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顺1730 > 第二一一章 凡尔赛和约(十七)

第二一一章 凡尔赛和约(十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欗在这种时候,明确宣布自己也是老保守派,既是因为他认定了大顺内部最有能力的一批人,短时间内不会琢磨搞事情,除非是新皇帝真的玩砸了。

    尤其是枪杆子,因为现在大顺军中的枪杆子们,都是这一次凡尔赛和约签订前后的狂暴跃升期的受益者,这二十年来,有能力的枪杆子,都爬上来了、上车了。

    这群人正值壮年,四五十岁,距离他们都老去凋零,还得个十年。

    枪杆子外,便是钱袋子。

    因着凡尔赛和约马上要签,大顺的钱袋子稳住了。

    并且,大顺那过于奇葩的生产力水平、奇葩的相对于物价革命的欧洲的汇率、以及奇葩的人地矛盾下的廉价劳动力、还有那奇葩的茶叶瓷器丝绸的“技术垄断”。

    都使得大顺在这个阶段的扩张,是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性质的。

    这和纯粹封建王朝时代的扩张可不同,而是明显带有经济色彩的、在摧毁欧洲和印度的手工业、在改变欧洲美洲的经济格局。

    历史上,1800年之前,传统王朝说一句“天朝无所不有”,一点毛病没有。这和妄自尊大一点沾不上边,1800英国在印度还没做到倾销呢。

    有毛病的,是“天朝无所不有”,但是他妈的怎么干爆茶税法、棉布禁止令、法国细木匠协会、英国兰开夏纺织协会、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专营权、欧洲的重商主义关税保护,把这些“无所不有”卖出去,拿到贸易的主动权。

    “我的东西好,物美价廉,那么别人一定会主动来买我的东西吧?”

    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因为现实证明,人家会自己设置限制、关税、补贴、立法、行政干涉等,根本限制贸易量。

    实际上,我的东西物美价廉,然后我用军舰逼着你自由贸易,这才是现实。

    因为我能逼着你自由贸易,等着我的商品不再物美价廉的时候,我的军舰也足以保护我“本国产业优先”。

    哪怕走到这一步,刘玉也压根没指望靠第一版的国富论的绝对优势,来在欧洲念经,而只能拿20的相对优势来念经。

    这些年大顺连续借用了欧洲的三次战争。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和俄瑞战争,解决了北方边境问题。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重下南洋。

    最终到了这场战争,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贸易主动权。

    通过纵横术,切入了欧洲,利用欧洲的矛盾,完成了制衡,维系了一个绝对裂开的、但又均衡到大顺只要30艘战列舰帮谁谁赢的欧洲。

    因为大顺现在做的,就是老马说的“以自由贸易之名,而行垄断贸易之实”。

    垄断贸易、披着自由贸易外套的重商主义,需要的是国家强力。

    这个阶段,大顺的钱袋子,是要和国家绑定的。

    即将要签的凡尔赛和约助力钱袋子的好处,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权,这群人,暂时吃饱了、并且还把日后至少十年的饭搓出来了,此时也绝无心思。

    当然,如果打输了,那又另说了。

    真打输了,大顺的海军就得解散大部,因为打输了的钱袋子撑不起这个规模的海军和陆战队规模、以及已经有些庞大的实学体系了。

    真要是打输了,李欗说不定就带着要被强退的海军,入京找说法了。

    关键是大顺的战略太恶心,使得连“主将故意战败”的机会都没给,而是用变形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并没有选择海峡决战。

    英伦是“城市”,大顺压根不去。

    西非北美加勒比,是“农村”,大顺撒着欢的折腾。

    任何搞航海条例模式的经济体,翦其羽翼,其势自乱。大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海峡,打出一场史诗之战。

    现在仗打完了,李欗其实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说不定明儿就把眼罩的样式改了,改戴茶色眼镜了。

    他既说的明白,直言“变法”,并无三十年内成功之可能。

    那之前还认为刘玉可能支持“变法均田而集举国之力移民”的那几个人,也纷纷改口,便道:“殿下所言,大有道理。目光如炬,所虑深远,我等不及。”

