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打油诗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异界直播间、龙皇武神、院长驾到、变身双胞胎姐妹也要玩网游、召唤圣剑、九项全能、逆天作弊器之超级游戏、惊悚乐园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了提纯白盐,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法子,那自然是要用的。
魏皇安排了盐事司的人去做这事,说的是越快越好,结果盐事司的人真就在三天内把东西给造了出来。
当然,这一批新造出来的白盐,那必须得是皇室先用的。
但魏皇没用。
他拿着盐上朝去了。
洁净的细腻白盐,朝上每个官员都被强迫性地看了一看,尝了一尝,感受了一感受。
魏皇很是欣赏了一番爱卿们感动涕零的情态。
然后,他点名了几个喜欢在心里逼逼赖赖的,让他们就白盐一事当众赋诗一首。
这在朝堂上是很稀罕的事,毕竟谈论家国大事的地方,赋诗这玩意儿,太附庸风雅了。
臣子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白盐夸了又夸。
但魏皇却不高兴。
因为他们没夸对地方。
最后还是杜兴自发站出来,面不改色地造了一首四不像从打油诗出来,这才让魏皇喜笑颜开——
“白盐好,盐好白。
吃了妙,身体棒。
百姓用了人人夸。
若问谁家儿郎?
当是天家九子。”
真是好没水平且不伦不类的一首诗。
臣子们再是瞧不上杜兴造的这打油诗也没办法,毕竟他是陛下第一个给了好脸子的人。
聪明的人已经从魏皇的态度上瞧出了端倪。
于是,自杜兴之后的诗作,多是在赞美白盐的同时,又夸了几句他们贤王的。
魏皇终于满意了。
他也不管此举会不会给臣子们各种错觉,魏皇纯粹就是想给那些看不上他宝贝小九的人一个小小惩罚!
对臣子们漠视魏钰的态度,魏皇心里其实还挺不是滋味的。
不孝子他自己可以嫌弃,但别人要看不上那却不行!
皇后之前对他的儿子们挑挑拣拣也就算了,左右也拿她没办法,但几个臣子他还不能穿小鞋了?
不是看不上魏钰吗?
那他就非得让那些看不上魏钰的人都夸他好!
而就因为魏皇这手骚操作,在白盐还在加班加点赶造的时候,整个京都可以说都知道了白盐的事。
臣子们在朝堂上现场造的诗,尤其是杜兴那首四不像的打油诗,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诗造的委实太糙,但凡是个看过几本诗书的诗书人,都不好意思将其称之为诗!
但偏偏那诗还被陛下夸过不错,写得好。
你说这叫京都的那些读书人能怎么办?
只能不带脑子的夸了。
而当事人杜兴,他本人不仅半点不羞臊,甚至还十分得意,逢人就说自己写了首被陛下夸过的好诗,生怕有人没听过。
整个京都,仿佛一下就进入了没脑子的诗会大赏。
-
幽州,乐安郡杞县下,有个叫张家村的地方。
张家村在杞县乃至整个乐安郡,都是一个很有名的村子。
不为别的,只为张家村的人都是木匠。
在这个敝帚自珍的时代,无论是木匠,还是铁匠,但凡是有点技术活在里面的工作,基本都是非亲族不传。
张家村的人世代都是木匠,家家户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活在里面。
譬如这家擅长给人做雕花床柜,那家擅长桌椅板凳,这家会做农具,那家又会藤编手艺活……
张家村的人都是祖传的手艺,做工精细又认真,在乐安郡是出了名的口碑好,可以说只要离得不算太远,有点闲钱想弄个好点木具的人,都会上张家村请他们打家具。
张进宝就是这张家村的人。
跟村里其他叫大牛、石头、二狗的伙伴们不一样,张进宝有个不同寻常的名字。
这名字是他爹特意找秀才老爷取的,就希望张进宝能继承家业,以后做个有出息的人。
可惜。
事与愿违。
张进宝不想做木匠。
“你这个孽障!有本事你再说一次?你信不信我打死你!”
