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
关于萨拉托夫战役的记载有很多,大多强调中美两国陆军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没有多少人给予俄军正面评价,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俄军拖了美军的后腿。客观的讲,谁也不能忽视30万俄军,更没有理由认为留下来断后的俄军拖了美军的后腿。从共和国陆军战史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就看得出来,如果没有30万俄军,美军不但照样会战败,还将败得更加彻底。
从参与时间、投入兵力、作战消耗、战斗伤亡等等数据来看,在萨拉托夫战役中与共和国陆军较量的主力是俄罗斯陆军,而不是美国陆军。当然,这不能否认萨拉托夫战役的主要面,即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专门针对美军的作战行动。
可以说,萨拉托夫战役也是“厄尔布鲁士”作战行动的高潮。
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这场几乎让美国陆军彻底绝望的战役,在扣出了第八战斗单位攻打萨拉托夫、以及俄军前来解围之后,共和国军队与美军的交战时间总共只有3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这30个小时内,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军队的地面部队,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再次碰撞。
时间变了,地点变了,部队也变了,而唯一没变的就是结果。
因为与这30个小时有关的资料太多,所以没有必要详细介绍。
按照美国陆军记录的交战情况,在最后一股美军撤出战场的时候,参战的4个美军师中:第4师阵亡官兵6000余人、伤残7000余人、失踪与被俘4000余人,还丢弃了所有重装备,算得上是全军覆没(该师的军旗被第八战斗单位缴获,并且成为了共和国军事博物馆中第7面美国陆军师级部队的军旗);第7师阵亡官兵4000余人、伤残5000余人、失踪与被俘近5000人,丢弃了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上全面瘫痪(直到1年后,第7师才再次开上战场);第2师阵亡官兵3000余人、伤残5000余人、失踪与被俘近3000人,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丧失战斗力(该师被撤到后方休整,在年底再次参战);第8师阵亡官兵2000余人、伤残6000余人、失踪与被俘5000余人,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丧失战斗力(该师与第2师一样,直到年底才再次开上战场)。
由此可见,在这短短的30个小时内,4个美军师阵亡官兵超过15000人、伤残23000余人、还有大约17000人被俘,平均下来,每个小时就损失近2000名官兵,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陆军拥有比较完备的战地急救设施与战术运输手段,还得到了俄军的全力支持与协助,阵亡数字肯定不是15000,还得加上三分之二的伤残人员。即便在战争结束之后,战史学家也高度评价了美军的战地急救设施,认为这种美国当局应国会的要求投资开发、并且为每个旅级单位都配备了一套的先进医疗系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美军,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这套集美国科学技术大成的战地急救设备,让战争延长了1年以上。理由很简单,在战争中残废的美国军人中,大约半数都在回国后投入到社会生产,成为产业工人,为美国军队生产出了大批武器装备,其中不少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美军武器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有的则继续在军队服役,以教官的身份培养新兵。
不管怎么说,谁也不能否认,美军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因为失败与胜利都是相对的,所以美军败没败,还得看交战对手的情况。
当然,考虑到对手的情况后,只能说美军败得更惨。
暂且不说共和国军队在这30个小时里的伤亡与损失,仅仅提到一点,就能明白美军败得有多惨:在这30个小时里,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作战的,就只有占领了萨拉托夫的第八战斗单位!
也就是说,4个美军师面对1个战斗单位。
单从兵力上讲,就算第八战斗单位全军覆没,伤亡也不会比美军多。更重要的是,当时在萨拉托夫作战的,只有第八战斗单位的战斗旅与半个支援旅(支援旅的低空突击营与低空打击营都部署在后方,而且这些部队都不适合地面作战),即参与萨拉托夫阵地防御战的官兵不到10000人。
即便除掉非战斗人员,4个美军师投入的战斗人员也在4万到5万之间,即用4到5倍的兵力攻打萨拉托夫,还遭受如此惨败,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数据上的东西,很难真实反映战场情况。
幸运的是,很多亲身经历了萨拉托夫战役、并且活到战后的共和国军人与美国军人都在有生之年写了回忆录,并且重点介绍了这场战斗。不可否认,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要比在共和国出版的多得多。原因也很简单,那些为国做出贡献的美国军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与照顾,而所有参加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共和国军人都享受着英雄般的待遇,也就是说,美国老兵需要用回忆录来赚钱谋生,而共和国的老兵更愿意将亲身经历的战斗以故事的方式告诉后人,以此让子子孙孙明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有多么的宝贵。当然,在共和国老兵中也有不甘寂寞的,比如一位叫黄俊诚的退役准将就在弥留之年,以口述的方式向共和国知名的传记作家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而这其中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在萨拉托夫与美军战斗的30个小时(黄俊诚将军就是在这场战斗中立下重大战功,由少尉排长越级提拔为上尉连长,并且在战役结束的时候成为全营最高级别的军官)。后来由中影公司拍摄的战争电影《火线三十小时》就是以黄俊诚将军的回忆录改编而来的,电影的主角实际上就是黄俊诚将军。
这位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就跟随部队开赴哈萨克斯坦,几乎参与了第八战斗单位在大战期间所有战斗的老将军对当时的对手,也就是强攻萨拉托夫的美军做了客观评价,即美军是共和国陆军遭遇过的最强大的对手。
虽然这个评价很笼统,但是共和国陆军的一些资料足以说明问题。
在这30个小时内,第八战斗单位伤亡官兵8749人,其中阵亡5862人,在伤残的2887名官兵中,没有一个轻伤,全部都是在缺胳膊断腿、无法继续作战的情况下才被抬出了防御阵地,而坚持到最后的1000多名官兵全部负伤,其中不少还是重伤。也就是说,拼到最后关头的时候,第八战斗单位的1个半旅几乎是全军覆没。
可以说,这是自五老阻击战之后,共和国陆军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正是如此,在很多人看来,共和国陆军也打输了。
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中,共和国陆军的主力战斗单位曾经创造了单独围歼数十万俄军的记录,第八战斗单位也是主力,而且其炮兵旅就在伏尔加斯基,支援旅的低空打击营与低空突击营部署在200多千米外的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即支援力量全部到位。更重要的是,战斗中还有第80战斗单位、第九战斗单位、以及正在攻打伏尔加格勒的第91战斗单位的炮兵旅与支援旅参战,随时应第八战斗单位的呼叫提供火力支援。除此之外,袁晨皓还向该方向增派了2个战术航空旅(即配备多用途战斗机的航空部队,1个旅有144架战斗机)。如此一来,支援第八战斗单位的力量就多达72个炮兵营(相当于1700多门电磁炮)、24个低空打击营(相当于800多架低空攻击机)与近300架多用途战斗机。
支援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呢?
