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医巫闾山 山间话青松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五一章医巫闾山山间话青松
在山下一户人家中借宿一宿,这一天早上,一早起来,为了能在山中的道观里顺利挂单,二人都换上了道袍。<冰火#中文
二人都着藏青『色』的道袍,头戴浩然巾,脚蹬雪白的布袜,穿一双船形的云鞋。
那真是“水袜鹤胫,云履鹤足”。
顺着山路,二人进了山门,只见这医巫闾山山形奇特,回环掩抱。
山上,古木苍苍,鸟鸣啾啾,令人赏心悦目。
山下,青松苍翠,溪水潺潺。
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草地上空彩蝶翩翩,完全是一副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象。
细看之下,这里的情况,与别的地方好像有些不同。[]决战苍龙151
只见这山上、山下、山间、山外,到处都是漫天遍野的苍松,巍然挺拔,青翠一片。
至于别的树木,显得非常稀少,几乎是凤『毛』麟角。
这么古老的大山中,应当什么树木都有,可眼前的景象,为什么好像人为的让它缺少了别的树木呢?
看到杏儿哥一时有些疑『惑』,清风道长讲了一段山中的传说:
“说在医巫闾山上,有一座古观叫大朝阳,也叫三清观,分上、中、下三院。
明朝年间,三清观住着老道侍候香火,雇有长工看山打柴,还雇了厨师做饭。
那时,大朝阳的山上,长的多是荆条、山丁子这样一些杂树,只在小东沟里长着两棵松树。
有一天,庙上的小长工上山打柴,拣了个小石盆儿,他到了厨房对厨师说:
“大叔,我拣了个小石盆儿,你看,多光滑,正好拿它做狗食盆。”
厨师接过一看,是挺好,问道:
“你在哪儿拣的?”
“在五台沟『乱』石堆里。”小长工回答。
“好吧,那放在泔水缸旁边吧!”厨师说道。
小长工把石盆儿放在泔水缸旁边就走了。
这时候,厨师正好把饭做好了,他舀出一瓢米汤倒进石盆儿里。[]决战苍龙151
庙上护院的三条大狗,一看见米汤,都跑来了,呱哒呱哒喝个大肚圆,晃晃尾巴去了。
正在这时候,道观管事的走到厨房门前,看见泔水缸旁边的石盆儿里盛着白花花的、满登登的米饭,就喊叫起来了:
“我说大师傅啊,你咋给狗倒这些饭哪?”
“没有啊,我倒的是米汤。”厨师回答。
“你出来看看,是米汤还是饭?”
管事的生气的问道。
厨师出外一看惊呆了:
只见满石盆的白米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管事的气冲冲地说:
“真看是道观的东西,你不心疼了?
我告诉你,只这一次,下回再这样可不行!”
厨师被管事的申斥了一顿,火渗渗的,靠在门框上寻思:
我明明倒的是米汤,就带进去几个米粒,它怎么就成了满登登的一盆饭了呢?
是谁偷着倒的饭,在管事的面前要整我吗?
又一转念:不对呀!
做好的那盆饭没人动,还在那里摆着呢!
莫非说这小石盆儿里面有鬼?
他越想越冤屈,越想越憋气,一赌气端起小石盆儿,“哗”地把饭倒进泔水缸里去了,自言自语地说:
“这狗,一瓢米汤还没喝了,给我上眼『药』,明天还不喂你了呢!”
第二天早晨,管事的、老道、长工们把饭吃完了。
厨房里放着一盆米汤,厨师也没喂狗,这三条狗饿得围着厨房门口团团转,用舌头直劲儿『舔』小石盆儿。
厨师一出房门,三条狗就到他跟前,上蹿下跳,又『舔』腿,又啃脚,使他迈不开步。
平素厨师和小长工都很喜欢这三条狗。
这会儿,厨师看见把狗饿成这个样子,心又软了,从厨房端出来汤盆,一手拿盆,一手拿炊帚挡着,一边往石盆里倒一边说:
“我今天一个饭粒也不给你,看你们还剩饭不剩饭?”
