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权暗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河西军攻占当然不止太原府一地,包括太原府、石州、汾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云州、蔚州等等一府八州,这是元氏家族占领的地盘,除了云州刺史因为投靠回纥人而被郭宋撤换,其他刺史只有没有太大的民愤,郭宋基本上都让他们继续留任。
和任用世家的原因一样,河东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民心稳定,经济稳定,局势稳定,这才能为他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条件。
这两天,各州刺史纷纷抵达太原,他们是来参加太原新府的开府仪式,但这只是一个理由,真正原因还是来拜见新的河东北部之主。
晋阳宫前半部分的官衙已经重新开启,河东节度使的牌子也正式挂上,郭宋再次出任河东节度使同时兼任河东道观察使,统领军政大权,不过他这个河东节度使和河东观察使下面只设了一个肃政台巡查署,负责对河东政务、军事和刑律进行监管。
各州还是直接向河西节度府汇报,其实这里面还是有点不太合理,河西节度府应该只管河西,而不能兼管安西、北庭、陇右、朔方、河东等地,应该设立一个王府,就像曹操的魏王府、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府,自成一套属官体系。
各个藩镇之前建立了藩署,就是各自开府置官,现在大家都被封为诸侯王,当然直接在王府下建小朝廷了。
郭宋现在只是郡王,还没有得到开府置官的权力,他只是用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用河西节度府来作为他的最高权力机构。
看似有点像欺负老实人,造反的藩镇都封了诸侯王,而拥戴朝廷的节度使却仅仅是一个郡王,可这却是郭宋在政治上的高明之处,用低调来换取名望,拥护正统,赢得天下世家的支持,但实际利益却一点也不少。
在河东节度府内堂,郭宋接见了第一个前来拜访他的刺史,云州刺史李甸,李甸原是朔州司马,他几年前组织民团抵御小股回纥士兵南下骚扰,在百姓中声誉很高,郭宋下令处死投靠回纥人的云州刺史后,便任命李甸为云州刺史,同时兼任云中县令。
云州只有云中一个县,人口不足万人,但治陶业比较发达,家家户户都做陶瓷,销往回纥和思结,除了云州县外,其他各地还有一些零星的汉人小镇,还有不少牧民,总人口只有一万户人家。
云州虽然人口稀少,但它的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它是突厥或者回纥南侵的桥头堡,这次河西军杀了驻扎在云州的三千回纥军队,相信回纥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定还会再次入侵。
所以郭宋对李甸和云州都十分重视,第一个接见李甸。
“云州现在民情如何?”郭宋问道。
“启禀使君,我们收复云州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截断了云州百姓的收入来源。”
“这是为何?”郭宋不解地问道。
“回纥占领云州后,为了长期控制,便用笼络的手段,大量收购云州百姓烧制的陶瓷,我们占领云州,实际上就截断了云州百姓财路。”
“他们烧制的陶器完全可以卖到太原来,不也一样?”
李甸苦笑一声道:“使君有所不知,或许是回纥人对品质要求不高,只要求体大和实用,所以云州陶器普遍个头大、造型粗笨,那种粗笨陶器运到太原来,是不会有人要的。”
“那就官府收购,然后卖给思结人,或者运到河西去,卖给羌人、吐蕃人,他们应该能接受。”
“卑职也是这样考虑的,先官府收购,然后让他们慢慢转为种田,用三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云中城防的情况呢?”郭宋又问道。
“启禀使君,云中城的城防情况还不错,它毕竟曾是北魏都城,基础很好,城墙是用武周山的大青石修建,坚固结实,高达三丈,城头宽阔,周长达四十里,在城内就可以种粮种菜,如果有一万军队守云州县,回纥人攻不进来。”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他和游牧民族交战无数,深知他们的进攻策略,云中城并不是回纥人要攻打的目标,他们一般不会攻城,而是直接绕过城池南下,当然,如果回纥仅仅只是想恢复对云州的统治,那他们一定会攻打云中城,而且这种可能性极大。
想到这,郭宋对李甸道:“等忙完这段时间后,我会从云州返回河西,再实地看一看云中的城防情况。”
........
