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章 大 殿 轮 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招山拜祭故人
赴京城宫廷召对
政事堂见一个多月过去了,辛弃疾还未到京,便派快马送信去催。
见陈亮已从冤案的阴影中走出,操持家务,潜心读书,信心百倍地准备参加两月后的科举考试,欣喜异常。要求陈亮陪他去金华祭扫吕祖谦之墓。
这吕祖谦,字伯恭,称东莱先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就是与韩氏齐名的吕氏,八世祖为太宗朝首相吕蒙正,七世祖吕夷简,六世祖吕公弼都官至宰相,到他这一辈,祖、父、兄、弟在朝为官的,有数十人。吕氏家族除官位显赫外,学业上也颇有建树。吕祖谦儿时,随父亲在福建任所,他先从师于林之奇,后随父至临安,又从师于汪应辰和胡宪。
十七岁时因祖父致仕,恩荫为将仕郎,三年后,改为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又过四年,为右迪功郎,授严州桐庐县尉,主管学事。二十七岁时,先考中博学宏词科,接着又中进士科。特授左从政郎,改差南外敦宗院宗学教授。
尽管仕途颇为得意,学术著作颇多,但家庭却屡遭不幸,十多年来,父母双亲,韩氏姐妹,先后离世,一双儿女也夭折早亡。淳熙三年(1176年),守丧期满,因李焘的推荐,升任秘书省秘书郎,并兼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这一年,正好四十岁。这时,他已疾病缠身。次年,又娶十七岁的芮氏为妻,淳熙六年(1179年)七月二十八日,其妻芮氏又去世。他也因此回乡养病,淳熙八年(1181年)七月二十九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四十五岁。
天妒英才。朝野为之惋惜。辛弃疾当时就作祭文悼念。
东莱先生为人谦和忠厚,做学问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孝宗朝以后,士大夫以讲学授徒为荣。当时之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子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
吕东莱的学说也称婺学,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名一师,不私一说。在官场中,他一直担任文教学术的职务,先后做过儒学教授、大学博士、讲官、史官,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和实录院检讨。这就为他从事学术研究和创立学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撰写了许多关于理学、史学和文学的著作,并且长期在丽泽书院讲学授徒。
吕祖谦虽然是一个理学家,但在他的着作中并不只是空谈道德性命。他的学说一方面是以性命之学起,并且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三德就是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道恶。三行就是孝行以亲父母;友行以尊贤良;顺行以事师长,同时另一方面,也提倡治经史以致用。
陈亮告诉辛弃疾,与伯恭相识时,自己才十七岁,也不觉得他有什么特殊,后来伯恭连中两科,埋头讲学,著作渐多,遐迩闻名,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才对他刮目相看,特别是他长年保持和颜悦色,总是不急不躁,平和中正,便彻底折服于他。
因两家相距不足百里,自已常去拜访这位忠厚长兄,写的文章和著作也多请他阅读,听取其意见,曾几时,吕陈二人相互讲论切磋,越发投机,引为知己。以致于产生四海相知,惟伯恭一人之慨。
吕祖谦之墓在武义县明招山南麓,此处乃吕氏祖茔,吕祖谦与二位韩氏夫人合葬。
辛陈二人在墓前摆上祭品,点上檀香,鞠躬致礼。
从山上下来,陈亮感伤地说:“我陈亮平生很少与人讲论,空闲之时,除幼安兄之外,仅喜爱与伯恭往来,谈经论道,评点古今,乐此不疲。我亦感激他能知我懂我,总感觉他还有许多话要对我说。自从伯恭去世,这样的情形就越来越少了。”说罢,泪水夺眶而出。
离开金华二人依依惜别,约定两月后在临安相见。
这次皇上召见的结果,再次令辛弃疾迷惑不解。
皇帝赵惇高坐在龙椅上,脸色还好,不过是底气有些不足。他首先垂问福建的政务和民情,辛弃疾就将福建的军政要务、司法刑狱及民风民俗等,一一禀告,皇上听了点头称好,还夸奖道:
“爱卿素来爱国恤民,果敢干练,此番在闽,悉心宪事,严宽妥切,朕心甚慰。”
辛弃疾闻听连忙叩谢。
皇上令其平身,赐坐。
皇上再开金口,关于国事政务,爱卿有何良策?
