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两个抉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位好友才刚喝了几杯,聊天还未尽兴之时就被报信的军士所打断。
蒙恬到了。
带着蒙毅、李信以及樗里偲等,以扶苏为首的众人一同迎向了蒙恬将军。
夜已深沉,但今日是十五,月光皎洁,与沿路插着的火把一起,映照得正在接近营寨的蒙恬军清晰可见。
蒙恬一如既往的儒雅随和,早早便在离着营门百步之外率众下马。走到近前后先是与扶苏等一一回礼,然后才在扶苏引领下跟在他的身边一同入内。
蒙毅与兄长见面后却并无过多言辞,只与众人一般轻轻行了一礼便站在了一边。以兄弟二人的交情来说,颇不寻常。
想来,被始皇责罚一事让蒙毅觉得很没有面子,此时在立了大功的兄长面前,不太愿意有过多交流。
扶苏除了在心里叹了口气外,并无其他表示。这是心病,只能由蒙毅自己解开,旁人是帮不上多少忙的。
况且这并非是两人不合,不过是一些小别扭而已,算不得什么。
跟在蒙恬身后一起拜见扶苏的,自然都是军中宿将,在两位主事人走后,就跟在身后与蒙毅等小辈聊了起来。
作为蒙恬,或者说蒙家的下属,将领们自然不会对蒙毅感到陌生。而面对老将们,蒙毅没了面对兄长时的拘谨,也难得的开怀了些。
而对于公子扶苏身边的大红人,前途光明可见的樗里偲,也不乏有人借机靠近,套一套交情。毕竟军机郎也在军中,日后说不定就会有互相帮衬的机会。
就算没有机会帮衬,在这位不会与自己争功,又能在公子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面前,留一份好感,混一个脸熟,也会对自己或者族人有不小的帮助。
但是另一边,比较对蒙毅与樗里偲的热情,对待同僚李信,将领们的表现可就冷淡了许多。
除了几位须发皆白,看着极为和善的老将军,几乎没人找李信攀谈。李信自己却没有被冷落的愤恨,只是觉得难得清静。
蒙恬在扶苏介绍下随意看着临时营寨之中的忙碌景象,等扶苏稍停,笑着道:“公子的治政方略一经面世便被誉为管仲之才。原本还有人觉得以公子年纪不可能有如此才学,然而恬这几日穿过魏土,沿途所见都足可为明证了。”
若只说那几篇治政纪略,扶苏并不如何引以为傲,毕竟那些策略都不过是拾人牙慧,自己所做的,仅仅是将那些本就在身侧的珍珠以大昭国情串起来而已。
但是蒙恬提到的沿途所见,可就足以让扶苏骄傲自豪了,那些实打实的政绩,可都是扶苏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毕竟提出方略是一回事,可真的要数郡之地的民生,可就是另一件事了。
虽然有大才百里俜的帮助,扶苏在其中的作用也不是指手画脚那么简单。
疏通河道、建造轨车、安顿流民、剿灭乱匪、重整吏治,这些都要扶苏从全局进行统筹。
骄傲归骄傲,该有的谦虚还是要的,“将军谬赞了,扶苏不过是仰赖诸位贤才鼎力协助罢了。”
“得道者多助,即便确如公子所说,但能得人心,已分外不易了。”
看来蒙恬是铁了心要夸自己了。扶苏一边提醒自己要谦冲有礼,一边嘴巴咧得巨大,根本合不拢。
扶苏对蒙恬夸奖颇为受用,那是自然的。能得蒙恬的夸赞,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
稍微聊了聊理政时的趣事,两人的话题当然还是转到了伐赵上。
蒙恬军的进军路线自然如李信所说,只是李信不知道的是,按照事先的约定,为了给蒙恬攻下晋阳腾出时间,白起部会在十日之后对上党发起攻势。
即将到来的上党攻势当然不会仅仅是为了给蒙恬军扯开空间,始皇用兵,从来不会只有一个目标,往往都是一石二鸟,甚至是三鸟。
上党攻势更重要的目标是试探赵军的残余防御力量,此次试探攻势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接下来全面伐赵的战略。
