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订单106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嗯,基本上,事情可以回溯到1991,1980和1929。
先说1991吧。
1991年8月19日,发生了后来称之为“819革命”的一场动乱。地点在前苏联,一个令所有西方国家都畏惧的北方帝国。当时的苏联军人发动政变,试图推翻时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的统治。政变很快被平息,但苏联的解体进程就此开始。叶利钦,后来执掌俄罗斯总统大位近十年的一代枭雄,站在装甲车上向参与游行的群众发表演讲,照片迅疾传播到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年的圣诞之夜,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解体,一头庞大的北极熊轰然倒塌,倒是多出十几头小熊来。只是多出来的小熊没人喂,那日子过得不亦惨乎。
当年苏联阔绰的时候,那军费投入,可是刚刚的,满世界的跟西方较劲。能满世界跑的军种,就是海军。1986年,为了赶上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苏联决定建造首艘大型航母,当时的代号是“订单105”,这就是现在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一年后,又下了第二艘的订单,就是“订单106”,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苏联解体前,已经闻到大厦将倾味道的红海军匆忙将当时隶属黑海舰队的库兹涅佐夫号调到北方舰队,不然这艘红海军的骄傲可能免不了苏联解体后的军队大分家。而瓦良格,那时候刚下水不久,还在船厂舾装呢。俄罗斯想要,没钱;乌克兰想要,没钱;其他人想要,没门。
“订单106”就这样静静的停靠在黑海造船厂的码头上。在1993年,“订单106”的甲板上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时任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母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但是老厂长马卡洛夫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
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
马卡洛夫回答道:“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
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
然后是1980年。当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飙访美,副总参谋长刘华清陪同其登上了美国海军CV-61“突击者”号航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航空母舰的规模、气势和现代化作战能力,给海军出身的刘华清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当时他是眼巴巴的看着美国航母上的F-14雄猫战斗机、F-18大黄蜂战斗机、S-70黑鹰反潜直升机,E2鹰眼预警机,就差流口水了。1982年,刘华清转任海军司令,立刻着手航母装备的预研工作。
其实在十年前的1970年,海军会同三机部、六机部提出了发展国产航母的思路及设想,并进行论证和预研工作,立项代号为“707工程”,当时的思路是从24000吨的轻型航母起步,再发展到中型航母。但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如主动力系统的限制,“707工程”未能继续下去。
1986年8月,刘华清向海军装备和论证研究中心交代了开展航母论证的任务,说了一句,“航母怎样造法,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造,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
1987年,刘华清向总部机关汇报了航母和核潜艇两大装备的问题。提出航母要在2000年左右上型号,并就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两大系统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评估。1988年,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七院牵头,组织进行了中国的航空母舰项目论证,论证的课题为《我国发展航空母舰及舰载机研究》,该项目于1989年1月正式立项,代号为“891工程”,确立的原则是依靠中国自己的能力,自力更生发展一型中型航母。项目所规划的中国航空母舰为自主研制的50000吨级,采用蒸汽动力,装备蒸汽弹射器的中型航母,并据此展开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如航母的舰船总体结构、作战系统、蒸汽弹射器、阻拦装置和菲涅耳透镜等等涉及到航母所有方面的技术研究。但是,由于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军事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对军队的发展压缩的极为强烈,故此,所拨给的研制经费也就极其有限,全部才4000多万,这点经费仅能支撑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美国航母上的一架F-18,国际市场售价就已经4500万了,单位还是美元。
再说1929。前一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华民国终于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志得意满的民国总统蒋公为了安抚要辞职的海军署署长陈绍宽,提出了一个60万吨的造舰计划。
“我们曾讲要在15年以内,有建设60万吨的希望,照此看来,我们在5年以内,或者即可完成,与世界上列强的海军相抗,巩固我们的国防。”蒋介石又对60万吨的舰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认为其中应包括3艘航母。
这个计划的结果想必大家不用看也就知道了。别说3艘航母,中国海军连一架舰载机的影子也没见着。1937年8月,为了阻止侵华日军沿长江而上,中国海军将217艘舰船自沉在长江江阴段,一个空前的大泡沫就这样以悲剧结束。
当然,蒋公吹的牛也不止这一个。其他吹得,这个也吹得。
以上三个时间段,说得很明白,无强国,不航母。
新中国建国后,强军,始终是一个居于优先地位的发展方向。但是受国力限制,海军当时的发展重点是“空潜快”,也就是飞机,潜艇,快艇。航母嘛,也就是军舰进行远航时,能够看到的帝国主义来示威的大家伙。改革开放了,总设计师的一句“军队要忍耐”,直接把海军的航母梦压到猴年马月去了。
海军想要航母,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别人不说,龙镇海就是个见航母就流口水的人。作为一线的海军军官,他深知没有航空兵掩护的海军,战场上肯定是别人的活靶子。每次随舰出海,舰队下属航空兵的歼7,由于作战半径短,只能掩护至不到200海里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天上就只有美国人和日本人的飞机了,老是围着你转啊转。有时候甚至会冲你俯冲,进行模拟攻击。
“妈的,老子连防空导弹都没有!”每到这时,舰长也只能安排枪炮班进行模拟防空训练了。而龙镇海总是拿着望远镜,望着远处嚣张的外国军机,仿佛能看到对方飞行员傲慢的眼神。“总有一天,我们会有的!”