辛弃疾惶恐惊喜之余,呈上准备多日的《论荊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并诚挚地启禀当今圣上:
时至今日,我朝上下有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朝野民众忘了靖康之耻,已经习惯于目前这种相安无事的状态了。如果大宋再没有非常人物,以非常手段收复故土的话,不久将会有“第三股力量”崛起,那时,大宋乃至金国就不会是这样安稳,恐怕能立国都难了。
讲到此处,他抬头看了看皇上,见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免有些失望。
尽管如此,他仍然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动情地说:微臣请求皇上,朝廷要居安虑危,放远眼光,任贤使能,加强戒备,修车马,备器械,训练兵士,增强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力量,为恢复事业积极准备。
皇帝平静地说,爱卿所言有理,朕将命政事堂谋划此事。
辛弃疾向皇上提交的这份奏疏,是他实地考察,针对荆襄前线实情而写的。
三年前,已过天命之年的陆九渊,接到朝廷敕文,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于是他结束了在江西贵溪应天山五年有余的教学生涯,千里迢迢地到荆门上任。
遥想当年,金兵南侵压境,荆门地处边防前线。而如今,陆九渊看到,荆门毫无战备设施,连城墙都没有,而此区域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捍卫江陵,北面支援襄阳,东面守护随州、钟祥,西面扼守宜昌,是个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巩固,四邻才有依靠,不然就会腹背受敌。
于是,下决心修筑城墙。向朝廷报告,要求下拨经费,两个月过去了,却没有答复。
当时,辛弃疾在带湖赋闲,接到陆九渊的来信。他在震惊之余,深为他的爱国热忱和战略眼光所打动,于是立即复信:子敬兄,象荊门这样一个四战之地,周围没有屏障,如果没有相应的防御设施,一旦有战事,必陷敌手。因此,你的想法极为正确,现在的问题是,不要等朝廷拨钱,及早行动。自己想办法筹措。先设法将城墙修好再说。
陆九渊虽为一介大儒,平时文质彬彬,但干起事来却也干脆利落。针对税收方面存在的弊端,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废除官场中存在的陈规陋习,对欺行覇市和吃拿卡要的行为严加处罚。
如此一来,风气大变,一些外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荆门做生意,市场日趋繁荣,地方的税收也迅速递增。
在选拔和使用人材上,并不看重资历与出身,唯才是用。他认为,古代录用地方官员,由于不受资历和出身的限制,表现好坏便容易区别,后世斤斤计较资历和出身,有无政绩就不容易判明。
陆九渊为官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到上任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不过两三起。
看到荊门没有书院,他就在城西蒙山东坡上,修筑讲学堂,亲自讲课,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
路、州两级主管部门交相列举其政绩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代理福建安抚使期间,辛弃疾曾专门去荆门一次。在陆九渊的陪同下,察看了荊门一带的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之后,又到襄阳。
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突然发病,不久身亡,辛弃疾和当地官员百姓一样,痛哭失声,出殡时,数千荆门人为他送葬。
此次皇上召见,他就想起当时在荆门,与陆子敬相互讨论的情形,就亲自条陈荆襄一带的战略重要性。
明招山拜祭故人
赴京城宫廷召对
政事堂见一个多月过去了,辛弃疾还未到京,便派快马送信去催。
见陈亮已从冤案的阴影中走出,操持家务,潜心读书,信心百倍地准备参加两月后的科举考试,欣喜异常。要求陈亮陪他去金华祭扫吕祖谦之墓。
这吕祖谦,字伯恭,称东莱先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就是与韩氏齐名的吕氏,八世祖为太宗朝首相吕蒙正,七世祖吕夷简,六世祖吕公弼都官至宰相,到他这一辈,祖、父、兄、弟在朝为官的,有数十人。吕氏家族除官位显赫外,学业上也颇有建树。吕祖谦儿时,随父亲在福建任所,他先从师于林之奇,后随父至临安,又从师于汪应辰和胡宪。
十七岁时因祖父致仕,恩荫为将仕郎,三年后,改为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又过四年,为右迪功郎,授严州桐庐县尉,主管学事。二十七岁时,先考中博学宏词科,接着又中进士科。特授左从政郎,改差南外敦宗院宗学教授。
尽管仕途颇为得意,学术著作颇多,但家庭却屡遭不幸,十多年来,父母双亲,韩氏姐妹,先后离世,一双儿女也夭折早亡。淳熙三年(1176年),守丧期满,因李焘的推荐,升任秘书省秘书郎,并兼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这一年,正好四十岁。这时,他已疾病缠身。次年,又娶十七岁的芮氏为妻,淳熙六年(1179年)七月二十八日,其妻芮氏又去世。他也因此回乡养病,淳熙八年(1181年)七月二十九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四十五岁。
天妒英才。朝野为之惋惜。辛弃疾当时就作祭文悼念。
东莱先生为人谦和忠厚,做学问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孝宗朝以后,士大夫以讲学授徒为荣。当时之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子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
