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庙里的生活4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布萨仪式一般有这样一些内容:每到布萨的日子,寺院的知事僧要事先庆典僧众,有无病僧;然后僧众清扫寺院,拂拭塔庙;鸣钟集会前,住持、上座等要亲自到客堂、寮舍,劝导接引众僧参加布萨。鸣钟集会后,先燃香供佛,接着礼佛、赞佛,称念佛名,诵读偈语。在这些仪式后,由一位精通戒律的上座比丘讲解比丘要遵守的八种最基本的戒条。众僧根据戒条,自我检查前半月有无犯戒行为,如果犯戒则在众僧面前揭发忏悔。
(5)安单
禅寺的成员通称清众。前面已经说过,凡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衣钵、戒牒俱全的游方僧人来到寺院,都可“挂单”,住在云水堂。挂单不限时日,因此有些僧人便会长年累月地住下去。住到一定时候,寺院认为这名僧人能严守戒律,持身清净,立志修行,总之是对他有了好印象,就可能将这位僧人由“暂住”转为“常住”,这就是“安单”。从此,他不再住在云水堂,而是住在禅堂,真正把自己的行囊(单)安放下来。他不再是“云水僧”,而成为寺院的“清众”,可以和僧众一起“结夏”。
能在寺院度过夏季的3个月是一种象征,表明寺院已经吸纳这名僧人成为自己的一员。因为一般的禅寺从四月一日起,就进入“结夏期”或“安居期”,本寺僧人禁止出外,而云水堂也将锁闭,不再接待游方僧人。一直要到八月一日,云水堂才重新接待来宾。
(6)大请职
这是一座寺院的“人事任命大会”,是禅寺冬期(阴历七月十六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非常重要的事件。一般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举行。在请职仪式前半个月,由客堂把禅寺常住僧人和新进堂僧人的名单交给住持审阅。到八月十四日,住持召集“四大堂口”的负责人开会,共同商议新的一年的人事安排。十六日,全体僧众聚集在大殿月台,知客点名,依次进入大殿,由住持宣布新职事的名单,然后,新职事要到法堂拜谒住持,再到禅堂向僧众行十方礼,这才依职上任。
(7)贴单
每年十月十五日,寺院要公布全寺常住人员以及执事僧人的名单,这就是“贴单”。事先,客堂要和维那一起,将全寺人员按受戒年限的长短(法腊)开具清单,送到住持那里,根据名单写成一张张的“贴票”。一张贴票一般有四个字,前面两字是职务,后面两字是法名。十四日,客堂挂起“贴单”牌。十五日,住持升堂说法,亲自为首座贴单,就是把“贴票”贴在首座的座位上。然后,维那为其他职事人员贴单,以执事大小,法腊长短为序。最后是把贴票分别送到其余普通僧人手上,让他们自己贴上,这是“送单”。凡是单上有名的,都是本寺的常住人员。
(8)打七
这是禅寺结冬期中的重要事务。从九月十五日起,禅宗寺院坐禅要延长时间,僧人坐禅时间长短是以燃香来计算的,所以时间的延长也叫作“加香”。比如说,九月十四日,每天坐禅是一炷香,九月十五日起,就要坐到两炷香。禅宗认为在秋冬季节,人的心思更容易宁静,受到外界的干扰减少,所以,应该抓紧这个机会,刻苦修行,以求得开悟。
同样是出于这个目的,禅寺又有“禅七”的制度。从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七日被称为“禅七”。禅僧以7天为一期,加紧禅修,希望在这规定的时间内求得对佛法禅理的更深的理解,这就是“打七”。从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七日之间,类似这样的“打七”要有若干次,比如7次,那就叫“打七七”;如果是10次,就叫做“打十七”,不等。“禅七”开始和结束的日子分别被称为“起七”和“解七”,这两天,寺院都要举行规定的仪式。
(9)普请
“普请”就是“普遍的请”,这是禅宗寺院的独特制度。僧值可以邀请全寺僧人参加劳作,除了正在禅堂坐禅的僧人之外,其余僧众无论职位高低,甚至住持、首座也必须接受“普请”,这种制度也称“出坡”。
唐代的时候,禅寺耕种、采茶等事务都实行“普请”,但后来,农桑逐渐不受重视,而“普请”也只是一些轻体力劳动。比如四月佛诞日摘花、六月晒经藏、平时在菜园摘菜、溪边搬柴或节日前对寺院进行大扫除等。时间既不长,劳动量也不大。“普请”也丧失了早先的含义。直到今天,禅寺又部分恢复了原来的精神,重新有了农禅并重的制度。
