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西非战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五章 西非战火
自从人类进入农耕时代,非洲就成了边缘地带;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世界中心转移到大西洋两岸,非洲更成了世界的角落;即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非洲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大战期间,这片原本荒凉的大陆却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非洲战场的重要性丝毫不在太平洋战场之下。问题是,在大战的前两年,交战双方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能力在非洲大陆开辟一条新的主要战线。
在2060年之前,非洲战场实际上是几个次要战场的总称。
大战爆发后不久,苏丹就以集约集团成员国的身份参战,并且联合同为集团成员国的肯尼亚,以东部非洲联盟组织的名义协助埃塞俄比亚出兵攻打厄立特里亚,从此引发了被称为“非洲之角战争”的东非战争。如果从伤亡与损失来看,这场发生在非洲屋脊、世界上最贫困地区的战争,绝对算得上是最为残酷的战争。在交战的1年多内,参战的6个国家(苏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厄立特里亚与吉布提)总共死亡750万人,而这6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还不到2亿,也就是说,这6个国家平均每26个人中就有1个战死,而大战期间其他参战国的死亡率还不到百分之一。除了巨大的死亡率之外,残酷的战争手段也让这场战争备受指责。根据战后调查,在死亡的750万人中,仅有50万军人,其余700万均是无辜平民,而绝大部分无辜平民是在交战双方奉行的民族灭绝政策中被砍掉头颅,部分甚至被残忍肢解。正是如此,有人将东非战争称为“砍刀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极端残忍的野蛮战争。
与东非战争同时打响的,还有“西非战争”,即尼日利亚与喀麦隆的战争。
虽然都是西非国家,但是尼日利亚与喀麦隆并不友好。早在20世纪90年代,这两个几内亚湾沿岸国家就因为近海石油开采发生过军事冲突。进入21世纪,喀麦隆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拉拢该地区的其他几个国家,即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圣多美与普林西比等国成立了“西部非洲联盟”,共同对付尼日利亚。相应的,尼日利亚也不甘示弱的与共和国合作,拉拢刚果民主共和国来对抗西非联盟。
20年代末,随着在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交界的曼达拉山地区发现了非洲大陆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而超级大国在西非地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客观的讲,这座几乎被曼达拉山盖住的稀有金属矿藏足以给1亿5000万尼日利亚人、与6500万喀麦隆人带来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让2亿多人过上富足生活。根据保守估计,这座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稀有金属矿藏能够以每年2500万吨的速度开采200年,如果以2030年的国际稀有金属矿交易价格计算,这个产量能让2亿1500万尼日利亚人与喀麦隆人每年获得5000美元或者2万元人民币的纯收入。可以说,只要能够合理解决矿藏的分配问题,尼日利亚与喀麦隆都能迅速进入富裕国家行列,甚至连紧邻矿区的乍得也能从中获益。
关键就在分配上。
按照喀麦隆的说法,两国边界以曼达拉山脊线为准,所以应该平均分配开采权,即以限额的方式分配开采量,两国各占一半。尼日利亚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即曼达拉山的大部分都在尼日利亚境内,应该按照山体的分布情况来确认开采权,所以尼日利亚应该获得大约九成的开采份额。很明显,双方的分歧非常严重,即便西非联盟与非洲联盟先后出面调解,也未能形成一份让两国都能接受的协议。
2031年初,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尼日利亚出兵攻入喀麦隆,第一次西非战争爆发。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非常残忍的战争,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非洲历史上最残忍的战争。
战争初期,尼日利亚凭借更加庞大的军队,占据了主动地位,一露将战线推进到拉格多水库附近,即占领了喀麦隆最北面的极北省全部,以及大半个北部省。但是尼日利亚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如喀麦隆军队,加上出境作战,在取得有限胜利之后,尼日利亚当局主动放弃了进攻。结果可想而知,随着美国的军事援助在2031年下半年陆续到达,战局很快发生逆转,喀麦隆军队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有证据表明,美国的特种部队参与了喀麦隆军队的反击行动,并且深入尼日利亚,狙杀了尼日利亚的博亚拉陆军上将),不但迅速收复了失地,还将战线推进到了尼日利亚境内,并且在2032年3月底控制了整个曼达拉山。受战败影响,尼日利亚政局发生剧烈动荡,温和派总统在2032年4月底遭到弹劾,得到军队全力支持的强硬派总统卢西尼上台,并且在就任的第三天就飞往北京,向共和国求援。得到共和国的全力援助之后,尼日利亚军队在该年下半年发起反击,最终在年底将战线推进到喀麦隆境内,并且控制了整个曼达拉山。按照共和国军事顾问的要求(事实上,共和国也派遣特种部队参与了作战行动,并且在尼日利亚军队的反击行动中,成功狙杀了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首席顾问罗纳德上校),尼日利亚军队没有继续南下,而是在攻占了加鲁阿(喀麦隆北部省首府)之后沿贝鲁埃河部署防线。受此影响,第一次西非战争在2033年初进入僵持阶段,也是这场战争最残酷的阶段。
战线稳定下来之后,尼日利亚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以清剿贝鲁埃河以北地区的喀麦隆军队为名,进行了极端残忍的种族大屠杀。根据联合国在2035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仅在2033年一年间,死于种族大屠杀的喀麦隆人就多达250万。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尼日利亚军队杀害的,但是这些人的死都与尼日利亚有关。更残酷的是,尼日利亚当局为了长期控制占领区,达到吞并占领区的目的,在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的同时,还强迫近300万本国民众移民,并且因此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尼日利亚人被迫背井离乡。
所谓物极必反,尼日利亚当局的强硬做法,很快就使其走到尽头。
2034年底,尼日利亚强硬派政府在大选中败北,温和派再次上台掌权。问题是,温和派政权大力推行的民族和解政策却不合军方胃口,毕竟在开发稀有金属矿藏的问题上,真正的获益者是那些掌握着军权的高级将领,以及这些将领所在的大部族与大家族,任何对其利益构成威胁的举动,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受此影响,尼日利亚温和派政权上台后的前景非常黯淡。
与此同时,在第一次西非战争中战败的喀麦隆并未放弃收复失地与复仇的想法,并且一直在为此做准备。
2035年3月底,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喀麦隆军队从阿达马瓦山北面越过边境线,攻入尼日利亚境内,第二次西非战争爆发。
