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国的黎明 > 章142 片辞贵白璧-1

章142 片辞贵白璧-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来如此,骆兄,在下佩服。(//”

    魏建仁也是心思敏捷之人,顿时明白其中关窍。

    但凡有专才之人,在他最擅长的方面被人家折服,敬意便生。魏建仁也是如此。他自从入仕以来,一直在市舶司磨练,平常虽然世故圆通,但内心颇以贸易经济之道自傲。赵行德打算和大食国贸易铜器,借此打破钱荒的办法,他早几天就知道。“骆欢今天听说,但他洞彻关键之处,远胜于我”“。难怪陈公举陈大人要看重栽培于他。只怕将来这广南之地,当以此子为首,入主中枢也说不定。”魏建仁看待骆欢的目光,与刚才相比,又多了三分慎重。而左念远亦是目光微闪,旋即面色如常。

    他们三人说话的声音极小,不虞旁人听见。

    整个这一层楼的窃窃私语中,质疑之声也越来越多。

    “钱荒之事由来已久,要一朝一夕解决,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刘公亮微有些遗憾地摇摇头,他这也是为赵行德开脱了。一方面,刘公亮治学端方,德能附众,但对海上贸易则了解不多。另一方面,刘公亮知道朝廷几次下旨向海外买铜之事,聂司伟这一提醒,他回想起来,向大食买铜未必真能解决钱荒。

    “聂行首所虑甚是。”黄元龙故作忧心忡忡道,“赵大人,智者千虑,恐有一失啊。”

    他这一借题发挥,聂司伟心中暗暗懊悔自己唐突,把心中担忧脱口而出,平白给了这位黄学政攻讦赵大人的口实。他只是一番好心,本不愿意得罪赵行德,但事已至此,只得听黄元龙继续说下去:“赵大人,这大食那边要是有铜,贩铜有利可图的话,何必轮到我们来贩运铜料,他们为何不自己运来我朝贩卖。另外,黄某对海上贸易也一知半解,不过也曾耳闻,大食那边也是用铜钱的,如果他们那边铜料充足的话,铜钱自然也部会少,可是为何西南夷国为何一意用我朝的铜钱,不干脆用大食那边的铜钱呢?”

    “说的是啊。()”

    “黄大人说得不错。”

    阁楼中响起一片赞同之声。众人听两位学政都如此说,心里越发狐疑起来。

    更多人则推而广之,怀疑起赵行德所设想的大宗货物贸易是否可行来。

    “我刚才脑子一热,却没想到,大食商人也不傻子,”有人低声道:“大宗货物有利可图,远胜于些许奢侈物事,为何千百年来他们不做?非得等我们做?”“对啊,哪有天上掉金元宝的好事?”就连座中的文官,骆欢、左念远、魏建仁等人目光中也有了几分不确定之色,因为“源头活水”缓解钱荒固然是个办法,也要水量足够大才行,否则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不知不觉,雅阁中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疑惑和目光,又重新集中到了赵行德身上。

    “诸位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

    “先说西南海诸夷好用我朝铜钱的事情吧。”赵行德点点头,对黄元龙道:“我这里正好带了几个大食、芦眉的钱币,这也是从大食海盗手中缴获的,”他似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几枚钱币,举起其中一枚让众人看清楚,沉声道:“这是芦眉的铜钱,比一个朝廷制钱略重点。”又举起另外一枚道:“这是巴格达铸的铜钱,和朝廷制钱份量差不多。”灯烛映照之下,两枚铜钱显得颇为起眼,尤其是中间没有放空的形制。众商人虽然不乏曾经出海行商的,但西南海上几乎都是宋国铜钱的天下,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芦眉和大食形制的钱,,不由得啧啧称奇。

    “好生奇怪,”有人自言自语道,“这大食钱没有孔,怎生带在身上,又怎么数得清楚?”

    “嗤?蛮子身上才几个子儿,用的着数吗?”

    赵行德也不着急,待众人的满足了好奇心之后,方才才将铜钱放回。他另外拿了两个白色钱币出来,众人一看,便又有窃窃私语之声,魏建仁低声对骆左二人道:“这是银钱,是西夷的银钱,大约一钱多点银子。”他没见过西夷和大食的铜钱,金银钱反而见过不少,其他商人也是如此,多少都有点异国的金银钱币。

    “诸位说得不错,这是芦眉的银钱,大约一钱二。八个就是一两银子。”

    赵行德见状,微微笑道,他又拿出另一个银钱道:“这是巴格达铸造的银钱,只比芦眉银钱略轻了一点。其实最开始,大食人直接就是毁了芦眉银币上的图案,改刻上自己的文字,因为银子是不会掉价的。”他停顿了一声,看着众人沉声道,“这种银钱,按芦眉国的币制,只当十六个铜钱。大食的币制,与之相差不到。一百二十多个铜制钱,就可当一两银子用了。”

    他声音并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才十六个制钱?”

