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你,诸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阳田里吟梁甫,卧龙冈前自逍遥。
喜把良谋欺管乐,苦将伟略战孙曹。
匡扶宇宙孤忠意,痛看山川归北朝。
魂绕定军悲后主,荒原独泣风寂寥。
-------------------------------------------
“没有建兴十三年。”
无论遇见陈寿还是刘禅还是谁,都会这样说,可惜,我就是出生在建兴十三年,这注定了我可以回到建兴十二年的那个秋天,可以去往延熙元年那个无聊的春或者更多值得走过的日子,也注定了我的不存在。
我走在凄然的街道上,哀婉的人们匍匐在地,阴冷的秋叫成都没有一处是好过。碾踏着枯槁的黄叶,仿佛踩在破碎着的蜀国的心脏上,四处听得见这样支离破碎的声音。脚步匆匆,兵卒战马将士以及……一口硕大的棺椁。
红黑驳杂的。
里面,躺着白色的丞相。羽扇、纶巾、鹤氅……
震天的嚎啕声就开始了。实心的汉子,柔情的女儿,或者他从前的同僚,长不大的陛下,在见到他的这一刻全然的哭了出来,他们渴望着一种安慰,就好像那年他从白帝回来淡定的容颜,抚慰或者解脱,全然在这一刻溃散了,即便他近来总是说着,没有我,你们一样可以过得好好的。
最后说那次,他将手落在了另外一个女人的手上。女人的另外一只手挽着个八岁的男孩。
我知道她叫做黄月英,可是我一直以为建兴十二年的黄月英会和小桥在建安十五年的那天一样,仿佛一朵哭泣的百合花,站在一片白色里,摇曳动人。那种凄婉,总叫人油然生出一种英雄气来,也许只有那样的女子才有了这样的英雄。
可是黄月英并不同,她站在风里,麻衣素缟,风微微掠过她的身体,叫人看到她的伶仃,又叫人觉得,那份淡定,可以叫人放心她。
啜泣或者答礼,她都是那样一个体贴的女子,竭力的遏制,这种遏制更多的是在诸葛亮身上见到的更多吧,我猜测着。走过她身边,八岁的瞻哭红了眼睛,我捏了捏他的脸,告诉他要好好的。他点着头,然后道了句多谢,老成的叫我放开了捏他脸的手而敛容对他拱了拱手。
我有多久没有见到月英了,我自己也想不清楚,一时间,她是那个从我的书架上抽书的小姑娘,一时间,她是那个从草庐中走出的新嫁娘,一时间,她又是这个,头发花白,竭尽哀伤的女子,站在他的旁边,稳重的操持着一切。这个时候我听到蒋琬走到哭泣着的刘禅身边的时候悄悄的说了一句,陛下放心。于是这片风雨飘摇便渐渐使得人们看到晴朗来。灾难,因为是诸葛亮,而变得迅猛,也因为是诸葛亮而变得轻飘飘的了。这一刻我竟不知道究竟是他们身上安栖了诸葛亮的灵魂,还是本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簇拥了那样一个诸葛亮。
我爱怜而放心的看着这个女人,直到疏月挂在瑟瑟的梧桐上,我才在她素白的面孔上看到了行行清泪,就仿佛寂然无声的细雨,滑落,然后拂去。跌落在斑驳的棺木上的,每一滴,都轻唤着:孔明。
这个时候的黄月英才是那个隆中的,伴着孔明读书,高歌,放纵,嬉闹的人呵。我走过去,将她的头靠在我的肩上,轻轻的拍着她的背。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安抚得了她,我只是,给了她一个支点。
“再不会回来了。”很久很久以后,她说着,然后看着我的眼睛。
我只好点了点头,用手指贴近冰冷的棺壁。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她说着,就仿佛二十七年前的那天,她笑眯眯的说,孔明,你走吧,一切放心。而在我的草庐中的无助一样,除了说我不要,她没有一点办法。终究还是那个她呵。
抵着她冰冷的额,想告诉她,还有瞻,以及尚,或者京,也许我忘记了景耀六年那场恶战。我只是想要她能看到不太远的未来,教她还有一段未来,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是对的,煎熬或者责任,或者,只是要她活着。
月光下,睡沉沉的她终于恢复了诸葛夫人淡定的面容,我将她好好的放在榻上,轻轻的溜走,跌跌撞撞的来到景耀炎兴……
“诸葛夫人……”
“黄月英……”
“诸葛……”
我在分崩离析的人群中找寻着她,她……却再也没有出现。
从此以后的任何一个时间对于我而言都不再有意义,我一个人坐在炎兴元年的落花里,依约的看到天上那轮月,棺椁旁的那轮。
-------------------------------------------------
“你是诸葛亮!早听说过你了……来,喝一杯?”
