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杀了狗官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他任职太原府下辖的一个知县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见识并结识到了当时就已经是镇守太监的曹吉祥。
于是他就趁势抱住了曹吉祥的大腿,在太原混的风生水起,没过几年,就从一个知县升任到了太原府的通判。
然后历任同知、又调去与太原府相临的辽州当了三年知州,并在万历皇帝生命的最后两年,将他给推到了太原知府的位子上。
曹吉祥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虽然朝政之事和官场的人事调度任命他无权过问,文官们也并不买他的账。
但他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他可以随时随地的将奏本呈送到万历皇帝的眼前。
对于这种地方的小官来说,就是他们鲤鱼跃龙门的捷径之道。
这也是他为什么甘愿拜曹吉祥为义父的原因,他实在太渴望能够当更大的官,去获取更大的权力了。
而曹吉祥呢,他比这太原知府本人还要激动高兴。
对于他这个没有接受过一点文化教育的太监,居然会有读书人拜在他脚下叫他义父,这让感到十分的有面子,他那些同僚羡慕的可不在少数。
其实不要说一个考中了进士,入了仕途为官的高级人才了,就算是一个举人,也算是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了。
要知道,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下,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骄傲和自豪感。
在历史上,就算是魏忠贤这种只手遮天、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京师的那些官员虽争相归附,但也不至于当众认贼作父。
让朱由校感觉到更骚的是,这人居然还被曾世近这个山西巡抚引为心腹,而曾世近和曹吉祥之间的关系可极为不友善。
他们两个对此毫不知情,一直以来都被蒙在了鼓里。
如果不是朱由校今日挖根刨底般的审问,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朱由校都忍不住佩服了起来,这人左右逢源的本事还真的突出,演戏的功夫也极为了得啊。
他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升到正四品的知府,恐怕不止是曹吉祥的原因。
“你倒是给朕开了眼了,可惜了你这头脑啊,没有放在正途中为百姓造福,为朝廷分忧。”
深知自己死期已至的太原知府并没有回应皇帝,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留个全尸。
罪行最大、害民害国最深的人就是他们三个,朱由校手里掌握的罪证已经足以灭了他们三族。
等到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的时候,百姓的支持和反应不会比京师的少。
而官职品级最大的左右布政使,与他们几个相比,完全就是个清官了,除了贪污点钱粮以外,并无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
曹吉祥和曾世近这两个人干的事,他们大多没有参与其中,甚至很多事都不知情。
朱由校并没有感到意外,蛋糕就这么大,就算他们一个是镇守太监,一个是巡抚,他们的手也不可能真的能够盖住整个山西。
明朝的官场制度,朱由校有时真的很无语,可以说既完善又混乱,而且时不时的就给你变一下。
太祖立国之初,设立的是三司制度,分别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一个省的军政大事,全部由此三司联合处置断绝,而且职责分明,哪个司该干什么,哪个司该管什么,全部都已经分仔细了。
其中都指挥使节制全省境内的卫所和军备,按察使则掌管刑法和牢狱。
布政使则总领一省的民政大计,权力极大,官职也是从二品,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不像现在,有了总督还要巡抚,军事政事更是一体包揽,刑狱之事也照样插一手,完全冲突。
由此可见,那些说太祖只会杀人不懂治国的就要闭嘴了,太祖出身低苦,眼光确实是有限,但不代表他就只是个屠夫而已。
华夏大地经过数百年摧残,先是辽金宋混战百年,后有蒙古南下灭宋,蒙元时期赋税不知多重,到处起义战乱,又持续了百年时间。
而太祖从起兵到立国不过十几年时间而已,在位也不过三十年,却将战火频起的华夏大地从生死线中拉了回来。
不说有多么强盛富有,但老百姓至少有地可耕、有粮可吃,有盼头在那里,心里安定。
在生产力超低的古代,能做到让八九成以上的百姓能够不用挨饿,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就凭这一点,就强过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
在后世评价极高、被称为大帝的朱棣,他在位期间,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比起洪武大帝来,差老鼻子远了。
