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积了大德啊!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旁边其它的长辈们也很高兴,接口道,“娇娇闺女真是个有心人,人力,这个不用你们操心。娇娇闺女,你这是积德的事啊,祖宗在天有灵,也会保佑你的!”
祖宗保佑什么的,许娇娇没放在心上,主要是看着堂堂的一个祠堂,放祖宗灵位的地方,竟然是个茅草顶,心里有点膈应,就当是自己为原主做个好事吧,反正她现在有现成的窑,青瓦什么的,自己就可以烧制出来,比酒瓶简单多了……
廖青在一旁笑道,“维修祖祠,人工算我一个,我刚加入咱们家的祖谱,该我出力气。能为咱们这祖祠添砖加瓦是我的荣幸。”
旁边的族老们也纷纷开口了,
“廖青后生也是个顶顶好的后生!娇娇你是个有福气的闺女,能招来廖青这么好的夫婿,行,算你一个!”
“真的换青瓦?那是太好了哇,免得年年修啊,闺女你这是做了大好事,积了大德啊!”
“哎呀,还是娇娇闺女有气派!有能力,这屋子几十年了,就没人提出翻新,也没谁有那个余钱,还是闺女大气!”
“是啊,也是托了咱们廖青后生的福呢,这可是大喜事儿,双喜临门,换成青瓦,这屋子都能多撑好些年了,祖宗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高兴的……”
“这是我族的大事啊,除了娇娇家出钱,其他每家每户都必须出力!”
“对!必须都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得很热烈,连许老四挨打都没多少人看了。
……
不知不觉,廖青与许娇娇成亲第三天了,这一日是回门日。
许张氏为了显慎重,给许娇娇她们准备了好多回门的礼物,红糖两斤,糕点两斤,猪肉两斤,精白粉两斤,中等的布料两匹,清溪许酒两斤,喜糖两斤,花生干果等各两斤……
都是逢双数准备的,代表了两人喜结连理,和和顺顺,佳偶天成。
廖青拎都拎不下,再三推辞,用不了装这么多的东西。
许张氏不依,非让用竹条篓子,装满了一竹篓子,让他背回廖家去。
这一天,回门过礼的礼物越多,就越表示老许家重视廖青,并不是给的廖家的脸面,而是给得廖青脸面。
让廖青脸上有光,脸上好看。
乡邻们整天吃多了,没事干,就爱八卦,特别是村妇们,都好这一口。
廖青与许娇娇的婚事是哄动了四方的,多少双眼睛盯着,都伸长脖子望呢。
老许家得了这么好的一个便宜女婿,半个儿子的,不准备丰盛点,不给廖青涨点面子,许张氏自己都过不去。
当然,许娇娇是甩手掌柜型的,她并不关心这些琐事,有亲娘在,她也用不着操心这些。
给她准备啥,她就拿着呗。
倒是大嫂姚氏与四嫂罗氏看到这么多的回门礼,眼睛都瞪直了。
两人一脸的艳羡。
其中姚氏忍不住酸道,“爹,娘可真大方,这么厚实的回门礼,怕是十里八乡左邻右舍的都找不到一家了,不说乡下了,就算是城里也是顶顶有面子的礼了。又实惠又量多……”
罗氏嘴巴一张,“可不是?我记得我当时回门的时候,就带了几个窝窝头,半斤小米的……”
姚氏也摭着嘴,小声附和道,“我是秀才娘子,我当时也就一匹布,一斤糖的……”
许张氏耳朵尖,拉下脸就骂,“怎么?那时候是那时候,那时候家里饭都吃不饱,让你们有得带都不错了,还想东想西的,想挨骂吗?脑子哪里去了,以前是什么光景,现在是什么光景?现在的光景是谁挣出来的?你们想要脸面的话,也可以,有本事以后让你们自己的儿子娶媳妇的时候给更多的回门礼,脸面就回来了,没本事就闭上你们整天只会烂粮食的酸臭嘴……”
姚氏与罗氏不敢出声儿了。
她们也就是看到这些东西,随口感慨,随口一说的。
羡慕归羡慕,谁还敢有个意见不成?