倒着倒着,眼看到盆底儿了,“吱溜”,又流出几个饭粒去。
厨师紧忙停了下来,把米汤盆送回厨房,吃饭去了。
这三条狗饿急了,呱哒呱哒吃得很香。
等厨师吃完饭,想起看狗吃净了没有。
出来一看,这三条大狗已经吃饱扬脖了,石盆里又是白花花的一盆饭。
厨师蹲下瞅着石盆暗暗琢磨:
听说宋朝赵匡胤年间,有人在闾山发现过聚宝盆,放啥长啥,一长一盆,是个无价宝。
这八成就是那个聚宝盆吧!
叫我遇上了?
这要真是,把它拿回家去,放一粒金豆子,长一盆金豆子;
放一个金元宝,长一盆金元宝……那真是要啥有啥。
干脆明天我就把它拿走。
想到这,他直掐自个大腿,咋的?乐的呗!
他又顺手把小石盆儿里的饭“哗”倒进泔水缸里去了。
到了这天傍黑的时候,厨师看看左右没有人,就把小石盆儿往胳肢窝下面一夹,走到这山上小东沟唯一的一对松树底下他站住了。
暗想:就埋在这松树底下吧,明早回家顺道一拿,人不知、鬼不觉的宝贝就到手了。
他顺手拣了个薄石片,蹲在松树根儿底下抠个坑,摁巴摁巴就把小石盆儿埋上了,又折一根松树枝儿『插』在上边做记号。
他埋完石盆,又赶忙跑回去,到管事的屋子里请准了两天假。
正是厨师去小东沟埋石盆这工夫,小长工来到厨师房门前,正碰见那三条狗围着原来的破狗食盆抢食打架。
小长工一看石盆儿没了,四下找了一圈儿,连个影也没有。
他急忙转身奔向伙房,正碰上厨师埋完石盆回来,就忙问厨师:
“大叔,我拣的那个小石盆儿呢?”
“啊,啊,昨天晚上就没了,你没拿去吗?”
厨师说道。
“我?大叔,是你看石盆好给我藏起来了吧?”
小长工着急地问道。
厨师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子,疑心埋石盆儿的时候,被小长工看见了,心里直发『毛』。
他强装镇静地说:
“我藏它有啥用,不是让谁给扔了?”
“我好不容易拣来的,让哪个烂手爪子的给偷去了!”
小长工低声骂道。
厨师假惺惺地说:
“偷小石盆儿能有啥用?
做饭碗?大,做饭盆?还沉,木头蜡台——那算啥摆设!”
小长工心疼小石盆儿,可厨师却一宿没合眼,竟想着把石盆儿拿家去,长金豆子长金元宝呢。
天刚蒙蒙亮,厨师就起来了。
洗完脸,带个包袱皮,走出观门直奔小东沟。
走出不远,往四周一瞅:
“啊!这……这……这……?”
看看东沟,又看看南坡,看看西岭,又看看北山。
嗬!满沟、满坡、满岭、满山,黑鸦鸦、黑森森一片松林,山风吹来,嗡嗡直响。
厨师被这一夜之间长出满坡的松林吓得目瞪口呆,以为误入了仙境。
他站在山坡上愣住了:
到哪找那两棵松树呢?
又一想,不管咋的,还得去找小石盆儿。
他找石盆儿心切,顾不得细端详,见棵松树就在根儿底下扒拉,蹲下去,站起来,蹲下去,站起来……
象发疯似地在一棵棵松树底下扒起土来。
扒得两眼直冒金星,两手磨出血来了,也没找到小石盆儿。
一看山尖儿,太阳抹红了,这时,急得他满头大汗,再继续抠下去,又怕观上老道看见『露』了马脚,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厨师在家苦闷了两天,仍旧回到庙里给老道做饭。
小石盆儿到底哪去了呢?