(10)计岁
和普通的单位一样,禅寺也有收入和支出,也要维持财务平衡。到了年终,也要进行财务总结。这就是“计岁”,是禅寺一年的会计报告。原来,“计岁”都在年末举行,由住持审查各种账本簿册。但现在,禅寺的会计报告多是一月一次。由住持召集禅堂班首、维那、客堂的知客、僧值、库房的都监、监院等执事人员,聚集在方丈室里,一同查点本月收支情况。这和我们其他的单位没什么不同,而且也叫做“算账”。(11)肃众
“肃众”就是对违反清规的僧人进行处罚的仪式。以前的规矩是,僧众中违反了清规戒律的人由维那检举,然后取下他的袈裟用品,责令其离开寺院,一来是惩罚他犯戒的行为,二来也是给别人一个警告。如果这名僧人犯的戒很严重,那么还要集合僧众,烧掉他的衣钵道具,由维那打他一顿棍子,从偏门把他赶出去,用这样的仪式来羞辱他,警告其他僧人不要效尤。
在《百丈清规》中还明确规定了肃众的办法:如果僧人触犯了官府刑律,那么要送交官府处理。其他僧人所犯的过失,都用清规约束,违犯清规就要惩戒。较轻的过失以罚钱、罚香、罚油来惩罚,并要张榜公告寺院上下。较重的过失则要集合僧众,当众杖责。如果要把犯规者赶出寺院,还要将通知张贴在山门上,写明某僧因某事被摈逐出寺,然后鸣大鼓三通,由护院僧人用棍子打出去。(12)榜状牌示
寺院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几种。“单”、“榜”、“状”常用来传递请帖。比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者外来的高僧,会把名单开列出来,由侍者通知厨房,这就是“知单”;而方丈、库司招待本寺执事僧喝茶的请帖则用“榜”;首座发出的邀请函则称为“状”。方丈请首座,会把榜贴在僧堂前东面的牌子上;库司请首座,会把榜贴在西面的牌子上。首座请下级执事喝茶,“状”公布在僧堂前的壁板上。禅宗寺院对饮茶十分看重,请人喝茶比请人吃饭要隆重得多。因此有“谢茶不谢食”之说。
寺院行政性的通知,则用挂牌的方式传达,名为“牌示”。通知的事务不同,挂牌子的地点也不同。如结夏、诵戒、请职、贴单、普佛等牌示,都挂在斋堂前;上膛、秉拂、祈请、祷雨的牌示,则挂在大殿前;起七、解七的牌子挂在禅堂前面;升座、免礼的牌子挂在韦驮殿前。
布萨仪式一般有这样一些内容:每到布萨的日子,寺院的知事僧要事先庆典僧众,有无病僧;然后僧众清扫寺院,拂拭塔庙;鸣钟集会前,住持、上座等要亲自到客堂、寮舍,劝导接引众僧参加布萨。鸣钟集会后,先燃香供佛,接着礼佛、赞佛,称念佛名,诵读偈语。在这些仪式后,由一位精通戒律的上座比丘讲解比丘要遵守的八种最基本的戒条。众僧根据戒条,自我检查前半月有无犯戒行为,如果犯戒则在众僧面前揭发忏悔。
(5)安单
禅寺的成员通称清众。前面已经说过,凡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衣钵、戒牒俱全的游方僧人来到寺院,都可“挂单”,住在云水堂。挂单不限时日,因此有些僧人便会长年累月地住下去。住到一定时候,寺院认为这名僧人能严守戒律,持身清净,立志修行,总之是对他有了好印象,就可能将这位僧人由“暂住”转为“常住”,这就是“安单”。从此,他不再住在云水堂,而是住在禅堂,真正把自己的行囊(单)安放下来。他不再是“云水僧”,而成为寺院的“清众”,可以和僧众一起“结夏”。
能在寺院度过夏季的3个月是一种象征,表明寺院已经吸纳这名僧人成为自己的一员。因为一般的禅寺从四月一日起,就进入“结夏期”或“安居期”,本寺僧人禁止出外,而云水堂也将锁闭,不再接待游方僧人。一直要到八月一日,云水堂才重新接待来宾。
(6)大请职
这是一座寺院的“人事任命大会”,是禅寺冬期(阴历七月十六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非常重要的事件。一般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举行。在请职仪式前半个月,由客堂把禅寺常住僧人和新进堂僧人的名单交给住持审阅。到八月十四日,住持召集“四大堂口”的负责人开会,共同商议新的一年的人事安排。十六日,全体僧众聚集在大殿月台,知客点名,依次进入大殿,由住持宣布新职事的名单,然后,新职事要到法堂拜谒住持,再到禅堂向僧众行十方礼,这才依职上任。
(7)贴单
