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魏晋干饭人 > 番外 赵长舆(六)

番外 赵长舆(六)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娘子闻言便若有所思起来,于是派赵治去接人。

    王娘子的打算虽不至于刻在脸上,但赵长舆和赵治都是聪明人,她一开口,父子俩就知道她的打算了。

    赵长舆就私下问赵治,「你对你梨花表妹是怎么想的?」

    赵治:「……阿父,我们家已经这样了,何苦去连累好人?」

    好人不能连累,坏人他也不稀罕连累,赵治更想单身。

    赵长舆认真思考起来,片刻后摇头,「不行,你成亲后我才好把你送走。」

    孩子没成家之前,和父母就是一体的,盯着他的人也会用力盯着赵治。

    但孩子成家后就不一样了,他有了自己的小家,算是成人了,他可以有自己的政见,可以选择隐居,还可以选择与他相反的政见,可操作空间就大了。

    所以赵治还是得成家。

    赵治聪慧且通透,心里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他去接表妹们。

    虽然王氏的女郎们启蒙的家学是一样的,读的书也差不多,但才能和品行却相差甚远。

    王梨花竟是来的人中最出色的,虽然她不会掩盖自己的脸色,但在赵治看来,这是正直和天真,透露着一股纯真的可爱。

    最妙的是,她不是不知事,不知那些算计,她是知道的,只是忍不了一点。

    整个人像一只会发光的金乌,暖洋洋的,却又聒噪。

    饶是头上悬着一柄利剑,赵治看她和王氏的那些人斗嘴,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看着儿子日渐开朗,别说王娘子,就是赵长舆都知道他的心思了。

    于是赵长舆向太原王氏提亲。

    等赵治知道,信已经送到太原了,他脸色一变,连忙跑去找父亲,气喘吁吁的道:「父亲,我不想娶表妹。」

    赵长舆道:「等你们成亲,你们就回西平,读书,打理家业,成亲之后就是大人了,你应该有自己的政见,自己的名望,我不写信给你,你们不要回洛阳。」

    赵治一怔,父亲这是让他们父子分割开来。

    他抿嘴,眼中微湿,「不行,我怎能弃父亲而不顾?」

    赵长舆:「我讨厌王衍之流,是因为他能有所为而不为;我也不赞成你傅伯父,是因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计毁损,不计牺牲。」

    「我希望你不要做王衍那样的虚伪君子,但也不要像你傅伯父那样方正,」他叹息道:「你我父子皆知,这是保全你,保全赵家和赵氏最好的办法。你与我同死,不过让世人多一笔悲痛的谈资,让历史夸赞一嘴罢了,实际上的好处一丝也无。我不喜这样。」

    赵长舆更喜欢实际点的。

    他希望他儿子能学到他这点。

    年少的赵治显然不愿意。

    赵长舆也有准备,他道:「你不娶梨花,你知道她回太原后会被许配给谁吗?」

    赵治蹙眉。

    赵长舆道:「先帝驾崩之后,北方匈奴便蠢蠢欲动,太原首当其冲,为了拉拢兵力,太原王氏正打算和太原王、东海王联姻。」

    赵治脸色微变。

    太原王和东海王年纪都大了,且都有王妃,王氏还是很清高的,自然不会看中两个半老头子,但他们的儿孙,还有他们麾下的将领、谋士等,都是可以选择的人。

    但不论是谁,正值多事之秋,此时和他们联姻,太原王和东海王本人或许没事,但谁知在政治斗争过程中手底下会死多少人?

    王梨花嫁给那些人,那是半只脚踏进了寡妇的门槛啊。

    赵治胸膛起伏。

    「这门亲事你要不要提?」赵长舆悠悠的道:

    「虽说嫁给你有满门倾覆的危险,但你成亲后就回乡,即便贾后想像对付卫家一样对付我们,你也有喘息反应的机会,在西平,有田有地,有房有人,日子不会过得差,你怕什么呢?」

    赵治被父亲说服了。

    王梨花对自己的亲事没有说话的权利,但她本人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

    「与其嫁给不认识的人,还不如嫁给表哥,治表哥人长得好,又聪明,家里资产颇丰,人品也好,将来日子一定过得舒畅。」

    青姑补充道:「最主要的是,表少爷有心女郎。」

    王梨花脸色通红,推了青姑一下,「你瞎说什么。」

    青姑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可没有胡说,来京城两个月,表少爷只找女郎玩,送进后院的东西,别人有的女郎都有,别人没有的女郎也有,怕女郎被其他女郎欺负,还特地交代了下人多关照我们院子,这难道不是有心?」

    这世上最美妙的事不过是两情相悦后明媒正娶。

    赵治和王梨花过了一段很甜蜜的时期,后来王梨花有孕,可惜没过多久王娘子便病重去世。

    儿子成亲之后,她像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却又还有许多放不下的事,但天命至此,她也只能怀着无限的遗憾离开。

    赵长舆伤心了一段时间,然后趁着妻丧上书辞官。

    皇帝没同意。

    傻皇帝能知道什么?