至今也没人再见着过。
可是,提起大朝阳山山岭岭、沟沟岔岔的松树林,人们都说,是那一夜之间从小石盆儿里长出来的。
现在,你看到这满山茂密的松林,就是那时候长出来的。”
听完清风道长的故事,杏儿哥对这眼前的青松,顿有一种亲切之感。
心中想道:看来这世间万物也很鄙视人的贪心啊,而人,为什么就想不开呢?
真是造化弄人呀!
看来,在这清静幽雅的医巫闾山中,也只有这花不引蝶,果藏叶中——
无论春夏秋冬,只用质朴的翠绿装扮山间的青松,才配在这圣洁之地生长呀!
山中有不少游山的人,二人不能运功上山。
只得在师父的带领下,沿着山间的崎岖小路,师徒俩慢慢向上攀登。
山中间或还有人造的石阶,他们便拾级而上。
穿行在苍翠的青松林间,一阵阵松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尽管经历过了太多的战『乱』,道观庙宇显得有些陈旧。
可是,山中的建筑保存得尚好,牌坊鼓楼,历历在目;
飞檐画栋,古『色』古香。
道士进闾山,当然是要找道观了。
在清风道长的带领下,穿过茂密的青松林,他们来到了大朝阳中的三清观的门口。
这座道观,始建于北魏太平真君年间、有着一千多年历史。
这里,是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明代张三丰在此出家并修道多年,终成一代宗师。
殿宇身后的峭壁上,镌刻着太极文化创始人、宋代道士陈抟手书的“福寿”二字,这是摩崖石刻中的精绝之作。
观内古柏参天,香火鼎盛。
放眼道观的周围:
那真是山峰耸立,怪石如林,岩洞泉壑,飞瀑石棚……举不胜举。
在这奇诡多姿的石形山下,三清观便矗立其中。
< 】
第一五一章医巫闾山山间话青松
在山下一户人家中借宿一宿,这一天早上,一早起来,为了能在山中的道观里顺利挂单,二人都换上了道袍。<冰火#中文
二人都着藏青『色』的道袍,头戴浩然巾,脚蹬雪白的布袜,穿一双船形的云鞋。
那真是“水袜鹤胫,云履鹤足”。
顺着山路,二人进了山门,只见这医巫闾山山形奇特,回环掩抱。
山上,古木苍苍,鸟鸣啾啾,令人赏心悦目。
山下,青松苍翠,溪水潺潺。
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草地上空彩蝶翩翩,完全是一副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象。
细看之下,这里的情况,与别的地方好像有些不同。[]决战苍龙151
只见这山上、山下、山间、山外,到处都是漫天遍野的苍松,巍然挺拔,青翠一片。
至于别的树木,显得非常稀少,几乎是凤『毛』麟角。
这么古老的大山中,应当什么树木都有,可眼前的景象,为什么好像人为的让它缺少了别的树木呢?
看到杏儿哥一时有些疑『惑』,清风道长讲了一段山中的传说:
“说在医巫闾山上,有一座古观叫大朝阳,也叫三清观,分上、中、下三院。
明朝年间,三清观住着老道侍候香火,雇有长工看山打柴,还雇了厨师做饭。
那时,大朝阳的山上,长的多是荆条、山丁子这样一些杂树,只在小东沟里长着两棵松树。
有一天,庙上的小长工上山打柴,拣了个小石盆儿,他到了厨房对厨师说:
“大叔,我拣了个小石盆儿,你看,多光滑,正好拿它做狗食盆。”
厨师接过一看,是挺好,问道:
“你在哪儿拣的?”
