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重赏,当世神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第三项研究是土豆种薯的事情!”
宋应星说着,拿起一颗土豆,又顺手薅过一棵藤子:“通过研究,种薯可以从亩需三百斤降到两百斤了。”
“什么?”
“此话当真?”
崇祯还没有出声,袁可立和徐光启就惊呼出声了。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宋应星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崇祯眼中也满是惊喜之色。
别看只降低了一百斤,但相对现在存量和亩产不高的情况,这就是天文数字。
一万斤种薯,按照之前的技术,只能种三百三十亩左右。
可现在可以种五百亩,如果亩产十石,两者相差一千七百石,折算是二十二万五千斤,何等的夸张。
如果说以前的技术,大明要将土豆推广开需要五年时间,
那现在只需要四年时间,节省一年的时间,能救活太多的人了。
“恭喜陛下,土豆大丰收、两项技术突破,三喜临门,实乃我大明之福!”
一名官员突然大喊了起来,惊醒了还在算账的众人。
“陛下,此乃祥瑞,天佑我大明!”
“陛下圣明,待土豆全部推广的时候,百姓们吃饱应该是可以解决了!”
“陛下,大明农业研究院才成立半年多,就有了惊人的突破,臣对研究院充满了期待!”
“是呀,可笑年前臣还在质疑,如今来看,是我等眼光短浅了,不及陛下万分之一!”
“自古百姓从未吃饱过,如今竟在我大明一朝实现,陛下之功绩必超唐宗宋祖!”
“陛下,如此祥瑞,必须要去太庙和地坛上香……”
……
一声声恭维、拍马屁,崇祯听的很是无语,但心情却是很开心的。
这一刻,他想到了福建和陕西的番薯。
对于番薯,他不怎么担心,虽然未传到其他地方,但总归是在福建种植多年了,
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验,都不是土豆能比的。
如果玉米再推广开,耕地问题解决,那大明的百姓真的是可以吃饱穿暖的。
这个时间,他定在五年内。
“陛下,农业研究院做出如此惊人的突破,当重奖!”
在他畅想的时候,王承恩低声说了一句,崇祯当即清醒了过来。
看着满脸喜悦的群臣、百姓,以及还在忙碌的农业研究院的农夫们,轻咳了一声。
“诸位农业研究院的农业助理们,今天土豆大丰收和两个技术性的突破,都是你们这半年来日夜努力的结果,
朕很欣慰,为你们感到开心,因为你们掌握了土豆种植的技术,
为大明感到开心,因为大明多了一种可以大规模推广的农作物,
朕决定,农业研究院的所有人,包括巡逻军士,全部奖励半年的工薪,等土豆丰收完成后,即刻发放!”
说完,又看向宋应星:“宋爱卿,丰收完成后,你组织院中,搞一次丰盛的大餐,犒赏辛苦付出的他们!”
“陛下放心!”
宋应星说完后,让身后几名博士、负责人去传达皇帝的众奖。
片刻后,整个试验地,想起了震天的欢呼声。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等等贺声响彻云霄。
围观的百姓们眼中慢慢的羡慕之色。
农业研究院的工人一个月月薪是二两银子,奖励半年俸禄,那就是十二两。
即便在这天子脚下,都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陛下,这土豆我们能种吗?”
崇祯正准备带宋应星到农业研究院去说点事情,围观的百姓突然叫了一声。
崇祯闻声转过头,看着诸多眼神灼灼,满是热切之意的百姓们:“这个需要宋院长来回答你们!”
见皇帝提到自己,宋应星当即上前:“种肯定是要种的,但时间不好确定,
其一,你们也看到了,现在都还是育种的阶段,
第二,种植技术,在种之前,你们还需要先学技术,达标了才行,否则就是浪费为数不多的种薯了!
估摸着后年吧,北京周边应该是可以种植的!”