说得形象一点,如果全部支援力量一起投入战斗,能够在1分钟内用弹雨覆盖面积为50万平方米的战场,相当于在15分钟之内歼灭1个兵力在15000人左右的师级部队的全部人员与重装备。
毫无疑问,这几乎是开战以来,共和国陆军支援部队最为集中的一次战斗。
在这样的情况下,萨拉托夫防御战仍然打得如此惨烈,自然会有人认为第八战斗单位的表现太失常了。
事实上,不是第八战斗单位失常,而是战场情况远非那么简单。
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说共和国军队的主要对手是俄军,而不是美军的原因。
从第八战斗单位的作战记录就看得出来,除了没有能够按时攻占萨拉托夫,导致在遭到美军攻击之前,没有能够完全进入防御阵地,更没有时间修建新的防御阵地之外,在30个小时的防御作战中,获得的火力支援并不多。
当时,按照袁晨皓的命令,支援部队优先照顾的是第80战斗单位,不是第八战斗单位。
这也很好理解,第80战斗单位的任务是牵制北上的美俄军队,尽量延长敌人的行军时间,从而减轻第八战斗单位的防御压力。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敌人暴露在火力打击之下的时间,将敌人消灭在行军途中。
客观的讲,责任应该在袁晨皓身上。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能够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对换,两支战斗单位的伤亡官兵总数肯定要小得多。原因很简单,第80战斗单位是预备力量,而不是主力,因此更擅长在坚固阵地上打防御战,而不是在长达数百千米的战线上打运动战。事实上,打运动战是第八战斗单位的强项。根据比较可信的说法,袁晨皓的最初意图也是让第八战斗单位在攻占了萨拉托夫之后,把阵地移交给第80战斗单位。结果很明显,因为没有能够充分估计到萨拉托夫的俄军会如此顽强,使得第八战斗单位来不及与第80战斗单位换防,也就不得不让两支战斗单位以并非擅长的方式作战。毫无疑问,这种对敌人估计不足,导致部队严重伤亡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战役指挥官,即策划战役的袁晨皓。
当然,裴承毅没有追究袁晨皓的责任。
原因也很简单,谁也不能低估30万俄军的战斗力,更加不能否认第二轮进攻战役所取得的重大战果。不管怎么说,没有哪个将军能够准确判断敌情,而且每次都万无一失,即便是裴承毅,也出过差错。在衡量一个指挥官的能力时,能否知错就改,而且能否及时调整部署来弥补错误,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毋庸置疑,在临机应变上,袁晨皓做得非常出色。
直到战役结束,袁晨皓也没让后面的4个战斗单位上战场。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袁晨皓在萨拉托夫战役中犯的最大的错误,即过分相信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没有考虑到战役的艰苦性,也就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但是从大局来看,这4个战斗单位还扮演着战略预备队的角色,而且正是这4个战斗单位的存在,才使得俄军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与基洛夫方面军、以及美军的另外4个师没敢轻举妄动。即便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等到发现无法及时占领萨拉托夫,也就是无法按照计划歼灭伏尔加格勒的美俄军队时,留在大后方的4个战斗单位也无法及时赶到萨拉托夫。
实事求是的讲,袁晨皓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最受争议的决定。
让火力支援部队首先支持第80战斗单位,看上去是在牺牲第八战斗单位,实际上却是在保护第八战斗单位。要知道,正是这一决定,让从伏尔加格勒突围的30万俄军中的25万永远也没有能够到达萨拉托夫,而另外5万俄军在到达萨拉托夫的时候,也只剩下了随身携带的轻武器与自卫武器。正是如此,在掩护美军的残余部队撤出战场后,这5万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的俄军甚至没有做任何象征性的尝试,就向剩余官兵还不到2000人的第八战斗单位缴械投降了。
设想一下,如果让30万俄军一窝蜂的拥到萨拉托夫城外,会有什么结果?
不可否认,巨大的兵力密度,将导致非常巨大的伤亡,也许30万俄军都得完蛋,而不是让其中的15万以战俘的身份活到战争结束。问题是,面对如此多的敌人,第八战斗单位肯定会全面崩溃。考虑到美军有更加完备的防空能力与更多的战术机动装备,如果没有第八战斗单位的阻挡,美军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大得多,至少伤亡会少得多。更重要的是,极端情况之下,袁晨皓肯定会让第80战斗单位参加阵地防御战,甚至会让第九战斗单位从侧面发起突击。可以说,到这一步,就算能够全歼美俄军队,就算能够把共和国军队的战斗总伤亡减少一些,也会对整体局面产生巨大影响。
从总体来看,袁晨皓的决策没有错。
当然,也正是这一决策,让第二轮进攻战役成为了大陆战场上最短暂,也是最为平静的一场进攻战役。
到6月4日,随着第九战斗单位占领了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位于沃罗涅日与萨拉托夫之间,北面200多千米就是坦波夫,为交通枢纽城镇),第二轮进攻战役宣告结束,战场也再度归于平静。到此,在这场仅仅持续了14天的战役中,参战的约30万共和国军队与20万盟国军队总共歼灭俄军78万、美军3万余,并且占领了内高加索地区。到月底,外高加索的阿布哈兹、南奥赛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均宣布脱离独联体,其中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2058年底之前与共和国缔结《和平友好互助条约》、并且向俄罗斯与西约集团宣战,格鲁吉亚在2059年1月底以共和国的盟国身份参战,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则在战争结束前宣布永久性中立。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大陆战场上的局面已经完全打开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占领高加索地区,并且让外高加索的几个国家参战,共和国已经将大陆战场与中东战场联系了起来。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还不可能利用黑海上的俄罗斯军港,也不可能向黑海派遣舰队,或者从黑海进军地中海,但是从战略上讲,随着共和国将战线推进到黑海,作为美国在中东战场上的主要依靠对象的土耳其,肯定要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考虑得更加长远一点。即便退一万步,土耳其不会因此宣布中立,甚至有可能在感受到威胁之后更加死心塌地的为美国卖命,共和国也能够利用高加索通道,将集中在大陆战场上的兵力转移到中东战场上,从而使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变得荡然无存,也让美国出兵俄罗斯变得毫无意义。
大陆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真正头痛的不是俄罗斯当局,而是美国。