每年十月十五日,寺院要公布全寺常住人员以及执事僧人的名单,这就是“贴单”。事先,客堂要和维那一起,将全寺人员按受戒年限的长短(法腊)开具清单,送到住持那里,根据名单写成一张张的“贴票”。一张贴票一般有四个字,前面两字是职务,后面两字是法名。十四日,客堂挂起“贴单”牌。十五日,住持升堂说法,亲自为首座贴单,就是把“贴票”贴在首座的座位上。然后,维那为其他职事人员贴单,以执事大小,法腊长短为序。最后是把贴票分别送到其余普通僧人手上,让他们自己贴上,这是“送单”。凡是单上有名的,都是本寺的常住人员。
(8)打七
这是禅寺结冬期中的重要事务。从九月十五日起,禅宗寺院坐禅要延长时间,僧人坐禅时间长短是以燃香来计算的,所以时间的延长也叫作“加香”。比如说,九月十四日,每天坐禅是一炷香,九月十五日起,就要坐到两炷香。禅宗认为在秋冬季节,人的心思更容易宁静,受到外界的干扰减少,所以,应该抓紧这个机会,刻苦修行,以求得开悟。
同样是出于这个目的,禅寺又有“禅七”的制度。从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七日被称为“禅七”。禅僧以7天为一期,加紧禅修,希望在这规定的时间内求得对佛法禅理的更深的理解,这就是“打七”。从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七日之间,类似这样的“打七”要有若干次,比如7次,那就叫“打七七”;如果是10次,就叫做“打十七”,不等。“禅七”开始和结束的日子分别被称为“起七”和“解七”,这两天,寺院都要举行规定的仪式。
(9)普请
“普请”就是“普遍的请”,这是禅宗寺院的独特制度。僧值可以邀请全寺僧人参加劳作,除了正在禅堂坐禅的僧人之外,其余僧众无论职位高低,甚至住持、首座也必须接受“普请”,这种制度也称“出坡”。
唐代的时候,禅寺耕种、采茶等事务都实行“普请”,但后来,农桑逐渐不受重视,而“普请”也只是一些轻体力劳动。比如四月佛诞日摘花、六月晒经藏、平时在菜园摘菜、溪边搬柴或节日前对寺院进行大扫除等。时间既不长,劳动量也不大。“普请”也丧失了早先的含义。直到今天,禅寺又部分恢复了原来的精神,重新有了农禅并重的制度。
(10)计岁
和普通的单位一样,禅寺也有收入和支出,也要维持财务平衡。到了年终,也要进行财务总结。这就是“计岁”,是禅寺一年的会计报告。原来,“计岁”都在年末举行,由住持审查各种账本簿册。但现在,禅寺的会计报告多是一月一次。由住持召集禅堂班首、维那、客堂的知客、僧值、库房的都监、监院等执事人员,聚集在方丈室里,一同查点本月收支情况。这和我们其他的单位没什么不同,而且也叫做“算账”。(11)肃众
“肃众”就是对违反清规的僧人进行处罚的仪式。以前的规矩是,僧众中违反了清规戒律的人由维那检举,然后取下他的袈裟用品,责令其离开寺院,一来是惩罚他犯戒的行为,二来也是给别人一个警告。如果这名僧人犯的戒很严重,那么还要集合僧众,烧掉他的衣钵道具,由维那打他一顿棍子,从偏门把他赶出去,用这样的仪式来羞辱他,警告其他僧人不要效尤。
在《百丈清规》中还明确规定了肃众的办法:如果僧人触犯了官府刑律,那么要送交官府处理。其他僧人所犯的过失,都用清规约束,违犯清规就要惩戒。较轻的过失以罚钱、罚香、罚油来惩罚,并要张榜公告寺院上下。较重的过失则要集合僧众,当众杖责。如果要把犯规者赶出寺院,还要将通知张贴在山门上,写明某僧因某事被摈逐出寺,然后鸣大鼓三通,由护院僧人用棍子打出去。(12)榜状牌示
寺院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几种。“单”、“榜”、“状”常用来传递请帖。比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者外来的高僧,会把名单开列出来,由侍者通知厨房,这就是“知单”;而方丈、库司招待本寺执事僧喝茶的请帖则用“榜”;首座发出的邀请函则称为“状”。方丈请首座,会把榜贴在僧堂前东面的牌子上;库司请首座,会把榜贴在西面的牌子上。首座请下级执事喝茶,“状”公布在僧堂前的壁板上。禅宗寺院对饮茶十分看重,请人喝茶比请人吃饭要隆重得多。因此有“谢茶不谢食”之说。
寺院行政性的通知,则用挂牌的方式传达,名为“牌示”。通知的事务不同,挂牌子的地点也不同。如结夏、诵戒、请职、贴单、普佛等牌示,都挂在斋堂前;上膛、秉拂、祈请、祷雨的牌示,则挂在大殿前;起七、解七的牌子挂在禅堂前面;升座、免礼的牌子挂在韦驮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