什么没有遭到打击?
虽然超长波与甚长波电台都是建立在国家电网之上的,即利用电网做发射天线,没有单独的天线,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俄罗斯的国家电网,也就不可能炸掉战略电台的发射天线,但是战略通信系统也有控制系统,因此只要打掉控制系统,就能使战略通信系统瘫痪。
也就是说,如果共和国真的对俄罗斯进行了战略打击,为了避免遭到报复,肯定得设法瘫痪俄军的战略通信系统,让俄罗斯总统无法向潜伏在海里的潜艇下达反击命令,让俄罗斯无法进行战略反击。
如果契力亚科夫冷静一点,肯定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
说简单点,共和国正是要借此机会,让俄罗斯的战略潜艇浮上水面,打掉俄军最后一支战略力量。
事实上,在下达了战略反击命令之后,契力亚科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问题是,命令已经下达,要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要知道,战略反击命令是总统所能下达的最高级别的命令,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与敌人一同完蛋,因此战略反击命令的优先级别最高,也不可更改。
到此,面对拼命的俄罗斯,共和国天军也得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