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节 广东出现的劲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们不出头,但不意味着没有行动,都暗中开始招募族丁族勇,但只是为了自卫。
几千年来,这些人都是这个样子。只求自保,不想选边站。不管谁赢,他们还是他们。
王辅茞又借鉴在凤山县时候的经验,用修文庙,祭孔子,之类的活动来试图笼络人心,可管这些地方乡绅乡宦要钱,他们会给,却不愿意在维修孔庙的勒石上留名。
这些在福建乡间延续了不知道多少代的传统宗族势力,可比台湾社会中那些开拓发展起来的移民地主家族老辣多了。修孔庙,祭孔子这种活动他们可以出钱,哪怕日后满清打了回来,也不会在这种事上追究,毕竟乾隆都要承认孔子是至圣先师,儒教是圣教,但他们不会将他们的名字跟主持的匪首名字列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从贼的嫌疑。
以王辅茞的道行,现在还真的拿这些滚刀肉没办法。
可此时在广东,却有一个远比王辅茞老辣的多的人,把广东的地主豪强玩弄于鼓掌。
此人名叫朱珪,新任两广总督,长麟从两广调到闽浙查伍拉那贪腐案,他接替长麟做了两广总督。
朱珪在广东上任不过一年,就已经将广东上下训的服服帖帖,但这点官场上的本事,算不得真本事,因为朱珪的地位超然,威望无人能比,就算是桀骜的广州将军、海关监督等满洲权贵,也不得不在他的面前低头,因为他是嘉庆的老师,而嘉庆已经在年初完成了史上最潦草的登基大典,成为了新的皇帝。
虽然都知道,嘉庆现在还做不得主,上头还有一个太上皇压着,可乾隆都八十六岁了,随时都可能驾崩,乾隆一死,嘉庆就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君临天下,所以朱珪这个帝师谁也不敢得罪。
朱珪驯服广东官场后,恰逢周琅攻掠福建,不等乾隆收到消息发下旨意,他就已经先一步开始联络广东地方大姓豪族,尤其是靠近福建的潮汕地区,更是重中之重,皇帝的旨意还没有到来前,朱珪就已经令当地大族办理团练。
旨意下来之后,广东的軍队还没调动,这批团练却已经可以用了,朱珪马上让这些地主团练布防在闽粤边境地带要地,严防死守,防止闽省乱匪窜入广东。当然,周琅并没有急于扩张,可朱珪此举依然收到了效果,因为他连土匪都防住了,避免了广东地方遭流寇滋扰。
相比之下,一些被周琅打击下,窜逃到江西的土匪流寇,就给江西境内造成了严重的动荡,江西巡抚陈淮四处灭火,火却越烧越旺,俩人相比,高下立判。
朱珪在广东的行动,引起了周琅的注意。
而且朱珪的行动,很快就挑战了周琅的底线。
在稳定了边境之后,朱珪一些士子进入汀州、上杭、永定等地,联络当地地主势力,为他们提供武器兵甲,积极支持当地地主建立武装。虽说汀州一带,由于跟广东连为一体,周琅在防御之中是放弃了这里的,可朱珪明目张胆的渗透,还是让他非常不满。看来朱珪不打算跟周琅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是打算做点什么了,周琅决定马上给予打击。
原本的计划中,周琅将会从漳州府云霄地区出击附近的潮汕,潮汕和云霄地理上也是连为一体的,属于韩江下游沿海平原,地形也比较独立,周边山地环绕,打下潮汕,很容易守住。而且可以通过韩江,上溯到汀江,将上杭、汀州一带彻底纳入自己的防御体系中来。
计划是执行了,可是周琅发现,潮汕并不好打。结寨自保的地主武装,当然顶不住周琅精兵的进攻,别说地主的寨子了,就是广州这样的大城,也不可能长时间抵挡大炮的轰击,可是大炮能打破土墙,却打不破人心。这些地主豪强,在保卫桑梓精神的推动下,抵抗意志十分顽强。加上潮汕地区向来民风彪悍,许多地主城寨,竟然能做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就算周琅最后能打下潮汕地区,人杀光了又有什么用,况且他现在的兵力,也没有底气跟死扛到底的地主武装消耗。因此周琅很快就放弃了直接强攻的计划,转而利用云霄地区跟潮汕地区连为一体的地理文化共同体,请当地士子也去潮汕联络地主,尽管知道不可能争取到这些人的支持,可向他们传递善意,争取到他们保持中立还是有希望的。
可朱珪很快就破解了这个手段,他在边境地区设立重重关隘,卡住了所有的交通道路,不但阻断潮汕跟云霄之间的贸易往来,还阻断了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但凡试图偷越关隘的士子,最后无不是被朱珪抓捕,直接斩首。
