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那么几个人,有多少能说?除了吃饭睡觉,那么长的时间,转来的奏本也不多,除了看会儿书打发时间,真的是太无聊了!
书,看着看着也烦了,更无聊了。
赵煦又看向李清,小姑娘长得倒是清秀,有股子灵气。
赵煦与她笑了笑,小姑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害羞的像她父亲身后躲了躲。
赵煦忽然转头,看向孟唐,道:“带会让给陈皮写封信,让他走走停停,不要走的太快,能多慢就多慢。再给京城去信,命黄履,刑恕两人以钦使的身份,赶往江南西路,协助宗泽料理江南西路之事。”
“是。”孟唐应着。
赵煦说完这些,伸手将棋盘的棋子捡回来,道:“再下一盘。”
李恪连忙伸手,他捡白子。
等棋盘清理好,赵煦落子,道:“你对朝局是怎么看的?”
李恪刚要落子,手一顿,棋子差点落棋盘上。
李恪左思右想,硬着头皮道:“三省六部乃自唐以来的成熟制度,臣认为非常适合。”
李恪这不是避重就轻,而是答非所问了。
赵煦顺着他的话头,道:“字太宗以来,将三省六部拆分的是七零八落,效率低,内耗重,完全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朕现在确立了政事堂辖六部领全国政务,三法司中大理寺、御史台独立在外,一个负责审断,一个专责监察,又有咨政院在侧。你觉得,朝廷的九位相公,是否妥当?”
李恪见赵煦绕了一圈,还绕了回来,只得硬着头皮道:“诸位相公品性高洁,德望出众,臣十分钦佩。”
“九位,你觉得多了少了?或者有人该致仕,颐养天年?”赵煦落子,双眼盯着李恪。
李恪根本不敢作答,只能低着头。
朝廷的那些相公,除了许将,林希稍好些之外,哪一个不是被攻讦的体无完肤?
虽然攻讦‘新党’最多,但‘旧党’也不少。
王存,苏颂,文彦博,包括苏轼在内,就没有一个能逃过的。
是以,九大相公,就没有一个所有人都希望留下的。
可是,谁该走,这可不是李恪能或者敢随便说的,还是当着赵煦的面。
赵煦暗自摇头,这位虽然有些傲气,勇于辞官,却也不是章惇过于压迫所致。
李恪明显缺乏足够的担当,连他的几句话都不敢作答,又能做成什么事情?
赵煦虽然心里摇头,可也没别的新鲜人可以聊天了,只能抓着李恪不放,追问道:“随便说,出你的嘴,入朕的耳。”
李恪脸上都渗出冷汗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那九位相公,除了曹政资历浅一点之外,那一个不是资历厚实。
章惇,王存,蔡卞,苏颂,文彦博,林希,李清臣,许将。
偏偏这个资历浅一点的曹政,众所周知的有着从龙之功,非他人可比。
那,谁敢留,谁敢去?
对李恪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可都是天上的大人物,他是没资格评点的,尤其是当着赵煦的面!
赵煦见着他真紧张了,笑了声,看向李清,道:“小姑娘,朝廷里的相公,你最喜欢谁?”
“李相公。”李清毫不犹豫的回答。
李恪本想阻止,被赵煦带笑的冷漠眼神给阻止了。
“李清臣,为什么喜欢他?”赵煦笑着道。
李清倒是没有那么顾虑,直接道:“因为李相公有才华。”
“有才华?”