“在五台沟『乱』石堆里。”小长工回答。
“好吧,那放在泔水缸旁边吧!”厨师说道。
小长工把石盆儿放在泔水缸旁边就走了。
这时候,厨师正好把饭做好了,他舀出一瓢米汤倒进石盆儿里。[]决战苍龙151
庙上护院的三条大狗,一看见米汤,都跑来了,呱哒呱哒喝个大肚圆,晃晃尾巴去了。
正在这时候,道观管事的走到厨房门前,看见泔水缸旁边的石盆儿里盛着白花花的、满登登的米饭,就喊叫起来了:
“我说大师傅啊,你咋给狗倒这些饭哪?”
“没有啊,我倒的是米汤。”厨师回答。
“你出来看看,是米汤还是饭?”
管事的生气的问道。
厨师出外一看惊呆了:
只见满石盆的白米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管事的气冲冲地说:
“真看是道观的东西,你不心疼了?
我告诉你,只这一次,下回再这样可不行!”
厨师被管事的申斥了一顿,火渗渗的,靠在门框上寻思:
我明明倒的是米汤,就带进去几个米粒,它怎么就成了满登登的一盆饭了呢?
是谁偷着倒的饭,在管事的面前要整我吗?
又一转念:不对呀!
做好的那盆饭没人动,还在那里摆着呢!
莫非说这小石盆儿里面有鬼?
他越想越冤屈,越想越憋气,一赌气端起小石盆儿,“哗”地把饭倒进泔水缸里去了,自言自语地说:
“这狗,一瓢米汤还没喝了,给我上眼『药』,明天还不喂你了呢!”
第二天早晨,管事的、老道、长工们把饭吃完了。
厨房里放着一盆米汤,厨师也没喂狗,这三条狗饿得围着厨房门口团团转,用舌头直劲儿『舔』小石盆儿。
厨师一出房门,三条狗就到他跟前,上蹿下跳,又『舔』腿,又啃脚,使他迈不开步。
平素厨师和小长工都很喜欢这三条狗。
这会儿,厨师看见把狗饿成这个样子,心又软了,从厨房端出来汤盆,一手拿盆,一手拿炊帚挡着,一边往石盆里倒一边说:
“我今天一个饭粒也不给你,看你们还剩饭不剩饭?”
倒着倒着,眼看到盆底儿了,“吱溜”,又流出几个饭粒去。
厨师紧忙停了下来,把米汤盆送回厨房,吃饭去了。
这三条狗饿急了,呱哒呱哒吃得很香。
等厨师吃完饭,想起看狗吃净了没有。
出来一看,这三条大狗已经吃饱扬脖了,石盆里又是白花花的一盆饭。
厨师蹲下瞅着石盆暗暗琢磨:
听说宋朝赵匡胤年间,有人在闾山发现过聚宝盆,放啥长啥,一长一盆,是个无价宝。
这八成就是那个聚宝盆吧!
叫我遇上了?
这要真是,把它拿回家去,放一粒金豆子,长一盆金豆子;
放一个金元宝,长一盆金元宝……那真是要啥有啥。
干脆明天我就把它拿走。
想到这,他直掐自个大腿,咋的?乐的呗!
他又顺手把小石盆儿里的饭“哗”倒进泔水缸里去了。
到了这天傍黑的时候,厨师看看左右没有人,就把小石盆儿往胳肢窝下面一夹,走到这山上小东沟唯一的一对松树底下他站住了。
暗想:就埋在这松树底下吧,明早回家顺道一拿,人不知、鬼不觉的宝贝就到手了。
他顺手拣了个薄石片,蹲在松树根儿底下抠个坑,摁巴摁巴就把小石盆儿埋上了,又折一根松树枝儿『插』在上边做记号。
他埋完石盆,又赶忙跑回去,到管事的屋子里请准了两天假。
正是厨师去小东沟埋石盆这工夫,小长工来到厨师房门前,正碰见那三条狗围着原来的破狗食盆抢食打架。
小长工一看石盆儿没了,四下找了一圈儿,连个影也没有。
他急忙转身奔向伙房,正碰上厨师埋完石盆回来,就忙问厨师:
“大叔,我拣的那个小石盆儿呢?”