河东太原之战最终震惊天下,朱滔被重挫,河西军却灭了元氏,占领河东道北部的一府八州,令各藩镇侧目,也让朱泚震惊不已,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南唐朝野。
一连几天,成都的街头巷尾和朝廷百官都在议论太原之战,如果说河西军占领朔方使郭宋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之王,那么河西军攻占太原,剿灭元氏,就像一柄利剑直插中原,就像一只遨游于九天之下的大鹏,向天下发出了高亢的鸣叫,郭宋最终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一座让百官和世人仰望的大山。
不过,此时的成都朝廷却若隐若现地浮动着另一种令人不安的阴霾,太上皇依旧控制着军权,他利用宦官为监军,控制着两浙、江南西道以及岭南道的军队,同时利用军队为抓手,控制着巴蜀以外的地方官任免以及财税转运,没有太上皇的同意,哪怕一文钱也休想运进巴蜀。
而天子李谊只掌控着成都和巴蜀两道,南唐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百官们这才明白,天子李适的退位,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并非真的愿意放弃权力。
为了获得江淮的盐税和两浙的钱粮,天下李谊不得不向父皇妥协,让出了相国的任命权。
御花园内,李适拄杖缓缓而行,旁边跟随着他的心腹宦官霍仙鸣,李适擅弄权术,他不仅控制了军权和相权,同时又在宫中设置了军务参赞这个职位,协同参与天下军事。
他让霍仙鸣出任这个职务,无形中就让霍仙鸣和宋朝凤形成了竞争之势,使宫中宦官分裂成宋党和霍党两个阵营,平时争权夺利,同时又能在他的协调下共同对付朝廷百官。
“陛下,独孤立秋今天上午建议封郭宋为晋王,准许其开府置官,天子有点犹豫,但右相韩滉和左相张延赏都一致反对。”
李适有些不解道:“真是奇怪了,郭宋不是韩滉一手提拔起来的吗?怎么韩滉也反对此事?”
“韩滉自己说,他从来对事不对人,他以前支持郭宋镇守边疆,而现在郭宋势力太大,有失控之危,这个时候只能收缩其野心,而不能放纵。”
“收缩其野心?”
李适冷笑一声,“郭宋已经坐大,怎么收缩?亏他还是右相,难道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只疏而不能堵吗?”
“太皇高见!”
霍仙鸣连忙拍马屁道:“其实老奴也觉得韩滉这个时候抨击郭宋,实际上是在推卸他当初推荐郭宋之责,天子太年轻了一点,看不透这一点,还是太皇目光如炬。”
李适走了两步又道:“那些河北藩镇哪个不是朝廷封的亲王,封郭宋为晋王又有何不妥?不仅要封王,还要准许其开府置官,承认事实,做个顺水人情,也算是笼络他了。”
“老奴完全赞同太皇之见,与其让朱泚封他为王,还比如陛下御口亲封,况且郭宋是外官,自然应该由太皇来任命,老奴建议抢在天子之前下旨。”
李适缓缓点头,霍仙鸣还是很了解自己,把郭宋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将来自己重登皇位,还需要得到他的大力支持,李谊没有意识到郭宋号召力的重要性,还是嫩了一点。
沉思片刻,李适道:“朕听说他建了天策楼,那朕就加封他为天策上将,准许其开府置官,如何?”
“太皇,好像伪朝张光晟也是天策上将。”
李适冷笑一声,“他算什么东西,也配称天策上将,只要郭宋封为天策上将,他就得改官换职。”
“太皇洞察世情,非常人能及也!”