他这个推算是有依据的,按照亩产十石一千五百斤算,两千亩地应该能产三百万斤,
一亩两百斤种薯,那就能种一万五千亩,明年再种一次,种薯数量在北京城周边肯定是够了的。
“但是,本院长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如果你们种,最终可能亩产在六到八石左右,
技术、看护、肥料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到时候你们可别失望!”
“宋院长放心,我们不贪心,能有亩产五石就足够了!”
“哈哈哈……对……”
“宋院长,听说这东西容易发芽、发青,就不能吃了,有毒?”
“的确如此,但那是存放方法不对,我们院中的研究了一种方法,至少是可以存放一年左右的,
至于你们种出来的,自然是要卖的,不用担心存放问题,
卖不掉研究院负责回收,放心吧!”
……
围观百姓们一个个问题抛出,宋应星也解答着。
好好的一个土豆丰收大会,搞成了问题解答大会。
解答了几个问题后,宋应星看了看等候的皇帝和文武百官,
急忙道:“诸位有什么技术和种植上的问题,可以问土豆负责人陈双全博士!”
说着将老陈拉到了身前,自己转身朝着皇帝走去。
崇祯才带着文武百官在百姓的欢呼声中离去。
一边走着,崇祯一边道:“宋爱卿,朕听闻土豆能做成粉,做成粉以后还能跟面一样,做成粉条,干燥的两者都能保存一年半载的,
这一点,你们研究院也要研究一下!”
“臣会安排人立刻试验!”
说到这里,崇祯沉思了一下,扭头看了看试验田:“朕看丰收时还是有不少破损的土豆,应该是无法存储了,
你们可以安排厨师在街上摆几个摊位,煎炒烹炸等等搞起来,就让百姓们试吃,
光让们知道丰收还不行,还得知道口感,推广的工作可以先做起来了!”
“臣明白!”
宋应星点了点头。
崇祯又交代了一些土豆的注意事项,以及农业研究院的注意事项后,队伍就到了农业研究院的门口。
“宋爱卿,朕今天很开心,农业研究院的成立是朕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你也没有让朕失望!”
“好好做,万事有朕!”
崇祯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朕期待,你成为大明当世神农!”
“陛下,第三项研究是土豆种薯的事情!”
宋应星说着,拿起一颗土豆,又顺手薅过一棵藤子:“通过研究,种薯可以从亩需三百斤降到两百斤了。”
“什么?”
“此话当真?”
崇祯还没有出声,袁可立和徐光启就惊呼出声了。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宋应星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崇祯眼中也满是惊喜之色。
别看只降低了一百斤,但相对现在存量和亩产不高的情况,这就是天文数字。
一万斤种薯,按照之前的技术,只能种三百三十亩左右。
可现在可以种五百亩,如果亩产十石,两者相差一千七百石,折算是二十二万五千斤,何等的夸张。
如果说以前的技术,大明要将土豆推广开需要五年时间,
那现在只需要四年时间,节省一年的时间,能救活太多的人了。
“恭喜陛下,土豆大丰收、两项技术突破,三喜临门,实乃我大明之福!”
一名官员突然大喊了起来,惊醒了还在算账的众人。
“陛下,此乃祥瑞,天佑我大明!”
“陛下圣明,待土豆全部推广的时候,百姓们吃饱应该是可以解决了!”
“陛下,大明农业研究院才成立半年多,就有了惊人的突破,臣对研究院充满了期待!”
“是呀,可笑年前臣还在质疑,如今来看,是我等眼光短浅了,不及陛下万分之一!”
“自古百姓从未吃饱过,如今竟在我大明一朝实现,陛下之功绩必超唐宗宋祖!”
“陛下,如此祥瑞,必须要去太庙和地坛上香……”
……
一声声恭维、拍马屁,崇祯听的很是无语,但心情却是很开心的。
这一刻,他想到了福建和陕西的番薯。
对于番薯,他不怎么担心,虽然未传到其他地方,但总归是在福建种植多年了,
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验,都不是土豆能比的。
如果玉米再推广开,耕地问题解决,那大明的百姓真的是可以吃饱穿暖的。
这个时间,他定在五年内。
“陛下,农业研究院做出如此惊人的突破,当重奖!”
