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李鸿章去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光绪八年,在宋骁飞的新军和孤拔带领的三千法军在越南河内对峙的同时,李鸿章正在和法国公使宝海进行外交谈判。原本李鸿章已经和宝海达成了和议,法国外交部电报告知宝海,原有的和平协议无效,不用再谈了,还斥责宝海外交无能,丢了法国人的脸,撤销他的公使职务,由法国驻曰本公使脱利古接任。
气急败坏的宝海到总理衙门大闹,给恭亲王留下一句:“你就等着法国的军舰再次开进燕京城吧”,就拍屁股走人了。
恭亲王也很郁闷,叫来李鸿章一起进宫去面见慈禧太后,汇报这事,慈禧太后有点怕了,二十年前的法国公使也讲过这种话,接着法国佬和英国佬就攻进燕京城,烧了她家的圆明园,她意识到后果可能很严重,马上召集了军机大臣左宗棠、翁同龢、李鸿藻等人,还有张佩纶等一帮清流大臣开会,共同讨论和法国是战是和的问题。这一讨论,主战和主和的老头们在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声音充满了火药味,差一点打起来,年幼的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上被吓哭了好几次。
李鸿章力主避战求和,他说:”法国人这次吞并越南的决心很大,一旦开战,我们必须重兵迎之,内地守军必然空虚。现在中国各省的海防水师尚未练成,法国人如果派军舰来攻,我国海军难以抵御,内地兵弱,缺乏饷银,恐怕久战不支。“
左宗棠过去就痛恨李鸿章的软弱,现在他当了军机大臣,更是一点也不给李鸿章面子,对李鸿章的说辞嗤之以鼻:“我听说淮军在河内是大胜法军,照你这么说,打胜了也怕,打输了更怕,那中国还怎么在世界上立足!两军相逢勇者胜,想当初俄国人的气势不也很强,老夫还不是照样抬着棺材收复了疆省!”
李鸿章说:“我听说,现在法国人在越南屯兵,增加到了九千,另外派了十二艘军舰朝台湾和福建海域开去。现在议和可能法国人开的条件不高,连越南也未必全丢。真要打起来,还不知道将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割地赔款也未可知。”
翁同龢觉得李鸿章这话简直是无耻,迎头痛击李鸿章:“李中堂乃是朝廷最倚重的大臣,这些年圣母皇太后将军事外交尽委于你手,你之所请,圣母皇太后无不恩准。想不到,到头来,中堂大人就以一个和字来回报圣母皇太后的恩典。如果中堂大人真的忠于国家,就应该整军备武,消灭西夷!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处处拿洋人的坚船利炮来恐吓圣母皇太后,以掩盖自己贪生怕死的本来面目!”
翁同龢这一番话,堪称毒舌!不仅挑拨李鸿章和慈禧太后的关系,还在李鸿章的头上扣上不忠君爱国的屎盆,直接攻击他的人品,骂他是贪生怕死的小人!李鸿章是翰林出身,又在外交场合练就了一副铁齿铜牙,加上他本来就对翁同龢平曰克扣北洋水师的军饷心怀不满,听到翁同龢竟然如此出语羞辱自己,李鸿章怒火攻心,撕破脸回击道:“夫南宋以后,士大夫不甚知兵,无事则矜愤言战,终败才诓懦言和,浮议喧嚣,终至覆灭。臣当年在战场何曾畏死!只不过现在每举一事,动观全局,不得不慎行,臣现在还可求救于英、德,他们和法国不和,或能周旋,望圣母皇太后明鉴。”
李鸿章当年确实是踩着太平军的尸体往上爬的功臣,不怕死是出了名的。他以南宋士大夫空议亡国为例,打击翁同龢这样光说不练的“清流”,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加上李鸿章说还能找英国和德国周旋,慈禧太后一听,赶紧准奏,继续去外交周旋吧。
正当慈禧太后准备结束朝议,刚听李鸿章批评南宋士大夫空谈亡国的张佩纶憋了半天,脸都气绿了,他觉得李鸿章这是在砸自己的饭碗,把自己说得一文不值,他自尊心受了很大打击,实在忍不住,不顾后果地跳出来攻击李鸿章:中堂大人你这二十年来,今天买军舰,明天买枪炮,花费了朝廷何止百万金!但每遇到洋人滋事,甚至是倭岛小国也退让三分,那还买那么多炮舰作甚,难道只是为了多吃些回扣?我张佩纶虽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我愿意去福建督办海防事务,会会法国人的坚船利炮,纵然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翁同龢和左宗棠等人一听,觉得让张佩纶去福建搞海防,是打击李鸿章的绝佳机会,如果张佩纶这样的文弱书生都能搞定法国人,那李鸿章真没脸在朝堂上混了,于是纷纷力荐。慈禧太后一听,张佩纶年纪轻轻,敢于为朝廷挑担子,实乃勇气可嘉,于是当即升他为三品卿衔,命他到福州掌管福建船政水师,建功立业。
