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驾亲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绍圣二年春,当大宋的百姓刚刚享受完新年的喜悦。便得知,大宋皇帝赵煦,正式向大辽递交战书。让其交还燕云十六州,不然便开战来取的战书。
燕云十六州,对于很多大宋百姓而言都不陌生。正因为大宋失去了这块易守难攻的地盘,让大宋历年来,都承受着来自大辽的铁骑威胁。
那怕这些年,大宋在边境地区修建要塞城池。可还是没法阻止,大辽从那些州城之中,大举南下入侵的事实。若非大宋在边境集结重兵,只怕大宋皇城都时刻处于兵锋之下。
对于皇帝做出的这个决定,大宋的百姓自然为之振奋。一直以来,大宋与大辽之间的战争,大多都是以大宋被动防御为主,头次主动开战倒也是稀罕事一件。
只是相比北方百姓的兴奋,觉得朝廷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对于生活在西北的百姓而言。无疑是拨掉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他们自然很期盼朝廷能得胜。
可对于生活在南方的百姓而言,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却开始担心战争一起。他们的税赋会不会又增加,如果增加的话,这负担只怕又要加重不少。
总之,不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对于开战总有人持支持意见,也自然有人持反对的意见。可这一切,都无碍于大宋的精锐之师,不断往西北地区集结。
面对大宋的兴兵讨伐。在边境已然进行了无数大小战役的两国骑军。都知道,这场战争已然无法避免。两国做的同一件事情,都是收拢边境地区的百姓。
做为此次赵煦异常期待的战事。他也在整个冬季,苦读了一番兵书。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却也觉得打仗,没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可每次想到,赵孝锡的胜利。他总觉得,跟赵孝锡相比,除了武功差点。他似乎不输赵孝锡什么。他是一国之君,能够指挥的部队比赵孝锡还多上几成。
得知两国开战。吐蕃跟西夏以至高丽,都可谓举国关注。谁都清楚,如果真让大宋夺回燕云十六州。那么大辽只怕,将被彻底的扫进历史的泥潭之中。
对于这个战略要地。大辽一直不肯归还的原因,也是看出这个地方,谁掌握了,谁便能先发致人。单凭一纸战书,又怎么令大辽屈服呢?
开始在西北战区升起的战云,似乎也影响到远在琉球的赵孝锡。经过一个冬天的准备,赵孝锡手中不少力量,都转移到登州附近,他们也将充当后备军。
一旦赵煦的部队。在前线失利,他们将充当援军,保证战事不会糜烂的太快。如果赵煦的部队取得胜利。那么这些准备好战斗的部队,但会挥师进军高丽。
望着最近不时凝望北方的直赵孝锡,已然升级为母亲的木婉清,也清楚这位夫君担心这场战事。能陪在她身边这么久,她其实已然很满足了。
笑着道:“云郎,不用担心我们。妍儿妹妹。有我跟爹娘照料,相信没什么关系。如果你要外出。你就尽管去好了。我们在家,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听着木婉清的安慰,赵孝锡将其拉到怀中道:“清儿,苦了你们了。摊上我这样的夫君,不能陪你们花前月下,反倒要让你们提心吊胆。夫君,对不住你们啊!”
