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招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奇怪的是无论是吕布的并州军还是袁绍的冀州军都在欢呼雀跃的大声呼喊,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士兵加油打气,有了援军就有了胜利的希望,然后“他们双眼发亮,拼杀的更激烈,死得更加惨:
“好个曹操!主公让他出兵帮助主公攻打吕布后方!他到这真好啊!竟然把高顺赶来了!哼!其意叵测啊!”,郭图毒蛇一般的三角眼闪烁着莫名其妙的精光,不失时机的说上一句:
自从曹操在陈留杀了他的叔父这个仇就结下了,一有时机他就想要咬上曹操一口,这次也不例外;
这个时候他如此说效果显然不错,原本高兴的袁绍猛然间变得面目阴沉,一语点醒梦中人,最明显的不过是数字上的对比,他袁绍的援军有鞠义带来的三万余人,再加上曹军的六万人,不过是将近十万人:
而吕布的援军光是高顺带来的就差不多九万,已经抵消了他的援军上的优势,更别提还有虎视眈眈、战力非凡的白马将军公孙攒带领的五万幽州军!这几加几的算下来,他袁绍的兵力优势已经被吕布抹平了不少,从简单的角度来思考,他的胜算已经降低了!
看到袁绍这种表桔,郭图知道他成功的激起了袁绍的怒火,但是他又话锋一转:“看来曹操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主公手中的粮草啊!他真正凯觎的恐怕还是河内、上党两地!不过。主公!大战当前,还是控制自己的怒火吧!毕竟是援军嘛!”
这一番话让袁绍心中起了无数的想法,然后他向郭图一拜:“往昔误会元图了!元图忠心可嘉!”
郭图诚惶诚恐的跪在地下:“为主分忧!元图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低下的头一丝冷笑挂在上面:郭图成功的摆脱了在袁绍心中那叮)“私心太重”的标签:
“眼下局势复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知元图有何高见啊?”,袁绍趁着机会随口问了一句这也是一种拉近关系的办法,表示他对某人的重视;
郭图思索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说道:“其实…主公大可不必如此对吕布赶尽杀绝!”
“嗯?何解?”,袁绍问道:
“主公且看!现在决战的中心是我们与吕布的交锋,而且我们已经围住了吕布,将他的兵马不断地向一起驱赶!这样做只怕会引起并州军的强烈反弹,不如放开一条生路,让他们有存活下去的希望,如此一来他们就有了逃生的念头,军心尽数被瓦解…
只要并州军逃出去就一定会回到他们的老巢他们也会与曹军起了争斗我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趁机渔利,岂不美哉?”
“好!好!好!”,袁绍连连赞叹:
不多时,包围并州军并且将他们不断压缩在一起的冀州军竟然明显的露出薄弱的地点了,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包括吕冇布在内的人都狂喜不已,奋力的撕扯出来一个缺口出但是!
但是!袁绍错估了吕布!错估了他现在的想法!他以为吕布现在会退却,退回上党、河内,但是他有没有想过,人家在与你的争斗中虽然稍占下风,但是也没有极大地实力上的差距啊!凭什么退出?
就凭你那四世三公的世家子弟名头?显然不可能!
这场战争决定着并州大地的归属,决定着吕布未来的发展,他如何能放弃?
吕布不能成就王图霸业的硬伤有两处一个在于他的性格缺陷,他不是一个好主公,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地的诸侯啊!第二他始终没有一个可以扎住根基的地盘,也就是他的积淀不够深厚,有了并州这块地盘,这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孙策能成就王图霸业,不也是靠着孙坚的积累加上他的勇武还有周瑜等人的帮扶才成功的吗?那吕布不照样也可以吗?
就算不是为了这些,一个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男人,再看上了一处“房产、家”之后他能轻易放手吗?
种种原因吕布都不愿意放弃并州,在他心里河内、上党两地原本是不错的安家之所,但是他发现他的家乡并州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去处这一次,他是不会再放手了:
看着在外围从新整顿好的并州军,袁绍脸上的表情僵硬了,郭图更是石化了,再看到袁绍愤恨的表情后,他的头上瞬间又挂上了谗臣的标签:
不仅如此身陷包围圈的吕布与高顺带来的并州军终于相会到了一处,这也是一种化学反应并州军能够更好地接收上层的命令了,凝聚力更强,战斗力也隐隐有所增长,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兵种问题,都是骑兵;
当这股可能称得上是当世规模最庞大的骑兵队伍之一整装待发之时,任何人也会心中一阵胆寒,袁绍冷汗直冒,差点没从车上跌落下来:
“先与公孙攒汇合!”,陈宫声音沙哑,身上有很多鲜血,这也让吕布高看他一眼,至少他这个谋主不仅可以动脑子,还能动手,很符合他的口味:
睥睨天下的战神举起他高傲的画戟指向袁绍后军,一纵赤兔马风驰电掣的奔将出去,随后,大地为之颤抖,山川为之崩塌,江河为之断流“。并州骑兵缓缓开动,巨大的骑兵洪流已经不是区区的厚木盾可以阻挡得了!
之前许攸制订的战术是根据敌己双方的兵力来做准备的,以二十万步军的纵横深度配合上厚厚的木盾,阻拦七万余人的骑兵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人数猛然增加一倍,只怕是有力未逮啊!
只要一个冲锋这十五六万人的骑兵队伍就能碾平一切,想阻止他们狠本不可能办到!
