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不足道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柳乘风这么做说的好听点叫大逆不道,说的难听一些那便是欺君罔上了。皇上还没说杀呢,你就擅自把人杀了,而且杀的还都是宗室,一百多口人,其中包括了一个亲王两个郡王,再加上王妃三个以及各种郡公、公主,这些人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宗室,真正的天潢贵胄。
可是从朱佑樘本心来说,这些人自然是该杀,可以说宁王在叛军之中,这些人资助的可是不少,宁王一系休戚与共,这些年宁王在江西谋划,难道他们会不知道底细,可是为什么每有一个人报告朝廷。
说穿了,这些人和宁王本就是狼狈为奸,宁王做的是皇帝梦,他们做的是太子是亲王梦,每一个人都在做梦。而柳乘风把他们的梦搅碎了,再一个个的杀光殆尽。
说这些人是宁王的党羽,断不会冤枉了他们,朱佑樘现在在弥留之际,他当然也清楚,若是宁王真的打到了京师,宁王也绝不会手软,定会斩草除根,会毫不犹豫的处死自己,毫不犹豫的杀死太子,杀死太康公主,可若是换了他的为人,多半就算俘获了这些人,最多最多也不过处死宁王,至于其他的宗室,也不过稍加惩戒而已,因为朱佑樘在意别人的口,他害怕自己有污点,同时也畏惧藩王宗亲们的可畏流言。
柳乘风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所以索性来了个先斩后奏。
想明白了这些。朱佑樘叹了口气,道:“哎……他也是有苦衷的。也是为了朝廷好。”
说这句话的时候,朱佑樘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他能责怪什么?人是柳乘风杀的,倒是痛快了他朱佑樘,柳乘风却是背了这个黑锅,人家宁愿背黑锅,也要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可见柳乘风对自己的忠诚。
虽然说这些人已经不可能再滋事。不可能再谋反,朝廷也绝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可最重要的是先例的问题,若是藩王谋反。朝廷好不容易平息叛乱之后却又息事宁人,只是小小的惩戒,那么今日会有一个宁王,明日就会有第二个宁王,柳乘风斩杀殆尽,起到的震慑作用很大。
刘健和李东阳默不作声,不过却也算是默认了朱佑樘对柳乘风的评价,柳乘风此举,确实是解决掉了朝廷一块心病,若是这些人押到了京师。朝廷只会为难,惩罚过重,会被人说三道四,宗室们会不安,惩罚过轻,又不能震慑诸侯,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现在柳乘风一阵滥杀,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结局最为完美。
朱佑樘又道:“可是这个家伙实在是太无礼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总是朕的宗亲嘛,怎么能说杀就杀,内阁拟一道旨意申饬吧,旨意这样来拟,就说朕承国器,曾对天起誓,愿与宗室共享天下,宁王谋逆,虽为大逆不道,可毕竟为宗室皇亲,岂可随意杀戮?朕念其有大功,可是功不能弥过,敕命他好好反思自己的过错,此外,如此滔天大罪不可不罚,令其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刘健连忙记下,正色道:“微臣遵旨。”
其实这所谓的申饬奏书形同虚设,口里说是滔天大罪,可是最后的处罚却只是反思过错和罚俸三年。
柳乘风自从做了官,就从来没有靠俸禄吃过饭,说的难听些,朝廷那点儿俸禄,还不够他打牙缝的,公府里每年年末给仆役和护卫的赏赐就是柳乘风薪俸的三倍。
所以这所谓的罚俸,简直就不叫惩戒。
刘健和李东阳倒是都没有话说,在这件事上他们没有发言权,就算有,也不可能提出严惩。
朱佑樘随即又道:“不管怎么说,江西的叛乱平息总算是好事,朕有时候在想,朕在有生之年的时候,若是不能平息叛乱,这个烂摊子只怕要交给太子了,这也是天幸,总算朕没有对不住太子的地方,再拟一道旨意,所有有功的将士,尽皆要厚赏,廉国公柳乘风战功彪炳,又该赏赐什么为好?”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一眼,随即刘健道:“陛下,廉国公位极人臣,已是赐无可赐了。”
朱佑樘感叹了一句,道:“是啊,赐不了却也要赐,他的孩子据说马上要生了,暂时先赐个侯爵吧,敕为宜安侯。”
刘健心里有些感叹,这孩子还未出世爵位就先来了,而且还是独立于廉国公之外的爵位,出世之后是侯爵,再过几年多半又是个公爵了,不过皇上的意思,倒有点像是在为未来打伏笔一样,柳乘风即将诞生的儿子乃是嫡长子,可又非太康公主所生,现在先敕了个侯爵,将来便是独立于廉国公之外的侯爵,而既然嫡长子已经有了爵位,那么廉国公的爵位自然也就不必经过他来继承了,那么按照规矩,柳乘风的爵位是应当由次子继承。
刘健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瞧皇上的意思,这廉国公的爵位非要太康公主的儿子来继承不可了,偏偏别人是一妻数妾,他柳乘风却是三个妻子,哪个生下来的也都算是嫡子,可要是次子又不是太康公主所生呢?