与第一次西非战争相比,第二次西非战争要“正规”得多。
从一开始,喀麦隆军队就得到了美国军事顾问的大力指点,甚至可以说,整个作战行动多是由美国军人在指挥。受此影响,喀麦隆军队的战争目的非常明确,即不以收复失地为主要目的,而要通过这场战争完全控制曼达拉山,并且为长期控制该地区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喀麦隆投入的军事力量中,除了120万地面部队之外,还有当时西非地区最为强大的空军,以及一支规模不算太小的海军。战争爆发后不久,喀麦隆海军就封锁了尼日利亚的海岸线,并且派遣突击部队控制了尼日利亚近海地区的所有石油开采平台,还先后炮击了尼日利亚的主要港口城市。为了支持喀麦隆的军事行动,美国海军不但向几内亚湾派遣了一支航母战斗群,还向周边国家施压。
很明显,这不是喀麦隆的战争,而是美国的战争。
从美军的部署就看得出来,美国的意图就是占领与控制曼达拉山,获得这座足以让美国享用200年的稀有金属矿藏。问题是,喀麦隆的综合国力远远比不上尼日利亚,即便得到了美国的援助,也很难单独打赢第二次西非战争。受此影响,在2035年6月底之前,包括赤道几内亚、刚果在内的好几个西非国家先后卷入这场战争。
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共和国没有办法为尼日利亚提供多大的援助。
众所周知,共和国在2035年的首要任务是打赢印度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尼日利亚的稀有金属矿藏对共和国的价值并不大,因为共和国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储备国,还控制了邻近的老挝(川圹矿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属矿藏)、以及东非的苏丹(苏丹拥有非洲各国第二多的稀有金属矿藏),还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取稀有金属矿藏,所以有没有尼日利亚的稀有金属矿藏对共和国的影响都不是很大。重要的是,稀有金属矿藏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共和国不需要,不等于可以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正是如此,当时的共和国元首王元庆才会采纳裴承毅的战略建议,将印度战争的时间由1年缩短到半年。同样的,裴承毅也正是因此获得了王元庆的高度赏识。
因为共和国没有办法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甚至无法打破美国对尼日利亚进行的海上封锁,所以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尼日利亚只能以空间换时间,用其庞大的兵力去对付战斗力更加强大的敌人。到2035年11月底,也就是印度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时,尼日利亚不但丢掉了占领区,还丢掉了整个阿达马瓦州(即曼达拉山所在州),以及大半个塔拉巴州与博尔诺州。在这短短8个月的战斗中,尼日利亚总共损失了250万军队,仅阵亡官兵就超过了20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投降之后被喀麦隆军队屠杀。
当然,在这8个月内,共和国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在战事艰险的情况下,由共和国出面,尼日利亚国内的两大政派达成了和解协议,即联合应对外来入侵,战争结束后在共和国的监督下进行全民大选,以结束长达数十年的国内政治动荡。作为监督方,共和国还承诺在战争结束后,帮助尼日利亚进行现代化建设,使尼日利亚摆脱贫困与落后。
事实上,共和国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在尼日利亚,而是在中部非洲的乍得。
2035年4月底,也就是喀麦隆大军攻入曼达拉山,正在为取得的胜利欢呼的时候,苏丹军队在共和国军事顾问的支持下,千里奔袭恩贾梅纳,一举控制了这个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中非国家。更重要的是,苏丹军队还控制了沿途的军事重镇,并且让乍得军队放下了武器。因为突击行动过于快速,而且顺利得让人难以想像,所以当时整个西方世界都认为是共和国军队打着苏丹军队的旗号完成了这次作战行动。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共和国军人参与作战行动,只是主力仍然是苏丹国防军,共和国只派遣了几支特种部队。从作战的时机上也看得出来,共和国打算在印度战争打响之前稳住非洲战局,以此让尼日利亚坚持到印度战争之后。
可以说,正是这次行动,改变了第二次西非战争的结局。
到2035年8月份,喀麦隆军队已经在几条战线上取得重大胜利,甚至有能力向阿布贾进军,但是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喀麦隆军队却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引下,放弃了向西推进,转而猛攻迈杜古里,即尼日利亚与乍得交界的博尔诺州的首府。美国军事顾问让喀麦隆军队这么打也很容易理解,当时尼日利亚所能获得的外来援助,8成由苏丹到乍得的横穿整个非洲大陆的公路线运输,而条物资运输线在尼日利亚境内的终点站就是迈杜古里。也就是说,除非喀麦隆军队攻入乍得,不然就只能通过占领迈杜古里来切断这条补给线。从整个战局来看,也只有切断这条补给线,才有可能赶在共和国击败印度之前,让喀麦隆击败尼日利亚。
当然,迈杜古里战役的结果是喀麦隆军队没有能够在2035年过去之前取胜。
在时间进入2036年之前,战场局势就发生了转变。考虑到印度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在2035年12月份,美国军事顾问就让喀麦隆军队由攻转守,集中兵力守住曼达拉山。受此影响,到2036年初,也就是共和国通过“中非交通线”向尼日利亚提供更多的军事物资,并且帮助尼日利亚军队策划战略反击的时候,尼日利亚军队已经稳住了战线,并且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兵力优势。
相对而言,尼日利亚军队的反击行动比喀麦隆军队的进攻行动迅速得多,也顺利得多。
2036年2月22日,尼日利亚军队率先在曼达拉山南面,也就是贝鲁埃河河谷地区发起反击,将盘踞在塔拉巴州南部地区的喀麦隆军队赶了出去。紧接着,尼日利亚陆军的第一支战地部队在北面发起进攻,以跳跃进攻的方式,切割包围了近50万喀麦隆军队。因为尼日利亚的反击行动与共和国陆军低空突击部队的进攻战术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战场上作战的很有可能是刚刚从印度撤下来的共和国军队。虽然这一猜测没有的到证实,也没有办法证实,但是有一点可以相信,那就是在印度战争结束之后,共和国开始裁军,将大批武器装备与战争物资无偿援助给了众多友好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尼日利亚,而且尼日利亚是最大的受益国。别的不说,在2036年第一季度,共和国就向尼日利亚提供了足够武装10个精锐陆军师,也就是相当于20万主力部队的重型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上百架垂直起降运输机,以及上千辆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当时共和国还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400多架战斗机迈给了尼日利亚,并且允许裁退飞行员以雇佣兵的身份前往尼日利亚作战。得到如此巨大的军事援助之后,尼日利亚军队想不取胜都很困难。
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外国军团在尼日利亚作战,只不过不是共和国的军队,而是苏丹的“西非派遣军”。