许张氏说得话不好听,可也有道理,这个家的家当大部分都是许娇娇两口子挣的,给她们使这点银子,一点不过分,她们那时候情况也确实不同。
也不是拿她们的私房银子给买的东西,她们也一把年纪了,也不用争这个脸面了。
用不了几年,都是要当婆婆的人了,真要脸面,到时候给自己儿子媳妇多准备点回门礼,让旁人也羡慕羡慕,也就涨回脸了。
廖青没成亲之前,就经常看到老许家人互怼,说实话已经习惯了。
现在成了一家人,更加的淡定了。
不归他说话的时候,他不开口就是了。
许张氏骂完两个儿媳妇,把回门礼给廖青装好,又交待了许娇娇一番,“你现在是新妇,过去廖家,好好的向长辈行礼问安,廖青跟你成亲,廖青的娘家人也是你的家人……”
一番交待,许娇娇自然是含笑应了。
人敬一尺,她能敬人一丈。
如果人不敬她,那么,她也没有什么好脾气可以搓揉了。
两家离得并不远,就隔一条河,过一座小桥就能到,走得快的话要不了十分钟。
所以也不用赶大早的,如平常一样的吃过了早饭,两人慢悠悠的就往廖家去。
廖青背着竹篓子,牵着许娇娇的手,回廖家去了。
……
再说廖母从早上起床起,就望穿秋水的,让大宝小宝两人去河道边上望情况。
她在家里边做早饭边等。
也不见人影来。
等吃过了早饭之后,大宝小宝又去河道沟子边上去望了。
今天廖青回门,两宝都没有去上学堂,特意留在家里玩的。
左邻右舍的乡邻们吃过早饭,闲着也是闲着,也都纷纷的各种理由来廖家窜门子来了。
都想来看看热闹。
看看新郎倌,新娘子。
“廖大妹子,你儿子儿媳妇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廖母坐在大门口的树下洗衣服,笑道,“不捉急,捉什么急啊,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回来了。”(未完待续)
旁边其它的长辈们也很高兴,接口道,“娇娇闺女真是个有心人,人力,这个不用你们操心。娇娇闺女,你这是积德的事啊,祖宗在天有灵,也会保佑你的!”
祖宗保佑什么的,许娇娇没放在心上,主要是看着堂堂的一个祠堂,放祖宗灵位的地方,竟然是个茅草顶,心里有点膈应,就当是自己为原主做个好事吧,反正她现在有现成的窑,青瓦什么的,自己就可以烧制出来,比酒瓶简单多了……
廖青在一旁笑道,“维修祖祠,人工算我一个,我刚加入咱们家的祖谱,该我出力气。能为咱们这祖祠添砖加瓦是我的荣幸。”
旁边的族老们也纷纷开口了,
“廖青后生也是个顶顶好的后生!娇娇你是个有福气的闺女,能招来廖青这么好的夫婿,行,算你一个!”
“真的换青瓦?那是太好了哇,免得年年修啊,闺女你这是做了大好事,积了大德啊!”
“哎呀,还是娇娇闺女有气派!有能力,这屋子几十年了,就没人提出翻新,也没谁有那个余钱,还是闺女大气!”
“是啊,也是托了咱们廖青后生的福呢,这可是大喜事儿,双喜临门,换成青瓦,这屋子都能多撑好些年了,祖宗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高兴的……”
“这是我族的大事啊,除了娇娇家出钱,其他每家每户都必须出力!”