我晕晕乎乎地被拉了过去。当年那个徐庶身上有一种令人难以拒绝的感觉——他总是大笑着或者深深皱着眉头,坦率地说:“说得好啊!别管那帮废物,他们只是看你无权无势罢了。”或者是“哎,不对,孔明,这个绝对有点儿问题……你可别不相信!”大概感受到这种气度的只有我一个人吧;因为附近的年轻人反而常常嫌弃徐庶曾是个逃犯,并且无法张口就来一套一套的漂亮话。他们也因此嘲笑我果然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不去结交庞士元这样的名士,却围着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转。
可徐元直懂得很多别的东西。他剑术高超,见识广博,还能随时用点儿妇人的颜料胭脂将自己打扮成其他样子;有一次,他用了小半个时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长着胡子的美人,有着妩媚的眼睛和细致的五官,又毫不在意地将脸洗干净,恢复原来的状貌。我看得颇为惊讶,又觉得很有趣味,忍不住去碰触他洗过的脸,说:
“现在这张脸不会也是元直画出来的吧?”
他仿佛不自然地一闪,说:“去去去,一个男人怎么这么唠唠叨叨的。”
“你不也是个男人,整天也只是呆在我家里和阿均玩嘛。”我回答道。
“那小子没准比你有出息多了,”他又笑起来,“还知道说将来要给我当书童呢!何况,出去做什么?就算是想给刘表做事情,”他嗤了一声,表达对刘表这名字的不屑,“都得有人引荐。”
“听人说,黄老先生对元直印象不错嘛。”我随口说。
元直却好像被我噎了回去,停了一下才说:“没有,老先生……对我并没另眼看待。倒是他家那位小姐,就是都说长得特丑那个,据说喜欢听些奇闻异事,每每在老先生和我说话时坐在帘子后……”
“啧啧,那小姐多半对元直兄有意思吧。不知元直兄……?”
“不可能!”他斩钉截铁地说,“哎,你可别瞎猜啊……”
这时阿均跑过来缠着元直说话。阿均那时只有十三四岁,这里平静的生活似乎早已冲淡了他对于过去的记忆;可我一看到他,便想起自己从前在琅琊老家的时候,想起脾气不好的父亲,而浑然不觉当时在隆中的日子也算得非常、非常惬意了。不过,无论这种幸福感是来自于徐元直这样的朋友,还是来自于我们都还年轻这个事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随着几年后元直再次离开,我的青春也逝去了。
我想,所谓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多是一种善意的自我安慰,因为这些年来我几乎从未见过正面的例证。不管元直是否曾经认识我,他的性格志向和人生轨迹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无非是少在草庐里吃几顿饭罢了;可我却被改变得太多了。那时我能轻易采纳他的建议,又觉得能和他一起谈笑、喝酒、骑马是最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期待着将来能和他一起创立一番事业。我相信,我从未像信任他那样信任其他人。这有时让我产生莫名其妙的恼怒,仿佛是嫉妒一般的不平衡感。但这种可笑的情感从没能影响到元直——当他与我告别、要去投奔刘备时,我更加明白了这一点。
“孔明要珍重啊!”他像往常一样大笑着说道,“对了,还得照顾好你夫人!现在你是有家室的人了。”
我仔细观察着他的脸,生怕从上面看出一些异样的感情波动。不过我什么也没看见。
“元直……”我端起酒碗,“若是功成名就,也别忘了我们这些朋友啊,哈哈。”
他爽朗一笑:“就好像你能在这里呆一辈子似的!这样吧,到时候如果我看左将军的确可以,就把你也叫出来,我们再一起做点儿大事儿,这可多好!”说完一仰头,酒碗空了。
“就依元直所言……”
然后他策马走了,没有回头,就像一片云那样迅速地离开。
年轻是件好事,二十多年前的我们依旧年轻,也许是太年轻了些。比如月英和我要么吵架、要么彼此不说话,原因只是她不爱听我讲地里无穷无尽的庄稼活;而她往往气愤愤地走去里屋收拾东西,嚷着“我回我爹那儿去!真不知道我为什么嫁给了你!”她也会故意拿话挤兑我,说些“都说你是卧龙卧龙,果然只见你卧着,却没一点龙的样子,你看人家徐——”然后生硬地闭上嘴。现在想起来,这一切实在可笑。