2036年7月初,尼日利亚歼灭了境内的100多万喀麦隆军队,并且在月底的时候将战线推进到了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是贝鲁埃尔河上游的加鲁阿。虽然尼日利亚军队还有继续向南推进的实力,但是受共和国的影响,尼日利亚军队没再继续进攻,而是在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上停了下来。
因为损失过于惨重,美国又没有足够多的剩余军事物资(当时连美军都没有多少主战武器装备),所以喀麦隆军队没有能力在尼日利亚军队停止进攻之后发起反击,也就没有办法把战线推进到边境线上。
与第一次西非战争不同,这次战争结束后,共和国开始兑现承诺。
这也很好理解,第一次西非战争的时候,共和国正在忙着准备对付印度,身边的麻烦都没有解决完,也就不大可能直接干预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第二次西非战争结束时,共和国已经解决了身边问题,并且需要通过战略扩张来压制美国,也就有理由、有能力插手非洲大陆事务。
按照共和国的安排,尼日利亚在2037年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大选。
虽然在这次选举中,温和派与强硬派都没有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不得不组成联合政府,但是尼日利亚的政治动荡也基本上结束了。在此之后,就算发生过几次波折,尼日利亚的政治局势也比较稳定,并且从此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对于战争的另外一方,也就是喀麦隆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因为丢掉了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加上战败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喀麦隆强硬派政府最大支持者的美国在2037年需要面对第二次马岛战争、在2038年需要面对叙以战争、接着又是中东战争,所以在2036年8月到2041年底的5年多里,喀麦隆爆发了数次政变,政府更换了好几波,国内建设更是一塌糊涂。根据联合国在2042年做的一次调查,第二次西非战争之后,至少有2200万喀麦隆人失去家园,其中600万沦为战争难民,仅仅是涌入赤道几内亚、加蓬与刚果等邻国的难民就多达400万。
直到2042年初,喀麦隆的局势才算有所转变。
当时,得到美国支持的隆巴萨将军上台,以极端强硬的手段铲除了异己份子,随后与美国缔结盟约,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扩军。到2043年底,喀麦隆国防军的兵力由120万扩充到了200万,而且主力部队又4个师增加到了30个师,光是从美国获得的主战坦克就超过了2000辆,另外还有数千辆装甲战车、数百架低空攻击机、以及数百架战斗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喀麦隆再次成为了西非地区的军事强国。
有意思的是,尼日利亚的军事实力也在这1年多内得到了全面提高。
在共和国的大力援助下,尼日利亚不但建立起了主力部队多达50个师的“非洲第一陆军”,还建立起了一支拥有1200架作战飞机的“非洲第一空军”、以及一支拥有20万吨战舰的强大海军。可以说,除了海军规模不如喀麦隆之外,尼日利亚陆军与空军的规模均超过了喀麦隆,而且战斗力也在喀麦隆之上。
很明显,喀麦隆与尼日利亚的疯狂扩军,既是在为第三次西非战争做准备,也是中东战争的延续。原因很简单,2041年的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与美国均剩下了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与军事物资,都需要处理与消耗掉。从国家利益出发,与其将这些武器销毁掉,还不如援助给友好国家。
更重要的是,当第三次西非战争在2044年初打响的时候,尼日利亚军队与喀麦隆军队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至少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与认知先进了几十年。受此影响,第三次西非战争算得上是这3次战争中最为“正常”的一次。
在持续时间仅仅只有4个月的战争中,双方一直围绕着曼达拉山南面的贝鲁埃尔河行动,即谁控制了贝鲁埃尔河,谁就能够控制曼达拉山。事实上,这也正是尼日利亚要背上国际骂名,出兵占领喀麦隆北部地区的根本原因。从地势上讲,位于阿达马瓦山南面的西非高原上的喀麦隆本来就占了便宜,而尼日利亚则处在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上,不但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而且没有多少险要可守。因为交战范围比较有限,加上双方分别得到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与援助,所以第三次西非战争对平民造成的影响要比前两次小得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军队的损失更小一些。事实上,第三次西非战争才是军队的战争。在短短4个月的交战中,双方陆续投入了近600万官兵,伤亡率高达60%,且阵亡人数超过了伤残人数(主要就是救治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三次西非战争在2044年7月初结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喀麦隆军队的伤亡过于惨重,难以在短期内补充兵力,也就无法把战争继续打下去。说得直接一点,第三次西非战争没有以某一方战败而结束,而是受整体局势的影响而暂时停止。
虽然在此之后,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之间的冲突持续了10多年,大大小小的边境战斗打了不下1000次,但是受大局影响,特别是共和国与美国正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两个西非国家没有再爆发大规模战争,而是跟着两个超级大国的步伐,准备在世界大战中大干一场。
不可否认,10多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就喀麦隆而言,这10多年过得非常艰难。虽然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都没有放松对喀麦隆的援助,在大战期间,美国更是将喀麦隆当成了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盟国,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美国当局并没真心诚意的帮助喀麦隆进行现代化建设,而是通过控制喀麦隆的政治与舆论,来激化民族与国家矛盾,使近2代喀麦隆人生活在仇恨之中。当然,美国并没有放松对喀麦隆的军事援助。可以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喀麦隆已经是一个非常畸形的国家了。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2057年时,喀麦隆的人口总量为8000万,人均国民产值不到1100美元(相当于3000人民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20个国家之一,而且排名第七,但是喀麦隆当年的国防支出却高达36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2%,军费总支出在非洲地区排名第六。也就是说,在几乎所有平民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喀麦隆维持着非洲地区最庞大的军队之一。
客观的讲,即便没有曼达拉山的稀有金属矿藏,喀麦隆也不缺乏发展的资本,比如在其近海有非洲地区储量最为丰富的油田,在西南沿海平原地区还有肥沃的土地,铁矿储量也非常惊人,另外还有非常稀有的木材。总而言之,即便人口增长迅速,只要专心国家现代化建设,喀麦隆仍然拥有成为富裕国家的资本。问题是,美国并不希望喀麦隆富裕,不然就没有办法利用喀麦隆夺回非洲地区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了。