    “如殿下所言,兴国公既选择制衡北美欧罗巴诸事,那么想来他也觉得,变法之事,难之又难。”

    “细细想来,却也大有道理。”

    “凡尔赛谈判将成,本朝所得巨利,国库充盈,可兴大事。”

    “自京抵汉口之铁路,一事若成,则中原稳固。若有反叛,朝发夕至若有饥馑,亦可调津口之粮。”

    “黄河水道,二事若成,则黄淮安稳。悬于头顶之剑,已无大碍。”

    “此二事若成,日后国库充盈如故,则以国库之银,无需动土地均田士绅之利,亦可移民百万千万,解天下人地之困。”

    “陕人走西域、晋人走西口、京畿鲁人闯关东、闽粤下南洋,剩余几省,则可靠国库完成这两大工程后所存盈余,移民扶桑、南大洋。”

    “是以,这北美均衡,是为将来移民有地而贸易条约,则是为了将来移民有钱。”

    “若有钱、有地,似也未必非要行均田政”

    这么一转口风,李欗心想这么说也不是不行。真要这么讲,那贯穿中原的铁路,就是第一要务了。

    届时,若行移民政,必要有乱子,铁路修起来,乱子才压得住。

    且日后移民转运,若有铁路,也方便许多。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中,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

    “殿下,这扶桑移民事,兴国公是有一套正规殖民术的,我亦看过。即地归国有、移民买地、卖地之金再多移民。”

    “于垦殖殖民地的劳力,源源不绝,始终有新人来。而旧人得金银去买地垦殖,卖地之金银再拉更多的人前往,从而人不断绝。”

    “那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用之呢?”

    李欗奇道:“何谓反其道而用之?”

    那人道:“兴国公的意思,是去那边干活,然后得金银买地。那么,可不可以在这边干活,存了金银,去那边买地呢?”

    “如今条约既要签了,天朝彻底拿下了贸易权。以天朝此时的纺、织、染等等工艺,又兼有印度之棉、南洋之米。”

    “我看,二十年内,地球诸国,无可争竞。”

    “那么,可不可以提升一下薪资,使之劳作五年,便可凑够船票,还能在扶桑买荒地百亩呢?”

    “他们既走,自然不会缺人来干活。”

    “而扶桑地,除了金银,我也实在想不出,短时间内还有什么工场,能够赚钱,并且给他们开出来足以买地的薪资。”

    李欗闻言笑道:“若这么办,那还不如直接征出口税呢。征出口税直接做移民基金,不是一样?无非便是征了出口税,去了那边,直接授田。到头来,不还是又绕回了朝廷出钱授田的老路?”

    “若朝廷授田授田多少?若三百亩,朝廷又出钱,出牛马、出种子、出船票。”

    “到了那边,又无甚劳役。便是要纳粮,难道还能运回京城?”

    “如此好事,轮得到真需移民的佃农?”

    “不说别人,便说京城子弟,那些庶子没有差事的,哪个不想借这机会,让子弟去到那边,得个三百亩田做子孙基业?”

    “到头来,你看着吧,必是真需移民否则便要饥馑的,反去不成。而家里实则有些产业的,定要抢先去。”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看,英夷的手段便可借鉴,要么是被害的异端、要么是做契约奴不得不去的圈地无业者。”

    “只要绕开英夷的问题:不得私人圈地即可。”

    “至于说此时去扶桑挖金子但凡家有二顷田,都无需洛阳城边,谁去?”

    “是以,此事难就难在这。”

    “前期来看,倒是好说,只要家在黄河水道上的,皆移。除非自己不去,这个不好作假。”

    “日后来说,总不能一移便将一县都移走,一个不留。”

    “只要留,便要甄别。”

    “若朝廷真有分得清谁家是富户、谁家是佃农、谁家有产业、谁家无产业的手段也不至于如今亩税才收这么几个钱吧?”

    “这都分不清,你猜若朝廷出钱出牛马出种子,名额又有限,去了就有田,本地乡绅子弟庶子是不是要先充斥名单之上?”

    “是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