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第十四章 浴血直布罗陀山(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德国,威廉港。
战争的不断获胜让德国人民动力十足,军港口内的工人不顾疲倦的日夜赶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大选帝候”号、“奥尔登堡”号等战舰修理和维护工程的工期由30天缩短到22天,这些曾在大西洋上叱咤风云的战舰全部焕然一新,磨损严重的炮管均得到更换。
在享受了为期15天的休假之后,军官和水兵们全部按时回到舰队,紧接着调试大炮、检查设备、装运弹药燃料,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很快,启航的日子到来了。
1915年2月10日,阴。
低厚的云层给人一种不悦的压迫感,码头上不论行人还是车辆都显得很匆忙,观礼台附近冷冷清清,前来欢送舰队启航的只有少数军人和家属,他们中极少人知道这支舰队将要前往何方。
在那些停靠在各个码头上的军舰中,六艘身躯最为庞大的战舰格外显眼,威武的舰体、雄壮的大炮,还有那桅杆顶部那一面面在风中洌洌作响的德意志海军旗,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战意盎然。
战舰的甲板上,水兵们认真而忙碌的进行着启航前最后的准备工作,所有的登岸踏板均已被撤去。
“大选帝候”号的舰桥上,穿着崭新上将军服的希配尔默默注视着这些肩负重要任务的战舰。除了旗舰“大选帝候”号和之前就隶属于这支舰队的“奥尔登堡”号,希配尔的舰队中这次又多了几个新成员。
首先是同为国王级的战列舰“威廉王子”号,作为国王级的最后一艘,“威廉王子”号于本月初正式纳入现役,至此国王级的四艘战列舰“国王”号、“大选帝候”号、“边境总督”号和“威廉王子”号全部进入德国海军的作战序列。
“威廉王子”号之后是新近修复的战列巡洋舰“毛奇”号和“塞德利茨”号,这两艘战舰在北海海战中表现英勇但也因此而遭到重创,经过5个月的大修之后,它们终于重新回归海军作战序列。其中毛奇级战列巡洋舰“毛奇”号排水量2.3万吨,主要武备为10门45倍径280毫米主炮、12门45倍径150毫米副炮和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25.5节,续航力4120海里;“塞德利茨”号是毛奇级地改进型,该舰以18世纪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的著名将领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塞德利茨男爵命名。塞德利茨号舰体比毛奇级长,在装甲和水密防护上做了一些大的改进,其侧面装甲防护水平可以与吨位类似的战列舰相媲美。该舰排水量2.5万吨,安装的同样是10门经过验证性能良好的280毫米50倍径主炮、12门45倍径150毫米副炮和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26.5节,续航力4200海里。
这支舰队最后一艘战列舰“兴登堡”号。在英国海军中服役时舰名为“前卫”号,1914年9月被德军击伤并俘获,此后德国海军对其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修理和改装,其中水线、炮塔和指挥塔部位的装甲都得到加强,主炮仍为10门50倍径地305毫米火炮,排水量2万吨,最高航速20节。
除了以上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外,希配尔舰队中还有5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2艘中型水上飞机母舰、3艘煤船和11艘大型运输船,从规模和吨位上看,这完全称得上是一支“庞大”的舰队。
上午8时。通讯官向希配尔转交了德皇发来的电报。
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希配尔随即下令:“启航!”