可以说,喀麦隆的灾难基本上就是美国造成的。
早在第一次西非战争爆发之前,喀麦隆与尼日利亚进行谈判的时候,埃及与南非就以非盟领导国的身份提出,按照两国的人口数量分配曼达拉山的稀有金属矿藏开采权,而且共和国也支持这一解决方案。问题是,这么做的话,美国就只能获得大约四分之一的矿产,而不是全部,所以美国并不支持,而听从美国吩咐的喀麦隆当局也坚决反对这么分配,坚决要求对半分,也就因此丧失了和平解决问题的最后机会。
与喀麦隆相比,尼日利亚在这10多年的变化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考虑,共和国不会在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尼日利亚大举投资开采稀有金属矿藏。事实上,第三次西非战争结束之后,共和国当局就对国际局势做了一次全面分析,得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结论。到2049年,也就是共和国开始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的时候,对能否控制西非地区也做了一次战略评估。结果很明显,在共和国海军必须首先控制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情况下,即便能够依靠阿根廷的海军基地进军西非地区,也不大可能在大西洋上与美军争雄,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共和国还得做好丢掉整个西非地区的准备。受此影响,在2044年到2049年之间,共和国当局在尼日利亚做得最多的,还是帮助尼日利亚解决国内矛盾,即大力兴建与民生有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帮助尼日利亚发展轻工业,让尼日利亚融入以共和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到2049年之后,共和国当局就把重点从尼日利亚转到了乍得,即建立以苏丹、乍得与尼日利亚为中心的,横跨整个非洲大陆的产业区,从而解决无力进军大西洋的问题。
也就是说,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尼日利亚稀有金属矿藏的开采量也非常有限。
与喀麦隆一样,尼日利亚也是一个自然资源季度丰富的国家,即便不开采曼达拉山的稀有金属矿藏,只要能够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也能成为富裕国家。与喀麦隆相比,尼日利亚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优势,既巨大的人口基数。在第三次西非战争结束的时候,尼日利亚的人口总量已经接近2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更是突破了2.5亿。也就是说,尼日利亚不但是非洲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便在全世界,也仅次于印度、共和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欧盟与巴西,排名第八。可以说,在21世纪中叶,巨大的人口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
可以说,依靠人口发展经济,也是尼日利亚的基本国策之一。
根据共和国当局的统计,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也就是2056年(虽然第三次世界大战在2057年底爆发,但是统计工作肯定有延迟性,所以2057年的统计数据会受到大战的影响),持尼日利亚护照,在共和国学习与工作的尼日利亚人就多达1350万,而这些人每年汇回尼日利亚的乔款多达7000亿元,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汇走5万多元,而这笔钱在尼日利亚基本上能够保证1个三口之家的正常日常开支。也就是说,仅仅到共和国务工的侨民就养活了5000多万尼日利亚人。保守估计,在共和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工作的尼日利亚人还有1000余万,按照同等的收入水平计算,2.5亿尼日利亚人中,有1亿是靠外出务工者的劳动收入养活的。除了外出务工之外,尼日利亚还拥有西非地区最为发达的出口加工业,而且大都面向共和国、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苏丹、埃及等等新兴经济体。在2056年,尼日利亚与共和国的贸易顺差就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而与共和国的贸易更是占到了尼日利亚经济总量的30%。
从某种意义上讲,尼日利亚的劳动力才是共和国最需要,也最重视的资源。
问题是,尼日利亚是西非国家,平时高度依赖的海上航线在战时没有任何保证。
可以说,这也是共和国在尼日利亚搞出口加工,并且向尼日利亚劳动力开放国内劳动市场的主要原因。说得直接一点,即便尼日利亚在战时遭到封锁,也不会对共和国的基本产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尼日利亚的加工企业在共和国周边地区,比如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与印度都很普遍,到时候最多提高价格刺激生产。更重要的是,有1000多万尼日利亚人在共和国生活与工作,而且几乎全是青壮年劳动力,就算尼日利亚被美军占领,只要共和国腾出手来,就能用这些人打回去,重新控制尼日利亚。事实上,大战爆发之后,共和国就仿效法国的外籍军团,成立了多个外籍军团,其中就有以尼日利亚侨民为主的“西非军团”,而这些军团在后来的作战行动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然,共和国没有忘记三次西非战争的惨痛教训。
从2045年开始,共和国就以援助非洲建设为名,让苏丹出面联合乍得与尼日利亚,修建了从苏丹港到拉各斯的“中非干线”,随后又联合中非、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兴建覆盖整个中部非洲地区的铁路网。按照计划,这几条总长度超过2万千米的铁路网将成为非洲联合发展的基础。当然,“中部非洲铁路网”的重大意义仍然在军事上。可以说,凭借该铁路网,共和国军队可以在没有海运支持的情况下,让至少2个战斗单位在西部非洲作战。如果能够加强该地区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即兴建更多的机场,就能让至少4个战斗单位在西非作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计划,以非洲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别说4个战斗单位,只要共和国陆军能够投入2个战斗单位,就能在半年之内扫荡整个西部非洲地区。
非常可惜的是,从苏丹港到拉各斯的“中非干线”建设了12年,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没有建成。正是受此影响,在大战的前两年,共和国陆军在非洲大陆战场上都没有太大的作为。准确的说,是在无法向前线投入主力作战部队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只能选择性的忽视非洲战场,把重点放在基础建设上,即争取在时机成熟之前打通“中非干线”,为西非用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对美国来说,要做的除了继续加强海上封锁之外,还得设法破坏“中非干线”,让共和国军队无法从陆路进军西非地区。受此影响,在大战爆发的第一年(2058年),美国就策动喀麦隆参战,并且在大战的前两年集中兵力向乍得湖进军。此举一是为了控制曼达拉山(乍得湖就在曼达拉山北面),二是控制乍得。针对美国的行动,共和国除了向尼日利亚提供非常有限的援助之外,主要就是借助苏丹与乍得来抵挡喀麦隆军队的进攻。必须承认,极端贫穷落后使喀麦隆军队的战斗力大受影响,在2年多内都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没有能够占领整个曼达拉山。