龙镇海咬着牙,心里默默的念叨。
1991,1980,1929。如白驹过隙,时间过去了60年,苏联不在了,中国却挺了过来。在1992施行曾经视为洪水猛兽的市场经济后,似乎日子还越来越好了。昔日的乡下人,居然也跑到俄罗斯拿钱扫货了。这自然也少不了军方的人。一时间,苏联曾经的各加盟共和国的军火库里,穿着中国军装的各色人等慢慢的多了起来。最著名的买卖就是1992年交付中国的苏-27。海军当然也没闲着,只是囊中羞涩,海军装备可都是大家伙,一艘舰抵得上半个团的苏-27了。
1991年底的一天,时任中船集团副总工程师的殷光祖,突然间接到一个国际电话,是从俄罗斯打来的,电话那头是1959年他在俄罗斯留学时的老师切尔年科。老师已经75岁了,声音颤颤巍巍:“殷,乌克兰黑海造船厂有一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造的差不多了,本来是苏联海军订购的,现在的俄罗斯没钱买了,希望中国能买回去。”
殷光祖当年在苏联学习船舶设计,和老师切尔年科的关系非常好。1960年殷光祖回国,不久中苏关系破裂,两人失去联系。直到1987年殷光祖去苏联商讨购买一艘破冰船,也就是后来中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才有机会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切尔年科是前苏联海军的装备顾问,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装备的论证、设计和建造监督工作。切尔年科始终对中国抱有好感,苏联发生的一切让他感到极度失望和悲伤。东方,是他寄予厚望的地方。
殷光祖接到电话,立刻上报集团和海军。海军对航母,那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如今天上有这么大的馅饼摆在你眼前,还不敢珍惜?
于是,1992年初,一个中国海军的代表团就出现在黑海造船厂,为首的是郑明少将。一想到百年的航母梦就要在自己这一代实现,整个代表团都非常兴奋。
可是,天上掉的馅饼,哪那么容易就吃得上?
嗯,基本上,事情可以回溯到1991,1980和1929。
先说1991吧。
1991年8月19日,发生了后来称之为“819革命”的一场动乱。地点在前苏联,一个令所有西方国家都畏惧的北方帝国。当时的苏联军人发动政变,试图推翻时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的统治。政变很快被平息,但苏联的解体进程就此开始。叶利钦,后来执掌俄罗斯总统大位近十年的一代枭雄,站在装甲车上向参与游行的群众发表演讲,照片迅疾传播到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年的圣诞之夜,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解体,一头庞大的北极熊轰然倒塌,倒是多出十几头小熊来。只是多出来的小熊没人喂,那日子过得不亦惨乎。
当年苏联阔绰的时候,那军费投入,可是刚刚的,满世界的跟西方较劲。能满世界跑的军种,就是海军。1986年,为了赶上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苏联决定建造首艘大型航母,当时的代号是“订单105”,这就是现在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一年后,又下了第二艘的订单,就是“订单106”,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苏联解体前,已经闻到大厦将倾味道的红海军匆忙将当时隶属黑海舰队的库兹涅佐夫号调到北方舰队,不然这艘红海军的骄傲可能免不了苏联解体后的军队大分家。而瓦良格,那时候刚下水不久,还在船厂舾装呢。俄罗斯想要,没钱;乌克兰想要,没钱;其他人想要,没门。
“订单106”就这样静静的停靠在黑海造船厂的码头上。在1993年,“订单106”的甲板上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时任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母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但是老厂长马卡洛夫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
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
马卡洛夫回答道:“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
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
然后是1980年。当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飙访美,副总参谋长刘华清陪同其登上了美国海军CV-61“突击者”号航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航空母舰的规模、气势和现代化作战能力,给海军出身的刘华清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当时他是眼巴巴的看着美国航母上的F-14雄猫战斗机、F-18大黄蜂战斗机、S-70黑鹰反潜直升机,E2鹰眼预警机,就差流口水了。1982年,刘华清转任海军司令,立刻着手航母装备的预研工作。
其实在十年前的1970年,海军会同三机部、六机部提出了发展国产航母的思路及设想,并进行论证和预研工作,立项代号为“707工程”,当时的思路是从24000吨的轻型航母起步,再发展到中型航母。但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如主动力系统的限制,“707工程”未能继续下去。