朱高炽为什么频频反对他老爹出兵劳师远征,朱瞻基为什么要改变国策,放弃关外武备之事,注重与民休息。
就是因为朱棣打仗打的太多,又没有取得什么关键性的决定胜利,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民生又开始摇摇欲坠了。
说的不好听点,朱棣五次北征,获取的战果并不是很大。
还不如太祖皇帝在位期间九伐草原当中的任何一战的收获大。
官场制度的改变也是从他开始,本就已经接近完善的官衙机构,他不去好好改良弊端,非要给你加点东西进去,就比如创立东厂监控锦衣卫一般。
有些事,一旦有了改变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过了没多久,明朝就开始有了巡抚、总督等临时官职出现。
而到了明末时期,巡抚已经完全成为了常设官职,每一个省都要有一个巡抚,出了一点事,就一定要设立个总督去统辖。
可这些挂了巡抚和总督名头的人,他们的官位品级根本无法与布政使和按察使相比,只是外地官员不敢得罪京官,故而频频退步。
明着不敢不代表暗地里不会有小动作,朝廷这种上下不分的安排,怎么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所以他们一般会以不作为的方式,来无声的反对朝廷这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巡抚是朝廷和皇帝派遣到当地来的钦差大臣,不止权力极大,在朝堂上还具备着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当地官员都不敢得罪。
随着时间的发展,巡抚在当地的权柄越来越大,布政使居然沦为了巡抚的下属,而且手里的权力也被尽数抢走。
堂堂从二品的一省之长,却要听从一个正三品的巡抚的号令,简直是在瞎搞。
可想而知大明朝的官场是多么黑暗,争权夺利又有多么严重,他们不止是挑战皇权,从皇帝手中抢夺权力,他们连自己人的都抢。
……
……
除了这几个比较重量级的官员以外,太原府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也被一一宣诏而来。
基本上是每供出一个人名,侍卫就会立即出发去将此人带回,这些官员有的还在和自己的小妾风流快活呢,就被侍卫们从床上拉了下来,差点没吓得他们和宋高宗一样。
这些官员平日里高高在上,都是坐在靠椅上品着茶来和别人说话,这被突然闯入家门,什么时候被这样对待过。
一些脾气火爆的当场就指着鼻子质问骂道:
“你们是什么人,可知这是哪里?真是反了天了!”
可回答他们的只有军士们的拳脚亲切的招呼到他们身上,揍的他们是伊拉哇的乱叫。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今晚将是他们被判罪处刑的日子,而亲自操纵审问的还是他们从未谋面过的皇帝。
朱由校这场突如其来的行动,连他自己都没有意料到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今日之事,必然影响到整个山西的官场,这么多的官员一次性处置了,也刚好警示一下其他官员。
朱由校亲自拟写了一份文本,他丝毫没有提及此事,只是将一些人名写在了上面,名字的后面还附带了官职。
这是他草拟的任命书,这些现有的官员他肯定是要全部清理干净的,但如果交接的不好或是有误差,很可能导致偌大的太原城瘫痪掉。
除了左右布政使以外,朱由校只留下了几个稍微好一点,能办一些事的官员。
三个同知、两个通判、还有经历、知事、照磨各一人,这是朱由校经过权衡利弊精心挑选出来留下的。
官衙的日常工作是不能停的,停了一定会出事,朱由校也只能指望这些人,能够在这关键时刻挑起大梁了。
而以曹吉祥和曾世近为首的一众罪恶滔天的官员太监,将被处以最严厉的刑罚。
……
……
次日正午,太原城内满街都是百姓,他们站在道路的两旁,显得异常的兴奋。
朱由校已经于清晨正式下旨,立刻将曹吉祥、曾世近等大小官员以及太监,共计三十余人,全部在菜市口受刑。
曹吉祥和曾世近这两个主犯首恶被判处凌迟,而且皇帝亲口说了,在凌迟之前,要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把他们两个先给斩手指和割舌。
而其他人也均被判腰斩,在腰斩之前要用利刃刺面,按照皇帝的原话来说就是,这些败类有何脸面去见太祖皇帝和孔夫子。
然而在正式行刑之前,他们还要被押着游街示众,虽然很匆忙,但因为有官衙的告示和大力宣传,住在城中的百姓大多已经得知。
这就是为什么城中百姓在街道上拥挤不堪的原因,他们都要亲眼看看,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剥削他们的贪官阉宦这不得好死的下场。
虽然烈日当头,但在今日,高温的天气显然无法阻挡老百姓出来看这个热闹。
“快看啊,来了,这个禽兽不如的曾世近来了!”
一些早已占据着极佳位置的老百姓迅速丢出自己手中的石块和木头,他们早已等候多时,就是要借此机会好好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当石块和木头等物砸到关在囚笼当中的罪犯时,痛的他们是嗷嗷直叫。
听到这些贪官的惨叫声,老百姓们显得异常兴奋,一些本是来看热闹的都参与其中,纷纷捡起身边的东西对准囚笼扔了过去。
“唉唉唉,他娘的眼瞎了,这是老子的扁担,你个小兔崽子,自己的扁担舍不得扔就扔我的是吧!”