这一局面持续到2060年的第二个季度,随着共和国陆军收拾了俄罗斯,有了足够充足的兵力,才出现根本性转变。
第一百零五章 西非战火
自从人类进入农耕时代,非洲就成了边缘地带;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世界中心转移到大西洋两岸,非洲更成了世界的角落;即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非洲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大战期间,这片原本荒凉的大陆却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非洲战场的重要性丝毫不在太平洋战场之下。问题是,在大战的前两年,交战双方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能力在非洲大陆开辟一条新的主要战线。
在2060年之前,非洲战场实际上是几个次要战场的总称。
大战爆发后不久,苏丹就以集约集团成员国的身份参战,并且联合同为集团成员国的肯尼亚,以东部非洲联盟组织的名义协助埃塞俄比亚出兵攻打厄立特里亚,从此引发了被称为“非洲之角战争”的东非战争。如果从伤亡与损失来看,这场发生在非洲屋脊、世界上最贫困地区的战争,绝对算得上是最为残酷的战争。在交战的1年多内,参战的6个国家(苏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厄立特里亚与吉布提)总共死亡750万人,而这6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还不到2亿,也就是说,这6个国家平均每26个人中就有1个战死,而大战期间其他参战国的死亡率还不到百分之一。除了巨大的死亡率之外,残酷的战争手段也让这场战争备受指责。根据战后调查,在死亡的750万人中,仅有50万军人,其余700万均是无辜平民,而绝大部分无辜平民是在交战双方奉行的民族灭绝政策中被砍掉头颅,部分甚至被残忍肢解。正是如此,有人将东非战争称为“砍刀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极端残忍的野蛮战争。
与东非战争同时打响的,还有“西非战争”,即尼日利亚与喀麦隆的战争。
虽然都是西非国家,但是尼日利亚与喀麦隆并不友好。早在20世纪90年代,这两个几内亚湾沿岸国家就因为近海石油开采发生过军事冲突。进入21世纪,喀麦隆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拉拢该地区的其他几个国家,即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圣多美与普林西比等国成立了“西部非洲联盟”,共同对付尼日利亚。相应的,尼日利亚也不甘示弱的与共和国合作,拉拢刚果民主共和国来对抗西非联盟。
20年代末,随着在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交界的曼达拉山地区发现了非洲大陆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而超级大国在西非地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客观的讲,这座几乎被曼达拉山盖住的稀有金属矿藏足以给1亿5000万尼日利亚人、与6500万喀麦隆人带来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让2亿多人过上富足生活。根据保守估计,这座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稀有金属矿藏能够以每年2500万吨的速度开采200年,如果以2030年的国际稀有金属矿交易价格计算,这个产量能让2亿1500万尼日利亚人与喀麦隆人每年获得5000美元或者2万元人民币的纯收入。可以说,只要能够合理解决矿藏的分配问题,尼日利亚与喀麦隆都能迅速进入富裕国家行列,甚至连紧邻矿区的乍得也能从中获益。
关键就在分配上。
按照喀麦隆的说法,两国边界以曼达拉山脊线为准,所以应该平均分配开采权,即以限额的方式分配开采量,两国各占一半。尼日利亚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即曼达拉山的大部分都在尼日利亚境内,应该按照山体的分布情况来确认开采权,所以尼日利亚应该获得大约九成的开采份额。很明显,双方的分歧非常严重,即便西非联盟与非洲联盟先后出面调解,也未能形成一份让两国都能接受的协议。
2031年初,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尼日利亚出兵攻入喀麦隆,第一次西非战争爆发。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非常残忍的战争,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非洲历史上最残忍的战争。
战争初期,尼日利亚凭借更加庞大的军队,占据了主动地位,一露将战线推进到拉格多水库附近,即占领了喀麦隆最北面的极北省全部,以及大半个北部省。但是尼日利亚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如喀麦隆军队,加上出境作战,在取得有限胜利之后,尼日利亚当局主动放弃了进攻。结果可想而知,随着美国的军事援助在2031年下半年陆续到达,战局很快发生逆转,喀麦隆军队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有证据表明,美国的特种部队参与了喀麦隆军队的反击行动,并且深入尼日利亚,狙杀了尼日利亚的博亚拉陆军上将),不但迅速收复了失地,还将战线推进到了尼日利亚境内,并且在2032年3月底控制了整个曼达拉山。受战败影响,尼日利亚政局发生剧烈动荡,温和派总统在2032年4月底遭到弹劾,得到军队全力支持的强硬派总统卢西尼上台,并且在就任的第三天就飞往北京,向共和国求援。得到共和国的全力援助之后,尼日利亚军队在该年下半年发起反击,最终在年底将战线推进到喀麦隆境内,并且控制了整个曼达拉山。按照共和国军事顾问的要求(事实上,共和国也派遣特种部队参与了作战行动,并且在尼日利亚军队的反击行动中,成功狙杀了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首席顾问罗纳德上校),尼日利亚军队没有继续南下,而是在攻占了加鲁阿(喀麦隆北部省首府)之后沿贝鲁埃河部署防线。受此影响,第一次西非战争在2033年初进入僵持阶段,也是这场战争最残酷的阶段。
战线稳定下来之后,尼日利亚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以清剿贝鲁埃河以北地区的喀麦隆军队为名,进行了极端残忍的种族大屠杀。根据联合国在2035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仅在2033年一年间,死于种族大屠杀的喀麦隆人就多达250万。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尼日利亚军队杀害的,但是这些人的死都与尼日利亚有关。更残酷的是,尼日利亚当局为了长期控制占领区,达到吞并占领区的目的,在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的同时,还强迫近300万本国民众移民,并且因此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尼日利亚人被迫背井离乡。
所谓物极必反,尼日利亚当局的强硬做法,很快就使其走到尽头。
2034年底,尼日利亚强硬派政府在大选中败北,温和派再次上台掌权。问题是,温和派政权大力推行的民族和解政策却不合军方胃口,毕竟在开发稀有金属矿藏的问题上,真正的获益者是那些掌握着军权的高级将领,以及这些将领所在的大部族与大家族,任何对其利益构成威胁的举动,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受此影响,尼日利亚温和派政权上台后的前景非常黯淡。
与此同时,在第一次西非战争中战败的喀麦隆并未放弃收复失地与复仇的想法,并且一直在为此做准备。
2035年3月底,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喀麦隆军队从阿达马瓦山北面越过边境线,攻入尼日利亚境内,第二次西非战争爆发。
与第一次西非战争相比,第二次西非战争要“正规”得多。