平时只听到刨木头花子声音的张家村,这会儿却是异常热闹。
一户农院外,不少人都围在矮小的篱笆墙外看热闹。
有人瞧着院子里追赶的父子二人,还很是幸灾乐祸地高喊几句。
“哎哟,张三哥,进宝过两年都要成亲的年纪了,你怎么还拿着棍子打他啊,这也太不像话了。”
“三哥,进宝这又是不听话了?”
“进宝你可跑快些啊,你爹棍子要落下来了!”
张进宝是个身形高大的少年郎,比在场任何人都要强壮,被他爹拿着棍子在院子里赶的时候,不但没有一点狼狈,反而有种在逗他爹玩的滑稽感。
张进宝一边跑,一边高喊道:“叔伯你们劝劝我爹啊!我爹他又疯了!”
张爹在后面气得要死,“你个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老子这会非绑了你不可!”
但凡是张进宝从外面回来,基本就会跟他爹吵一回,张家村的人本来都习惯了的,就是这次瞧着有些不一样。
墙外的观众很好奇。
“进宝是昨儿从杞县回来的吧?他这又在县里看到什么了,把他爹气成这样?”
“这谁知道……哦对了,前几日有个田成村的人过来找我打柜子,跟我说了什么县里有白盐卖,是官府卖的,好像是什么三百文两斤?”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我昨晚听我婆娘说的!是一个瓶子里装了白盐,那一瓶是三百文!”
“啥?一瓶三百文,你们是不是听错了!”
张家村的人有钱,他们比城里的人还要有钱。
要不是经常需要木料做家具,加之村子里地方宽敞,方便做活,张家村的人完全可以搬进城里过日子。
所以张家村的人不像一般农户那样用毒盐,他们用的基本都是青盐。
因着一个个都是经常埋头刨活的木匠,都不怎么进城,所以关于城里的消息,张家村人都不怎么听过。
这会儿听到白盐的消息后,围观群众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转移了。
张进宝耳尖地听到他们谈论的事,一个扭身,立马就从他爹跟前蹿到了篱笆墙边上,郑重点头。
“对,就是白盐!官府贴了告示宣扬的,一瓶三百文,那个瓶子叫玻璃瓶,是咱们朝的一位王爷造出来的!”
有了提纯白盐,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法子,那自然是要用的。
魏皇安排了盐事司的人去做这事,说的是越快越好,结果盐事司的人真就在三天内把东西给造了出来。
当然,这一批新造出来的白盐,那必须得是皇室先用的。
但魏皇没用。
他拿着盐上朝去了。
洁净的细腻白盐,朝上每个官员都被强迫性地看了一看,尝了一尝,感受了一感受。
魏皇很是欣赏了一番爱卿们感动涕零的情态。
然后,他点名了几个喜欢在心里逼逼赖赖的,让他们就白盐一事当众赋诗一首。
这在朝堂上是很稀罕的事,毕竟谈论家国大事的地方,赋诗这玩意儿,太附庸风雅了。
臣子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白盐夸了又夸。
但魏皇却不高兴。
因为他们没夸对地方。
最后还是杜兴自发站出来,面不改色地造了一首四不像从打油诗出来,这才让魏皇喜笑颜开——
“白盐好,盐好白。
吃了妙,身体棒。
百姓用了人人夸。
若问谁家儿郎?
当是天家九子。”
真是好没水平且不伦不类的一首诗。
臣子们再是瞧不上杜兴造的这打油诗也没办法,毕竟他是陛下第一个给了好脸子的人。
聪明的人已经从魏皇的态度上瞧出了端倪。
于是,自杜兴之后的诗作,多是在赞美白盐的同时,又夸了几句他们贤王的。
魏皇终于满意了。
他也不管此举会不会给臣子们各种错觉,魏皇纯粹就是想给那些看不上他宝贝小九的人一个小小惩罚!
对臣子们漠视魏钰的态度,魏皇心里其实还挺不是滋味的。
不孝子他自己可以嫌弃,但别人要看不上那却不行!
皇后之前对他的儿子们挑挑拣拣也就算了,左右也拿她没办法,但几个臣子他还不能穿小鞋了?
不是看不上魏钰吗?