当天下午,李适在内宫颁布太上皇旨意,表彰郭宋收复北都太原,剿灭叛臣元氏,特赐爵为晋王,加封天策上将,鼓励其早日剿灭伪朝,光复大唐基业。
河西军攻占当然不止太原府一地,包括太原府、石州、汾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云州、蔚州等等一府八州,这是元氏家族占领的地盘,除了云州刺史因为投靠回纥人而被郭宋撤换,其他刺史只有没有太大的民愤,郭宋基本上都让他们继续留任。
和任用世家的原因一样,河东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民心稳定,经济稳定,局势稳定,这才能为他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条件。
这两天,各州刺史纷纷抵达太原,他们是来参加太原新府的开府仪式,但这只是一个理由,真正原因还是来拜见新的河东北部之主。
晋阳宫前半部分的官衙已经重新开启,河东节度使的牌子也正式挂上,郭宋再次出任河东节度使同时兼任河东道观察使,统领军政大权,不过他这个河东节度使和河东观察使下面只设了一个肃政台巡查署,负责对河东政务、军事和刑律进行监管。
各州还是直接向河西节度府汇报,其实这里面还是有点不太合理,河西节度府应该只管河西,而不能兼管安西、北庭、陇右、朔方、河东等地,应该设立一个王府,就像曹操的魏王府、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府,自成一套属官体系。
各个藩镇之前建立了藩署,就是各自开府置官,现在大家都被封为诸侯王,当然直接在王府下建小朝廷了。
郭宋现在只是郡王,还没有得到开府置官的权力,他只是用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用河西节度府来作为他的最高权力机构。
看似有点像欺负老实人,造反的藩镇都封了诸侯王,而拥戴朝廷的节度使却仅仅是一个郡王,可这却是郭宋在政治上的高明之处,用低调来换取名望,拥护正统,赢得天下世家的支持,但实际利益却一点也不少。
在河东节度府内堂,郭宋接见了第一个前来拜访他的刺史,云州刺史李甸,李甸原是朔州司马,他几年前组织民团抵御小股回纥士兵南下骚扰,在百姓中声誉很高,郭宋下令处死投靠回纥人的云州刺史后,便任命李甸为云州刺史,同时兼任云中县令。
云州只有云中一个县,人口不足万人,但治陶业比较发达,家家户户都做陶瓷,销往回纥和思结,除了云州县外,其他各地还有一些零星的汉人小镇,还有不少牧民,总人口只有一万户人家。
云州虽然人口稀少,但它的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它是突厥或者回纥南侵的桥头堡,这次河西军杀了驻扎在云州的三千回纥军队,相信回纥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定还会再次入侵。
所以郭宋对李甸和云州都十分重视,第一个接见李甸。
“云州现在民情如何?”郭宋问道。
“启禀使君,我们收复云州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截断了云州百姓的收入来源。”
“这是为何?”郭宋不解地问道。
“回纥占领云州后,为了长期控制,便用笼络的手段,大量收购云州百姓烧制的陶瓷,我们占领云州,实际上就截断了云州百姓财路。”
“他们烧制的陶器完全可以卖到太原来,不也一样?”
李甸苦笑一声道:“使君有所不知,或许是回纥人对品质要求不高,只要求体大和实用,所以云州陶器普遍个头大、造型粗笨,那种粗笨陶器运到太原来,是不会有人要的。”
“那就官府收购,然后卖给思结人,或者运到河西去,卖给羌人、吐蕃人,他们应该能接受。”
“卑职也是这样考虑的,先官府收购,然后让他们慢慢转为种田,用三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云中城防的情况呢?”郭宋又问道。
“启禀使君,云中城的城防情况还不错,它毕竟曾是北魏都城,基础很好,城墙是用武周山的大青石修建,坚固结实,高达三丈,城头宽阔,周长达四十里,在城内就可以种粮种菜,如果有一万军队守云州县,回纥人攻不进来。”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他和游牧民族交战无数,深知他们的进攻策略,云中城并不是回纥人要攻打的目标,他们一般不会攻城,而是直接绕过城池南下,当然,如果回纥仅仅只是想恢复对云州的统治,那他们一定会攻打云中城,而且这种可能性极大。
想到这,郭宋对李甸道:“等忙完这段时间后,我会从云州返回河西,再实地看一看云中的城防情况。”
........