从一开始,喀麦隆军队就得到了美国军事顾问的大力指点,甚至可以说,整个作战行动多是由美国军人在指挥。受此影响,喀麦隆军队的战争目的非常明确,即不以收复失地为主要目的,而要通过这场战争完全控制曼达拉山,并且为长期控制该地区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喀麦隆投入的军事力量中,除了120万地面部队之外,还有当时西非地区最为强大的空军,以及一支规模不算太小的海军。战争爆发后不久,喀麦隆海军就封锁了尼日利亚的海岸线,并且派遣突击部队控制了尼日利亚近海地区的所有石油开采平台,还先后炮击了尼日利亚的主要港口城市。为了支持喀麦隆的军事行动,美国海军不但向几内亚湾派遣了一支航母战斗群,还向周边国家施压。
很明显,这不是喀麦隆的战争,而是美国的战争。
从美军的部署就看得出来,美国的意图就是占领与控制曼达拉山,获得这座足以让美国享用200年的稀有金属矿藏。问题是,喀麦隆的综合国力远远比不上尼日利亚,即便得到了美国的援助,也很难单独打赢第二次西非战争。受此影响,在2035年6月底之前,包括赤道几内亚、刚果在内的好几个西非国家先后卷入这场战争。
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共和国没有办法为尼日利亚提供多大的援助。
众所周知,共和国在2035年的首要任务是打赢印度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尼日利亚的稀有金属矿藏对共和国的价值并不大,因为共和国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储备国,还控制了邻近的老挝(川圹矿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属矿藏)、以及东非的苏丹(苏丹拥有非洲各国第二多的稀有金属矿藏),还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取稀有金属矿藏,所以有没有尼日利亚的稀有金属矿藏对共和国的影响都不是很大。重要的是,稀有金属矿藏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共和国不需要,不等于可以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正是如此,当时的共和国元首王元庆才会采纳裴承毅的战略建议,将印度战争的时间由1年缩短到半年。同样的,裴承毅也正是因此获得了王元庆的高度赏识。
因为共和国没有办法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甚至无法打破美国对尼日利亚进行的海上封锁,所以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尼日利亚只能以空间换时间,用其庞大的兵力去对付战斗力更加强大的敌人。到2035年11月底,也就是印度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时,尼日利亚不但丢掉了占领区,还丢掉了整个阿达马瓦州(即曼达拉山所在州),以及大半个塔拉巴州与博尔诺州。在这短短8个月的战斗中,尼日利亚总共损失了250万军队,仅阵亡官兵就超过了20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投降之后被喀麦隆军队屠杀。
当然,在这8个月内,共和国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在战事艰险的情况下,由共和国出面,尼日利亚国内的两大政派达成了和解协议,即联合应对外来入侵,战争结束后在共和国的监督下进行全民大选,以结束长达数十年的国内政治动荡。作为监督方,共和国还承诺在战争结束后,帮助尼日利亚进行现代化建设,使尼日利亚摆脱贫困与落后。
事实上,共和国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在尼日利亚,而是在中部非洲的乍得。
2035年4月底,也就是喀麦隆大军攻入曼达拉山,正在为取得的胜利欢呼的时候,苏丹军队在共和国军事顾问的支持下,千里奔袭恩贾梅纳,一举控制了这个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中非国家。更重要的是,苏丹军队还控制了沿途的军事重镇,并且让乍得军队放下了武器。因为突击行动过于快速,而且顺利得让人难以想像,所以当时整个西方世界都认为是共和国军队打着苏丹军队的旗号完成了这次作战行动。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共和国军人参与作战行动,只是主力仍然是苏丹国防军,共和国只派遣了几支特种部队。从作战的时机上也看得出来,共和国打算在印度战争打响之前稳住非洲战局,以此让尼日利亚坚持到印度战争之后。
可以说,正是这次行动,改变了第二次西非战争的结局。
到2035年8月份,喀麦隆军队已经在几条战线上取得重大胜利,甚至有能力向阿布贾进军,但是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喀麦隆军队却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引下,放弃了向西推进,转而猛攻迈杜古里,即尼日利亚与乍得交界的博尔诺州的首府。美国军事顾问让喀麦隆军队这么打也很容易理解,当时尼日利亚所能获得的外来援助,8成由苏丹到乍得的横穿整个非洲大陆的公路线运输,而条物资运输线在尼日利亚境内的终点站就是迈杜古里。也就是说,除非喀麦隆军队攻入乍得,不然就只能通过占领迈杜古里来切断这条补给线。从整个战局来看,也只有切断这条补给线,才有可能赶在共和国击败印度之前,让喀麦隆击败尼日利亚。
当然,迈杜古里战役的结果是喀麦隆军队没有能够在2035年过去之前取胜。
在时间进入2036年之前,战场局势就发生了转变。考虑到印度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在2035年12月份,美国军事顾问就让喀麦隆军队由攻转守,集中兵力守住曼达拉山。受此影响,到2036年初,也就是共和国通过“中非交通线”向尼日利亚提供更多的军事物资,并且帮助尼日利亚军队策划战略反击的时候,尼日利亚军队已经稳住了战线,并且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兵力优势。
相对而言,尼日利亚军队的反击行动比喀麦隆军队的进攻行动迅速得多,也顺利得多。
2036年2月22日,尼日利亚军队率先在曼达拉山南面,也就是贝鲁埃河河谷地区发起反击,将盘踞在塔拉巴州南部地区的喀麦隆军队赶了出去。紧接着,尼日利亚陆军的第一支战地部队在北面发起进攻,以跳跃进攻的方式,切割包围了近50万喀麦隆军队。因为尼日利亚的反击行动与共和国陆军低空突击部队的进攻战术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战场上作战的很有可能是刚刚从印度撤下来的共和国军队。虽然这一猜测没有的到证实,也没有办法证实,但是有一点可以相信,那就是在印度战争结束之后,共和国开始裁军,将大批武器装备与战争物资无偿援助给了众多友好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尼日利亚,而且尼日利亚是最大的受益国。别的不说,在2036年第一季度,共和国就向尼日利亚提供了足够武装10个精锐陆军师,也就是相当于20万主力部队的重型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上百架垂直起降运输机,以及上千辆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当时共和国还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400多架战斗机迈给了尼日利亚,并且允许裁退飞行员以雇佣兵的身份前往尼日利亚作战。得到如此巨大的军事援助之后,尼日利亚军队想不取胜都很困难。
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外国军团在尼日利亚作战,只不过不是共和国的军队,而是苏丹的“西非派遣军”。
2036年7月初,尼日利亚歼灭了境内的100多万喀麦隆军队,并且在月底的时候将战线推进到了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是贝鲁埃尔河上游的加鲁阿。虽然尼日利亚军队还有继续向南推进的实力,但是受共和国的影响,尼日利亚军队没再继续进攻,而是在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上停了下来。