同一天上午,在柏林南郊的阅兵场,辰天在奥利将军的陪同下检阅了由15个步兵团、2个装甲团、3个独立重炮团组成的新军团。这些部队除了奥利从土耳其带回的5个步兵团和1个装甲团之外。其余都是从德国第4集团军中抽调的精锐兵团。在柏林政变结束之后,符腾堡公爵遭到软禁,他指挥的第4集团军也成为德国陆军中第一支大规模复员的部队,大量战前征召地预备兵被解散,剩下地常备兵大部分被分散派驻到法国,战绩最突出的才被编入这支刚组建的军团。
德国远征军指挥官、德土联军司令奥利中将受命指挥这支新建地军团,刚从非洲召回的隆美尔少校则成为军团副参谋长。此外,原本驻守在法国北部的空军第19战斗机中队、第33攻击机中队、第51轰炸机中队和第59轰炸机中队也划入奥利军团,值得一提的是空战王牌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上尉已经升任第19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
面授机宜之后,辰天叮嘱奥利务必替德国“打开地中海的大门”。
检阅结束之后。奥利军团登上了南下的火车,他们前往奥匈帝国最大的军港――普拉港,在那里再登船前往非洲的突尼斯港集结。飞机则被拆解装箱,零部件、弹药和飞行员、技师也一同启程,在抵达突尼斯之后这些飞机都会被重新拼装。
意大利,塔兰托军港。
这个位于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军港之所以闻名于世,很大程度上得利于它所处地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意大利半岛就像踏进地中海的一只靴子,塔兰托就深藏于意大利靴形半岛的底部。在这只‘皮靴’的鞋跟和鞋掌之间,有一个向内弯曲的鞋弓弧。这就是塔兰托湾。它面对着浩瀚的东地中海,与西西里岛共扼地中海的咽喉,以塔兰托为基地的意大利舰队进可威胁地中海航线,退可在凭借港口进行严密防守。
塔兰托分为内港和外港两部分,内港名为皮克洛,完全为陆地所包围,仅有一条狭长地水道与外港相通。外港称格兰德,港阔水深,是大型战舰的主要停泊地。圣皮埃特罗岛和圣保罗岛犹如哼哈二将把守住入口。数千米长的防波堤从这两座岛屿延伸到岸上,像两条玉臂,将整个塔兰托港拥入怀中。在外港唯一的入口处。意军多年经营构造了坚固的工事,部署有重型大炮的要塞和炮台、严密的防潜网使得任何人想要从海上攻入港内都须三思而后行。
在1914年12月22日地亚得里亚海战中,意大利舰队与以奥匈海军为首的同盟国舰队不分胜负,但顾虑到同盟国的航空部队,意大利人主动将主力舰只撤回到塔兰托港,此后这些战舰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再参加任何大规模行动。
维也纳和约签订之后,整个意大利死气沉沉,唯有塔兰托港愈发热闹起来。
“这边是意大利舰队的战列舰分队。除了3艘在船台上维修之外,剩余的7艘都在这里了!”在军港的码头上,一位穿着黑色军服的海军上校用右手指着不远处停泊的那些旁然大物,他旁边的则是一位穿着同样颜色军服的将军。虽然意大利海军的军服也以黑色为主色调,但这两位军官军帽上的鹰形帽徽却显示了他们截然不同的身份。
“很好!看来意大利人还是很热爱和平的!”年长一些的将军用讽刺的口吻评价着乖乖履行和约的意大利人,这里可没有人打算进行什么自沉行动。
“将军,那两艘还没有升旗的就是条约中划归我国地意大利战列舰,左边一艘是‘达芬奇’号,右边一艘是‘儒略?恺撒’号!”之前那位上校继续向旁边地将军陈述这里的情况。
“噢,奥地利人、土耳其人和俄国人都很积极嘛!”将军依然只是一句话的评价。但地确很到位。不远处那7艘战列舰上已经有4艘升起了奥匈帝国海军的军旗,最旁边一艘则升起了土耳其的月亮旗(不晓得土耳其人为什么特别喜欢弯月形的符号,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旗帜上就有这样的符号。只是整体样式和现在的土耳其国旗有一些区别)。
在前来接收意大利舰只的4国代表团中,德国代表团是最后抵达的一支。