那么宫里肯定又会将这次子给予独立的爵位,按理来说,这柳乘风的爵位就等于要过继给第三子,说的难听点,若是第三个儿子又和太康公主没关系呢?
真要这么下去,只怕这柳家一门天知道会有多少个爵位出来,这还了得?
可是皇上这么做,显然也没有违反祖制,说白了,这叫特事特办,钻了祖宗成法的空子,你就算想反对那也没有借口。
更不必说人家现在立了功,赏无可赏,难道还不准人家赏赐人家儿子。
李东阳却是安坐不动,说到底,刘健还是着相了,在气度上比之李东阳还是差了一些。
其实这也不怪刘健,刘健本来就不善蛰伏,为人也较为张扬,之所以如此是他这一辈子太过顺风顺水,几乎未遇过什么大的坎坷,从庶吉士到侍读侍讲再直接入阁,虽然经历过不少的风浪,可是此后又受朱佑樘青睐,委以全权,施政的手段虽然厉害,可是斗争方面却还尚需磨砺,可以说刘健绝对是历代内阁大臣里最为顺利的,皇上信任,阁僚们友爱,这样的际遇多少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朱佑樘虽然兴致勃勃,可是毕竟身体吃不消,说了一些话之后,语气便带着一股子疲倦,他随即道:“朕乏了,内阁那边尽量把赏赐的章程列出来,让东宫过目即可。赏赐能丰厚就丰厚,不要小气。”
他在这里顿了顿,语气又变得有些深沉起来,道:“是了,那些奏书,朕已经过目了,现在有些人哪,是生怕朝廷闲的无事,总要无事生非,这等人殊为可恨,朕广开言路,不是让人大放厥词的,好了,你们下去。”
朱佑樘突然冒出这么一番话,就足以让人好好的推敲了。
那些奏书是什么奏书?其实刘健和李东阳不用猜也能知道一些,所谓那些奏书就是弹劾柳乘风的奏书,而接下来这番话虽然像是拉家常一样,只是用了大放厥词四字来形容,可是这四个字已经足够了。
皇上这分明是提出了警告,而且这些上奏书的人里头,可没有刘健和李东阳,皇上为何要特意对他们二人意味深长的说这么一句话?
刘健心里打了个哆嗦,他心里明白了,皇上认为这些事都是他搞的鬼,不过碍于没有证据,又碍于他的身份,所以并没有揭穿,只是这么不咸不淡的来一句,用言语敲打一下。
这意思是说,若是识相,现在就收手,若是还要闹,那么事情就不会这么轻易罢休了。
刘健心里虽然有些惊诧,可是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道:“是,皇上多注意身体,臣等告退。”
说罢,和李东阳二人退了出来,出了正心殿,刘健不由叹了口气,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李东阳与刘健肩并着肩,眼睛瞥了刘健一眼,随即道:“怎么?刘公还在想皇上的那句话吗?”
刘健驻足,眼睛眯了起来,抬着眯起来的眼睛,似乎是在看远处的殿宇,他负着手沉默良久,随即道:“有时候老夫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老夫错了吗?”