    “真的假的?那咱们还做什么生意,直接用铜钱去芦眉换银两好了。”

    “哪会有这等好事,肯定说错了。”

    底下立刻嘈杂起来,商人对钱的敏感简直是天生的。随着关西输入的金银钱越来越多,金银和铜钱的兑换比是他们最敏感的数字之一。而赵行德刚才所说的比率,简直是白送银子。刘虞和魏建仁等人脸上也有震惊之色,相比之下,杜吹角这个芦眉回来的老粗还要镇定一些。

    “不过,”赵行德提高了声量,待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又道,“是芦眉和大食的制钱。”

    这话如针一样刺破了很多人的发财梦。“能不能偷偷铸点运过去卖?”有人恶向胆边生。孙绅也恶狠狠地想到,不过,略一思索,他又叹着气放弃了。仿制铸钱极难,就是朝廷的制钱,每个年份的成色都不一样,只要略加分辨就能辨认出来。而可想而知,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私铸铜钱都是死罪。有人为了发财,可以不惜性命,但孙绅并不是其中之一。

    “换句话说,同样一两银子,同样的货物,可以换西夷铜钱八倍的我朝制钱。”

    “这就是为什么西南海诸夷,可以通用我朝的银锭,西夷的金钱银钱,甚至夏国的金银也有,但铜制钱唯独喜用我朝的。无他,利益而已。大食和芦眉的铜制钱,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划算了。”赵行德摇头叹息道,“海上诸夷好用我朝的铜制钱,只是因为划算而。大食国和欧罗巴诸夷并不是没有铜,恰恰相反,他们的铜很多,只不过相比之下,他们的金银充足而好用,所以在币制上,只有金子和银子铸造的钱币,才是真正通行天下,而铜币是日常所用的贱币,富商巨贾根本不可能贮藏铜钱,在他们眼里,铜钱只比原始的贝币好用一些罢了。”

    赵行德对大食和西夷制钱的说法,让许多人震惊得目瞪口呆。

    长期以来,他们觉得铜制钱就是最可靠的财富,虽然外面闹着钱荒,富商巨贾家里却藏着不少铜钱。聂司伟、孙绅这些海上的豪商,每家商行藏钱至少在数十万贯。这还是大批宝货占用了广州商贾银钱的缘故。北方的大富之家藏钱更是厉害,海州有一富户,藏钱堆积数十间房舍,有一次朝廷加税,民间苦不堪言,这富户发愿代本州下户纳税,捐纳百万贯,不过空十余间房堆积之钱而已。另一家人,藏钱数十万贯,数代都一文不动,自称为“镇宅钱”。

    “还能一直藏铜钱吗?”这是此刻萦绕在许多人脑海中想法。

    孙绅紧皱着眉头想着。市面上金银也越来越多,就是他自己也深感铜钱不便,家中储藏的金银越来越多。若将来按芦眉和大食的局势,只要金银源源不断地进来,富商巨贾势必藏金银的越来越多,而藏铜钱的意思就不大了,再加上海上运进来铜器冲击,只怕将来铜料价钱会节节下跌,而铜价越是下跌,藏钱就越没有意思,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铜钱换成金银。这样下去,朝廷终有一天会铸造“当五”、“当十”、甚至“当百”的大钱,那时候,就和芦眉、大食国一样,储藏铜制钱就彻底没有意思了。

    “赵大人所说的姑且当真,”黄元龙脸色有些发白,冷冷笑道,“我等虽然不清楚那边的切实情况,不过可以想象,西南海对面就算铜器,琉璃,白叠布,砂糖并不贵。但这千百年来,那边的买卖也恒有定数,市面若是稍有变化还不妨事,可若像赵大人所计划的,每样都是数百万贯的生意,只怕立刻把市面上货物横扫一空,价钱飞涨可想而知,就连有没有货都不一定了。”众商贾脸上也露出忧色,他们都是知道的,海上宝货各有出产,上好的香料、宝石、犀角、象牙等等,每年都有一定的数量,海上到得早的价钱就低,到的晚的价钱就高,甚至只能买到一些次货。所以,世上物有定数,也算众所周知的一条至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