至于后来我是怎样变成一部天下皆知的正剧中的主角的,我也不想赘述了。总之,很多事都来得这样快:呆在刘玄德身边,和元直一起处理琐碎的事务,曹操大军逼近,我们一起向南逃窜……直到元直忽然要去曹操帐下,以便保住自己年迈的母亲——我完全忘记了他还有个母亲。
“明天早上再走吧。”经过了种种无效的劝说和伤感之后,左将军这样说。
那天晚上我一把掀开门帐,看见徐元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摇摇晃晃,身下的席子坎坷不平。桌子上摆着个酒瓶。我走上前去,把手搭在他肩膀上,就像从前那样;他猛一哆嗦,像受惊的小男孩,然后才睁开了眼睛。
“哦……是,是孔明啊……”他稍稍醉了,说话有些含混不清,“好久没和你喝酒了!来,喝一杯?”
“元直快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呢。”我用自己都想象不出的平静声音说。
“孔明……”他似乎忘了自己说过什么,“你看他——在你身后。”
我一惊,不知他说什么人。回头一看,却只见门帘纹丝不动,营帐里空荡荡的并没有人。
“元直说谁?”我问道。难道他产生了幻觉不成?
“啊……我说我的剑。”
我再次回头:果然,徐元直平日须臾不离身的那把长剑正随意瘫在地上。我走过去将它捡起来,用衣袖拂了拂灰尘,回手递给他。
他摆摆手:“不要了,不要了……它死了。”他把剑推回到我手里。
现在回想起来,我无法理解自己当时的行为——但我居然拔剑出鞘,把剑尖对准他的额头。
徐元直显然被明晃晃的剑身晃醒了一半。
“孔明做什么?”他仿佛有些好笑似的,看着我持剑的手——我并非一般人以为的文弱书生,我对刀剑也有着相当的兴趣。
“主公仁德,愿意放元直去曹操那里,”我慢慢地说,“可是元直悉知我军虚实,要是为曹操出谋划策,我们的境遇就更糟了。你不愿留下,我也实在没有理由放你走。”
他哑然失笑了,隔了一会儿,才说:“孔明是个不会让对方占一点便宜的人啊。也罢,我若是去了曹操帐下,想必也难以出头,更兼背主之名,孔明要是下得去手,就取了我的性命,不枉朋友相交一场。”
他伸出手,抓住剑的另一端,对上自己的额头,又随随便便地放下手。我向前迈了一小步,手中微微用力;他额头上出现了一道不窄的伤口,血滴下来,滴在他的眼睛里。没等他擦干眼睛,我便后退了,并且扔下那把剑,转身掀开门帐,又回头对他说道:
“元直……后会有期。”
我重重摔了帘子,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去。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徐元直。
此后我的生活又回到了历史熟知的轨道。等到我们有了稳定的领地,我也有了一份相应的俸禄,我才把月英从隆中接到自己身边来。这时她的脾气已经比从前好了很多,我们也可以一起开怀大笑、窃窃私语甚至畅谈心事了。不过我们都很有默契地从来不谈在隆中的事情。
我第一次见到月英,是在庞德公家的一次小聚上,那时元直刚巧离开隆中在外闯荡。她那天作男子装束,只说自己是襄阳来客,我却觉得她极为眼熟。等我想起在哪里见过这张脸时,我也顿时明白了她的身份。
趁别人不注意时,我低声对她说:“黄小姐。”
她一惊,迅速环顾四周,担心有别人在窃听。这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先生倒是好眼力。不知孔明先生是怎么认出我的?我可记得外面都传闻我黄头黑面。”
我当然不会告诉她,徐元直曾经扮作的女人和她长得一模一样。原来他是见过她的,也早就知道她并非传说中的那么丑。
“这……是个秘密。”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说了句傻话。
她果然不屑地笑了:“认出个女人还需要什么秘密,故弄玄虚,亏得徐元直先生还经常在家父面前夸赞先生才识过人,看来是白长了一张脸。”
……这个女人真不好惹。
可是她竟然还不罢休:“方才听先生在末席上与各位纵论天下大势,畅谈理想,所言倒也令人钦佩,不同于平庸之辈,只是——啊,不对,先生的大姊已经嫁入了蒯家,二姊也是庞山民的妻子,先生怎么还屈居末席呢?难道是因为元直先生不在这里为先生撑腰?”