第三个目标,自然就是将李牧吸引回上党一线。
林胡与义渠的联军正在飞速从雁门南下,看似势不可挡,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李牧在北,林胡的南下便是全无可能。
李牧在北方胡人中的威势,丝毫不输于老国尉司马错在蜀中。恐怕李牧的旗子一出现,胡人就会望风而逃。
但对赵国,或者说对李牧而言,三十万胡人能带来的威胁,还是远远不比上白起。
几乎全天下都清楚一点,在赵国,甚至山东六国之中,能与军神白起对阵的,有且只有李牧一人。
如果李牧不在上党,那么白起的攻势可未必就止于试探了。
赵奢身亡的结果终于显现出来了,没了这位仅次于李牧一线的大将,赵王成手上可用之人越发捉襟见肘。
若是赵奢仍在,李牧完全可以先北上轻松平叛,将上党防线交给赵奢。李牧只需等北方平叛结束,再来应对白起的威胁即可。
然而现在,赵成与李牧只能做出一个选择:是放任北方局势继续糜烂下去,还是任由白起突破上党,直指赵国腹心邯郸。
这两个选择没有对错。
只有错与更错。
无论是北方粮仓的陷落还是上党防线的漏洞,都足以对赵国造成致命打击。两相比较,上党被破意味着猝死,而北方陷落则意味着失去双腿。
而此时摆在登位还不满一年的赵成面前的,还有一项更为迫切的抉择。
军中出身林胡的将兵如何处置。
赵国的胡服骑射,原本只是模仿胡人胡服而已,但经过汉胡的数百年融合,出身北胡,但在赵军中服役的兵士与将领都不在少数。
除了林胡,还有楼烦,以及其他更为少数的胡人部落。
随着林胡的反叛,以及楼烦的举棋不定,这些身在赵军中的胡人处境,就立刻微妙了起来。
如果继续留用,这些人是会为赵国尽忠,还是会在面对部族时临阵倒戈,谁也不敢打包票。
如果杀掉呢?
先不说能不能在不引起波澜的情况下处理掉占了赵军半成,尤其是在骑军中占了接近两成的大量胡人。
单是如此,就会让赵军本已衰弱的军力雪上加霜。
那么,在登基数月后就面对亡国之危的赵成,会做出何等抉择呢?
三位好友才刚喝了几杯,聊天还未尽兴之时就被报信的军士所打断。
蒙恬到了。
带着蒙毅、李信以及樗里偲等,以扶苏为首的众人一同迎向了蒙恬将军。
夜已深沉,但今日是十五,月光皎洁,与沿路插着的火把一起,映照得正在接近营寨的蒙恬军清晰可见。
蒙恬一如既往的儒雅随和,早早便在离着营门百步之外率众下马。走到近前后先是与扶苏等一一回礼,然后才在扶苏引领下跟在他的身边一同入内。
蒙毅与兄长见面后却并无过多言辞,只与众人一般轻轻行了一礼便站在了一边。以兄弟二人的交情来说,颇不寻常。
想来,被始皇责罚一事让蒙毅觉得很没有面子,此时在立了大功的兄长面前,不太愿意有过多交流。
扶苏除了在心里叹了口气外,并无其他表示。这是心病,只能由蒙毅自己解开,旁人是帮不上多少忙的。
况且这并非是两人不合,不过是一些小别扭而已,算不得什么。
跟在蒙恬身后一起拜见扶苏的,自然都是军中宿将,在两位主事人走后,就跟在身后与蒙毅等小辈聊了起来。
作为蒙恬,或者说蒙家的下属,将领们自然不会对蒙毅感到陌生。而面对老将们,蒙毅没了面对兄长时的拘谨,也难得的开怀了些。
而对于公子扶苏身边的大红人,前途光明可见的樗里偲,也不乏有人借机靠近,套一套交情。毕竟军机郎也在军中,日后说不定就会有互相帮衬的机会。
就算没有机会帮衬,在这位不会与自己争功,又能在公子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面前,留一份好感,混一个脸熟,也会对自己或者族人有不小的帮助。
但是另一边,比较对蒙毅与樗里偲的热情,对待同僚李信,将领们的表现可就冷淡了许多。
除了几位须发皆白,看着极为和善的老将军,几乎没人找李信攀谈。李信自己却没有被冷落的愤恨,只是觉得难得清静。
蒙恬在扶苏介绍下随意看着临时营寨之中的忙碌景象,等扶苏稍停,笑着道:“公子的治政方略一经面世便被誉为管仲之才。原本还有人觉得以公子年纪不可能有如此才学,然而恬这几日穿过魏土,沿途所见都足可为明证了。”