“将军,事实的确如此!维也纳和约签订后地第二天,之前在亚得里亚海域徘徊的奥匈帝国和土耳其海军舰只就驶抵塔兰托港外,俄国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从国内派来的海军代表团和谈还未结束就来到奥匈帝国的普拉港,并且租用了一艘奥匈帝国的货轮。和约一签订,他们便在那艘货轮上挂起俄国海军旗帜,接着从普拉港一路急赶而来。不过,直到这里的意大利海军获得意国王的正式命令之后。奥匈帝国、俄国和土耳其的代表团才被允许进入塔兰托。简单的战舰移交仪式之后,这三国地代表团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接管了条约中划归本国的战舰,若不是需要进行检修和补充燃料,那些将军们恨不得马上将它们开回国内。”之前那位上校的话语中似有不屑之意,虽然德国也派出了一支由百余名军官和3千多名水兵组成的代表团前来接管划归本国的13艘战舰,但他们的行动要有风度得多。在奥匈海军来到这里的第三天,以海军中将本克为首的德国代表团才不慌不忙的来到塔兰托,随后与意大利的指挥官托内多将军进行了“友善”而“礼貌”的交接仪式。
这个时候,德国水兵们正在意大利海军官兵的陪同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舰只移交。
“雷德尔上校。想必他们的皇帝和总统并没有告诉他们,意大利人的胆量注定了他们会很老实的履行和约!”说话的这位将军就是年逾五旬的本克中将,他原本负责着德国的基尔海军基地,这次受德国威廉三世之托出任突尼斯海军基地司令,之后他将带着这批划归德国的意大利战舰直接前往突尼斯港。
本克旁边这位雷德尔上校全名叫埃里希?雷德尔,今年59岁,与大多数德国海军将领不同,他脸上刮得非常干净,只留着不算浓密的一字胡,给人一种文弱书生的感觉。实际上,埃里希?雷德尔的确更像一个学者而不是军人,他通晓英、法、俄、西班牙四国语言,极有音乐天赋和创作能力,而且言行温文尔雅。不过,这一切丝毫不能掩盖他的军事才能。雷德尔的家乡在海边,从小爱海。加入海军后,在随舰队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特别是随舰队游戈到东亚、强占中国青岛后,他心中逐渐升腾起愈来愈浓烈的“海军主义”情节:没有海军就没有强大的德意志!于是他开始刻苦钻研海军学术,陆续撰写了大量论文和专著,从而很快引起推行“世界政策”、企图借助海军力量与英国一争雌雄的德皇威廉二世的注意并得到重用。新德皇登基之后,雷德尔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以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前来接收意大利舰队,之后他将随同本克中将一道前往突尼斯并出任地中海舰队参谋长。
随后,在意大利舰队的巡洋舰驻泊区,本克一行看到了即将划归德国海军的重巡洋舰“布鲁内蒂”号和轻巡洋舰“马尔米”号、“萨拉里亚”号、“彼得拉拉”号,这四艘战舰都是1910年以前下水的,从外观上看意大利人对舰只保养工作做得还算不错,这几艘战舰的性能和火力也足以应付在地中海区域的一般军事行动。目前除了在亚得里亚海战咱中轻度受损的“彼得拉拉”号还需要进行一些修理之外,其余三艘补充燃料和弹药后都可以进入战斗状态。
“意大利人的战舰还真是不错!照我看来,和战前英法的地中海舰队抗衡都足够了!”本克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如果意大利人履行德奥意三国同盟协议,奥意海军联手对付英法地中海舰队绰绰有余,那么开战之初德国公海舰队也不会被迫缩在港内了。
对于这一点,雷德尔也有着相同的见解,尤其是他们随后看到的那些意大利驱逐舰,其性能要比同级的法国驱逐舰更好。用新德皇的话来说,“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和装备水平总是成反比!”
当第一艘挂着奥匈帝国旗帜的战舰驶出塔兰托军港的时候,希配尔舰队谨慎而平静的穿过了英吉利海峡,英国政府通过部署在欧洲大陆的间谍得知了这一情况,但他们并没有把这支舰队和直布罗陀联系起来。不过,英国间谍却从西班牙人那里得到了一个不妙的消息:西班牙政府极有可能对英宣战!
