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宁 国 府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宁 国 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父子皆判宁国府

    兵马都监镇徽州

    经左丞相陈志善推荐,年底,考课院通过对范祖亮的铨选,报中书予以改官。

    时至如今,吏部对官员的磨勘日趋完备,文官被分为“选人”和“京朝官”。选人须经过三任六考的磨勘,层层升上去。每任的任期为三年,每年一考,这个过程叫做循资。从选人晋升到京官,磨勘期满之后,还要有人举荐,其官阶和职务必须达到一定的阶层,才有举荐的资格。过程大致是:举荐人把自己所举荐的选人履历送到吏部的南曹。南曹是一个辅助性的机构,职能是审验选人的履历,如果认为选人符合规程,可以迁调,就把其履历整合成一份公文材料,送到上一级主管部门———吏部的流内铨。流内铨经过审查,确实无误,再发回南曹,由南曹给选人出证明,然后呈交中书省经宰相审批。这个过程叫做“改官”。选人是否能如愿改官,晋升为京官,这一步很关键,需要全体宰执人员讨论,而且言官也没有异议。

    殿中侍御史邓友龙提出,范祖亮品行政绩都没有问题,可以改为京官,但是宰相必起于州县,猛将必发于卒伍,缺乏州县的历练。

    本朝铨选制规定,选人初次改京官,必须先任县官,这叫须入。庆元初朝廷又下诏,除殿试头三名、省试头名外,皆须任县令。庆元五年四月,朝廷出台理官历县法,规定初任未终者,须先注幕职官签判一次,方许为县官。按照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原则,范祖亮进京为官,少了重要一环,没有在州县知事位置上的经历。

    中书经过集议,决定范祖亮改为知徽州府兼宁国府兵马都监。

    徽州府(今安徽省黄山市)、宁国府(今安徽省宣州市)皆属两浙西路,是近邻的两个府。朝廷的这一安排,是有其深意的。

    宁国府作为一级地方府始于乾道二年(1166年),在此之前又名宣州、宣城郡、宁国军。宋孝宗赵昚在进皇宫之前,曾驻在宁国军辖区内。依宋朝惯例,凡是皇帝登位前潜邸或出生地,皆升格为“府”一级地方政府,宁国府由此而产生。

    这个时候的判宁国府是吴兴郡王赵扶,之前叫赵抦,绍熙内禅时为许国公。

    半年后,范祖亮第一次走进宁国府衙门,吴兴郡王赵扶起身相迎:

    范大人请。

    范祖亮低头,前脚向前,后腿弯曲,致半跪礼:郡王爷好,下官给您请安。

    赵扶露出笑意:范大人请上坐。

    吴长史、王司马二人向范祖亮作揖行礼。

    应范祖亮要求,一行前往东院兵马监司。兵马副监率一干人等在衙前相迎。朱副监拿出花名册、各种帐簿,约略汇报一下兵马监的基本情况。这样,范祖亮算是走马上任。

    第二天,范祖亮率夫人叶蓉蓉带着礼品到郡王府登门拜坊。赵扶和许国夫人钱氏出门相迎。

    赵扶说:早就听说赵大人要来,本府是望眼欲穿,今后诸多事务,还仰仗大人扶持。

    范祖亮起身作揖,郡王爷,千万不要如此客气,就叫微臣祖亮吧。您是王爷,大宋千里江山是你们赵家的,我只是一个臣子而已,有什么事,只要祖亮能办的,一定办好。

    既然如此,我就叫你祖亮兄,大宋千里江山是皇兄的,我与你们一样,都是臣子。

    郡王说得对,那我们就尽一尽臣子的本份吧。

    在郡王夫妇的陪同下,范祖亮夫妻进后院看望郡王之母、越国夫人卜氏。老夫人六十多岁,衣着朴素,一向深居简出。

    听说来人是范成大之子,显得有些激动。“范参政可是个贤臣呐,先皇曾夸他有古大臣之风。”

    当年,赵恺为庆王时,范成大曾为赵恺侍读,二人相处融洽,后来为中书舍人时,曾向孝宗报告:魏王仁慈厚道,可堪大用。可惜孝宗未听,觉得赵恺为人过于厚道,有些优柔寡断,不如其弟赵惇英武通达,有成大事之风,于是舍长立幼,立三子赵惇为太子。

    赵恺十四岁时,即补为右内率府副率,又转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孝宗即位后,又拜为雄武军节度使、封庆王。乾道三年(1167年),庄文太子病故,乾道七年(1171年)二月,加封赵恺为雄武、保宁军节度使,进封魏王,兼判宁国府。

    对于如此巨大的宫廷变故,赵恺并不怨天忧人,而是在其位谋其政,精心吏治,心系黎民。初到宁国府,魏王发现,他这个宁国府判只是个摆设,朝廷又任命长史与司马一起分治宁国府。

    二十五岁的赵恺哪里知道其中的用意,当即上奏皇上曰:“臣被命判宁国府,今又专委长史、司马管政事,等于把我架空了。况且一郡设置了三名执政的官员判府,臣担忧会因争权夺利而骚扰百姓,只有弊而无利。臣以为,长史、司马以分管钱谷、讼谍为职责,他们所管之事应呈为臣审批,这样便会理顺关系,有利于整治。”

    孝宗这样安排,既给儿子找点事做,又怕他不会处理政务,给地方带来麻烦,哪知他决意要独立领事,便顺水推舟。

    绍兴以来,宣州、太平州一带的圩田坍废,田园荒芜,佃户外流。赵恺到任后,非常重视圩田的修复。至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宣州修复了化成、惠民二圩旧堤,长40余里,新增筑9里有余。这些圩岸高阔壮实,靠水一边植榆柳,足捍风涛,大获其利。由于修圩田政绩突出,宋孝宗亲自下诏嘉奖了他。

    淳熙元年(1174年),赵恺改为判明州(今浙江宁波市),他下令暂停所属县邑的田租,用这些田租来办学。这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淳熙七年(1180年),赵恺卒于明州任上。宋孝宗素服发哀于别殿,赠淮南武宁军节度使、扬州牧兼徐州牧,谥“惠宁”,后人将其封号、谥号合一起,称魏惠宪王。那时,这赵扶才十岁。

    想起这些往事,卜夫人泪水涟涟,其他人也一道伤心。

    范知府呀,我们郡王可是个本份人呐,你可要象你老父亲那样,多多帮助,让他为朝廷多办点事。也请皇上放心,我们会忠心耿耿的。

    老夫人请放心,你们象往常一样,该干嘛就干嘛,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