若只说那几篇治政纪略,扶苏并不如何引以为傲,毕竟那些策略都不过是拾人牙慧,自己所做的,仅仅是将那些本就在身侧的珍珠以大昭国情串起来而已。
但是蒙恬提到的沿途所见,可就足以让扶苏骄傲自豪了,那些实打实的政绩,可都是扶苏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毕竟提出方略是一回事,可真的要数郡之地的民生,可就是另一件事了。
虽然有大才百里俜的帮助,扶苏在其中的作用也不是指手画脚那么简单。
疏通河道、建造轨车、安顿流民、剿灭乱匪、重整吏治,这些都要扶苏从全局进行统筹。
骄傲归骄傲,该有的谦虚还是要的,“将军谬赞了,扶苏不过是仰赖诸位贤才鼎力协助罢了。”
“得道者多助,即便确如公子所说,但能得人心,已分外不易了。”
看来蒙恬是铁了心要夸自己了。扶苏一边提醒自己要谦冲有礼,一边嘴巴咧得巨大,根本合不拢。
扶苏对蒙恬夸奖颇为受用,那是自然的。能得蒙恬的夸赞,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
稍微聊了聊理政时的趣事,两人的话题当然还是转到了伐赵上。
蒙恬军的进军路线自然如李信所说,只是李信不知道的是,按照事先的约定,为了给蒙恬攻下晋阳腾出时间,白起部会在十日之后对上党发起攻势。
即将到来的上党攻势当然不会仅仅是为了给蒙恬军扯开空间,始皇用兵,从来不会只有一个目标,往往都是一石二鸟,甚至是三鸟。
上党攻势更重要的目标是试探赵军的残余防御力量,此次试探攻势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接下来全面伐赵的战略。
第三个目标,自然就是将李牧吸引回上党一线。
林胡与义渠的联军正在飞速从雁门南下,看似势不可挡,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李牧在北,林胡的南下便是全无可能。
李牧在北方胡人中的威势,丝毫不输于老国尉司马错在蜀中。恐怕李牧的旗子一出现,胡人就会望风而逃。
但对赵国,或者说对李牧而言,三十万胡人能带来的威胁,还是远远不比上白起。
几乎全天下都清楚一点,在赵国,甚至山东六国之中,能与军神白起对阵的,有且只有李牧一人。
如果李牧不在上党,那么白起的攻势可未必就止于试探了。
赵奢身亡的结果终于显现出来了,没了这位仅次于李牧一线的大将,赵王成手上可用之人越发捉襟见肘。
若是赵奢仍在,李牧完全可以先北上轻松平叛,将上党防线交给赵奢。李牧只需等北方平叛结束,再来应对白起的威胁即可。
然而现在,赵成与李牧只能做出一个选择:是放任北方局势继续糜烂下去,还是任由白起突破上党,直指赵国腹心邯郸。
这两个选择没有对错。
只有错与更错。
无论是北方粮仓的陷落还是上党防线的漏洞,都足以对赵国造成致命打击。两相比较,上党被破意味着猝死,而北方陷落则意味着失去双腿。
而此时摆在登位还不满一年的赵成面前的,还有一项更为迫切的抉择。
军中出身林胡的将兵如何处置。
赵国的胡服骑射,原本只是模仿胡人胡服而已,但经过汉胡的数百年融合,出身北胡,但在赵军中服役的兵士与将领都不在少数。
除了林胡,还有楼烦,以及其他更为少数的胡人部落。
随着林胡的反叛,以及楼烦的举棋不定,这些身在赵军中的胡人处境,就立刻微妙了起来。
如果继续留用,这些人是会为赵国尽忠,还是会在面对部族时临阵倒戈,谁也不敢打包票。
如果杀掉呢?
先不说能不能在不引起波澜的情况下处理掉占了赵军半成,尤其是在骑军中占了接近两成的大量胡人。
单是如此,就会让赵军本已衰弱的军力雪上加霜。
那么,在登基数月后就面对亡国之危的赵成,会做出何等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