朱珪还在潮汕地区推行保甲连坐制度,颁布奖惩手段,将当地宗族牢牢控制在手上。
同样的方式,在福建境内的汀州、上杭地区也取得了成果,大多数地主武装支持朱珪,虽然不会起来跟周琅对抗,但是也采取了阻断交通,断绝贸易的方式,让周琅无法从乡村社会汲取物质资源。
朱珪竟然用这种方式,成功渗透进了福建境内,让周琅的势力出了龙岩和古田,就好像进入了敌境。
周琅这时候明白,朱珪是打算采用步步为营,逐步蚕食的方式,收复失地。让周琅不由得想起了曾国藩。
周琅不知道的是,这个朱珪在清朝官僚地位中,真的跟曾国藩是平级的,他死后被赐谥号“文正”,曾国藩最后也得到了“文正”的谥号,因此后人尊称曾文正公。
文正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级的谥号,整个清朝历史上,得到这个谥号的一共就八人,曾国藩得到了,可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名臣都没有得到。
朱珪的谥号是嘉庆亲自定的,并不完全是因为朱珪教导过嘉庆,因为从小到大教导过嘉庆的名儒多了,但只有朱珪对嘉庆的影响最大,因为嘉庆从朱珪身上,学到了他在宫里读书永远学不到的一些政治智慧。
朱珪除了对嘉庆讲授诗词歌赋这些闲人本领,主要向嘉庆传授了历代帝王的治国方略、御臣之术、安民之道、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等实学。除了这些传承千年的堂堂之学,朱珪向嘉庆传授的那些官场权术,对嘉庆的帮助更大,嘉庆能够通过乾隆二十多年的考察,没有朱珪的教导,是很困难的。
朱珪教嘉庆韬晦之道,不但让他在皇帝面前保持低调温顺,甚至让他在和珅面前,都要保持谦卑,让乾隆觉得嘉庆是一个软弱的没有威胁的,能够被自己轻易掌控的太子,这样才能地位稳固。
朱珪调往别处做官的时候,依然给嘉庆留下了五句箴言,“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要求嘉庆继续加强修身养性,增加城府。而嘉庆也句句遵从,即便日后乾隆死了,亲政后,嘉庆依然将这五句箴言尝置左右。
而且哪怕朱珪在外地做官,也没有断了对嘉庆的教导,嘉庆也一直虚心请教,一直保持低调,轻易不跟大臣来往的嘉庆,竟然在朱珪外方的那些年,给朱珪写了139封信。通过信件往来,朱珪继续对嘉庆进行教导。甚至到了今年,乾隆让位给嘉庆,嘉庆登基,朱珪依然在信中教导他要韬光养晦。
告诫嘉庆,康熙朝皇太子“立而复废、废而复立”的教训,要求嘉庆继续小心侍奉太上皇乾隆。甚至是对和珅,依然要处处谦让,事事谨慎。嘉庆都做到了,所以到乾隆死后,嘉庆收拾和珅的时候,和珅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俩人相距千里,却一个悉心教导,一个诚心受教,俩人的关系非常不一般。
这种关系很可能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师生关系,因为嘉庆做了三十多年皇子,而且是一直被乾隆放在身边考察的皇子,所有人都知道嘉庆至少是储君备选之一,在乾隆面前,嘉庆不敢露出半分寻常儿女的情感。
朱珪教导嘉庆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十分关键,从乾隆四十年朱珪被招入京师授侍讲学士到乾隆四十四年外放福建学政,不过四年时间,可这四年却是嘉庆从17到21岁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期,朱珪在嘉庆身边朝夕相处,日日教导,很有可能嘉庆跟朱珪之间产生了某种替代无情皇室家庭的类似父子之间的感情。
在教导嘉庆上来说,朱珪是极其成功的,不但成功让嘉庆通过了乾隆的考察,保住了储君之位,终于继承大统,而且继续维持皇位到乾隆身死,然后亲政。
在做官上,朱珪同样极为成功,高居两广总督要职,本就十分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不是通过攀附和珅这样的权贵获得的,也不是因为出身背景蒙荫来的,他真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