“啊,啊,昨天晚上就没了,你没拿去吗?”
厨师说道。
“我?大叔,是你看石盆好给我藏起来了吧?”
小长工着急地问道。
厨师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子,疑心埋石盆儿的时候,被小长工看见了,心里直发『毛』。
他强装镇静地说:
“我藏它有啥用,不是让谁给扔了?”
“我好不容易拣来的,让哪个烂手爪子的给偷去了!”
小长工低声骂道。
厨师假惺惺地说:
“偷小石盆儿能有啥用?
做饭碗?大,做饭盆?还沉,木头蜡台——那算啥摆设!”
小长工心疼小石盆儿,可厨师却一宿没合眼,竟想着把石盆儿拿家去,长金豆子长金元宝呢。
天刚蒙蒙亮,厨师就起来了。
洗完脸,带个包袱皮,走出观门直奔小东沟。
走出不远,往四周一瞅:
“啊!这……这……这……?”
看看东沟,又看看南坡,看看西岭,又看看北山。
嗬!满沟、满坡、满岭、满山,黑鸦鸦、黑森森一片松林,山风吹来,嗡嗡直响。
厨师被这一夜之间长出满坡的松林吓得目瞪口呆,以为误入了仙境。
他站在山坡上愣住了:
到哪找那两棵松树呢?
又一想,不管咋的,还得去找小石盆儿。
他找石盆儿心切,顾不得细端详,见棵松树就在根儿底下扒拉,蹲下去,站起来,蹲下去,站起来……
象发疯似地在一棵棵松树底下扒起土来。
扒得两眼直冒金星,两手磨出血来了,也没找到小石盆儿。
一看山尖儿,太阳抹红了,这时,急得他满头大汗,再继续抠下去,又怕观上老道看见『露』了马脚,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厨师在家苦闷了两天,仍旧回到庙里给老道做饭。
小石盆儿到底哪去了呢?
至今也没人再见着过。
可是,提起大朝阳山山岭岭、沟沟岔岔的松树林,人们都说,是那一夜之间从小石盆儿里长出来的。
现在,你看到这满山茂密的松林,就是那时候长出来的。”
听完清风道长的故事,杏儿哥对这眼前的青松,顿有一种亲切之感。
心中想道:看来这世间万物也很鄙视人的贪心啊,而人,为什么就想不开呢?
真是造化弄人呀!
看来,在这清静幽雅的医巫闾山中,也只有这花不引蝶,果藏叶中——
无论春夏秋冬,只用质朴的翠绿装扮山间的青松,才配在这圣洁之地生长呀!
山中有不少游山的人,二人不能运功上山。
只得在师父的带领下,沿着山间的崎岖小路,师徒俩慢慢向上攀登。
山中间或还有人造的石阶,他们便拾级而上。
穿行在苍翠的青松林间,一阵阵松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尽管经历过了太多的战『乱』,道观庙宇显得有些陈旧。
可是,山中的建筑保存得尚好,牌坊鼓楼,历历在目;
飞檐画栋,古『色』古香。
道士进闾山,当然是要找道观了。
在清风道长的带领下,穿过茂密的青松林,他们来到了大朝阳中的三清观的门口。
这座道观,始建于北魏太平真君年间、有着一千多年历史。
这里,是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明代张三丰在此出家并修道多年,终成一代宗师。
殿宇身后的峭壁上,镌刻着太极文化创始人、宋代道士陈抟手书的“福寿”二字,这是摩崖石刻中的精绝之作。
观内古柏参天,香火鼎盛。
放眼道观的周围:
那真是山峰耸立,怪石如林,岩洞泉壑,飞瀑石棚……举不胜举。
在这奇诡多姿的石形山下,三清观便矗立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