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五章 不一样的甲午战争(1)

第五章 不一样的甲午战争(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

    不一样的甲午战争马上打响,求订阅支持

    见段祺瑞站起身当面顶撞李经方,宋骁飞抬手示意段祺瑞坐下,然后开口道:“伯行兄别见怪,段祺瑞是个武夫,只读过一年私塾,可能不太懂你说的君主立宪是什么意思。但现在中国大多数士兵,一年私塾都没读过,一提起皇帝,肯定就认为是要三叩九拜的那种满清皇帝。”

    李经方说:“家父的年号都想好了,就叫洪宪,取弘扬宪法之意。他让我来问问你的态度。”

    宋骁飞听说李鸿章取的年号为洪宪,这跟袁世凯取的年号竟然一模一样,袁世凯当年胜败名裂,硬是从中国的拿破仑、华盛顿变成了万夫所指的民族耻辱,李鸿章会是一样的结局吗?他心里犹豫不定,此时,秋伊正好进来问要备什么酒?宋骁飞打了个岔,没有表态,然后问在座的将领什么意见。

    阮忠枢、王士珍、林泰曾力挺君主立宪,刘步蟾、邓世昌偏向共和,冯国璋道:“我听大哥的。”

    宋骁飞并不知道李经方是代表李鸿章来问他的,以为李经方跟上次找他的张佩纶一样,只是代表个人的意见,于是老实说:“其实共和也好,君主立宪也罢,都急不得,要有耐心,只要一条道走下去,中国必定能繁荣富强。但是现在突然改弦易张,恐怕得先教育人民,至少得让人们明白君主立宪和君主专制的区别。”

    李经方见宋骁飞对君主立宪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心里很不爽。但表面上也没说什么,依旧跟众人聊得欢唱,晚上留在宋家的客房住了一晚。第二天宋骁飞又忙于练兵,两三天没回家,李经方便回京城复命去了。

    那天晚上,在总统府的书房,李经方汇报说宋骁飞对君主立宪不积极, 正在埋头看文件的李鸿章听了大吃一惊。问道:“洋人那边呢?”

    其实洋人那边,对李鸿章搞君主立宪也不太支持,但李经方骗李鸿章说:“外交总长伍廷芳说,英国、俄国、德国都是君主立宪制,他们的驻华公使都很支持。”

    说完,李经方还送上一份当天的《泰晤士报》,上面有一篇署名“莫理循”的文章,这样写道:“李鸿章总统正准备重建一个皇权受到削弱与制约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北京。接受过西方教育,真正懂得什么叫君主立宪的年轻官员不会反对这个想法。但是在南方,特别是居住在租界内受到条约保护的那些七嘴八舌空谈的学生和新闻记者则宣称。恢复帝制是不可能的。共和制度是国民意志唯一的表达方式。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他们这种无知的偏见和对共和的幻想错了,恢复帝制运动将赢得绝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拥护,他们欢迎它,不仅因为天子至高无上的思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建筑在孔圣忠君之道的牢固根基之上。而且由于现在共和政权从中央到地方无不腐败麻木和混乱无序。我可以预计,李鸿章总统将用毕生的精力去推动中国的宪政事业,并将自己的一切献身于中国人民的幸福与进步!”

    这一份《泰晤士报》不是伪造的,李鸿章拿在手里,戴上老花镜看了半响之后。对李经方的话深信不疑,然后低头若有所思。对李经方说:“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三十岁的李经述跛着腿,端着一碗参汤敲门进来,端到案前,道:“父亲,夜已经深了,怎么还不休息?我刚在厨房亲手给您熬了一碗参汤,趁热喝吧。”

    李鸿章抬头看了李经述一眼,目光里露出一丝少见的慈爱,虽然他对这个懦弱多病的嫡亲长子有太多的不满意,但对李经述的孝顺,还是让他觉得无比温暖,开口道:“难得澹园一片孝心。你先放下吧。”

    李经述为李鸿章的赵氏夫人所出,生下来就长两虎牙,眼睛炯炯有神,亲友们都感到很惊奇,认为大概“龙子”下凡,连一向善于识人的曾国藩见了,都忍不住夸奖“此公辅器也”,预言李经述将来必成大器。小时候李鸿章的母亲李氏对孙子也是疼爱有加,逢人便说:“其父固亦如此,此子必肖其父。”

    李鸿章自然也是望子成龙,五岁开蒙,督课甚严,但是李经述终不成器,到三十岁了,还赋闲在家,也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不过李经述倒是孝顺得 “呆”,他的母亲赵氏常年患有肝病,经年不愈,发起病来剧痛不止,李经述总是衣不解带地在旁服侍,亲尝汤药。他还到处打听治病良方,有一次听一位土郎中说这病要用亲生儿子的肉和药以进,才能治愈。李经述真从自己的手上剪下一块肉来,和进母亲的中药煎熬,呈送老母,可惜他母亲的病并未好转,前年撒手西去,李经述悲痛欲绝,每念母恩便要伤心哭泣,每哭必喘,以至于常常昏厥,又一次滚下台阶,把腿给摔跛了。

    李鸿章这时问在书房内的李经述:“痴儿,你将来有何打算吗?”

    李经述道:“父母在,不远游。父亲的年纪大了,我随侍在侧,调理饮食起居即可,其他的不敢多想。”

    李鸿章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但也没说什么,挥挥手,让李经述退出书房。

    看着李经述离去的背影,李鸿章生平第二次掉了眼泪,他年纪越大,心头越为这个孝顺儿子的前途担忧,觉得自己叱咤风云一生,最好能在临死前,给李经述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李鸿章这一次力推君主立宪,也有为李经述考虑的意思,他想等自己百年之后,就把君主之位传给李经述,这样李经述做个虚君,也很安全。

    于是,李鸿章遵循旧制,在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和祭孔仪式,现场还奏起了改良版的远古礼乐,这一次祭祀盛典的规模空前,除了日本以外的各国驻华公使、少数民族的王公和蒙古的活佛尽皆来朝,各地督抚和将领也纷纷来朝贺,宋骁飞却因为在天津忙于练兵为由,没有来参加这次盛典,李鸿章很生气,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