而且他不但不攀附和珅这样的权贵,还做到了让和珅畏惧忌惮却对他无可奈何的地步。
他们不出头,但不意味着没有行动,都暗中开始招募族丁族勇,但只是为了自卫。
几千年来,这些人都是这个样子。只求自保,不想选边站。不管谁赢,他们还是他们。
王辅茞又借鉴在凤山县时候的经验,用修文庙,祭孔子,之类的活动来试图笼络人心,可管这些地方乡绅乡宦要钱,他们会给,却不愿意在维修孔庙的勒石上留名。
这些在福建乡间延续了不知道多少代的传统宗族势力,可比台湾社会中那些开拓发展起来的移民地主家族老辣多了。修孔庙,祭孔子这种活动他们可以出钱,哪怕日后满清打了回来,也不会在这种事上追究,毕竟乾隆都要承认孔子是至圣先师,儒教是圣教,但他们不会将他们的名字跟主持的匪首名字列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从贼的嫌疑。
以王辅茞的道行,现在还真的拿这些滚刀肉没办法。
可此时在广东,却有一个远比王辅茞老辣的多的人,把广东的地主豪强玩弄于鼓掌。
此人名叫朱珪,新任两广总督,长麟从两广调到闽浙查伍拉那贪腐案,他接替长麟做了两广总督。
朱珪在广东上任不过一年,就已经将广东上下训的服服帖帖,但这点官场上的本事,算不得真本事,因为朱珪的地位超然,威望无人能比,就算是桀骜的广州将军、海关监督等满洲权贵,也不得不在他的面前低头,因为他是嘉庆的老师,而嘉庆已经在年初完成了史上最潦草的登基大典,成为了新的皇帝。
虽然都知道,嘉庆现在还做不得主,上头还有一个太上皇压着,可乾隆都八十六岁了,随时都可能驾崩,乾隆一死,嘉庆就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君临天下,所以朱珪这个帝师谁也不敢得罪。
朱珪驯服广东官场后,恰逢周琅攻掠福建,不等乾隆收到消息发下旨意,他就已经先一步开始联络广东地方大姓豪族,尤其是靠近福建的潮汕地区,更是重中之重,皇帝的旨意还没有到来前,朱珪就已经令当地大族办理团练。
旨意下来之后,广东的軍队还没调动,这批团练却已经可以用了,朱珪马上让这些地主团练布防在闽粤边境地带要地,严防死守,防止闽省乱匪窜入广东。当然,周琅并没有急于扩张,可朱珪此举依然收到了效果,因为他连土匪都防住了,避免了广东地方遭流寇滋扰。
相比之下,一些被周琅打击下,窜逃到江西的土匪流寇,就给江西境内造成了严重的动荡,江西巡抚陈淮四处灭火,火却越烧越旺,俩人相比,高下立判。
朱珪在广东的行动,引起了周琅的注意。
而且朱珪的行动,很快就挑战了周琅的底线。
在稳定了边境之后,朱珪一些士子进入汀州、上杭、永定等地,联络当地地主势力,为他们提供武器兵甲,积极支持当地地主建立武装。虽说汀州一带,由于跟广东连为一体,周琅在防御之中是放弃了这里的,可朱珪明目张胆的渗透,还是让他非常不满。看来朱珪不打算跟周琅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是打算做点什么了,周琅决定马上给予打击。
原本的计划中,周琅将会从漳州府云霄地区出击附近的潮汕,潮汕和云霄地理上也是连为一体的,属于韩江下游沿海平原,地形也比较独立,周边山地环绕,打下潮汕,很容易守住。而且可以通过韩江,上溯到汀江,将上杭、汀州一带彻底纳入自己的防御体系中来。
计划是执行了,可是周琅发现,潮汕并不好打。结寨自保的地主武装,当然顶不住周琅精兵的进攻,别说地主的寨子了,就是广州这样的大城,也不可能长时间抵挡大炮的轰击,可是大炮能打破土墙,却打不破人心。这些地主豪强,在保卫桑梓精神的推动下,抵抗意志十分顽强。加上潮汕地区向来民风彪悍,许多地主城寨,竟然能做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就算周琅最后能打下潮汕地区,人杀光了又有什么用,况且他现在的兵力,也没有底气跟死扛到底的地主武装消耗。因此周琅很快就放弃了直接强攻的计划,转而利用云霄地区跟潮汕地区连为一体的地理文化共同体,请当地士子也去潮汕联络地主,尽管知道不可能争取到这些人的支持,可向他们传递善意,争取到他们保持中立还是有希望的。
可朱珪很快就破解了这个手段,他在边境地区设立重重关隘,卡住了所有的交通道路,不但阻断潮汕跟云霄之间的贸易往来,还阻断了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但凡试图偷越关隘的士子,最后无不是被朱珪抓捕,直接斩首。
朱珪还在潮汕地区推行保甲连坐制度,颁布奖惩手段,将当地宗族牢牢控制在手上。