实际上,西班牙与德国之间的秘密会谈正在柏林进行,而西班牙陆军和海军也在悄然做着战争前的准备。
德国,威廉港。
战争的不断获胜让德国人民动力十足,军港口内的工人不顾疲倦的日夜赶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大选帝候”号、“奥尔登堡”号等战舰修理和维护工程的工期由30天缩短到22天,这些曾在大西洋上叱咤风云的战舰全部焕然一新,磨损严重的炮管均得到更换。
在享受了为期15天的休假之后,军官和水兵们全部按时回到舰队,紧接着调试大炮、检查设备、装运弹药燃料,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很快,启航的日子到来了。
1915年2月10日,阴。
低厚的云层给人一种不悦的压迫感,码头上不论行人还是车辆都显得很匆忙,观礼台附近冷冷清清,前来欢送舰队启航的只有少数军人和家属,他们中极少人知道这支舰队将要前往何方。
在那些停靠在各个码头上的军舰中,六艘身躯最为庞大的战舰格外显眼,威武的舰体、雄壮的大炮,还有那桅杆顶部那一面面在风中洌洌作响的德意志海军旗,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战意盎然。
战舰的甲板上,水兵们认真而忙碌的进行着启航前最后的准备工作,所有的登岸踏板均已被撤去。
“大选帝候”号的舰桥上,穿着崭新上将军服的希配尔默默注视着这些肩负重要任务的战舰。除了旗舰“大选帝候”号和之前就隶属于这支舰队的“奥尔登堡”号,希配尔的舰队中这次又多了几个新成员。
首先是同为国王级的战列舰“威廉王子”号,作为国王级的最后一艘,“威廉王子”号于本月初正式纳入现役,至此国王级的四艘战列舰“国王”号、“大选帝候”号、“边境总督”号和“威廉王子”号全部进入德国海军的作战序列。
“威廉王子”号之后是新近修复的战列巡洋舰“毛奇”号和“塞德利茨”号,这两艘战舰在北海海战中表现英勇但也因此而遭到重创,经过5个月的大修之后,它们终于重新回归海军作战序列。其中毛奇级战列巡洋舰“毛奇”号排水量2.3万吨,主要武备为10门45倍径280毫米主炮、12门45倍径150毫米副炮和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25.5节,续航力4120海里;“塞德利茨”号是毛奇级地改进型,该舰以18世纪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的著名将领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塞德利茨男爵命名。塞德利茨号舰体比毛奇级长,在装甲和水密防护上做了一些大的改进,其侧面装甲防护水平可以与吨位类似的战列舰相媲美。该舰排水量2.5万吨,安装的同样是10门经过验证性能良好的280毫米50倍径主炮、12门45倍径150毫米副炮和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26.5节,续航力4200海里。
这支舰队最后一艘战列舰“兴登堡”号。在英国海军中服役时舰名为“前卫”号,1914年9月被德军击伤并俘获,此后德国海军对其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修理和改装,其中水线、炮塔和指挥塔部位的装甲都得到加强,主炮仍为10门50倍径地305毫米火炮,排水量2万吨,最高航速20节。
除了以上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外,希配尔舰队中还有5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2艘中型水上飞机母舰、3艘煤船和11艘大型运输船,从规模和吨位上看,这完全称得上是一支“庞大”的舰队。
上午8时。通讯官向希配尔转交了德皇发来的电报。
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希配尔随即下令:“启航!”