这次朝议,清流派大胜,连恭亲王也觉得李鸿章过于软弱。当年,李鸿章处境很尴尬,不仅清流派指着他鼻子骂,连洋务派中有些人也对他颇有微词。淮军当中,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如潘鼎新对他一味求和表示不满,李鸿章在朝廷的威望一时间跌落谷底。
以李鸿藻为首的清流派趁机落井下石,以留美学生思想西化、目无君父为由,要求朝廷把留美幼童悉数撤回。李鸿章以这会损害中美关系为由,去跟恭亲王据理力争,但恭亲王还是迫于清流的压力,让容闳将120名幼童带回国,容蓉也跟着容闳回到国内,她给宋骁飞回了一封信,介绍了留美幼童回国的事。
老师曾国藩和自己耗费了无数心血的留美幼童计划夭折,年近花甲的李鸿章精神倍受打击。加之当年他八十岁的老母病逝,他便以回合肥老家为母亲守孝三年为由,辞去了朝廷的一切职务,这也正符合古代官员“丁忧”的传统。他的直隶总督一职由淮军大将、两广总督张树声接任。李鸿章去职后,宋骁飞的三千新军也被调离了越南前线,回兵朝鲜。
李鸿章辞职后,法国和中国的外交谈判正式破裂。孤拔司令率领的九千法军补充好弹药,做了战斗准备。接着,熟读《孙子兵法》的孤拔在越南水淹黑旗军,打得刘永福无立足之地,还把军舰开往台湾的基隆。
清廷又召集全部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御前大臣集体开会,议了一次和法国人是战是和,这次连醇亲王都参与了讨论。没了李鸿章参与,这次会议主战的气氛势不可挡。
暴脾气的醇亲王握紧拳头说:“打!”
翁同龢说:“打就打到底!”
左宗棠说:“中国人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与其赔款,不如拿赔款当军饷,打!狠狠地打!”
恭亲王还没来得及吭声,慈禧太后就被主战派高昂的情绪感染,豪情万丈:“那就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把他们打回泰西去,为先皇(咸丰皇帝)雪耻!”
于是,清廷也积极备战,再派刘铭传为台湾防务大臣,驻守台湾,张佩纶主管福建船政水师,淮军名将潘鼎新领兵两万入越抵抗孤拔,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带老将冯子材统率的一万五千军做后援,挽起袖子要跟法国人狠狠干一仗。;
光绪八年,在宋骁飞的新军和孤拔带领的三千法军在越南河内对峙的同时,李鸿章正在和法国公使宝海进行外交谈判。原本李鸿章已经和宝海达成了和议,法国外交部电报告知宝海,原有的和平协议无效,不用再谈了,还斥责宝海外交无能,丢了法国人的脸,撤销他的公使职务,由法国驻曰本公使脱利古接任。
气急败坏的宝海到总理衙门大闹,给恭亲王留下一句:“你就等着法国的军舰再次开进燕京城吧”,就拍屁股走人了。
恭亲王也很郁闷,叫来李鸿章一起进宫去面见慈禧太后,汇报这事,慈禧太后有点怕了,二十年前的法国公使也讲过这种话,接着法国佬和英国佬就攻进燕京城,烧了她家的圆明园,她意识到后果可能很严重,马上召集了军机大臣左宗棠、翁同龢、李鸿藻等人,还有张佩纶等一帮清流大臣开会,共同讨论和法国是战是和的问题。这一讨论,主战和主和的老头们在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声音充满了火药味,差一点打起来,年幼的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上被吓哭了好几次。
李鸿章力主避战求和,他说:”法国人这次吞并越南的决心很大,一旦开战,我们必须重兵迎之,内地守军必然空虚。现在中国各省的海防水师尚未练成,法国人如果派军舰来攻,我国海军难以抵御,内地兵弱,缺乏饷银,恐怕久战不支。“
左宗棠过去就痛恨李鸿章的软弱,现在他当了军机大臣,更是一点也不给李鸿章面子,对李鸿章的说辞嗤之以鼻:“我听说淮军在河内是大胜法军,照你这么说,打胜了也怕,打输了更怕,那中国还怎么在世界上立足!两军相逢勇者胜,想当初俄国人的气势不也很强,老夫还不是照样抬着棺材收复了疆省!”
李鸿章说:“我听说,现在法国人在越南屯兵,增加到了九千,另外派了十二艘军舰朝台湾和福建海域开去。现在议和可能法国人开的条件不高,连越南也未必全丢。真要打起来,还不知道将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割地赔款也未可知。”
翁同龢觉得李鸿章这话简直是无耻,迎头痛击李鸿章:“李中堂乃是朝廷最倚重的大臣,这些年圣母皇太后将军事外交尽委于你手,你之所请,圣母皇太后无不恩准。想不到,到头来,中堂大人就以一个和字来回报圣母皇太后的恩典。如果中堂大人真的忠于国家,就应该整军备武,消灭西夷!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处处拿洋人的坚船利炮来恐吓圣母皇太后,以掩盖自己贪生怕死的本来面目!”