这才轮到赵煦怔了下。
李清的话是没错的,李清臣是一度与苏轼相比较的,只不过他不热衷与诗词歌赋,后世的名声远远不如苏轼。
但在当今,李清臣曾深得欧阳修等文坛大佬的推崇。
随着欧阳修,曾巩等巨匠相继离去,当今文坛,苏轼独领风骚,李清臣专心于政务,可论及才华,李清臣与苏轼不遑多让。
赵煦没想到李清会意才华为切入点,笑了笑,道:“说的不错。”
说完,他喝了口酒,与李恪道:“朕自亲政以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问题。我大宋当官的着实太多了,再等几年,朝廷,地方架构稳妥,清晰了,朕就会下旨定制,杜绝官宦的过度膨胀。有人说,朝廷的相公太多,地方的官员也多,不应该再设置巡抚衙门,南大理寺,南御史台,南国子监等等,都不应该有……”
李恪还在紧张中,赵煦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感觉忐忑。
赵煦说完,又摇了摇头。
这些话,就没必要让李恪传出去了,他就是闷久了,找个无关的人撒乏子。
“下棋吧。”
赵煦吃了口点心说道。
李恪心里长松一口气,表情也是慢慢放松下来。
李恪拿着棋子,手还在发颤。
显然,与赵煦对话,对他来说,极其不容易。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官家随和,可话里话外都透着无数玄机,涉及复杂的朝局、国政,不是他这种小人物可以参与,甚至是置喙的。
“爹,你下错了。”
突然间,李恪刚落子,李清就说话了。
李恪皱眉,转头看向她,道:“观棋不语。”
李清连忙紧抿着嘴,小脸都是故作的惊慌之色。
赵煦看着李恪的落子,情知他过度紧张了,索性就不下了,道:“今天就到这吧。”
说完,赵煦就起身,拿着他的小酒壶,返回船舱。
孟唐跟在他后面,回头瞥了眼还在彷徨着,连忙起身行礼的李恪。
进了门,赵煦就舒服的躺在床上,看着跟过来的孟唐,笑着道:“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孟唐犹豫了下,道:“官家,李御史的想法,与很多人很相似。”
赵煦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道:“没什么奇怪的,我大宋的官宦,就那么几类人。章惇,苏颂,许将,苏轼,这四人最为明显。李恪的想法与立场,应该与他老师苏轼相近。是一种缓进式变革的代表,思维独特,特立独行,诚恳固执。”
孟唐听着,心里却在想,以前的那些相公,如吕大防,范纯仁,甚至是王安石,范仲淹等人,又是哪一类。
赵煦喝着酒,道:“好了,没你的事了,去休息吧。”
虽然当饮料喝,喝多了也上头。
“臣告退。”孟唐连忙抬手道。
就那么几个人,有多少能说?除了吃饭睡觉,那么长的时间,转来的奏本也不多,除了看会儿书打发时间,真的是太无聊了!
书,看着看着也烦了,更无聊了。
赵煦又看向李清,小姑娘长得倒是清秀,有股子灵气。
赵煦与她笑了笑,小姑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害羞的像她父亲身后躲了躲。
赵煦忽然转头,看向孟唐,道:“带会让给陈皮写封信,让他走走停停,不要走的太快,能多慢就多慢。再给京城去信,命黄履,刑恕两人以钦使的身份,赶往江南西路,协助宗泽料理江南西路之事。”
“是。”孟唐应着。
赵煦说完这些,伸手将棋盘的棋子捡回来,道:“再下一盘。”
李恪连忙伸手,他捡白子。
等棋盘清理好,赵煦落子,道:“你对朝局是怎么看的?”
李恪刚要落子,手一顿,棋子差点落棋盘上。
李恪左思右想,硬着头皮道:“三省六部乃自唐以来的成熟制度,臣认为非常适合。”
李恪这不是避重就轻,而是答非所问了。
赵煦顺着他的话头,道:“字太宗以来,将三省六部拆分的是七零八落,效率低,内耗重,完全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朕现在确立了政事堂辖六部领全国政务,三法司中大理寺、御史台独立在外,一个负责审断,一个专责监察,又有咨政院在侧。你觉得,朝廷的九位相公,是否妥当?”
李恪见赵煦绕了一圈,还绕了回来,只得硬着头皮道:“诸位相公品性高洁,德望出众,臣十分钦佩。”
“九位,你觉得多了少了?或者有人该致仕,颐养天年?”赵煦落子,双眼盯着李恪。
李恪根本不敢作答,只能低着头。
朝廷的那些相公,除了许将,林希稍好些之外,哪一个不是被攻讦的体无完肤?