河东太原之战最终震惊天下,朱滔被重挫,河西军却灭了元氏,占领河东道北部的一府八州,令各藩镇侧目,也让朱泚震惊不已,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南唐朝野。
一连几天,成都的街头巷尾和朝廷百官都在议论太原之战,如果说河西军占领朔方使郭宋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之王,那么河西军攻占太原,剿灭元氏,就像一柄利剑直插中原,就像一只遨游于九天之下的大鹏,向天下发出了高亢的鸣叫,郭宋最终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一座让百官和世人仰望的大山。
不过,此时的成都朝廷却若隐若现地浮动着另一种令人不安的阴霾,太上皇依旧控制着军权,他利用宦官为监军,控制着两浙、江南西道以及岭南道的军队,同时利用军队为抓手,控制着巴蜀以外的地方官任免以及财税转运,没有太上皇的同意,哪怕一文钱也休想运进巴蜀。
而天子李谊只掌控着成都和巴蜀两道,南唐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百官们这才明白,天子李适的退位,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并非真的愿意放弃权力。
为了获得江淮的盐税和两浙的钱粮,天下李谊不得不向父皇妥协,让出了相国的任命权。
御花园内,李适拄杖缓缓而行,旁边跟随着他的心腹宦官霍仙鸣,李适擅弄权术,他不仅控制了军权和相权,同时又在宫中设置了军务参赞这个职位,协同参与天下军事。
他让霍仙鸣出任这个职务,无形中就让霍仙鸣和宋朝凤形成了竞争之势,使宫中宦官分裂成宋党和霍党两个阵营,平时争权夺利,同时又能在他的协调下共同对付朝廷百官。
“陛下,独孤立秋今天上午建议封郭宋为晋王,准许其开府置官,天子有点犹豫,但右相韩滉和左相张延赏都一致反对。”
李适有些不解道:“真是奇怪了,郭宋不是韩滉一手提拔起来的吗?怎么韩滉也反对此事?”
“韩滉自己说,他从来对事不对人,他以前支持郭宋镇守边疆,而现在郭宋势力太大,有失控之危,这个时候只能收缩其野心,而不能放纵。”
“收缩其野心?”
李适冷笑一声,“郭宋已经坐大,怎么收缩?亏他还是右相,难道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只疏而不能堵吗?”
“太皇高见!”
霍仙鸣连忙拍马屁道:“其实老奴也觉得韩滉这个时候抨击郭宋,实际上是在推卸他当初推荐郭宋之责,天子太年轻了一点,看不透这一点,还是太皇目光如炬。”
李适走了两步又道:“那些河北藩镇哪个不是朝廷封的亲王,封郭宋为晋王又有何不妥?不仅要封王,还要准许其开府置官,承认事实,做个顺水人情,也算是笼络他了。”
“老奴完全赞同太皇之见,与其让朱泚封他为王,还比如陛下御口亲封,况且郭宋是外官,自然应该由太皇来任命,老奴建议抢在天子之前下旨。”
李适缓缓点头,霍仙鸣还是很了解自己,把郭宋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将来自己重登皇位,还需要得到他的大力支持,李谊没有意识到郭宋号召力的重要性,还是嫩了一点。
沉思片刻,李适道:“朕听说他建了天策楼,那朕就加封他为天策上将,准许其开府置官,如何?”
“太皇,好像伪朝张光晟也是天策上将。”
李适冷笑一声,“他算什么东西,也配称天策上将,只要郭宋封为天策上将,他就得改官换职。”
“太皇洞察世情,非常人能及也!”
当天下午,李适在内宫颁布太上皇旨意,表彰郭宋收复北都太原,剿灭叛臣元氏,特赐爵为晋王,加封天策上将,鼓励其早日剿灭伪朝,光复大唐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