从理论上讲,俄罗斯当局反而轻松了许多,因为随着共和国军队停止进攻,战线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不再需要猜测共和国军队的战役企图。别说俄罗斯高层与俄军高级将领,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看得出来,随着夏季到来,共和国陆军绝对不会急着进军莫斯科,而会迅速扫荡乌克兰,而且得赶在7月底之前发起进攻。原因很简单,如果能够赶在乌克兰的夏粮成熟之前发起进攻,不但能够用饥饿降伏乌克兰,还能使俄罗斯遭遇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按照一些欧洲机构的预测,如果俄罗斯无法获得乌克兰的夏粮,不但会加剧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还很有可能无法度过2058年的冬季,即在下一个夏天到来之前用光所有粮食。
可以说,这不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与同样是高纬度国家的加拿大一样,夏粮占了俄罗斯粮食产量的七成。因为连续数年的军备竞赛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加上2055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降临到俄罗斯的大地上,到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的粮食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按照俄罗斯的官方说法,虽然俄罗斯还没有成为粮食进口国,而且随着大量可控聚变核电站投产,可以通过工业化农业生产来解决恶劣气候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俄罗斯成为产粮大国,但是实际情况是,到2057年底的时候,俄罗斯战略粮仓里的粮食最多只能够全国消耗4个月,而不是俄罗斯官方政府订下的9个月。更要命的是,战争初期,俄罗斯的战略粮仓上了共和国天军主要轰炸目标清单,在2058年1月底之前就被悉数摧毁,只有不到三成的储备粮及时疏散转移。如此一来,俄罗斯的战略储备粮实际只能满足40天的消耗。虽然通过配给等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粮食损耗,更加合理的利用粮食,但是受战争的影响,俄罗斯在2058年春季的粮食产量大大降低,远没达到平时标准,甚至离俄罗斯当局订下的最低标准还要低得多。
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不是美国的“慷慨援助”,在第二轮进攻战役开始前,俄罗斯军民就已经在饿肚皮了。
必须承认,美国的援助不但及时,而且效果显著。
要知道,美国不但是世界上仅次于共和国与印度的第三大粮食生产国,还是全球头号粮食富裕国,占到全球粮食自由贸易量的4成。即便按照平时的标准,美国富裕的粮食也能养活3亿人,按照战时的配给标准,至少能够养活5亿人。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解决运输问题,即便俄罗斯的粮田颗粒无收,也能依靠美国的援助养活所有人。
问题就在这里,如何将粮食运往俄罗斯。
从理论上讲,运输根本不成问题。按照俄罗斯提交给美国的援助请求,在2058年年底之前,俄罗斯需要大约1500万吨粮食才能平安过冬。事实上,因为没有想到共和国陆军能够如此迅速的扫荡内高加索地区(前面提到过,这里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产粮区),而且对乌克兰构成威胁,所以俄罗斯当局严重低估了粮食缺口,实际需要的粮食不止1500万吨,而是差不多3000万吨,大约三分之二的俄罗斯人(俄控区),即大约9000万俄罗斯军民需要由美国提供的粮食度过寒冷的冬天。客观的讲,如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运送3000万吨粮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要知道,每年从美国运出去的粮食高达1.5亿吨。如果用载重量20万吨的散装货轮运送,并且由50艘散装货轮组成船队,在美俄之间往返一次只需要2个月的话,只需要1支船队就能在2059年的春天到来之前,将俄罗斯需要的3000万吨粮食送到摩尔曼斯克。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当局还可以用其他船队里的散装货轮,多运送300万吨粮食。
问题是,在战争时期,运送3000万吨粮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拿船队来说,美国与俄罗斯征用的民用船只,首先得用来运送支持俄军作战的武器弹药与重型装备。虽然不会用散装货轮运送弹药与装备,但是从战争考虑,也得首先用来运送提供给军火工厂的各种原材料,特别是用来生产武器弹药所必须的,而俄罗斯又没有办法生产、或者产能跟不上的重要战略物资,比如稀有金属矿石。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早在20年前,俄罗斯就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稀有金属生产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石出口国之一,不然美国也不会与俄罗斯走到一起,那么俄罗斯就不应该缺乏稀有金属矿石。事实是,俄罗斯的稀有金属矿藏全部在乌拉尔山以东,在欧洲地区没有产地(因为美国可以通过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港口继续获得稀有金属矿石,所以共和国才会轰炸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港口,并且出兵占领勘察加半岛,切断从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往美国的海上航线,美国在阿拉斯加与阿留申群岛做文章,也是想趁机打回勘察加半岛,打通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上航道)。更要命的是,从战略安全考虑,在2050年之前俄罗斯就将绝大部分军火厂转移到了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地区。
工厂可以转移,矿藏却难以转移。
如果俄罗斯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会在欧洲地区修建足够多的物资仓库,囤积足够军火企业消耗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的稀有金属矿石。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这么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俄罗斯当局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的丢掉整个亚洲地区。当然,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缔结秘密同盟条约的时候,俄罗斯与美国就达成协议,以最低的价格把稀有金属矿藏卖给美国企业,而且由美国企业负责将购买的矿石运回美国,而美国当局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即保证在俄罗斯需要的时候,将其战略储备仓库里的稀有金属矿石无条件的返还给俄罗斯。
众所周知,在超导时代,沾着电的东西,几乎都与稀有金属有关。
可以说,战争时期稀有金属的消耗速度非常惊人。按照共和国当局在战后公布的相关数据,大战期间,共和国的军火工厂每个月就要用掉大约550万吨稀有金属矿石,算上其他工业,共和国每月就要消耗掉接近1000万吨的稀有金属矿石,而这几乎是2057年全球稀有金属矿石产量的3成!