虽然攻讦‘新党’最多,但‘旧党’也不少。
王存,苏颂,文彦博,包括苏轼在内,就没有一个能逃过的。
是以,九大相公,就没有一个所有人都希望留下的。
可是,谁该走,这可不是李恪能或者敢随便说的,还是当着赵煦的面。
赵煦暗自摇头,这位虽然有些傲气,勇于辞官,却也不是章惇过于压迫所致。
李恪明显缺乏足够的担当,连他的几句话都不敢作答,又能做成什么事情?
赵煦虽然心里摇头,可也没别的新鲜人可以聊天了,只能抓着李恪不放,追问道:“随便说,出你的嘴,入朕的耳。”
李恪脸上都渗出冷汗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那九位相公,除了曹政资历浅一点之外,那一个不是资历厚实。
章惇,王存,蔡卞,苏颂,文彦博,林希,李清臣,许将。
偏偏这个资历浅一点的曹政,众所周知的有着从龙之功,非他人可比。
那,谁敢留,谁敢去?
对李恪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可都是天上的大人物,他是没资格评点的,尤其是当着赵煦的面!
赵煦见着他真紧张了,笑了声,看向李清,道:“小姑娘,朝廷里的相公,你最喜欢谁?”
“李相公。”李清毫不犹豫的回答。
李恪本想阻止,被赵煦带笑的冷漠眼神给阻止了。
“李清臣,为什么喜欢他?”赵煦笑着道。
李清倒是没有那么顾虑,直接道:“因为李相公有才华。”
“有才华?”
这才轮到赵煦怔了下。
李清的话是没错的,李清臣是一度与苏轼相比较的,只不过他不热衷与诗词歌赋,后世的名声远远不如苏轼。
但在当今,李清臣曾深得欧阳修等文坛大佬的推崇。
随着欧阳修,曾巩等巨匠相继离去,当今文坛,苏轼独领风骚,李清臣专心于政务,可论及才华,李清臣与苏轼不遑多让。
赵煦没想到李清会意才华为切入点,笑了笑,道:“说的不错。”
说完,他喝了口酒,与李恪道:“朕自亲政以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问题。我大宋当官的着实太多了,再等几年,朝廷,地方架构稳妥,清晰了,朕就会下旨定制,杜绝官宦的过度膨胀。有人说,朝廷的相公太多,地方的官员也多,不应该再设置巡抚衙门,南大理寺,南御史台,南国子监等等,都不应该有……”
李恪还在紧张中,赵煦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感觉忐忑。
赵煦说完,又摇了摇头。
这些话,就没必要让李恪传出去了,他就是闷久了,找个无关的人撒乏子。
“下棋吧。”
赵煦吃了口点心说道。
李恪心里长松一口气,表情也是慢慢放松下来。
李恪拿着棋子,手还在发颤。
显然,与赵煦对话,对他来说,极其不容易。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官家随和,可话里话外都透着无数玄机,涉及复杂的朝局、国政,不是他这种小人物可以参与,甚至是置喙的。
“爹,你下错了。”
突然间,李恪刚落子,李清就说话了。
李恪皱眉,转头看向她,道:“观棋不语。”
李清连忙紧抿着嘴,小脸都是故作的惊慌之色。
赵煦看着李恪的落子,情知他过度紧张了,索性就不下了,道:“今天就到这吧。”
说完,赵煦就起身,拿着他的小酒壶,返回船舱。
孟唐跟在他后面,回头瞥了眼还在彷徨着,连忙起身行礼的李恪。
进了门,赵煦就舒服的躺在床上,看着跟过来的孟唐,笑着道:“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孟唐犹豫了下,道:“官家,李御史的想法,与很多人很相似。”
赵煦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道:“没什么奇怪的,我大宋的官宦,就那么几类人。章惇,苏颂,许将,苏轼,这四人最为明显。李恪的想法与立场,应该与他老师苏轼相近。是一种缓进式变革的代表,思维独特,特立独行,诚恳固执。”
孟唐听着,心里却在想,以前的那些相公,如吕大防,范纯仁,甚至是王安石,范仲淹等人,又是哪一类。
赵煦喝着酒,道:“好了,没你的事了,去休息吧。”
虽然当饮料喝,喝多了也上头。
“臣告退。”孟唐连忙抬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