李东阳沉默了,似乎是在斟酌该如何回答,走了几步之后,李东阳道:“刘公没有错,甚至是那柳乘风其实也没有过错,错的不是人心,而是天下社稷,国器之重犹如万钧,可是能手持国器的唯有一人而已,柳乘风窥视神器之心已经表露,你瞧他过问新军,你瞧他修筑道路,你瞧他设立商行……天下自然是皇上的,可是治理天下之人却非刘公不可,柳乘风有妄想,那么就打消掉他的妄想,他若是心生欲念,那么就斩断他伸向欲念的手足,这……”李东阳目光炯炯,道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才以社稷为重。至于其他,如柳乘风是好是坏,如刘公是否不择手段,如是否对皇上带着欺瞒,都不足道哉。”(未完待续)
柳乘风这么做说的好听点叫大逆不道,说的难听一些那便是欺君罔上了。皇上还没说杀呢,你就擅自把人杀了,而且杀的还都是宗室,一百多口人,其中包括了一个亲王两个郡王,再加上王妃三个以及各种郡公、公主,这些人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宗室,真正的天潢贵胄。
可是从朱佑樘本心来说,这些人自然是该杀,可以说宁王在叛军之中,这些人资助的可是不少,宁王一系休戚与共,这些年宁王在江西谋划,难道他们会不知道底细,可是为什么每有一个人报告朝廷。
说穿了,这些人和宁王本就是狼狈为奸,宁王做的是皇帝梦,他们做的是太子是亲王梦,每一个人都在做梦。而柳乘风把他们的梦搅碎了,再一个个的杀光殆尽。
说这些人是宁王的党羽,断不会冤枉了他们,朱佑樘现在在弥留之际,他当然也清楚,若是宁王真的打到了京师,宁王也绝不会手软,定会斩草除根,会毫不犹豫的处死自己,毫不犹豫的杀死太子,杀死太康公主,可若是换了他的为人,多半就算俘获了这些人,最多最多也不过处死宁王,至于其他的宗室,也不过稍加惩戒而已,因为朱佑樘在意别人的口,他害怕自己有污点,同时也畏惧藩王宗亲们的可畏流言。
柳乘风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所以索性来了个先斩后奏。
想明白了这些。朱佑樘叹了口气,道:“哎……他也是有苦衷的。也是为了朝廷好。”
说这句话的时候,朱佑樘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他能责怪什么?人是柳乘风杀的,倒是痛快了他朱佑樘,柳乘风却是背了这个黑锅,人家宁愿背黑锅,也要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可见柳乘风对自己的忠诚。
虽然说这些人已经不可能再滋事。不可能再谋反,朝廷也绝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可最重要的是先例的问题,若是藩王谋反。朝廷好不容易平息叛乱之后却又息事宁人,只是小小的惩戒,那么今日会有一个宁王,明日就会有第二个宁王,柳乘风斩杀殆尽,起到的震慑作用很大。
刘健和李东阳默不作声,不过却也算是默认了朱佑樘对柳乘风的评价,柳乘风此举,确实是解决掉了朝廷一块心病,若是这些人押到了京师。朝廷只会为难,惩罚过重,会被人说三道四,宗室们会不安,惩罚过轻,又不能震慑诸侯,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现在柳乘风一阵滥杀,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结局最为完美。
朱佑樘又道:“可是这个家伙实在是太无礼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总是朕的宗亲嘛,怎么能说杀就杀,内阁拟一道旨意申饬吧,旨意这样来拟,就说朕承国器,曾对天起誓,愿与宗室共享天下,宁王谋逆,虽为大逆不道,可毕竟为宗室皇亲,岂可随意杀戮?朕念其有大功,可是功不能弥过,敕命他好好反思自己的过错,此外,如此滔天大罪不可不罚,令其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刘健连忙记下,正色道:“微臣遵旨。”
其实这所谓的申饬奏书形同虚设,口里说是滔天大罪,可是最后的处罚却只是反思过错和罚俸三年。
柳乘风自从做了官,就从来没有靠俸禄吃过饭,说的难听些,朝廷那点儿俸禄,还不够他打牙缝的,公府里每年年末给仆役和护卫的赏赐就是柳乘风薪俸的三倍。
所以这所谓的罚俸,简直就不叫惩戒。
刘健和李东阳倒是都没有话说,在这件事上他们没有发言权,就算有,也不可能提出严惩。
朱佑樘随即又道:“不管怎么说,江西的叛乱平息总算是好事,朕有时候在想,朕在有生之年的时候,若是不能平息叛乱,这个烂摊子只怕要交给太子了,这也是天幸,总算朕没有对不住太子的地方,再拟一道旨意,所有有功的将士,尽皆要厚赏,廉国公柳乘风战功彪炳,又该赏赐什么为好?”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一眼,随即刘健道:“陛下,廉国公位极人臣,已是赐无可赐了。”
朱佑樘感叹了一句,道:“是啊,赐不了却也要赐,他的孩子据说马上要生了,暂时先赐个侯爵吧,敕为宜安侯。”
刘健心里有些感叹,这孩子还未出世爵位就先来了,而且还是独立于廉国公之外的爵位,出世之后是侯爵,再过几年多半又是个公爵了,不过皇上的意思,倒有点像是在为未来打伏笔一样,柳乘风即将诞生的儿子乃是嫡长子,可又非太康公主所生,现在先敕了个侯爵,将来便是独立于廉国公之外的侯爵,而既然嫡长子已经有了爵位,那么廉国公的爵位自然也就不必经过他来继承了,那么按照规矩,柳乘风的爵位是应当由次子继承。
刘健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瞧皇上的意思,这廉国公的爵位非要太康公主的儿子来继承不可了,偏偏别人是一妻数妾,他柳乘风却是三个妻子,哪个生下来的也都算是嫡子,可要是次子又不是太康公主所生呢?