同一天上午,在柏林南郊的阅兵场,辰天在奥利将军的陪同下检阅了由15个步兵团、2个装甲团、3个独立重炮团组成的新军团。这些部队除了奥利从土耳其带回的5个步兵团和1个装甲团之外。其余都是从德国第4集团军中抽调的精锐兵团。在柏林政变结束之后,符腾堡公爵遭到软禁,他指挥的第4集团军也成为德国陆军中第一支大规模复员的部队,大量战前征召地预备兵被解散,剩下地常备兵大部分被分散派驻到法国,战绩最突出的才被编入这支刚组建的军团。
德国远征军指挥官、德土联军司令奥利中将受命指挥这支新建地军团,刚从非洲召回的隆美尔少校则成为军团副参谋长。此外,原本驻守在法国北部的空军第19战斗机中队、第33攻击机中队、第51轰炸机中队和第59轰炸机中队也划入奥利军团,值得一提的是空战王牌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芬上尉已经升任第19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
面授机宜之后,辰天叮嘱奥利务必替德国“打开地中海的大门”。
检阅结束之后。奥利军团登上了南下的火车,他们前往奥匈帝国最大的军港――普拉港,在那里再登船前往非洲的突尼斯港集结。飞机则被拆解装箱,零部件、弹药和飞行员、技师也一同启程,在抵达突尼斯之后这些飞机都会被重新拼装。
意大利,塔兰托军港。
这个位于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军港之所以闻名于世,很大程度上得利于它所处地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意大利半岛就像踏进地中海的一只靴子,塔兰托就深藏于意大利靴形半岛的底部。在这只‘皮靴’的鞋跟和鞋掌之间,有一个向内弯曲的鞋弓弧。这就是塔兰托湾。它面对着浩瀚的东地中海,与西西里岛共扼地中海的咽喉,以塔兰托为基地的意大利舰队进可威胁地中海航线,退可在凭借港口进行严密防守。
塔兰托分为内港和外港两部分,内港名为皮克洛,完全为陆地所包围,仅有一条狭长地水道与外港相通。外港称格兰德,港阔水深,是大型战舰的主要停泊地。圣皮埃特罗岛和圣保罗岛犹如哼哈二将把守住入口。数千米长的防波堤从这两座岛屿延伸到岸上,像两条玉臂,将整个塔兰托港拥入怀中。在外港唯一的入口处。意军多年经营构造了坚固的工事,部署有重型大炮的要塞和炮台、严密的防潜网使得任何人想要从海上攻入港内都须三思而后行。
在1914年12月22日地亚得里亚海战中,意大利舰队与以奥匈海军为首的同盟国舰队不分胜负,但顾虑到同盟国的航空部队,意大利人主动将主力舰只撤回到塔兰托港,此后这些战舰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再参加任何大规模行动。
维也纳和约签订之后,整个意大利死气沉沉,唯有塔兰托港愈发热闹起来。
“这边是意大利舰队的战列舰分队。除了3艘在船台上维修之外,剩余的7艘都在这里了!”在军港的码头上,一位穿着黑色军服的海军上校用右手指着不远处停泊的那些旁然大物,他旁边的则是一位穿着同样颜色军服的将军。虽然意大利海军的军服也以黑色为主色调,但这两位军官军帽上的鹰形帽徽却显示了他们截然不同的身份。
“很好!看来意大利人还是很热爱和平的!”年长一些的将军用讽刺的口吻评价着乖乖履行和约的意大利人,这里可没有人打算进行什么自沉行动。
“将军,那两艘还没有升旗的就是条约中划归我国地意大利战列舰,左边一艘是‘达芬奇’号,右边一艘是‘儒略?恺撒’号!”之前那位上校继续向旁边地将军陈述这里的情况。
“噢,奥地利人、土耳其人和俄国人都很积极嘛!”将军依然只是一句话的评价。但地确很到位。不远处那7艘战列舰上已经有4艘升起了奥匈帝国海军的军旗,最旁边一艘则升起了土耳其的月亮旗(不晓得土耳其人为什么特别喜欢弯月形的符号,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旗帜上就有这样的符号。只是整体样式和现在的土耳其国旗有一些区别)。
在前来接收意大利舰只的4国代表团中,德国代表团是最后抵达的一支。