“兄长快看,这就是那个横征暴敛的同知,想不到他也有今天,看他以后怎么来咱家胡乱收税!
一名被唤为兄长的年轻人闻言望去,果然是前段时间带着衙吏来他家搬东西的狗官,他顿时就火冒三丈。
转身就从一个石块批发商的筐里拿起一个极为显眼大石头,猛的就扔了出去。
因为石头太大的原因,只砸到了囚笼之上,里面的人毫发无伤,但也吓的不轻。
要不是街道两旁有军队和衙吏在维持秩序,还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
但对于一些文官来说,肉体上的疼痛远远比不上心中的痛苦。
如果只是被杀头处斩的话,他们或许也就认命了,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可这种被当众游街羞辱,这是大明朝几百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啊,他们是第一个享受此等待遇的人,简直是给祖宗、圣人蒙羞啊。
最让他们恐惧的是他们死后的名声,这史书上记载的必然让他们遗臭万年,民间的这些泥腿子还指不定怎么取笑他们呢。
还有一些面子至上的官员,看着平日里连狗都不如的那些泥腿子现在骑在他们的头上拉屎,这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这些猪狗不如的贱民,是他们从未正眼看过的啊。
他们都有一种想把头缩进裤裆中的想法和冲动。
等将他们押上刑场,老百姓千呼万唤着一个声音,杀了这些贪官。
“杀!”
“杀!”
“杀!”
被朱由校任命为监斩官的按察使此刻满头大汗,他自打娘胎生出来,从未见过这种场面,更何况让他来负责行刑。
这些昨日还和自己有说有笑的人,马上就要因为他的一道令箭而人头落地,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他,此刻除了紧张就是恐惧。
朱由校早有预料,所以派了许显纯这个心狠手辣的主担任监斩副官,就是怕他镇不住场子。
虽然这个按察使被他留了下来,但并不是那种心怀天下百姓的能臣干吏。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按察使要庆幸,他犯的那些事,还没有到皇帝非要杀他不可的程度,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同行衬托。
就在他任职太原府下辖的一个知县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见识并结识到了当时就已经是镇守太监的曹吉祥。
于是他就趁势抱住了曹吉祥的大腿,在太原混的风生水起,没过几年,就从一个知县升任到了太原府的通判。
然后历任同知、又调去与太原府相临的辽州当了三年知州,并在万历皇帝生命的最后两年,将他给推到了太原知府的位子上。
曹吉祥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虽然朝政之事和官场的人事调度任命他无权过问,文官们也并不买他的账。
但他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他可以随时随地的将奏本呈送到万历皇帝的眼前。
对于这种地方的小官来说,就是他们鲤鱼跃龙门的捷径之道。
这也是他为什么甘愿拜曹吉祥为义父的原因,他实在太渴望能够当更大的官,去获取更大的权力了。
而曹吉祥呢,他比这太原知府本人还要激动高兴。
对于他这个没有接受过一点文化教育的太监,居然会有读书人拜在他脚下叫他义父,这让感到十分的有面子,他那些同僚羡慕的可不在少数。
其实不要说一个考中了进士,入了仕途为官的高级人才了,就算是一个举人,也算是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了。
要知道,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下,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骄傲和自豪感。
在历史上,就算是魏忠贤这种只手遮天、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京师的那些官员虽争相归附,但也不至于当众认贼作父。
让朱由校感觉到更骚的是,这人居然还被曾世近这个山西巡抚引为心腹,而曾世近和曹吉祥之间的关系可极为不友善。
他们两个对此毫不知情,一直以来都被蒙在了鼓里。
如果不是朱由校今日挖根刨底般的审问,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朱由校都忍不住佩服了起来,这人左右逢源的本事还真的突出,演戏的功夫也极为了得啊。
他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升到正四品的知府,恐怕不止是曹吉祥的原因。
“你倒是给朕开了眼了,可惜了你这头脑啊,没有放在正途中为百姓造福,为朝廷分忧。”
深知自己死期已至的太原知府并没有回应皇帝,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留个全尸。