“对!必须都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得很热烈,连许老四挨打都没多少人看了。
……
不知不觉,廖青与许娇娇成亲第三天了,这一日是回门日。
许张氏为了显慎重,给许娇娇她们准备了好多回门的礼物,红糖两斤,糕点两斤,猪肉两斤,精白粉两斤,中等的布料两匹,清溪许酒两斤,喜糖两斤,花生干果等各两斤……
都是逢双数准备的,代表了两人喜结连理,和和顺顺,佳偶天成。
廖青拎都拎不下,再三推辞,用不了装这么多的东西。
许张氏不依,非让用竹条篓子,装满了一竹篓子,让他背回廖家去。
这一天,回门过礼的礼物越多,就越表示老许家重视廖青,并不是给的廖家的脸面,而是给得廖青脸面。
让廖青脸上有光,脸上好看。
乡邻们整天吃多了,没事干,就爱八卦,特别是村妇们,都好这一口。
廖青与许娇娇的婚事是哄动了四方的,多少双眼睛盯着,都伸长脖子望呢。
老许家得了这么好的一个便宜女婿,半个儿子的,不准备丰盛点,不给廖青涨点面子,许张氏自己都过不去。
当然,许娇娇是甩手掌柜型的,她并不关心这些琐事,有亲娘在,她也用不着操心这些。
给她准备啥,她就拿着呗。
倒是大嫂姚氏与四嫂罗氏看到这么多的回门礼,眼睛都瞪直了。
两人一脸的艳羡。
其中姚氏忍不住酸道,“爹,娘可真大方,这么厚实的回门礼,怕是十里八乡左邻右舍的都找不到一家了,不说乡下了,就算是城里也是顶顶有面子的礼了。又实惠又量多……”
罗氏嘴巴一张,“可不是?我记得我当时回门的时候,就带了几个窝窝头,半斤小米的……”
姚氏也摭着嘴,小声附和道,“我是秀才娘子,我当时也就一匹布,一斤糖的……”
许张氏耳朵尖,拉下脸就骂,“怎么?那时候是那时候,那时候家里饭都吃不饱,让你们有得带都不错了,还想东想西的,想挨骂吗?脑子哪里去了,以前是什么光景,现在是什么光景?现在的光景是谁挣出来的?你们想要脸面的话,也可以,有本事以后让你们自己的儿子娶媳妇的时候给更多的回门礼,脸面就回来了,没本事就闭上你们整天只会烂粮食的酸臭嘴……”
姚氏与罗氏不敢出声儿了。
她们也就是看到这些东西,随口感慨,随口一说的。
羡慕归羡慕,谁还敢有个意见不成?
许张氏说得话不好听,可也有道理,这个家的家当大部分都是许娇娇两口子挣的,给她们使这点银子,一点不过分,她们那时候情况也确实不同。
也不是拿她们的私房银子给买的东西,她们也一把年纪了,也不用争这个脸面了。
用不了几年,都是要当婆婆的人了,真要脸面,到时候给自己儿子媳妇多准备点回门礼,让旁人也羡慕羡慕,也就涨回脸了。
廖青没成亲之前,就经常看到老许家人互怼,说实话已经习惯了。
现在成了一家人,更加的淡定了。
不归他说话的时候,他不开口就是了。
许张氏骂完两个儿媳妇,把回门礼给廖青装好,又交待了许娇娇一番,“你现在是新妇,过去廖家,好好的向长辈行礼问安,廖青跟你成亲,廖青的娘家人也是你的家人……”
一番交待,许娇娇自然是含笑应了。
人敬一尺,她能敬人一丈。
如果人不敬她,那么,她也没有什么好脾气可以搓揉了。
两家离得并不远,就隔一条河,过一座小桥就能到,走得快的话要不了十分钟。
所以也不用赶大早的,如平常一样的吃过了早饭,两人慢悠悠的就往廖家去。
廖青背着竹篓子,牵着许娇娇的手,回廖家去了。
……
再说廖母从早上起床起,就望穿秋水的,让大宝小宝两人去河道边上望情况。
她在家里边做早饭边等。
也不见人影来。
等吃过了早饭之后,大宝小宝又去河道沟子边上去望了。
今天廖青回门,两宝都没有去上学堂,特意留在家里玩的。
左邻右舍的乡邻们吃过早饭,闲着也是闲着,也都纷纷的各种理由来廖家窜门子来了。
都想来看看热闹。
看看新郎倌,新娘子。
“廖大妹子,你儿子儿媳妇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廖母坐在大门口的树下洗衣服,笑道,“不捉急,捉什么急啊,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回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