    不同意的是贾后,朝臣们也不同意。

    一直避开赵宅的朝臣们这次是忍不住上门了,拉住赵长舆道:「卫公一去,你就是朝首,是国家栋梁,你若辞官,大晋危矣,陛下危矣。」

    如今整个朝堂里,能出来与贾后和司马氏那些虎视眈眈的王爷们对抗的,只有赵长舆和王衍两人了。

    但王衍基本放任,赵长舆再一走,这个国家是真的完了。

    赵长舆心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虽在心中吐槽他们趋利避害,但也实在是放心不下。

    在其位,谋其政,他一日是中书令,一日便要行使中书令的职责。

    若因他任性辞官的缘故国家分崩离析,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所以,朝臣一挽留,才冒头的逃避想法便被压了回去,赵长舆没有走,让儿子回乡后就继续留在了洛阳,勤勤恳恳的为大晋缝补这破破烂烂的王朝。

    但赵长舆主动辞官却让贾后看到了他的重要性。

    她为什么挽留?

    因为赵长舆辞官的请书一上,赵王司马伦便蠢蠢欲动,暗地里联系了太子。

    太子司马遹和他的傻爹不一样,是一个很聪慧,很优秀的继承人。

    晋武帝为何坚持傻儿子继位?司马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一出生便被晋武帝亲自教养,他手上自有一股势力,贾后刚掌权,才通过杀杨骏、卫瓘后夺权,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此时还没站稳脚跟呢。

    现在朝堂上,她是一股势力,太子是一股,司马氏就番的王爷们是一股,还有一股是赵长舆。

    而赵长舆既保护太子,也保护皇帝,如果他辞官离开,很可能会逼得两边保护的朝臣彻底偏向太子,司马氏就番的王爷们再和太子联合起来,她必死无疑。

    他们不会杀皇帝,但可以架空他,再杀了皇后……

    贾后虽心胸狭隘,但智商超群,在察觉到有这样的苗头后,她立刻让皇帝挽留赵长舆。

    可心里到底不高兴,于是某天就撺掇着皇帝去问赵长舆,「卿昔日曾说朕不能承担国事,现在又如何说?」

    赵长舆不慌不忙,弯腰恭敬的道:「臣过去事先帝,的确说过这样的话,幸而不曾实现,实乃社稷之

    福,但臣不敢逃脱罪责,请陛下降罪。」

    皇帝憨厚,见赵长舆道歉请罪,连忙道:「无罪,无罪,朕恕卿无罪。」

    躲在屏风后面听的贾后:……

    赵长舆感激涕零,跪下道:「陛下宽厚,臣却不能宽宥自己,臣回去便闭门思过,为陛下茹素三月祈福,以赎臣罪。」

    赵长舆一脸感动的出宫,直到进了自己的马车才收起脸上的表情。

    他心中复杂不已。

    皇帝是个宽厚善良的人,奈何是个傻子。

    赵长舆心里有些后悔,当时提议废太子不成之后,他应该接着提议杀了太子妃,换一个贤良的太子妃才对,怎么能就此放弃呢?

    但想到现在野心勃勃的各司马王爷们,他又有些不不确定,若不是贾后,只怕也弹压不住那些王爷,要想国家安定,只怕还得提议先帝把其他儿子和堂兄弟及其后嗣全杀了才行。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偏先帝临死前又出了一个昏招,竟分封各子,以至于造成如今的混乱局面。

    赵长舆叹息一声,扶额靠在一侧。

    只短短的两年,他的头发就见白了,这两年出的心力,竟比过去二十年的还多。

    赵长舆回去吃素。

    全吃素是不可能的,他就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人。

    他只遵从礼仪。

    当年他母亲去世,他在家中守孝,只按照礼仪,该哭的时候哭,该祭祀的时候祭祀,也伤心怀念,但该吃还是会吃。

    此时也是,他答应了皇帝要茹素祈福,而当下的茹素是不见荤腥。

    那就不见呗。

    水煮青菜,汤是用炖过鸡的汤煮的。

    蛋不属于荤腥,所以荷包蛋,水煮蛋,煎蛋,除了鸡蛋还有鸭蛋,鸟蛋,各种蛋,他换着吃。

    头发已经花白,他不能再委屈自己了。

    三个月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于是,茹素三个月的赵长舆不仅没消瘦,还稍胖了一些,惹得傅祗、张华等人频频看向他。

    赵长舆视他们如无物,不搭理他们。

    贾后忍不住磨了磨牙,打听到赵仲舆和他兄弟不和,于是让皇帝把赵仲舆从外面调回来。

    即便她要借助他的能力保住皇帝的权威,那她也要他过得不舒坦。

    而且赵治守孝回乡,她不能征辟他为官,管不到他头上,可洛阳这里总要有赵长舆一个软肋在吧?

    等赵仲舆回来便可知,他到底是一把刺向赵长舆的刀,还是赵长舆胸前的一根软肋了。

    不管是哪一种,贾后都要用起来。

    赵长舆听到调令叹息一声,知道此事避无可避。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