罪行最大、害民害国最深的人就是他们三个,朱由校手里掌握的罪证已经足以灭了他们三族。
等到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的时候,百姓的支持和反应不会比京师的少。
而官职品级最大的左右布政使,与他们几个相比,完全就是个清官了,除了贪污点钱粮以外,并无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
曹吉祥和曾世近这两个人干的事,他们大多没有参与其中,甚至很多事都不知情。
朱由校并没有感到意外,蛋糕就这么大,就算他们一个是镇守太监,一个是巡抚,他们的手也不可能真的能够盖住整个山西。
明朝的官场制度,朱由校有时真的很无语,可以说既完善又混乱,而且时不时的就给你变一下。
太祖立国之初,设立的是三司制度,分别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一个省的军政大事,全部由此三司联合处置断绝,而且职责分明,哪个司该干什么,哪个司该管什么,全部都已经分仔细了。
其中都指挥使节制全省境内的卫所和军备,按察使则掌管刑法和牢狱。
布政使则总领一省的民政大计,权力极大,官职也是从二品,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不像现在,有了总督还要巡抚,军事政事更是一体包揽,刑狱之事也照样插一手,完全冲突。
由此可见,那些说太祖只会杀人不懂治国的就要闭嘴了,太祖出身低苦,眼光确实是有限,但不代表他就只是个屠夫而已。
华夏大地经过数百年摧残,先是辽金宋混战百年,后有蒙古南下灭宋,蒙元时期赋税不知多重,到处起义战乱,又持续了百年时间。
而太祖从起兵到立国不过十几年时间而已,在位也不过三十年,却将战火频起的华夏大地从生死线中拉了回来。
不说有多么强盛富有,但老百姓至少有地可耕、有粮可吃,有盼头在那里,心里安定。
在生产力超低的古代,能做到让八九成以上的百姓能够不用挨饿,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就凭这一点,就强过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
在后世评价极高、被称为大帝的朱棣,他在位期间,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比起洪武大帝来,差老鼻子远了。
朱高炽为什么频频反对他老爹出兵劳师远征,朱瞻基为什么要改变国策,放弃关外武备之事,注重与民休息。
就是因为朱棣打仗打的太多,又没有取得什么关键性的决定胜利,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民生又开始摇摇欲坠了。
说的不好听点,朱棣五次北征,获取的战果并不是很大。
还不如太祖皇帝在位期间九伐草原当中的任何一战的收获大。
官场制度的改变也是从他开始,本就已经接近完善的官衙机构,他不去好好改良弊端,非要给你加点东西进去,就比如创立东厂监控锦衣卫一般。
有些事,一旦有了改变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过了没多久,明朝就开始有了巡抚、总督等临时官职出现。
而到了明末时期,巡抚已经完全成为了常设官职,每一个省都要有一个巡抚,出了一点事,就一定要设立个总督去统辖。
可这些挂了巡抚和总督名头的人,他们的官位品级根本无法与布政使和按察使相比,只是外地官员不敢得罪京官,故而频频退步。
明着不敢不代表暗地里不会有小动作,朝廷这种上下不分的安排,怎么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所以他们一般会以不作为的方式,来无声的反对朝廷这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巡抚是朝廷和皇帝派遣到当地来的钦差大臣,不止权力极大,在朝堂上还具备着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当地官员都不敢得罪。
随着时间的发展,巡抚在当地的权柄越来越大,布政使居然沦为了巡抚的下属,而且手里的权力也被尽数抢走。
堂堂从二品的一省之长,却要听从一个正三品的巡抚的号令,简直是在瞎搞。
可想而知大明朝的官场是多么黑暗,争权夺利又有多么严重,他们不止是挑战皇权,从皇帝手中抢夺权力,他们连自己人的都抢。
……
……
除了这几个比较重量级的官员以外,太原府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也被一一宣诏而来。
基本上是每供出一个人名,侍卫就会立即出发去将此人带回,这些官员有的还在和自己的小妾风流快活呢,就被侍卫们从床上拉了下来,差点没吓得他们和宋高宗一样。
这些官员平日里高高在上,都是坐在靠椅上品着茶来和别人说话,这被突然闯入家门,什么时候被这样对待过。
一些脾气火爆的当场就指着鼻子质问骂道:
“你们是什么人,可知这是哪里?真是反了天了!”