同样的方式,在福建境内的汀州、上杭地区也取得了成果,大多数地主武装支持朱珪,虽然不会起来跟周琅对抗,但是也采取了阻断交通,断绝贸易的方式,让周琅无法从乡村社会汲取物质资源。
朱珪竟然用这种方式,成功渗透进了福建境内,让周琅的势力出了龙岩和古田,就好像进入了敌境。
周琅这时候明白,朱珪是打算采用步步为营,逐步蚕食的方式,收复失地。让周琅不由得想起了曾国藩。
周琅不知道的是,这个朱珪在清朝官僚地位中,真的跟曾国藩是平级的,他死后被赐谥号“文正”,曾国藩最后也得到了“文正”的谥号,因此后人尊称曾文正公。
文正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级的谥号,整个清朝历史上,得到这个谥号的一共就八人,曾国藩得到了,可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名臣都没有得到。
朱珪的谥号是嘉庆亲自定的,并不完全是因为朱珪教导过嘉庆,因为从小到大教导过嘉庆的名儒多了,但只有朱珪对嘉庆的影响最大,因为嘉庆从朱珪身上,学到了他在宫里读书永远学不到的一些政治智慧。
朱珪除了对嘉庆讲授诗词歌赋这些闲人本领,主要向嘉庆传授了历代帝王的治国方略、御臣之术、安民之道、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等实学。除了这些传承千年的堂堂之学,朱珪向嘉庆传授的那些官场权术,对嘉庆的帮助更大,嘉庆能够通过乾隆二十多年的考察,没有朱珪的教导,是很困难的。
朱珪教嘉庆韬晦之道,不但让他在皇帝面前保持低调温顺,甚至让他在和珅面前,都要保持谦卑,让乾隆觉得嘉庆是一个软弱的没有威胁的,能够被自己轻易掌控的太子,这样才能地位稳固。
朱珪调往别处做官的时候,依然给嘉庆留下了五句箴言,“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要求嘉庆继续加强修身养性,增加城府。而嘉庆也句句遵从,即便日后乾隆死了,亲政后,嘉庆依然将这五句箴言尝置左右。
而且哪怕朱珪在外地做官,也没有断了对嘉庆的教导,嘉庆也一直虚心请教,一直保持低调,轻易不跟大臣来往的嘉庆,竟然在朱珪外方的那些年,给朱珪写了139封信。通过信件往来,朱珪继续对嘉庆进行教导。甚至到了今年,乾隆让位给嘉庆,嘉庆登基,朱珪依然在信中教导他要韬光养晦。
告诫嘉庆,康熙朝皇太子“立而复废、废而复立”的教训,要求嘉庆继续小心侍奉太上皇乾隆。甚至是对和珅,依然要处处谦让,事事谨慎。嘉庆都做到了,所以到乾隆死后,嘉庆收拾和珅的时候,和珅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俩人相距千里,却一个悉心教导,一个诚心受教,俩人的关系非常不一般。
这种关系很可能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师生关系,因为嘉庆做了三十多年皇子,而且是一直被乾隆放在身边考察的皇子,所有人都知道嘉庆至少是储君备选之一,在乾隆面前,嘉庆不敢露出半分寻常儿女的情感。
朱珪教导嘉庆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十分关键,从乾隆四十年朱珪被招入京师授侍讲学士到乾隆四十四年外放福建学政,不过四年时间,可这四年却是嘉庆从17到21岁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期,朱珪在嘉庆身边朝夕相处,日日教导,很有可能嘉庆跟朱珪之间产生了某种替代无情皇室家庭的类似父子之间的感情。
在教导嘉庆上来说,朱珪是极其成功的,不但成功让嘉庆通过了乾隆的考察,保住了储君之位,终于继承大统,而且继续维持皇位到乾隆身死,然后亲政。
在做官上,朱珪同样极为成功,高居两广总督要职,本就十分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不是通过攀附和珅这样的权贵获得的,也不是因为出身背景蒙荫来的,他真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
而且他不但不攀附和珅这样的权贵,还做到了让和珅畏惧忌惮却对他无可奈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