就算俄罗斯的工业实力远不如共和国,而且只照顾军火厂,根据俄军弹药消耗与装备损耗估计,俄罗斯军火企业每个月需要大约200万吨稀有金属矿石。
看上去不是很多,可是运输却很麻烦。
要知道,美国战略储备仓库里的稀有金属矿石都是经过初加工的精矿石(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储备成本),因此对运输的要求非常高。别的不说,运送1吨精矿石,就需要运走大约同等重量的包装箱,以及差不多是其2倍的维护设备。也就是说,1艘载重20万吨货轮,1次只能运5万吨矿石。如此一来,以1支船队运送200万吨,2个月往返一次计算,也需要2支船队向俄罗斯运送稀有金属矿石。
除了运输上的麻烦,还有装卸上的问题。
总而言之,对美国与俄罗斯来说,最优选择是守住乌克兰粮仓,至少守到8月份,等到收割完粮食再后撤也不迟。只有在最优选择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由美国向俄罗斯运送3000万吨救急粮。
站在这个立场上,俄军的作战方向也很明确,那就是在8月之前,死守乌克兰。
换个角度来看的话,美军的方向就没有这么明确了。
死守乌克兰没有错,可是有必要把防御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吗?
要知道,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已经获得了进军乌克兰的资本,比如从罗斯托夫与沃罗涅日就能两路并进,以双箭头的方式扫荡乌克兰大平原。因为在第耶伯河以西,没有多少对防御有利的天线,所以俄军只能在这条从南到北横贯乌克兰,最终在第耶伯溺谷注入黑海的大河西岸设防。不管俄军有没有办法守住防线,都意味着将半个乌克兰平原拱手让给共和国军队。
当然,丢掉大约一半的夏粮还不是主要问题。
前面多次提到,欧盟迟迟不肯参战,与共和国还没有把战线推进到莫斯科有关,只要共和国军队到达莫斯科郊区,欧盟就会参战。当然,欧盟参战的根本目的不是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而是要在东面建立一道战略屏障,避免与共和国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欧盟不但要出兵俄罗斯,还要控制俄罗斯西边的几个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乌克兰。从战略上讲,欧盟至少需要控制半个乌克兰,即第耶伯河以西地区,不然就不可能在东欧大平原上建立起一道足以让共和国承认欧盟在欧洲霸主地位的战略防线,也就无法维持与共和国的同盟关系,从而使所有行动失去意义。
由此可见,乌克兰沦陷与莫斯科沦陷的意义完全一样。
换句话说,当共和国军队推进到第耶伯河东岸的时候,欧盟还会稳坐钓鱼台吗?
暂且不说欧盟会不会参战,做个假设,即欧盟会参战,由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特别是会对美国、以及美欧关系产生多大的影响?
要知道,美军还在俄罗斯帮助俄军作战呢。
也就是说,除非美军用数万名官兵打了一次酱油之后就打道回府,把俄罗斯的命运留给俄罗斯人,不然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欧盟军队兵戎相见。到这一步,即便欧盟与美国都不愿意向对方宣战,也很有可能完全敌对。
当然,占据主动权的肯定是欧盟。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欧盟国家的领导人相信美国会战败,就会毫不犹豫的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向美国宣战。
到这一步,美国的日子就难过了。
客观的讲,欧美很有可能宣而不战,特别是在美国特别克制、即尽量避免与欧盟军队在战场上遭遇的情况下,欧盟当局也不会迈出致命的一步。问题是,只要宣战,欧盟就没有理由不履行盟国义务。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只要欧盟答应提供港口,并且支持共和国海军舰艇在北大西洋上作战,就能使战争变得更加简单。说白了,要是让共和国的潜艇进入北大西洋,哪怕美国拼尽全力建造反潜战舰,其生命航线都会受到致命威胁,而且必然会因为丢掉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输掉战争。
由此可见,从战争目的上讲,美国与俄罗斯完全一致,即守住乌克兰。
差别就在实现目的的手段上。
虽然俄军高层一直在叫嚣着发起战略反击,打过乌拉尔山,但是在具体战术上,俄军高层几乎都主张坚壁清野,固守每一条河流与每一座城市,用库图佐夫元帅对付拿破伦的办法来对付袁晨皓指挥的共和国大军。问题是,当今的共和国军队肯定不需要通过烧柴火的方式来抵抗严寒,也不需要以掠夺的方式来获得过冬的粮草。事实上,因为没有牲畜,粮草这个说法就不贴切。也就是说,坚壁清野的战略对阻挡共和国军队的步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共和国军队的进军行动变得更加顺畅。可以说,俄军高层这种言行不一的态度,正好反映出了俄罗斯的根本问题,即在全线崩溃的情况下,俄军需要鼓舞士气的口号,却不敢冒险发起反击。
与俄军高层截然相反,美军将领说得少,做得多。
在反击还是防御的选择上,从杜奇威到身处前线的美军指挥官的态度完全一致,即只有积极主动的反击,才有机会挫败共和国军队的下一次进攻,任何侥幸心理,或者逃避态度都丧失主动权,再次遭受惨败。
实际上,在6月的第一天,杜奇威就联系了契力亚科夫,并且告诉俄罗斯总统,应该积极组织一次目标明确、规模庞大、行动迅速的战略反击行动,牵制共和国军队,从而放慢战争节奏。
当时,契力亚科夫肯定满口答应了下来,只是没有兑现。
这也不能怪契力亚科夫,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俄军主力部队、即在战前组建并且成军的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仅有的几个主力师也在亚洲地区。也就是说,在共和国军队面前的几百万俄军,除了少数是再服役的退役军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民兵、以及刚刚招募的青壮年。不管美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多少武器装备,也不管美国的军火有多么先进,这样的俄军,别说发起战略反击,能够呆在阵地上等共和国军队攻过来,并且勇敢的面对死亡,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显然,杜奇威也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没有逼迫契力亚科夫。
问题很明白,俄军是指望不上了,要想发动战略反击,就只能依靠美军。可是当时美国陆军在俄罗斯只剩下了4个师,这么点兵力别说战略反击,就连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战役反击都不够。当然,美国可以增兵,而且杜奇威也是这么做的。问题是,等到美国的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发起战略反击的最佳机会,也就是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后,共和国军队进行部署调整的时期已经过去了。面对已经部署到位的共和国军队,别说反击,就算是正正当当的进攻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
到这一步,杜奇威不得不放弃战略反击的想法。
当然,放弃想法,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谁都知道,共和国军队不存在美俄军队的那些问题,而且袁晨皓也不会在进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所以随着天气转暖,共和国陆军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肯定不会忘记,如果让共和国陆军抢先发起进攻,就算美俄军队全力以赴,得到的也是失败,区别只是多大程度上的失败。
对杜奇威来说,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化解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的发起进攻,而且是抢在共和国军队之前发起进攻。
在杜奇威看来,如果能够精心策划,还有可能借此机会化危为机,夺回战争主动权!