面对赵孝锡的谦意,木婉清却笑着道:“云郎,既然我们是夫妻,又何必说这么生份的话呢?能成为你的妻子,我们都能高兴,都觉得很幸福。
一个天天陪在家里,陪我们闲情逸致的夫君,自然让我们觉得安全。可我们都知道,你是那九天的真龙,外面才是你的世界。等你那天累了,自然会回来陪我们的。”
成为琼州王妃的木婉清,也许是因为生了孩子的原因,气质比以前多了几份温婉之气。加上她主管着赵孝锡的后宫,身上的气度也变得越加的不凡起来。
就如同赵孝锡母亲说,选择木婉清当正妃,也证明赵孝锡的眼光真的不错。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赵孝锡娶的这些女孩,并没皇室妃嫔那样明争暗斗。
眼下木婉清执掌后宫,已然得到众女的认可。加上她生下世子,其它女人也不用争。同时这些女人都清楚,赵孝锡很反感,身边女人私下的争宠之举。
那怕赵孝锡心里,很宠爱木婉清这个女人。可对于其它女人,他同样宠爱有加。那怕现在到了晚上,他都是按照规矩般,轮到谁侍寝就去谁的房间。
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让他身边这些女人都不好说什么。只是有些无奈的是,眼下给他怀上孩子的,只有生下世子的木婉清,以及过几月便会临盆的金妍儿。
好在赵孝锡也告诉这些女人,孩子这种事情急是急不来。会有的时候总会有的,也用不着太过担心。相反,少了孩子的牵绊,他们也能更好的享受二人世界。
随着西北的雪开始融化,赵煦也正式在皇城登将拜帅。清楚他指挥能力不行,也很大度将军队的指挥权,教给熟知兵事的章惇指挥。
只是在选定皇权代理人的时候,赵煦却出人意料,没做出任何指定。相反,他让六部尚书,以及坐镇京城的王师约,在他离开期间署理国事。
对于赵煦而言,虽然他的妃嫔也不少。可现在真正替他生养子嗣的妃子,真的很少。原本生了两个公主的他,最终还有一个不幸夭折了。
此次他出征大辽,临行时还将一封圣旨,放进了皇祠之中严密看管。虽然这看起来,是种有些不吉利的举动。可很多人都知道,那封圣旨上面写的是什么。
如果赵煦此次御驾出征,真的遇到什么危险。那么那份圣旨,便由掌管皇室宗祠的遗老们,给大臣们宣读他的遗命。到时便知,谁能替其执掌帝位。
这种密事,知道的人自然不多。只有皇室的宗老,还有几位大宋的老臣,知道这封遗旨的存在。可他们同样不知道,密旨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对于皇帝御驾亲征,最为担心的,无疑是那些皇帝的妃嫔。可她们都知道,赵煦决定的事情,几乎没什么可能挽回。更何况,此刻大辽同样跟大宋宣战了。
若是大宋此刻,罢兵休战,无疑是件有损国威的事情。为此,在京城禁军营地,宣布出征命令的赵煦,很快穿着黄金打造的铠甲,坐着象征皇帝的龙辇出征。
看着跪在皇城街道两侧的皇城子民,赵煦也第一次感受到,那些百姓对自己狂热的眼神。对于一个敢于御驾亲征的皇帝,百姓无疑也是很敬佩的。
觉得他的决定没错,赵煦对于胜利无疑越的渴望。可相比赵煦的乐观,章惇却清楚,这一仗不好打。大辽方面,提前做了准备,战事一起必将血流成河。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对大宋而言夺回便拥有了防御屏障。可对于大辽而言,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他们现在拥有的地位,也将大打折扣。
回归到原来那种游牧民族的生活,对于已经习惯居住在城里的大辽人,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这次的战事,只怕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激烈。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那位琼州王并没坐观虎斗,相反在得知赵煦准备开战。秘密派遣的不少江湖人,执行所谓的杀胡令,让大辽排兵布阵也变得困难重重。
一些原本支持大辽皇室的部落首领,在被刺杀了之后。这些部落首领的子嗣,对于加入战争都不怎么感兴趣,相反对这个首领的位子非常感兴趣。
有争斗,就意味着有分岐。只要大辽的军队中存在分岐,那么大宋军队便能有机可乘。这点道理,章惇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此次为了征讨大辽,赵煦动员了近三十万的精锐步兵,还有超十万的骑兵部队。这样的规模,在大宋历史上,无疑也是比较少见的。
光是这个冬天,户部调运到西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这些年,大宋总体还算风调雨顺,以及粮草这种东西,大宋还是能够拿的出来。
只是章惇清楚,这仗打瘾了,大宋将再也不怕那些番邦小国的袭扰。真正有机会,重现唐之盛世的场景,让四海各国巨服。
若是打输了,只怕大宋也将国运不振。就连现在跟大宋结盟的西夏,只怕也会立刻背盟,打大宋的主意。弱肉强食的道理,在国与国之间同样适用。
要是西夏真的视大宋为盟友,就不会推脱国力衰弱,派不了兵牵制大辽了。这帮家伙打的什么主意,章惇又如何不知呢?
在很多人看来,大宋与西夏结盟,是因为琼州王娶了西夏银川公主。可把这种联姻,当成结盟的基石,结果只是自欺欺人。
正如赵孝锡所说,战争永远不会为了某个女人而转移意志。除非这个女人,是武则天那样的女皇。不然,西夏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公主,帮大宋征讨大辽呢?