翁同龢这一番话,堪称毒舌!不仅挑拨李鸿章和慈禧太后的关系,还在李鸿章的头上扣上不忠君爱国的屎盆,直接攻击他的人品,骂他是贪生怕死的小人!李鸿章是翰林出身,又在外交场合练就了一副铁齿铜牙,加上他本来就对翁同龢平曰克扣北洋水师的军饷心怀不满,听到翁同龢竟然如此出语羞辱自己,李鸿章怒火攻心,撕破脸回击道:“夫南宋以后,士大夫不甚知兵,无事则矜愤言战,终败才诓懦言和,浮议喧嚣,终至覆灭。臣当年在战场何曾畏死!只不过现在每举一事,动观全局,不得不慎行,臣现在还可求救于英、德,他们和法国不和,或能周旋,望圣母皇太后明鉴。”
李鸿章当年确实是踩着太平军的尸体往上爬的功臣,不怕死是出了名的。他以南宋士大夫空议亡国为例,打击翁同龢这样光说不练的“清流”,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加上李鸿章说还能找英国和德国周旋,慈禧太后一听,赶紧准奏,继续去外交周旋吧。
正当慈禧太后准备结束朝议,刚听李鸿章批评南宋士大夫空谈亡国的张佩纶憋了半天,脸都气绿了,他觉得李鸿章这是在砸自己的饭碗,把自己说得一文不值,他自尊心受了很大打击,实在忍不住,不顾后果地跳出来攻击李鸿章:中堂大人你这二十年来,今天买军舰,明天买枪炮,花费了朝廷何止百万金!但每遇到洋人滋事,甚至是倭岛小国也退让三分,那还买那么多炮舰作甚,难道只是为了多吃些回扣?我张佩纶虽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我愿意去福建督办海防事务,会会法国人的坚船利炮,纵然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翁同龢和左宗棠等人一听,觉得让张佩纶去福建搞海防,是打击李鸿章的绝佳机会,如果张佩纶这样的文弱书生都能搞定法国人,那李鸿章真没脸在朝堂上混了,于是纷纷力荐。慈禧太后一听,张佩纶年纪轻轻,敢于为朝廷挑担子,实乃勇气可嘉,于是当即升他为三品卿衔,命他到福州掌管福建船政水师,建功立业。
这次朝议,清流派大胜,连恭亲王也觉得李鸿章过于软弱。当年,李鸿章处境很尴尬,不仅清流派指着他鼻子骂,连洋务派中有些人也对他颇有微词。淮军当中,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如潘鼎新对他一味求和表示不满,李鸿章在朝廷的威望一时间跌落谷底。
以李鸿藻为首的清流派趁机落井下石,以留美学生思想西化、目无君父为由,要求朝廷把留美幼童悉数撤回。李鸿章以这会损害中美关系为由,去跟恭亲王据理力争,但恭亲王还是迫于清流的压力,让容闳将120名幼童带回国,容蓉也跟着容闳回到国内,她给宋骁飞回了一封信,介绍了留美幼童回国的事。
老师曾国藩和自己耗费了无数心血的留美幼童计划夭折,年近花甲的李鸿章精神倍受打击。加之当年他八十岁的老母病逝,他便以回合肥老家为母亲守孝三年为由,辞去了朝廷的一切职务,这也正符合古代官员“丁忧”的传统。他的直隶总督一职由淮军大将、两广总督张树声接任。李鸿章去职后,宋骁飞的三千新军也被调离了越南前线,回兵朝鲜。
李鸿章辞职后,法国和中国的外交谈判正式破裂。孤拔司令率领的九千法军补充好弹药,做了战斗准备。接着,熟读《孙子兵法》的孤拔在越南水淹黑旗军,打得刘永福无立足之地,还把军舰开往台湾的基隆。
清廷又召集全部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御前大臣集体开会,议了一次和法国人是战是和,这次连醇亲王都参与了讨论。没了李鸿章参与,这次会议主战的气氛势不可挡。
暴脾气的醇亲王握紧拳头说:“打!”
翁同龢说:“打就打到底!”
左宗棠说:“中国人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与其赔款,不如拿赔款当军饷,打!狠狠地打!”
恭亲王还没来得及吭声,慈禧太后就被主战派高昂的情绪感染,豪情万丈:“那就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把他们打回泰西去,为先皇(咸丰皇帝)雪耻!”
于是,清廷也积极备战,再派刘铭传为台湾防务大臣,驻守台湾,张佩纶主管福建船政水师,淮军名将潘鼎新领兵两万入越抵抗孤拔,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带老将冯子材统率的一万五千军做后援,挽起袖子要跟法国人狠狠干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