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
关于萨拉托夫战役的记载有很多,大多强调中美两国陆军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没有多少人给予俄军正面评价,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俄军拖了美军的后腿。客观的讲,谁也不能忽视30万俄军,更没有理由认为留下来断后的俄军拖了美军的后腿。从共和国陆军战史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就看得出来,如果没有30万俄军,美军不但照样会战败,还将败得更加彻底。
从参与时间、投入兵力、作战消耗、战斗伤亡等等数据来看,在萨拉托夫战役中与共和国陆军较量的主力是俄罗斯陆军,而不是美国陆军。当然,这不能否认萨拉托夫战役的主要面,即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专门针对美军的作战行动。
可以说,萨拉托夫战役也是“厄尔布鲁士”作战行动的高潮。
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这场几乎让美国陆军彻底绝望的战役,在扣出了第八战斗单位攻打萨拉托夫、以及俄军前来解围之后,共和国军队与美军的交战时间总共只有3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这30个小时内,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军队的地面部队,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再次碰撞。
时间变了,地点变了,部队也变了,而唯一没变的就是结果。
因为与这30个小时有关的资料太多,所以没有必要详细介绍。
按照美国陆军记录的交战情况,在最后一股美军撤出战场的时候,参战的4个美军师中:第4师阵亡官兵6000余人、伤残7000余人、失踪与被俘4000余人,还丢弃了所有重装备,算得上是全军覆没(该师的军旗被第八战斗单位缴获,并且成为了共和国军事博物馆中第7面美国陆军师级部队的军旗);第7师阵亡官兵4000余人、伤残5000余人、失踪与被俘近5000人,丢弃了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上全面瘫痪(直到1年后,第7师才再次开上战场);第2师阵亡官兵3000余人、伤残5000余人、失踪与被俘近3000人,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丧失战斗力(该师被撤到后方休整,在年底再次参战);第8师阵亡官兵2000余人、伤残6000余人、失踪与被俘5000余人,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丧失战斗力(该师与第2师一样,直到年底才再次开上战场)。
由此可见,在这短短的30个小时内,4个美军师阵亡官兵超过15000人、伤残23000余人、还有大约17000人被俘,平均下来,每个小时就损失近2000名官兵,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陆军拥有比较完备的战地急救设施与战术运输手段,还得到了俄军的全力支持与协助,阵亡数字肯定不是15000,还得加上三分之二的伤残人员。即便在战争结束之后,战史学家也高度评价了美军的战地急救设施,认为这种美国当局应国会的要求投资开发、并且为每个旅级单位都配备了一套的先进医疗系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美军,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这套集美国科学技术大成的战地急救设备,让战争延长了1年以上。理由很简单,在战争中残废的美国军人中,大约半数都在回国后投入到社会生产,成为产业工人,为美国军队生产出了大批武器装备,其中不少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美军武器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有的则继续在军队服役,以教官的身份培养新兵。
不管怎么说,谁也不能否认,美军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因为失败与胜利都是相对的,所以美军败没败,还得看交战对手的情况。
当然,考虑到对手的情况后,只能说美军败得更惨。
暂且不说共和国军队在这30个小时里的伤亡与损失,仅仅提到一点,就能明白美军败得有多惨:在这30个小时里,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作战的,就只有占领了萨拉托夫的第八战斗单位!
也就是说,4个美军师面对1个战斗单位。
单从兵力上讲,就算第八战斗单位全军覆没,伤亡也不会比美军多。更重要的是,当时在萨拉托夫作战的,只有第八战斗单位的战斗旅与半个支援旅(支援旅的低空突击营与低空打击营都部署在后方,而且这些部队都不适合地面作战),即参与萨拉托夫阵地防御战的官兵不到10000人。
即便除掉非战斗人员,4个美军师投入的战斗人员也在4万到5万之间,即用4到5倍的兵力攻打萨拉托夫,还遭受如此惨败,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数据上的东西,很难真实反映战场情况。
幸运的是,很多亲身经历了萨拉托夫战役、并且活到战后的共和国军人与美国军人都在有生之年写了回忆录,并且重点介绍了这场战斗。不可否认,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要比在共和国出版的多得多。原因也很简单,那些为国做出贡献的美国军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与照顾,而所有参加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共和国军人都享受着英雄般的待遇,也就是说,美国老兵需要用回忆录来赚钱谋生,而共和国的老兵更愿意将亲身经历的战斗以故事的方式告诉后人,以此让子子孙孙明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有多么的宝贵。当然,在共和国老兵中也有不甘寂寞的,比如一位叫黄俊诚的退役准将就在弥留之年,以口述的方式向共和国知名的传记作家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而这其中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在萨拉托夫与美军战斗的30个小时(黄俊诚将军就是在这场战斗中立下重大战功,由少尉排长越级提拔为上尉连长,并且在战役结束的时候成为全营最高级别的军官)。后来由中影公司拍摄的战争电影《火线三十小时》就是以黄俊诚将军的回忆录改编而来的,电影的主角实际上就是黄俊诚将军。
这位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就跟随部队开赴哈萨克斯坦,几乎参与了第八战斗单位在大战期间所有战斗的老将军对当时的对手,也就是强攻萨拉托夫的美军做了客观评价,即美军是共和国陆军遭遇过的最强大的对手。
虽然这个评价很笼统,但是共和国陆军的一些资料足以说明问题。
在这30个小时内,第八战斗单位伤亡官兵8749人,其中阵亡5862人,在伤残的2887名官兵中,没有一个轻伤,全部都是在缺胳膊断腿、无法继续作战的情况下才被抬出了防御阵地,而坚持到最后的1000多名官兵全部负伤,其中不少还是重伤。也就是说,拼到最后关头的时候,第八战斗单位的1个半旅几乎是全军覆没。
可以说,这是自五老阻击战之后,共和国陆军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正是如此,在很多人看来,共和国陆军也打输了。
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中,共和国陆军的主力战斗单位曾经创造了单独围歼数十万俄军的记录,第八战斗单位也是主力,而且其炮兵旅就在伏尔加斯基,支援旅的低空打击营与低空突击营部署在200多千米外的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即支援力量全部到位。更重要的是,战斗中还有第80战斗单位、第九战斗单位、以及正在攻打伏尔加格勒的第91战斗单位的炮兵旅与支援旅参战,随时应第八战斗单位的呼叫提供火力支援。除此之外,袁晨皓还向该方向增派了2个战术航空旅(即配备多用途战斗机的航空部队,1个旅有144架战斗机)。如此一来,支援第八战斗单位的力量就多达72个炮兵营(相当于1700多门电磁炮)、24个低空打击营(相当于800多架低空攻击机)与近300架多用途战斗机。
支援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呢?