那他就非得让那些看不上魏钰的人都夸他好!
而就因为魏皇这手骚操作,在白盐还在加班加点赶造的时候,整个京都可以说都知道了白盐的事。
臣子们在朝堂上现场造的诗,尤其是杜兴那首四不像的打油诗,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诗造的委实太糙,但凡是个看过几本诗书的诗书人,都不好意思将其称之为诗!
但偏偏那诗还被陛下夸过不错,写得好。
你说这叫京都的那些读书人能怎么办?
只能不带脑子的夸了。
而当事人杜兴,他本人不仅半点不羞臊,甚至还十分得意,逢人就说自己写了首被陛下夸过的好诗,生怕有人没听过。
整个京都,仿佛一下就进入了没脑子的诗会大赏。
-
幽州,乐安郡杞县下,有个叫张家村的地方。
张家村在杞县乃至整个乐安郡,都是一个很有名的村子。
不为别的,只为张家村的人都是木匠。
在这个敝帚自珍的时代,无论是木匠,还是铁匠,但凡是有点技术活在里面的工作,基本都是非亲族不传。
张家村的人世代都是木匠,家家户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活在里面。
譬如这家擅长给人做雕花床柜,那家擅长桌椅板凳,这家会做农具,那家又会藤编手艺活……
张家村的人都是祖传的手艺,做工精细又认真,在乐安郡是出了名的口碑好,可以说只要离得不算太远,有点闲钱想弄个好点木具的人,都会上张家村请他们打家具。
张进宝就是这张家村的人。
跟村里其他叫大牛、石头、二狗的伙伴们不一样,张进宝有个不同寻常的名字。
这名字是他爹特意找秀才老爷取的,就希望张进宝能继承家业,以后做个有出息的人。
可惜。
事与愿违。
张进宝不想做木匠。
“你这个孽障!有本事你再说一次?你信不信我打死你!”
平时只听到刨木头花子声音的张家村,这会儿却是异常热闹。
一户农院外,不少人都围在矮小的篱笆墙外看热闹。
有人瞧着院子里追赶的父子二人,还很是幸灾乐祸地高喊几句。
“哎哟,张三哥,进宝过两年都要成亲的年纪了,你怎么还拿着棍子打他啊,这也太不像话了。”
“三哥,进宝这又是不听话了?”
“进宝你可跑快些啊,你爹棍子要落下来了!”
张进宝是个身形高大的少年郎,比在场任何人都要强壮,被他爹拿着棍子在院子里赶的时候,不但没有一点狼狈,反而有种在逗他爹玩的滑稽感。
张进宝一边跑,一边高喊道:“叔伯你们劝劝我爹啊!我爹他又疯了!”
张爹在后面气得要死,“你个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老子这会非绑了你不可!”
但凡是张进宝从外面回来,基本就会跟他爹吵一回,张家村的人本来都习惯了的,就是这次瞧着有些不一样。
墙外的观众很好奇。
“进宝是昨儿从杞县回来的吧?他这又在县里看到什么了,把他爹气成这样?”
“这谁知道……哦对了,前几日有个田成村的人过来找我打柜子,跟我说了什么县里有白盐卖,是官府卖的,好像是什么三百文两斤?”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我昨晚听我婆娘说的!是一个瓶子里装了白盐,那一瓶是三百文!”
“啥?一瓶三百文,你们是不是听错了!”
张家村的人有钱,他们比城里的人还要有钱。
要不是经常需要木料做家具,加之村子里地方宽敞,方便做活,张家村的人完全可以搬进城里过日子。
所以张家村的人不像一般农户那样用毒盐,他们用的基本都是青盐。
因着一个个都是经常埋头刨活的木匠,都不怎么进城,所以关于城里的消息,张家村人都不怎么听过。
这会儿听到白盐的消息后,围观群众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转移了。
张进宝耳尖地听到他们谈论的事,一个扭身,立马就从他爹跟前蹿到了篱笆墙边上,郑重点头。
“对,就是白盐!官府贴了告示宣扬的,一瓶三百文,那个瓶子叫玻璃瓶,是咱们朝的一位王爷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