“将军,事实的确如此!维也纳和约签订后地第二天,之前在亚得里亚海域徘徊的奥匈帝国和土耳其海军舰只就驶抵塔兰托港外,俄国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从国内派来的海军代表团和谈还未结束就来到奥匈帝国的普拉港,并且租用了一艘奥匈帝国的货轮。和约一签订,他们便在那艘货轮上挂起俄国海军旗帜,接着从普拉港一路急赶而来。不过,直到这里的意大利海军获得意国王的正式命令之后。奥匈帝国、俄国和土耳其的代表团才被允许进入塔兰托。简单的战舰移交仪式之后,这三国地代表团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接管了条约中划归本国的战舰,若不是需要进行检修和补充燃料,那些将军们恨不得马上将它们开回国内。”之前那位上校的话语中似有不屑之意,虽然德国也派出了一支由百余名军官和3千多名水兵组成的代表团前来接管划归本国的13艘战舰,但他们的行动要有风度得多。在奥匈海军来到这里的第三天,以海军中将本克为首的德国代表团才不慌不忙的来到塔兰托,随后与意大利的指挥官托内多将军进行了“友善”而“礼貌”的交接仪式。
这个时候,德国水兵们正在意大利海军官兵的陪同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舰只移交。
“雷德尔上校。想必他们的皇帝和总统并没有告诉他们,意大利人的胆量注定了他们会很老实的履行和约!”说话的这位将军就是年逾五旬的本克中将,他原本负责着德国的基尔海军基地,这次受德国威廉三世之托出任突尼斯海军基地司令,之后他将带着这批划归德国的意大利战舰直接前往突尼斯港。
本克旁边这位雷德尔上校全名叫埃里希?雷德尔,今年59岁,与大多数德国海军将领不同,他脸上刮得非常干净,只留着不算浓密的一字胡,给人一种文弱书生的感觉。实际上,埃里希?雷德尔的确更像一个学者而不是军人,他通晓英、法、俄、西班牙四国语言,极有音乐天赋和创作能力,而且言行温文尔雅。不过,这一切丝毫不能掩盖他的军事才能。雷德尔的家乡在海边,从小爱海。加入海军后,在随舰队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特别是随舰队游戈到东亚、强占中国青岛后,他心中逐渐升腾起愈来愈浓烈的“海军主义”情节:没有海军就没有强大的德意志!于是他开始刻苦钻研海军学术,陆续撰写了大量论文和专著,从而很快引起推行“世界政策”、企图借助海军力量与英国一争雌雄的德皇威廉二世的注意并得到重用。新德皇登基之后,雷德尔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以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前来接收意大利舰队,之后他将随同本克中将一道前往突尼斯并出任地中海舰队参谋长。
随后,在意大利舰队的巡洋舰驻泊区,本克一行看到了即将划归德国海军的重巡洋舰“布鲁内蒂”号和轻巡洋舰“马尔米”号、“萨拉里亚”号、“彼得拉拉”号,这四艘战舰都是1910年以前下水的,从外观上看意大利人对舰只保养工作做得还算不错,这几艘战舰的性能和火力也足以应付在地中海区域的一般军事行动。目前除了在亚得里亚海战咱中轻度受损的“彼得拉拉”号还需要进行一些修理之外,其余三艘补充燃料和弹药后都可以进入战斗状态。
“意大利人的战舰还真是不错!照我看来,和战前英法的地中海舰队抗衡都足够了!”本克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如果意大利人履行德奥意三国同盟协议,奥意海军联手对付英法地中海舰队绰绰有余,那么开战之初德国公海舰队也不会被迫缩在港内了。
对于这一点,雷德尔也有着相同的见解,尤其是他们随后看到的那些意大利驱逐舰,其性能要比同级的法国驱逐舰更好。用新德皇的话来说,“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和装备水平总是成反比!”
当第一艘挂着奥匈帝国旗帜的战舰驶出塔兰托军港的时候,希配尔舰队谨慎而平静的穿过了英吉利海峡,英国政府通过部署在欧洲大陆的间谍得知了这一情况,但他们并没有把这支舰队和直布罗陀联系起来。不过,英国间谍却从西班牙人那里得到了一个不妙的消息:西班牙政府极有可能对英宣战!
实际上,西班牙与德国之间的秘密会谈正在柏林进行,而西班牙陆军和海军也在悄然做着战争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