骑兵不是大会战的主角?这是对于骑兵人数不够的队伍来说的!当人数达到足够之后,由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袁绍危矣!(未完待续)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奇怪的是无论是吕布的并州军还是袁绍的冀州军都在欢呼雀跃的大声呼喊,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士兵加油打气,有了援军就有了胜利的希望,然后“他们双眼发亮,拼杀的更激烈,死得更加惨:
“好个曹操!主公让他出兵帮助主公攻打吕布后方!他到这真好啊!竟然把高顺赶来了!哼!其意叵测啊!”,郭图毒蛇一般的三角眼闪烁着莫名其妙的精光,不失时机的说上一句:
自从曹操在陈留杀了他的叔父这个仇就结下了,一有时机他就想要咬上曹操一口,这次也不例外;
这个时候他如此说效果显然不错,原本高兴的袁绍猛然间变得面目阴沉,一语点醒梦中人,最明显的不过是数字上的对比,他袁绍的援军有鞠义带来的三万余人,再加上曹军的六万人,不过是将近十万人:
而吕布的援军光是高顺带来的就差不多九万,已经抵消了他的援军上的优势,更别提还有虎视眈眈、战力非凡的白马将军公孙攒带领的五万幽州军!这几加几的算下来,他袁绍的兵力优势已经被吕布抹平了不少,从简单的角度来思考,他的胜算已经降低了!
看到袁绍这种表桔,郭图知道他成功的激起了袁绍的怒火,但是他又话锋一转:“看来曹操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主公手中的粮草啊!他真正凯觎的恐怕还是河内、上党两地!不过。主公!大战当前,还是控制自己的怒火吧!毕竟是援军嘛!”
这一番话让袁绍心中起了无数的想法,然后他向郭图一拜:“往昔误会元图了!元图忠心可嘉!”
郭图诚惶诚恐的跪在地下:“为主分忧!元图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低下的头一丝冷笑挂在上面:郭图成功的摆脱了在袁绍心中那叮)“私心太重”的标签:
“眼下局势复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知元图有何高见啊?”,袁绍趁着机会随口问了一句这也是一种拉近关系的办法,表示他对某人的重视;
郭图思索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说道:“其实…主公大可不必如此对吕布赶尽杀绝!”
“嗯?何解?”,袁绍问道:
“主公且看!现在决战的中心是我们与吕布的交锋,而且我们已经围住了吕布,将他的兵马不断地向一起驱赶!这样做只怕会引起并州军的强烈反弹,不如放开一条生路,让他们有存活下去的希望,如此一来他们就有了逃生的念头,军心尽数被瓦解…
只要并州军逃出去就一定会回到他们的老巢他们也会与曹军起了争斗我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趁机渔利,岂不美哉?”
“好!好!好!”,袁绍连连赞叹:
不多时,包围并州军并且将他们不断压缩在一起的冀州军竟然明显的露出薄弱的地点了,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包括吕冇布在内的人都狂喜不已,奋力的撕扯出来一个缺口出但是!
但是!袁绍错估了吕布!错估了他现在的想法!他以为吕布现在会退却,退回上党、河内,但是他有没有想过,人家在与你的争斗中虽然稍占下风,但是也没有极大地实力上的差距啊!凭什么退出?
就凭你那四世三公的世家子弟名头?显然不可能!
这场战争决定着并州大地的归属,决定着吕布未来的发展,他如何能放弃?
吕布不能成就王图霸业的硬伤有两处一个在于他的性格缺陷,他不是一个好主公,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地的诸侯啊!第二他始终没有一个可以扎住根基的地盘,也就是他的积淀不够深厚,有了并州这块地盘,这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孙策能成就王图霸业,不也是靠着孙坚的积累加上他的勇武还有周瑜等人的帮扶才成功的吗?那吕布不照样也可以吗?
就算不是为了这些,一个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男人,再看上了一处“房产、家”之后他能轻易放手吗?
种种原因吕布都不愿意放弃并州,在他心里河内、上党两地原本是不错的安家之所,但是他发现他的家乡并州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去处这一次,他是不会再放手了:
看着在外围从新整顿好的并州军,袁绍脸上的表情僵硬了,郭图更是石化了,再看到袁绍愤恨的表情后,他的头上瞬间又挂上了谗臣的标签:
不仅如此身陷包围圈的吕布与高顺带来的并州军终于相会到了一处,这也是一种化学反应并州军能够更好地接收上层的命令了,凝聚力更强,战斗力也隐隐有所增长,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兵种问题,都是骑兵;
当这股可能称得上是当世规模最庞大的骑兵队伍之一整装待发之时,任何人也会心中一阵胆寒,袁绍冷汗直冒,差点没从车上跌落下来:
“先与公孙攒汇合!”,陈宫声音沙哑,身上有很多鲜血,这也让吕布高看他一眼,至少他这个谋主不仅可以动脑子,还能动手,很符合他的口味:
睥睨天下的战神举起他高傲的画戟指向袁绍后军,一纵赤兔马风驰电掣的奔将出去,随后,大地为之颤抖,山川为之崩塌,江河为之断流“。并州骑兵缓缓开动,巨大的骑兵洪流已经不是区区的厚木盾可以阻挡得了!
之前许攸制订的战术是根据敌己双方的兵力来做准备的,以二十万步军的纵横深度配合上厚厚的木盾,阻拦七万余人的骑兵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人数猛然增加一倍,只怕是有力未逮啊!
只要一个冲锋这十五六万人的骑兵队伍就能碾平一切,想阻止他们狠本不可能办到!
骑兵不是大会战的主角?这是对于骑兵人数不够的队伍来说的!当人数达到足够之后,由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袁绍危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