吕东莱的学说也称婺学,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名一师,不私一说。在官场中,他一直担任文教学术的职务,先后做过儒学教授、大学博士、讲官、史官,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和实录院检讨。这就为他从事学术研究和创立学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撰写了许多关于理学、史学和文学的著作,并且长期在丽泽书院讲学授徒。
吕祖谦虽然是一个理学家,但在他的着作中并不只是空谈道德性命。他的学说一方面是以性命之学起,并且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三德就是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道恶。三行就是孝行以亲父母;友行以尊贤良;顺行以事师长,同时另一方面,也提倡治经史以致用。
陈亮告诉辛弃疾,与伯恭相识时,自己才十七岁,也不觉得他有什么特殊,后来伯恭连中两科,埋头讲学,著作渐多,遐迩闻名,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才对他刮目相看,特别是他长年保持和颜悦色,总是不急不躁,平和中正,便彻底折服于他。
因两家相距不足百里,自已常去拜访这位忠厚长兄,写的文章和著作也多请他阅读,听取其意见,曾几时,吕陈二人相互讲论切磋,越发投机,引为知己。以致于产生四海相知,惟伯恭一人之慨。
吕祖谦之墓在武义县明招山南麓,此处乃吕氏祖茔,吕祖谦与二位韩氏夫人合葬。
辛陈二人在墓前摆上祭品,点上檀香,鞠躬致礼。
从山上下来,陈亮感伤地说:“我陈亮平生很少与人讲论,空闲之时,除幼安兄之外,仅喜爱与伯恭往来,谈经论道,评点古今,乐此不疲。我亦感激他能知我懂我,总感觉他还有许多话要对我说。自从伯恭去世,这样的情形就越来越少了。”说罢,泪水夺眶而出。
离开金华二人依依惜别,约定两月后在临安相见。
这次皇上召见的结果,再次令辛弃疾迷惑不解。
皇帝赵惇高坐在龙椅上,脸色还好,不过是底气有些不足。他首先垂问福建的政务和民情,辛弃疾就将福建的军政要务、司法刑狱及民风民俗等,一一禀告,皇上听了点头称好,还夸奖道:
“爱卿素来爱国恤民,果敢干练,此番在闽,悉心宪事,严宽妥切,朕心甚慰。”
辛弃疾闻听连忙叩谢。
皇上令其平身,赐坐。
皇上再开金口,关于国事政务,爱卿有何良策?
辛弃疾惶恐惊喜之余,呈上准备多日的《论荊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并诚挚地启禀当今圣上:
时至今日,我朝上下有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朝野民众忘了靖康之耻,已经习惯于目前这种相安无事的状态了。如果大宋再没有非常人物,以非常手段收复故土的话,不久将会有“第三股力量”崛起,那时,大宋乃至金国就不会是这样安稳,恐怕能立国都难了。
讲到此处,他抬头看了看皇上,见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免有些失望。
尽管如此,他仍然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动情地说:微臣请求皇上,朝廷要居安虑危,放远眼光,任贤使能,加强戒备,修车马,备器械,训练兵士,增强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力量,为恢复事业积极准备。
皇帝平静地说,爱卿所言有理,朕将命政事堂谋划此事。
辛弃疾向皇上提交的这份奏疏,是他实地考察,针对荆襄前线实情而写的。
三年前,已过天命之年的陆九渊,接到朝廷敕文,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于是他结束了在江西贵溪应天山五年有余的教学生涯,千里迢迢地到荆门上任。
遥想当年,金兵南侵压境,荆门地处边防前线。而如今,陆九渊看到,荆门毫无战备设施,连城墙都没有,而此区域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捍卫江陵,北面支援襄阳,东面守护随州、钟祥,西面扼守宜昌,是个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巩固,四邻才有依靠,不然就会腹背受敌。
于是,下决心修筑城墙。向朝廷报告,要求下拨经费,两个月过去了,却没有答复。
当时,辛弃疾在带湖赋闲,接到陆九渊的来信。他在震惊之余,深为他的爱国热忱和战略眼光所打动,于是立即复信:子敬兄,象荊门这样一个四战之地,周围没有屏障,如果没有相应的防御设施,一旦有战事,必陷敌手。因此,你的想法极为正确,现在的问题是,不要等朝廷拨钱,及早行动。自己想办法筹措。先设法将城墙修好再说。
陆九渊虽为一介大儒,平时文质彬彬,但干起事来却也干脆利落。针对税收方面存在的弊端,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废除官场中存在的陈规陋习,对欺行覇市和吃拿卡要的行为严加处罚。
如此一来,风气大变,一些外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荆门做生意,市场日趋繁荣,地方的税收也迅速递增。
在选拔和使用人材上,并不看重资历与出身,唯才是用。他认为,古代录用地方官员,由于不受资历和出身的限制,表现好坏便容易区别,后世斤斤计较资历和出身,有无政绩就不容易判明。
陆九渊为官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到上任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不过两三起。
看到荊门没有书院,他就在城西蒙山东坡上,修筑讲学堂,亲自讲课,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
路、州两级主管部门交相列举其政绩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代理福建安抚使期间,辛弃疾曾专门去荆门一次。在陆九渊的陪同下,察看了荊门一带的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之后,又到襄阳。
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突然发病,不久身亡,辛弃疾和当地官员百姓一样,痛哭失声,出殡时,数千荆门人为他送葬。
此次皇上召见,他就想起当时在荆门,与陆子敬相互讨论的情形,就亲自条陈荆襄一带的战略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