那么宫里肯定又会将这次子给予独立的爵位,按理来说,这柳乘风的爵位就等于要过继给第三子,说的难听点,若是第三个儿子又和太康公主没关系呢?
真要这么下去,只怕这柳家一门天知道会有多少个爵位出来,这还了得?
可是皇上这么做,显然也没有违反祖制,说白了,这叫特事特办,钻了祖宗成法的空子,你就算想反对那也没有借口。
更不必说人家现在立了功,赏无可赏,难道还不准人家赏赐人家儿子。
李东阳却是安坐不动,说到底,刘健还是着相了,在气度上比之李东阳还是差了一些。
其实这也不怪刘健,刘健本来就不善蛰伏,为人也较为张扬,之所以如此是他这一辈子太过顺风顺水,几乎未遇过什么大的坎坷,从庶吉士到侍读侍讲再直接入阁,虽然经历过不少的风浪,可是此后又受朱佑樘青睐,委以全权,施政的手段虽然厉害,可是斗争方面却还尚需磨砺,可以说刘健绝对是历代内阁大臣里最为顺利的,皇上信任,阁僚们友爱,这样的际遇多少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朱佑樘虽然兴致勃勃,可是毕竟身体吃不消,说了一些话之后,语气便带着一股子疲倦,他随即道:“朕乏了,内阁那边尽量把赏赐的章程列出来,让东宫过目即可。赏赐能丰厚就丰厚,不要小气。”
他在这里顿了顿,语气又变得有些深沉起来,道:“是了,那些奏书,朕已经过目了,现在有些人哪,是生怕朝廷闲的无事,总要无事生非,这等人殊为可恨,朕广开言路,不是让人大放厥词的,好了,你们下去。”
朱佑樘突然冒出这么一番话,就足以让人好好的推敲了。
那些奏书是什么奏书?其实刘健和李东阳不用猜也能知道一些,所谓那些奏书就是弹劾柳乘风的奏书,而接下来这番话虽然像是拉家常一样,只是用了大放厥词四字来形容,可是这四个字已经足够了。
皇上这分明是提出了警告,而且这些上奏书的人里头,可没有刘健和李东阳,皇上为何要特意对他们二人意味深长的说这么一句话?
刘健心里打了个哆嗦,他心里明白了,皇上认为这些事都是他搞的鬼,不过碍于没有证据,又碍于他的身份,所以并没有揭穿,只是这么不咸不淡的来一句,用言语敲打一下。
这意思是说,若是识相,现在就收手,若是还要闹,那么事情就不会这么轻易罢休了。
刘健心里虽然有些惊诧,可是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道:“是,皇上多注意身体,臣等告退。”
说罢,和李东阳二人退了出来,出了正心殿,刘健不由叹了口气,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李东阳与刘健肩并着肩,眼睛瞥了刘健一眼,随即道:“怎么?刘公还在想皇上的那句话吗?”
刘健驻足,眼睛眯了起来,抬着眯起来的眼睛,似乎是在看远处的殿宇,他负着手沉默良久,随即道:“有时候老夫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老夫错了吗?”
李东阳沉默了,似乎是在斟酌该如何回答,走了几步之后,李东阳道:“刘公没有错,甚至是那柳乘风其实也没有过错,错的不是人心,而是天下社稷,国器之重犹如万钧,可是能手持国器的唯有一人而已,柳乘风窥视神器之心已经表露,你瞧他过问新军,你瞧他修筑道路,你瞧他设立商行……天下自然是皇上的,可是治理天下之人却非刘公不可,柳乘风有妄想,那么就打消掉他的妄想,他若是心生欲念,那么就斩断他伸向欲念的手足,这……”李东阳目光炯炯,道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才以社稷为重。至于其他,如柳乘风是好是坏,如刘公是否不择手段,如是否对皇上带着欺瞒,都不足道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