说得形象一点,如果全部支援力量一起投入战斗,能够在1分钟内用弹雨覆盖面积为50万平方米的战场,相当于在15分钟之内歼灭1个兵力在15000人左右的师级部队的全部人员与重装备。
毫无疑问,这几乎是开战以来,共和国陆军支援部队最为集中的一次战斗。
在这样的情况下,萨拉托夫防御战仍然打得如此惨烈,自然会有人认为第八战斗单位的表现太失常了。
事实上,不是第八战斗单位失常,而是战场情况远非那么简单。
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说共和国军队的主要对手是俄军,而不是美军的原因。
从第八战斗单位的作战记录就看得出来,除了没有能够按时攻占萨拉托夫,导致在遭到美军攻击之前,没有能够完全进入防御阵地,更没有时间修建新的防御阵地之外,在30个小时的防御作战中,获得的火力支援并不多。
当时,按照袁晨皓的命令,支援部队优先照顾的是第80战斗单位,不是第八战斗单位。
这也很好理解,第80战斗单位的任务是牵制北上的美俄军队,尽量延长敌人的行军时间,从而减轻第八战斗单位的防御压力。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敌人暴露在火力打击之下的时间,将敌人消灭在行军途中。
客观的讲,责任应该在袁晨皓身上。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能够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80战斗单位对换,两支战斗单位的伤亡官兵总数肯定要小得多。原因很简单,第80战斗单位是预备力量,而不是主力,因此更擅长在坚固阵地上打防御战,而不是在长达数百千米的战线上打运动战。事实上,打运动战是第八战斗单位的强项。根据比较可信的说法,袁晨皓的最初意图也是让第八战斗单位在攻占了萨拉托夫之后,把阵地移交给第80战斗单位。结果很明显,因为没有能够充分估计到萨拉托夫的俄军会如此顽强,使得第八战斗单位来不及与第80战斗单位换防,也就不得不让两支战斗单位以并非擅长的方式作战。毫无疑问,这种对敌人估计不足,导致部队严重伤亡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战役指挥官,即策划战役的袁晨皓。
当然,裴承毅没有追究袁晨皓的责任。
原因也很简单,谁也不能低估30万俄军的战斗力,更加不能否认第二轮进攻战役所取得的重大战果。不管怎么说,没有哪个将军能够准确判断敌情,而且每次都万无一失,即便是裴承毅,也出过差错。在衡量一个指挥官的能力时,能否知错就改,而且能否及时调整部署来弥补错误,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毋庸置疑,在临机应变上,袁晨皓做得非常出色。
直到战役结束,袁晨皓也没让后面的4个战斗单位上战场。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袁晨皓在萨拉托夫战役中犯的最大的错误,即过分相信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没有考虑到战役的艰苦性,也就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但是从大局来看,这4个战斗单位还扮演着战略预备队的角色,而且正是这4个战斗单位的存在,才使得俄军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与基洛夫方面军、以及美军的另外4个师没敢轻举妄动。即便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等到发现无法及时占领萨拉托夫,也就是无法按照计划歼灭伏尔加格勒的美俄军队时,留在大后方的4个战斗单位也无法及时赶到萨拉托夫。
实事求是的讲,袁晨皓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最受争议的决定。
让火力支援部队首先支持第80战斗单位,看上去是在牺牲第八战斗单位,实际上却是在保护第八战斗单位。要知道,正是这一决定,让从伏尔加格勒突围的30万俄军中的25万永远也没有能够到达萨拉托夫,而另外5万俄军在到达萨拉托夫的时候,也只剩下了随身携带的轻武器与自卫武器。正是如此,在掩护美军的残余部队撤出战场后,这5万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的俄军甚至没有做任何象征性的尝试,就向剩余官兵还不到2000人的第八战斗单位缴械投降了。
设想一下,如果让30万俄军一窝蜂的拥到萨拉托夫城外,会有什么结果?
不可否认,巨大的兵力密度,将导致非常巨大的伤亡,也许30万俄军都得完蛋,而不是让其中的15万以战俘的身份活到战争结束。问题是,面对如此多的敌人,第八战斗单位肯定会全面崩溃。考虑到美军有更加完备的防空能力与更多的战术机动装备,如果没有第八战斗单位的阻挡,美军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大得多,至少伤亡会少得多。更重要的是,极端情况之下,袁晨皓肯定会让第80战斗单位参加阵地防御战,甚至会让第九战斗单位从侧面发起突击。可以说,到这一步,就算能够全歼美俄军队,就算能够把共和国军队的战斗总伤亡减少一些,也会对整体局面产生巨大影响。
从总体来看,袁晨皓的决策没有错。
当然,也正是这一决策,让第二轮进攻战役成为了大陆战场上最短暂,也是最为平静的一场进攻战役。
到6月4日,随着第九战斗单位占领了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位于沃罗涅日与萨拉托夫之间,北面200多千米就是坦波夫,为交通枢纽城镇),第二轮进攻战役宣告结束,战场也再度归于平静。到此,在这场仅仅持续了14天的战役中,参战的约30万共和国军队与20万盟国军队总共歼灭俄军78万、美军3万余,并且占领了内高加索地区。到月底,外高加索的阿布哈兹、南奥赛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均宣布脱离独联体,其中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2058年底之前与共和国缔结《和平友好互助条约》、并且向俄罗斯与西约集团宣战,格鲁吉亚在2059年1月底以共和国的盟国身份参战,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则在战争结束前宣布永久性中立。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大陆战场上的局面已经完全打开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占领高加索地区,并且让外高加索的几个国家参战,共和国已经将大陆战场与中东战场联系了起来。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还不可能利用黑海上的俄罗斯军港,也不可能向黑海派遣舰队,或者从黑海进军地中海,但是从战略上讲,随着共和国将战线推进到黑海,作为美国在中东战场上的主要依靠对象的土耳其,肯定要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考虑得更加长远一点。即便退一万步,土耳其不会因此宣布中立,甚至有可能在感受到威胁之后更加死心塌地的为美国卖命,共和国也能够利用高加索通道,将集中在大陆战场上的兵力转移到中东战场上,从而使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变得荡然无存,也让美国出兵俄罗斯变得毫无意义。
大陆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真正头痛的不是俄罗斯当局,而是美国。