在他畅想的时候,王承恩低声说了一句,崇祯当即清醒了过来。
看着满脸喜悦的群臣、百姓,以及还在忙碌的农业研究院的农夫们,轻咳了一声。
“诸位农业研究院的农业助理们,今天土豆大丰收和两个技术性的突破,都是你们这半年来日夜努力的结果,
朕很欣慰,为你们感到开心,因为你们掌握了土豆种植的技术,
为大明感到开心,因为大明多了一种可以大规模推广的农作物,
朕决定,农业研究院的所有人,包括巡逻军士,全部奖励半年的工薪,等土豆丰收完成后,即刻发放!”
说完,又看向宋应星:“宋爱卿,丰收完成后,你组织院中,搞一次丰盛的大餐,犒赏辛苦付出的他们!”
“陛下放心!”
宋应星说完后,让身后几名博士、负责人去传达皇帝的众奖。
片刻后,整个试验地,想起了震天的欢呼声。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等等贺声响彻云霄。
围观的百姓们眼中慢慢的羡慕之色。
农业研究院的工人一个月月薪是二两银子,奖励半年俸禄,那就是十二两。
即便在这天子脚下,都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陛下,这土豆我们能种吗?”
崇祯正准备带宋应星到农业研究院去说点事情,围观的百姓突然叫了一声。
崇祯闻声转过头,看着诸多眼神灼灼,满是热切之意的百姓们:“这个需要宋院长来回答你们!”
见皇帝提到自己,宋应星当即上前:“种肯定是要种的,但时间不好确定,
其一,你们也看到了,现在都还是育种的阶段,
第二,种植技术,在种之前,你们还需要先学技术,达标了才行,否则就是浪费为数不多的种薯了!
估摸着后年吧,北京周边应该是可以种植的!”
他这个推算是有依据的,按照亩产十石一千五百斤算,两千亩地应该能产三百万斤,
一亩两百斤种薯,那就能种一万五千亩,明年再种一次,种薯数量在北京城周边肯定是够了的。
“但是,本院长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如果你们种,最终可能亩产在六到八石左右,
技术、看护、肥料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到时候你们可别失望!”
“宋院长放心,我们不贪心,能有亩产五石就足够了!”
“哈哈哈……对……”
“宋院长,听说这东西容易发芽、发青,就不能吃了,有毒?”
“的确如此,但那是存放方法不对,我们院中的研究了一种方法,至少是可以存放一年左右的,
至于你们种出来的,自然是要卖的,不用担心存放问题,
卖不掉研究院负责回收,放心吧!”
……
围观百姓们一个个问题抛出,宋应星也解答着。
好好的一个土豆丰收大会,搞成了问题解答大会。
解答了几个问题后,宋应星看了看等候的皇帝和文武百官,
急忙道:“诸位有什么技术和种植上的问题,可以问土豆负责人陈双全博士!”
说着将老陈拉到了身前,自己转身朝着皇帝走去。
崇祯才带着文武百官在百姓的欢呼声中离去。
一边走着,崇祯一边道:“宋爱卿,朕听闻土豆能做成粉,做成粉以后还能跟面一样,做成粉条,干燥的两者都能保存一年半载的,
这一点,你们研究院也要研究一下!”
“臣会安排人立刻试验!”
说到这里,崇祯沉思了一下,扭头看了看试验田:“朕看丰收时还是有不少破损的土豆,应该是无法存储了,
你们可以安排厨师在街上摆几个摊位,煎炒烹炸等等搞起来,就让百姓们试吃,
光让们知道丰收还不行,还得知道口感,推广的工作可以先做起来了!”
“臣明白!”
宋应星点了点头。
崇祯又交代了一些土豆的注意事项,以及农业研究院的注意事项后,队伍就到了农业研究院的门口。
“宋爱卿,朕今天很开心,农业研究院的成立是朕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你也没有让朕失望!”
“好好做,万事有朕!”
崇祯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朕期待,你成为大明当世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