因为损失过于惨重,美国又没有足够多的剩余军事物资(当时连美军都没有多少主战武器装备),所以喀麦隆军队没有能力在尼日利亚军队停止进攻之后发起反击,也就没有办法把战线推进到边境线上。
与第一次西非战争不同,这次战争结束后,共和国开始兑现承诺。
这也很好理解,第一次西非战争的时候,共和国正在忙着准备对付印度,身边的麻烦都没有解决完,也就不大可能直接干预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第二次西非战争结束时,共和国已经解决了身边问题,并且需要通过战略扩张来压制美国,也就有理由、有能力插手非洲大陆事务。
按照共和国的安排,尼日利亚在2037年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大选。
虽然在这次选举中,温和派与强硬派都没有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不得不组成联合政府,但是尼日利亚的政治动荡也基本上结束了。在此之后,就算发生过几次波折,尼日利亚的政治局势也比较稳定,并且从此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对于战争的另外一方,也就是喀麦隆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因为丢掉了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加上战败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喀麦隆强硬派政府最大支持者的美国在2037年需要面对第二次马岛战争、在2038年需要面对叙以战争、接着又是中东战争,所以在2036年8月到2041年底的5年多里,喀麦隆爆发了数次政变,政府更换了好几波,国内建设更是一塌糊涂。根据联合国在2042年做的一次调查,第二次西非战争之后,至少有2200万喀麦隆人失去家园,其中600万沦为战争难民,仅仅是涌入赤道几内亚、加蓬与刚果等邻国的难民就多达400万。
直到2042年初,喀麦隆的局势才算有所转变。
当时,得到美国支持的隆巴萨将军上台,以极端强硬的手段铲除了异己份子,随后与美国缔结盟约,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扩军。到2043年底,喀麦隆国防军的兵力由120万扩充到了200万,而且主力部队又4个师增加到了30个师,光是从美国获得的主战坦克就超过了2000辆,另外还有数千辆装甲战车、数百架低空攻击机、以及数百架战斗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喀麦隆再次成为了西非地区的军事强国。
有意思的是,尼日利亚的军事实力也在这1年多内得到了全面提高。
在共和国的大力援助下,尼日利亚不但建立起了主力部队多达50个师的“非洲第一陆军”,还建立起了一支拥有1200架作战飞机的“非洲第一空军”、以及一支拥有20万吨战舰的强大海军。可以说,除了海军规模不如喀麦隆之外,尼日利亚陆军与空军的规模均超过了喀麦隆,而且战斗力也在喀麦隆之上。
很明显,喀麦隆与尼日利亚的疯狂扩军,既是在为第三次西非战争做准备,也是中东战争的延续。原因很简单,2041年的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与美国均剩下了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与军事物资,都需要处理与消耗掉。从国家利益出发,与其将这些武器销毁掉,还不如援助给友好国家。
更重要的是,当第三次西非战争在2044年初打响的时候,尼日利亚军队与喀麦隆军队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至少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与认知先进了几十年。受此影响,第三次西非战争算得上是这3次战争中最为“正常”的一次。
在持续时间仅仅只有4个月的战争中,双方一直围绕着曼达拉山南面的贝鲁埃尔河行动,即谁控制了贝鲁埃尔河,谁就能够控制曼达拉山。事实上,这也正是尼日利亚要背上国际骂名,出兵占领喀麦隆北部地区的根本原因。从地势上讲,位于阿达马瓦山南面的西非高原上的喀麦隆本来就占了便宜,而尼日利亚则处在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上,不但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而且没有多少险要可守。因为交战范围比较有限,加上双方分别得到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与援助,所以第三次西非战争对平民造成的影响要比前两次小得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军队的损失更小一些。事实上,第三次西非战争才是军队的战争。在短短4个月的交战中,双方陆续投入了近600万官兵,伤亡率高达60%,且阵亡人数超过了伤残人数(主要就是救治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三次西非战争在2044年7月初结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喀麦隆军队的伤亡过于惨重,难以在短期内补充兵力,也就无法把战争继续打下去。说得直接一点,第三次西非战争没有以某一方战败而结束,而是受整体局势的影响而暂时停止。
虽然在此之后,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之间的冲突持续了10多年,大大小小的边境战斗打了不下1000次,但是受大局影响,特别是共和国与美国正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两个西非国家没有再爆发大规模战争,而是跟着两个超级大国的步伐,准备在世界大战中大干一场。
不可否认,10多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就喀麦隆而言,这10多年过得非常艰难。虽然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都没有放松对喀麦隆的援助,在大战期间,美国更是将喀麦隆当成了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盟国,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美国当局并没真心诚意的帮助喀麦隆进行现代化建设,而是通过控制喀麦隆的政治与舆论,来激化民族与国家矛盾,使近2代喀麦隆人生活在仇恨之中。当然,美国并没有放松对喀麦隆的军事援助。可以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喀麦隆已经是一个非常畸形的国家了。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2057年时,喀麦隆的人口总量为8000万,人均国民产值不到1100美元(相当于3000人民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20个国家之一,而且排名第七,但是喀麦隆当年的国防支出却高达36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2%,军费总支出在非洲地区排名第六。也就是说,在几乎所有平民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喀麦隆维持着非洲地区最庞大的军队之一。
客观的讲,即便没有曼达拉山的稀有金属矿藏,喀麦隆也不缺乏发展的资本,比如在其近海有非洲地区储量最为丰富的油田,在西南沿海平原地区还有肥沃的土地,铁矿储量也非常惊人,另外还有非常稀有的木材。总而言之,即便人口增长迅速,只要专心国家现代化建设,喀麦隆仍然拥有成为富裕国家的资本。问题是,美国并不希望喀麦隆富裕,不然就没有办法利用喀麦隆夺回非洲地区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了。
可以说,喀麦隆的灾难基本上就是美国造成的。