从理论上讲,俄罗斯当局反而轻松了许多,因为随着共和国军队停止进攻,战线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不再需要猜测共和国军队的战役企图。别说俄罗斯高层与俄军高级将领,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看得出来,随着夏季到来,共和国陆军绝对不会急着进军莫斯科,而会迅速扫荡乌克兰,而且得赶在7月底之前发起进攻。原因很简单,如果能够赶在乌克兰的夏粮成熟之前发起进攻,不但能够用饥饿降伏乌克兰,还能使俄罗斯遭遇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按照一些欧洲机构的预测,如果俄罗斯无法获得乌克兰的夏粮,不但会加剧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还很有可能无法度过2058年的冬季,即在下一个夏天到来之前用光所有粮食。
可以说,这不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与同样是高纬度国家的加拿大一样,夏粮占了俄罗斯粮食产量的七成。因为连续数年的军备竞赛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加上2055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降临到俄罗斯的大地上,到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的粮食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按照俄罗斯的官方说法,虽然俄罗斯还没有成为粮食进口国,而且随着大量可控聚变核电站投产,可以通过工业化农业生产来解决恶劣气候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俄罗斯成为产粮大国,但是实际情况是,到2057年底的时候,俄罗斯战略粮仓里的粮食最多只能够全国消耗4个月,而不是俄罗斯官方政府订下的9个月。更要命的是,战争初期,俄罗斯的战略粮仓上了共和国天军主要轰炸目标清单,在2058年1月底之前就被悉数摧毁,只有不到三成的储备粮及时疏散转移。如此一来,俄罗斯的战略储备粮实际只能满足40天的消耗。虽然通过配给等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粮食损耗,更加合理的利用粮食,但是受战争的影响,俄罗斯在2058年春季的粮食产量大大降低,远没达到平时标准,甚至离俄罗斯当局订下的最低标准还要低得多。
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不是美国的“慷慨援助”,在第二轮进攻战役开始前,俄罗斯军民就已经在饿肚皮了。
必须承认,美国的援助不但及时,而且效果显著。
要知道,美国不但是世界上仅次于共和国与印度的第三大粮食生产国,还是全球头号粮食富裕国,占到全球粮食自由贸易量的4成。即便按照平时的标准,美国富裕的粮食也能养活3亿人,按照战时的配给标准,至少能够养活5亿人。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解决运输问题,即便俄罗斯的粮田颗粒无收,也能依靠美国的援助养活所有人。
问题就在这里,如何将粮食运往俄罗斯。
从理论上讲,运输根本不成问题。按照俄罗斯提交给美国的援助请求,在2058年年底之前,俄罗斯需要大约1500万吨粮食才能平安过冬。事实上,因为没有想到共和国陆军能够如此迅速的扫荡内高加索地区(前面提到过,这里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产粮区),而且对乌克兰构成威胁,所以俄罗斯当局严重低估了粮食缺口,实际需要的粮食不止1500万吨,而是差不多3000万吨,大约三分之二的俄罗斯人(俄控区),即大约9000万俄罗斯军民需要由美国提供的粮食度过寒冷的冬天。客观的讲,如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运送3000万吨粮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要知道,每年从美国运出去的粮食高达1.5亿吨。如果用载重量20万吨的散装货轮运送,并且由50艘散装货轮组成船队,在美俄之间往返一次只需要2个月的话,只需要1支船队就能在2059年的春天到来之前,将俄罗斯需要的3000万吨粮食送到摩尔曼斯克。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当局还可以用其他船队里的散装货轮,多运送300万吨粮食。
问题是,在战争时期,运送3000万吨粮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拿船队来说,美国与俄罗斯征用的民用船只,首先得用来运送支持俄军作战的武器弹药与重型装备。虽然不会用散装货轮运送弹药与装备,但是从战争考虑,也得首先用来运送提供给军火工厂的各种原材料,特别是用来生产武器弹药所必须的,而俄罗斯又没有办法生产、或者产能跟不上的重要战略物资,比如稀有金属矿石。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早在20年前,俄罗斯就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稀有金属生产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石出口国之一,不然美国也不会与俄罗斯走到一起,那么俄罗斯就不应该缺乏稀有金属矿石。事实是,俄罗斯的稀有金属矿藏全部在乌拉尔山以东,在欧洲地区没有产地(因为美国可以通过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港口继续获得稀有金属矿石,所以共和国才会轰炸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港口,并且出兵占领勘察加半岛,切断从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往美国的海上航线,美国在阿拉斯加与阿留申群岛做文章,也是想趁机打回勘察加半岛,打通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上航道)。更要命的是,从战略安全考虑,在2050年之前俄罗斯就将绝大部分军火厂转移到了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地区。
工厂可以转移,矿藏却难以转移。
如果俄罗斯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会在欧洲地区修建足够多的物资仓库,囤积足够军火企业消耗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的稀有金属矿石。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这么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俄罗斯当局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的丢掉整个亚洲地区。当然,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缔结秘密同盟条约的时候,俄罗斯与美国就达成协议,以最低的价格把稀有金属矿藏卖给美国企业,而且由美国企业负责将购买的矿石运回美国,而美国当局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即保证在俄罗斯需要的时候,将其战略储备仓库里的稀有金属矿石无条件的返还给俄罗斯。
众所周知,在超导时代,沾着电的东西,几乎都与稀有金属有关。
可以说,战争时期稀有金属的消耗速度非常惊人。按照共和国当局在战后公布的相关数据,大战期间,共和国的军火工厂每个月就要用掉大约550万吨稀有金属矿石,算上其他工业,共和国每月就要消耗掉接近1000万吨的稀有金属矿石,而这几乎是2057年全球稀有金属矿石产量的3成!