说不定,眼下不少西夏人,真期待着两虎相争之后,他们趁机崛起呢!毕竟,打燕云十六州主意的,不单单只有大宋大辽两国啊!(未完待续)
绍圣二年春,当大宋的百姓刚刚享受完新年的喜悦。便得知,大宋皇帝赵煦,正式向大辽递交战书。让其交还燕云十六州,不然便开战来取的战书。
燕云十六州,对于很多大宋百姓而言都不陌生。正因为大宋失去了这块易守难攻的地盘,让大宋历年来,都承受着来自大辽的铁骑威胁。
那怕这些年,大宋在边境地区修建要塞城池。可还是没法阻止,大辽从那些州城之中,大举南下入侵的事实。若非大宋在边境集结重兵,只怕大宋皇城都时刻处于兵锋之下。
对于皇帝做出的这个决定,大宋的百姓自然为之振奋。一直以来,大宋与大辽之间的战争,大多都是以大宋被动防御为主,头次主动开战倒也是稀罕事一件。
只是相比北方百姓的兴奋,觉得朝廷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对于生活在西北的百姓而言。无疑是拨掉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他们自然很期盼朝廷能得胜。
可对于生活在南方的百姓而言,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却开始担心战争一起。他们的税赋会不会又增加,如果增加的话,这负担只怕又要加重不少。
总之,不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对于开战总有人持支持意见,也自然有人持反对的意见。可这一切,都无碍于大宋的精锐之师,不断往西北地区集结。
面对大宋的兴兵讨伐。在边境已然进行了无数大小战役的两国骑军。都知道,这场战争已然无法避免。两国做的同一件事情,都是收拢边境地区的百姓。
做为此次赵煦异常期待的战事。他也在整个冬季,苦读了一番兵书。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却也觉得打仗,没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可每次想到,赵孝锡的胜利。他总觉得,跟赵孝锡相比,除了武功差点。他似乎不输赵孝锡什么。他是一国之君,能够指挥的部队比赵孝锡还多上几成。
得知两国开战。吐蕃跟西夏以至高丽,都可谓举国关注。谁都清楚,如果真让大宋夺回燕云十六州。那么大辽只怕,将被彻底的扫进历史的泥潭之中。
对于这个战略要地。大辽一直不肯归还的原因,也是看出这个地方,谁掌握了,谁便能先发致人。单凭一纸战书,又怎么令大辽屈服呢?
开始在西北战区升起的战云,似乎也影响到远在琉球的赵孝锡。经过一个冬天的准备,赵孝锡手中不少力量,都转移到登州附近,他们也将充当后备军。
一旦赵煦的部队。在前线失利,他们将充当援军,保证战事不会糜烂的太快。如果赵煦的部队取得胜利。那么这些准备好战斗的部队,但会挥师进军高丽。
望着最近不时凝望北方的直赵孝锡,已然升级为母亲的木婉清,也清楚这位夫君担心这场战事。能陪在她身边这么久,她其实已然很满足了。
笑着道:“云郎,不用担心我们。妍儿妹妹。有我跟爹娘照料,相信没什么关系。如果你要外出。你就尽管去好了。我们在家,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听着木婉清的安慰,赵孝锡将其拉到怀中道:“清儿,苦了你们了。摊上我这样的夫君,不能陪你们花前月下,反倒要让你们提心吊胆。夫君,对不住你们啊!”