早在第一次西非战争爆发之前,喀麦隆与尼日利亚进行谈判的时候,埃及与南非就以非盟领导国的身份提出,按照两国的人口数量分配曼达拉山的稀有金属矿藏开采权,而且共和国也支持这一解决方案。问题是,这么做的话,美国就只能获得大约四分之一的矿产,而不是全部,所以美国并不支持,而听从美国吩咐的喀麦隆当局也坚决反对这么分配,坚决要求对半分,也就因此丧失了和平解决问题的最后机会。
与喀麦隆相比,尼日利亚在这10多年的变化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考虑,共和国不会在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尼日利亚大举投资开采稀有金属矿藏。事实上,第三次西非战争结束之后,共和国当局就对国际局势做了一次全面分析,得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结论。到2049年,也就是共和国开始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的时候,对能否控制西非地区也做了一次战略评估。结果很明显,在共和国海军必须首先控制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情况下,即便能够依靠阿根廷的海军基地进军西非地区,也不大可能在大西洋上与美军争雄,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共和国还得做好丢掉整个西非地区的准备。受此影响,在2044年到2049年之间,共和国当局在尼日利亚做得最多的,还是帮助尼日利亚解决国内矛盾,即大力兴建与民生有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帮助尼日利亚发展轻工业,让尼日利亚融入以共和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到2049年之后,共和国当局就把重点从尼日利亚转到了乍得,即建立以苏丹、乍得与尼日利亚为中心的,横跨整个非洲大陆的产业区,从而解决无力进军大西洋的问题。
也就是说,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尼日利亚稀有金属矿藏的开采量也非常有限。
与喀麦隆一样,尼日利亚也是一个自然资源季度丰富的国家,即便不开采曼达拉山的稀有金属矿藏,只要能够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也能成为富裕国家。与喀麦隆相比,尼日利亚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优势,既巨大的人口基数。在第三次西非战争结束的时候,尼日利亚的人口总量已经接近2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更是突破了2.5亿。也就是说,尼日利亚不但是非洲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便在全世界,也仅次于印度、共和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欧盟与巴西,排名第八。可以说,在21世纪中叶,巨大的人口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
可以说,依靠人口发展经济,也是尼日利亚的基本国策之一。
根据共和国当局的统计,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也就是2056年(虽然第三次世界大战在2057年底爆发,但是统计工作肯定有延迟性,所以2057年的统计数据会受到大战的影响),持尼日利亚护照,在共和国学习与工作的尼日利亚人就多达1350万,而这些人每年汇回尼日利亚的乔款多达7000亿元,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汇走5万多元,而这笔钱在尼日利亚基本上能够保证1个三口之家的正常日常开支。也就是说,仅仅到共和国务工的侨民就养活了5000多万尼日利亚人。保守估计,在共和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工作的尼日利亚人还有1000余万,按照同等的收入水平计算,2.5亿尼日利亚人中,有1亿是靠外出务工者的劳动收入养活的。除了外出务工之外,尼日利亚还拥有西非地区最为发达的出口加工业,而且大都面向共和国、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苏丹、埃及等等新兴经济体。在2056年,尼日利亚与共和国的贸易顺差就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而与共和国的贸易更是占到了尼日利亚经济总量的30%。
从某种意义上讲,尼日利亚的劳动力才是共和国最需要,也最重视的资源。
问题是,尼日利亚是西非国家,平时高度依赖的海上航线在战时没有任何保证。
可以说,这也是共和国在尼日利亚搞出口加工,并且向尼日利亚劳动力开放国内劳动市场的主要原因。说得直接一点,即便尼日利亚在战时遭到封锁,也不会对共和国的基本产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尼日利亚的加工企业在共和国周边地区,比如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与印度都很普遍,到时候最多提高价格刺激生产。更重要的是,有1000多万尼日利亚人在共和国生活与工作,而且几乎全是青壮年劳动力,就算尼日利亚被美军占领,只要共和国腾出手来,就能用这些人打回去,重新控制尼日利亚。事实上,大战爆发之后,共和国就仿效法国的外籍军团,成立了多个外籍军团,其中就有以尼日利亚侨民为主的“西非军团”,而这些军团在后来的作战行动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然,共和国没有忘记三次西非战争的惨痛教训。
从2045年开始,共和国就以援助非洲建设为名,让苏丹出面联合乍得与尼日利亚,修建了从苏丹港到拉各斯的“中非干线”,随后又联合中非、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兴建覆盖整个中部非洲地区的铁路网。按照计划,这几条总长度超过2万千米的铁路网将成为非洲联合发展的基础。当然,“中部非洲铁路网”的重大意义仍然在军事上。可以说,凭借该铁路网,共和国军队可以在没有海运支持的情况下,让至少2个战斗单位在西部非洲作战。如果能够加强该地区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即兴建更多的机场,就能让至少4个战斗单位在西非作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计划,以非洲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别说4个战斗单位,只要共和国陆军能够投入2个战斗单位,就能在半年之内扫荡整个西部非洲地区。
非常可惜的是,从苏丹港到拉各斯的“中非干线”建设了12年,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没有建成。正是受此影响,在大战的前两年,共和国陆军在非洲大陆战场上都没有太大的作为。准确的说,是在无法向前线投入主力作战部队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只能选择性的忽视非洲战场,把重点放在基础建设上,即争取在时机成熟之前打通“中非干线”,为西非用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对美国来说,要做的除了继续加强海上封锁之外,还得设法破坏“中非干线”,让共和国军队无法从陆路进军西非地区。受此影响,在大战爆发的第一年(2058年),美国就策动喀麦隆参战,并且在大战的前两年集中兵力向乍得湖进军。此举一是为了控制曼达拉山(乍得湖就在曼达拉山北面),二是控制乍得。针对美国的行动,共和国除了向尼日利亚提供非常有限的援助之外,主要就是借助苏丹与乍得来抵挡喀麦隆军队的进攻。必须承认,极端贫穷落后使喀麦隆军队的战斗力大受影响,在2年多内都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没有能够占领整个曼达拉山。
这一局面持续到2060年的第二个季度,随着共和国陆军收拾了俄罗斯,有了足够充足的兵力,才出现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