就算俄罗斯的工业实力远不如共和国,而且只照顾军火厂,根据俄军弹药消耗与装备损耗估计,俄罗斯军火企业每个月需要大约200万吨稀有金属矿石。
看上去不是很多,可是运输却很麻烦。
要知道,美国战略储备仓库里的稀有金属矿石都是经过初加工的精矿石(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储备成本),因此对运输的要求非常高。别的不说,运送1吨精矿石,就需要运走大约同等重量的包装箱,以及差不多是其2倍的维护设备。也就是说,1艘载重20万吨货轮,1次只能运5万吨矿石。如此一来,以1支船队运送200万吨,2个月往返一次计算,也需要2支船队向俄罗斯运送稀有金属矿石。
除了运输上的麻烦,还有装卸上的问题。
总而言之,对美国与俄罗斯来说,最优选择是守住乌克兰粮仓,至少守到8月份,等到收割完粮食再后撤也不迟。只有在最优选择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由美国向俄罗斯运送3000万吨救急粮。
站在这个立场上,俄军的作战方向也很明确,那就是在8月之前,死守乌克兰。
换个角度来看的话,美军的方向就没有这么明确了。
死守乌克兰没有错,可是有必要把防御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吗?
要知道,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已经获得了进军乌克兰的资本,比如从罗斯托夫与沃罗涅日就能两路并进,以双箭头的方式扫荡乌克兰大平原。因为在第耶伯河以西,没有多少对防御有利的天线,所以俄军只能在这条从南到北横贯乌克兰,最终在第耶伯溺谷注入黑海的大河西岸设防。不管俄军有没有办法守住防线,都意味着将半个乌克兰平原拱手让给共和国军队。
当然,丢掉大约一半的夏粮还不是主要问题。
前面多次提到,欧盟迟迟不肯参战,与共和国还没有把战线推进到莫斯科有关,只要共和国军队到达莫斯科郊区,欧盟就会参战。当然,欧盟参战的根本目的不是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而是要在东面建立一道战略屏障,避免与共和国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欧盟不但要出兵俄罗斯,还要控制俄罗斯西边的几个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乌克兰。从战略上讲,欧盟至少需要控制半个乌克兰,即第耶伯河以西地区,不然就不可能在东欧大平原上建立起一道足以让共和国承认欧盟在欧洲霸主地位的战略防线,也就无法维持与共和国的同盟关系,从而使所有行动失去意义。
由此可见,乌克兰沦陷与莫斯科沦陷的意义完全一样。
换句话说,当共和国军队推进到第耶伯河东岸的时候,欧盟还会稳坐钓鱼台吗?
暂且不说欧盟会不会参战,做个假设,即欧盟会参战,由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特别是会对美国、以及美欧关系产生多大的影响?
要知道,美军还在俄罗斯帮助俄军作战呢。
也就是说,除非美军用数万名官兵打了一次酱油之后就打道回府,把俄罗斯的命运留给俄罗斯人,不然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欧盟军队兵戎相见。到这一步,即便欧盟与美国都不愿意向对方宣战,也很有可能完全敌对。
当然,占据主动权的肯定是欧盟。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欧盟国家的领导人相信美国会战败,就会毫不犹豫的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向美国宣战。
到这一步,美国的日子就难过了。
客观的讲,欧美很有可能宣而不战,特别是在美国特别克制、即尽量避免与欧盟军队在战场上遭遇的情况下,欧盟当局也不会迈出致命的一步。问题是,只要宣战,欧盟就没有理由不履行盟国义务。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只要欧盟答应提供港口,并且支持共和国海军舰艇在北大西洋上作战,就能使战争变得更加简单。说白了,要是让共和国的潜艇进入北大西洋,哪怕美国拼尽全力建造反潜战舰,其生命航线都会受到致命威胁,而且必然会因为丢掉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输掉战争。
由此可见,从战争目的上讲,美国与俄罗斯完全一致,即守住乌克兰。
差别就在实现目的的手段上。
虽然俄军高层一直在叫嚣着发起战略反击,打过乌拉尔山,但是在具体战术上,俄军高层几乎都主张坚壁清野,固守每一条河流与每一座城市,用库图佐夫元帅对付拿破伦的办法来对付袁晨皓指挥的共和国大军。问题是,当今的共和国军队肯定不需要通过烧柴火的方式来抵抗严寒,也不需要以掠夺的方式来获得过冬的粮草。事实上,因为没有牲畜,粮草这个说法就不贴切。也就是说,坚壁清野的战略对阻挡共和国军队的步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共和国军队的进军行动变得更加顺畅。可以说,俄军高层这种言行不一的态度,正好反映出了俄罗斯的根本问题,即在全线崩溃的情况下,俄军需要鼓舞士气的口号,却不敢冒险发起反击。
与俄军高层截然相反,美军将领说得少,做得多。
在反击还是防御的选择上,从杜奇威到身处前线的美军指挥官的态度完全一致,即只有积极主动的反击,才有机会挫败共和国军队的下一次进攻,任何侥幸心理,或者逃避态度都丧失主动权,再次遭受惨败。
实际上,在6月的第一天,杜奇威就联系了契力亚科夫,并且告诉俄罗斯总统,应该积极组织一次目标明确、规模庞大、行动迅速的战略反击行动,牵制共和国军队,从而放慢战争节奏。
当时,契力亚科夫肯定满口答应了下来,只是没有兑现。
这也不能怪契力亚科夫,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俄军主力部队、即在战前组建并且成军的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仅有的几个主力师也在亚洲地区。也就是说,在共和国军队面前的几百万俄军,除了少数是再服役的退役军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民兵、以及刚刚招募的青壮年。不管美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多少武器装备,也不管美国的军火有多么先进,这样的俄军,别说发起战略反击,能够呆在阵地上等共和国军队攻过来,并且勇敢的面对死亡,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显然,杜奇威也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没有逼迫契力亚科夫。
问题很明白,俄军是指望不上了,要想发动战略反击,就只能依靠美军。可是当时美国陆军在俄罗斯只剩下了4个师,这么点兵力别说战略反击,就连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战役反击都不够。当然,美国可以增兵,而且杜奇威也是这么做的。问题是,等到美国的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发起战略反击的最佳机会,也就是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后,共和国军队进行部署调整的时期已经过去了。面对已经部署到位的共和国军队,别说反击,就算是正正当当的进攻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
到这一步,杜奇威不得不放弃战略反击的想法。
当然,放弃想法,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谁都知道,共和国军队不存在美俄军队的那些问题,而且袁晨皓也不会在进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所以随着天气转暖,共和国陆军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肯定不会忘记,如果让共和国陆军抢先发起进攻,就算美俄军队全力以赴,得到的也是失败,区别只是多大程度上的失败。
对杜奇威来说,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化解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的发起进攻,而且是抢在共和国军队之前发起进攻。
在杜奇威看来,如果能够精心策划,还有可能借此机会化危为机,夺回战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