1986年8月,刘华清向海军装备和论证研究中心交代了开展航母论证的任务,说了一句,“航母怎样造法,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造,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
1987年,刘华清向总部机关汇报了航母和核潜艇两大装备的问题。提出航母要在2000年左右上型号,并就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两大系统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评估。1988年,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七院牵头,组织进行了中国的航空母舰项目论证,论证的课题为《我国发展航空母舰及舰载机研究》,该项目于1989年1月正式立项,代号为“891工程”,确立的原则是依靠中国自己的能力,自力更生发展一型中型航母。项目所规划的中国航空母舰为自主研制的50000吨级,采用蒸汽动力,装备蒸汽弹射器的中型航母,并据此展开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如航母的舰船总体结构、作战系统、蒸汽弹射器、阻拦装置和菲涅耳透镜等等涉及到航母所有方面的技术研究。但是,由于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军事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对军队的发展压缩的极为强烈,故此,所拨给的研制经费也就极其有限,全部才4000多万,这点经费仅能支撑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美国航母上的一架F-18,国际市场售价就已经4500万了,单位还是美元。
再说1929。前一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华民国终于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志得意满的民国总统蒋公为了安抚要辞职的海军署署长陈绍宽,提出了一个60万吨的造舰计划。
“我们曾讲要在15年以内,有建设60万吨的希望,照此看来,我们在5年以内,或者即可完成,与世界上列强的海军相抗,巩固我们的国防。”蒋介石又对60万吨的舰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认为其中应包括3艘航母。
这个计划的结果想必大家不用看也就知道了。别说3艘航母,中国海军连一架舰载机的影子也没见着。1937年8月,为了阻止侵华日军沿长江而上,中国海军将217艘舰船自沉在长江江阴段,一个空前的大泡沫就这样以悲剧结束。
当然,蒋公吹的牛也不止这一个。其他吹得,这个也吹得。
以上三个时间段,说得很明白,无强国,不航母。
新中国建国后,强军,始终是一个居于优先地位的发展方向。但是受国力限制,海军当时的发展重点是“空潜快”,也就是飞机,潜艇,快艇。航母嘛,也就是军舰进行远航时,能够看到的帝国主义来示威的大家伙。改革开放了,总设计师的一句“军队要忍耐”,直接把海军的航母梦压到猴年马月去了。
海军想要航母,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别人不说,龙镇海就是个见航母就流口水的人。作为一线的海军军官,他深知没有航空兵掩护的海军,战场上肯定是别人的活靶子。每次随舰出海,舰队下属航空兵的歼7,由于作战半径短,只能掩护至不到200海里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天上就只有美国人和日本人的飞机了,老是围着你转啊转。有时候甚至会冲你俯冲,进行模拟攻击。
“妈的,老子连防空导弹都没有!”每到这时,舰长也只能安排枪炮班进行模拟防空训练了。而龙镇海总是拿着望远镜,望着远处嚣张的外国军机,仿佛能看到对方飞行员傲慢的眼神。“总有一天,我们会有的!”
龙镇海咬着牙,心里默默的念叨。
1991,1980,1929。如白驹过隙,时间过去了60年,苏联不在了,中国却挺了过来。在1992施行曾经视为洪水猛兽的市场经济后,似乎日子还越来越好了。昔日的乡下人,居然也跑到俄罗斯拿钱扫货了。这自然也少不了军方的人。一时间,苏联曾经的各加盟共和国的军火库里,穿着中国军装的各色人等慢慢的多了起来。最著名的买卖就是1992年交付中国的苏-27。海军当然也没闲着,只是囊中羞涩,海军装备可都是大家伙,一艘舰抵得上半个团的苏-27了。
1991年底的一天,时任中船集团副总工程师的殷光祖,突然间接到一个国际电话,是从俄罗斯打来的,电话那头是1959年他在俄罗斯留学时的老师切尔年科。老师已经75岁了,声音颤颤巍巍:“殷,乌克兰黑海造船厂有一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造的差不多了,本来是苏联海军订购的,现在的俄罗斯没钱买了,希望中国能买回去。”
殷光祖当年在苏联学习船舶设计,和老师切尔年科的关系非常好。1960年殷光祖回国,不久中苏关系破裂,两人失去联系。直到1987年殷光祖去苏联商讨购买一艘破冰船,也就是后来中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才有机会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切尔年科是前苏联海军的装备顾问,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装备的论证、设计和建造监督工作。切尔年科始终对中国抱有好感,苏联发生的一切让他感到极度失望和悲伤。东方,是他寄予厚望的地方。
殷光祖接到电话,立刻上报集团和海军。海军对航母,那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如今天上有这么大的馅饼摆在你眼前,还不敢珍惜?
于是,1992年初,一个中国海军的代表团就出现在黑海造船厂,为首的是郑明少将。一想到百年的航母梦就要在自己这一代实现,整个代表团都非常兴奋。
可是,天上掉的馅饼,哪那么容易就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