面对赵孝锡的谦意,木婉清却笑着道:“云郎,既然我们是夫妻,又何必说这么生份的话呢?能成为你的妻子,我们都能高兴,都觉得很幸福。
一个天天陪在家里,陪我们闲情逸致的夫君,自然让我们觉得安全。可我们都知道,你是那九天的真龙,外面才是你的世界。等你那天累了,自然会回来陪我们的。”
成为琼州王妃的木婉清,也许是因为生了孩子的原因,气质比以前多了几份温婉之气。加上她主管着赵孝锡的后宫,身上的气度也变得越加的不凡起来。
就如同赵孝锡母亲说,选择木婉清当正妃,也证明赵孝锡的眼光真的不错。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赵孝锡娶的这些女孩,并没皇室妃嫔那样明争暗斗。
眼下木婉清执掌后宫,已然得到众女的认可。加上她生下世子,其它女人也不用争。同时这些女人都清楚,赵孝锡很反感,身边女人私下的争宠之举。
那怕赵孝锡心里,很宠爱木婉清这个女人。可对于其它女人,他同样宠爱有加。那怕现在到了晚上,他都是按照规矩般,轮到谁侍寝就去谁的房间。
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让他身边这些女人都不好说什么。只是有些无奈的是,眼下给他怀上孩子的,只有生下世子的木婉清,以及过几月便会临盆的金妍儿。
好在赵孝锡也告诉这些女人,孩子这种事情急是急不来。会有的时候总会有的,也用不着太过担心。相反,少了孩子的牵绊,他们也能更好的享受二人世界。
随着西北的雪开始融化,赵煦也正式在皇城登将拜帅。清楚他指挥能力不行,也很大度将军队的指挥权,教给熟知兵事的章惇指挥。
只是在选定皇权代理人的时候,赵煦却出人意料,没做出任何指定。相反,他让六部尚书,以及坐镇京城的王师约,在他离开期间署理国事。
对于赵煦而言,虽然他的妃嫔也不少。可现在真正替他生养子嗣的妃子,真的很少。原本生了两个公主的他,最终还有一个不幸夭折了。
此次他出征大辽,临行时还将一封圣旨,放进了皇祠之中严密看管。虽然这看起来,是种有些不吉利的举动。可很多人都知道,那封圣旨上面写的是什么。
如果赵煦此次御驾出征,真的遇到什么危险。那么那份圣旨,便由掌管皇室宗祠的遗老们,给大臣们宣读他的遗命。到时便知,谁能替其执掌帝位。
这种密事,知道的人自然不多。只有皇室的宗老,还有几位大宋的老臣,知道这封遗旨的存在。可他们同样不知道,密旨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对于皇帝御驾亲征,最为担心的,无疑是那些皇帝的妃嫔。可她们都知道,赵煦决定的事情,几乎没什么可能挽回。更何况,此刻大辽同样跟大宋宣战了。
若是大宋此刻,罢兵休战,无疑是件有损国威的事情。为此,在京城禁军营地,宣布出征命令的赵煦,很快穿着黄金打造的铠甲,坐着象征皇帝的龙辇出征。
看着跪在皇城街道两侧的皇城子民,赵煦也第一次感受到,那些百姓对自己狂热的眼神。对于一个敢于御驾亲征的皇帝,百姓无疑也是很敬佩的。
觉得他的决定没错,赵煦对于胜利无疑越的渴望。可相比赵煦的乐观,章惇却清楚,这一仗不好打。大辽方面,提前做了准备,战事一起必将血流成河。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对大宋而言夺回便拥有了防御屏障。可对于大辽而言,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他们现在拥有的地位,也将大打折扣。
回归到原来那种游牧民族的生活,对于已经习惯居住在城里的大辽人,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这次的战事,只怕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激烈。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那位琼州王并没坐观虎斗,相反在得知赵煦准备开战。秘密派遣的不少江湖人,执行所谓的杀胡令,让大辽排兵布阵也变得困难重重。
一些原本支持大辽皇室的部落首领,在被刺杀了之后。这些部落首领的子嗣,对于加入战争都不怎么感兴趣,相反对这个首领的位子非常感兴趣。
有争斗,就意味着有分岐。只要大辽的军队中存在分岐,那么大宋军队便能有机可乘。这点道理,章惇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此次为了征讨大辽,赵煦动员了近三十万的精锐步兵,还有超十万的骑兵部队。这样的规模,在大宋历史上,无疑也是比较少见的。
光是这个冬天,户部调运到西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这些年,大宋总体还算风调雨顺,以及粮草这种东西,大宋还是能够拿的出来。
只是章惇清楚,这仗打瘾了,大宋将再也不怕那些番邦小国的袭扰。真正有机会,重现唐之盛世的场景,让四海各国巨服。
若是打输了,只怕大宋也将国运不振。就连现在跟大宋结盟的西夏,只怕也会立刻背盟,打大宋的主意。弱肉强食的道理,在国与国之间同样适用。
要是西夏真的视大宋为盟友,就不会推脱国力衰弱,派不了兵牵制大辽了。这帮家伙打的什么主意,章惇又如何不知呢?
在很多人看来,大宋与西夏结盟,是因为琼州王娶了西夏银川公主。可把这种联姻,当成结盟的基石,结果只是自欺欺人。
正如赵孝锡所说,战争永远不会为了某个女人而转移意志。除非这个女人,是武则天那样的女皇。不然,西夏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公主,帮大宋征讨大辽呢?
说不定,眼下不少西夏人,真期待着两虎相争之后,他们趁机崛起呢!毕竟,打燕云十六州主意的,不单单只有大宋大辽两国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