可回答他们的只有军士们的拳脚亲切的招呼到他们身上,揍的他们是伊拉哇的乱叫。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今晚将是他们被判罪处刑的日子,而亲自操纵审问的还是他们从未谋面过的皇帝。
朱由校这场突如其来的行动,连他自己都没有意料到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今日之事,必然影响到整个山西的官场,这么多的官员一次性处置了,也刚好警示一下其他官员。
朱由校亲自拟写了一份文本,他丝毫没有提及此事,只是将一些人名写在了上面,名字的后面还附带了官职。
这是他草拟的任命书,这些现有的官员他肯定是要全部清理干净的,但如果交接的不好或是有误差,很可能导致偌大的太原城瘫痪掉。
除了左右布政使以外,朱由校只留下了几个稍微好一点,能办一些事的官员。
三个同知、两个通判、还有经历、知事、照磨各一人,这是朱由校经过权衡利弊精心挑选出来留下的。
官衙的日常工作是不能停的,停了一定会出事,朱由校也只能指望这些人,能够在这关键时刻挑起大梁了。
而以曹吉祥和曾世近为首的一众罪恶滔天的官员太监,将被处以最严厉的刑罚。
……
……
次日正午,太原城内满街都是百姓,他们站在道路的两旁,显得异常的兴奋。
朱由校已经于清晨正式下旨,立刻将曹吉祥、曾世近等大小官员以及太监,共计三十余人,全部在菜市口受刑。
曹吉祥和曾世近这两个主犯首恶被判处凌迟,而且皇帝亲口说了,在凌迟之前,要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把他们两个先给斩手指和割舌。
而其他人也均被判腰斩,在腰斩之前要用利刃刺面,按照皇帝的原话来说就是,这些败类有何脸面去见太祖皇帝和孔夫子。
然而在正式行刑之前,他们还要被押着游街示众,虽然很匆忙,但因为有官衙的告示和大力宣传,住在城中的百姓大多已经得知。
这就是为什么城中百姓在街道上拥挤不堪的原因,他们都要亲眼看看,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剥削他们的贪官阉宦这不得好死的下场。
虽然烈日当头,但在今日,高温的天气显然无法阻挡老百姓出来看这个热闹。
“快看啊,来了,这个禽兽不如的曾世近来了!”
一些早已占据着极佳位置的老百姓迅速丢出自己手中的石块和木头,他们早已等候多时,就是要借此机会好好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当石块和木头等物砸到关在囚笼当中的罪犯时,痛的他们是嗷嗷直叫。
听到这些贪官的惨叫声,老百姓们显得异常兴奋,一些本是来看热闹的都参与其中,纷纷捡起身边的东西对准囚笼扔了过去。
“唉唉唉,他娘的眼瞎了,这是老子的扁担,你个小兔崽子,自己的扁担舍不得扔就扔我的是吧!”
“兄长快看,这就是那个横征暴敛的同知,想不到他也有今天,看他以后怎么来咱家胡乱收税!
一名被唤为兄长的年轻人闻言望去,果然是前段时间带着衙吏来他家搬东西的狗官,他顿时就火冒三丈。
转身就从一个石块批发商的筐里拿起一个极为显眼大石头,猛的就扔了出去。
因为石头太大的原因,只砸到了囚笼之上,里面的人毫发无伤,但也吓的不轻。
要不是街道两旁有军队和衙吏在维持秩序,还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
但对于一些文官来说,肉体上的疼痛远远比不上心中的痛苦。
如果只是被杀头处斩的话,他们或许也就认命了,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可这种被当众游街羞辱,这是大明朝几百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啊,他们是第一个享受此等待遇的人,简直是给祖宗、圣人蒙羞啊。
最让他们恐惧的是他们死后的名声,这史书上记载的必然让他们遗臭万年,民间的这些泥腿子还指不定怎么取笑他们呢。
还有一些面子至上的官员,看着平日里连狗都不如的那些泥腿子现在骑在他们的头上拉屎,这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这些猪狗不如的贱民,是他们从未正眼看过的啊。
他们都有一种想把头缩进裤裆中的想法和冲动。
等将他们押上刑场,老百姓千呼万唤着一个声音,杀了这些贪官。
“杀!”
“杀!”
“杀!”
被朱由校任命为监斩官的按察使此刻满头大汗,他自打娘胎生出来,从未见过这种场面,更何况让他来负责行刑。
这些昨日还和自己有说有笑的人,马上就要因为他的一道令箭而人头落地,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他,此刻除了紧张就是恐惧。
朱由校早有预料,所以派了许显纯这个心狠手辣的主担任监斩副官,就是怕他镇不住场子。
虽然这个按察使被他留了下来,但并不是那种心怀天下百姓的能臣干吏。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按察使要庆幸,他犯的那些事,还没有到皇帝非要杀他不可的程度,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同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