“小姐如果只是觉得和我这样的人搭话吵架挺有意思、挺刺激的,倒也不必,”我说,“坐在帘子后面听听元直兄对黄老先生讲的奇闻异事,也就够闺中娱乐了。可惜元直兄最近不在,小姐不知道么?”
我发誓我说这话没有什么恶意,但她要是能理解成善意才怪呢。果然她瞪了我一眼,迈步离开;我猜她一定特别不愿意我提起元直,这也难怪。其实我的意思只是她在这里也找不到徐元直的。但她既然发觉自己没本事留住他,也就难免为此憎恶自己。
因此,当几天后黄老先生向我提亲的时候,我只以为自己听错了。我有些好笑地想着,或许她是真的觉得我那日的畅谈不同凡响?又或者她难得遇见敢于讽刺她的人,感到新鲜?不过这门亲事的确有许多说得出与说不出的好处,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后来门外起哄的人们逐渐散了。等我掀去她的盖头,我看见她倔强地看着我,直到低下头去,眼睛盯着自己的衣领,呼吸越来越急促。她的确有着明亮的、妩媚的眼睛,和细致的五官。
我说:“你……”可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她拉住我的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
“除了我,还有别人。”她说。
其实哪怕在最后一秒钟前,我还以为她会对我说“算了,我还是回去吧”——这种事她大概做得出来。然而她没有。现在想来,她选择嫁给我也并非是出于突然的爱情或者慧眼识人的考虑;她要报复我,并且相信我会为了地位答应这门亲事,就是这样。那时她果然成功了。
南阳田里吟梁甫,卧龙冈前自逍遥。
喜把良谋欺管乐,苦将伟略战孙曹。
匡扶宇宙孤忠意,痛看山川归北朝。
魂绕定军悲后主,荒原独泣风寂寥。
-------------------------------------------
“没有建兴十三年。”
无论遇见陈寿还是刘禅还是谁,都会这样说,可惜,我就是出生在建兴十三年,这注定了我可以回到建兴十二年的那个秋天,可以去往延熙元年那个无聊的春或者更多值得走过的日子,也注定了我的不存在。
我走在凄然的街道上,哀婉的人们匍匐在地,阴冷的秋叫成都没有一处是好过。碾踏着枯槁的黄叶,仿佛踩在破碎着的蜀国的心脏上,四处听得见这样支离破碎的声音。脚步匆匆,兵卒战马将士以及……一口硕大的棺椁。
红黑驳杂的。
里面,躺着白色的丞相。羽扇、纶巾、鹤氅……
震天的嚎啕声就开始了。实心的汉子,柔情的女儿,或者他从前的同僚,长不大的陛下,在见到他的这一刻全然的哭了出来,他们渴望着一种安慰,就好像那年他从白帝回来淡定的容颜,抚慰或者解脱,全然在这一刻溃散了,即便他近来总是说着,没有我,你们一样可以过得好好的。
最后说那次,他将手落在了另外一个女人的手上。女人的另外一只手挽着个八岁的男孩。
我知道她叫做黄月英,可是我一直以为建兴十二年的黄月英会和小桥在建安十五年的那天一样,仿佛一朵哭泣的百合花,站在一片白色里,摇曳动人。那种凄婉,总叫人油然生出一种英雄气来,也许只有那样的女子才有了这样的英雄。
可是黄月英并不同,她站在风里,麻衣素缟,风微微掠过她的身体,叫人看到她的伶仃,又叫人觉得,那份淡定,可以叫人放心她。
啜泣或者答礼,她都是那样一个体贴的女子,竭力的遏制,这种遏制更多的是在诸葛亮身上见到的更多吧,我猜测着。走过她身边,八岁的瞻哭红了眼睛,我捏了捏他的脸,告诉他要好好的。他点着头,然后道了句多谢,老成的叫我放开了捏他脸的手而敛容对他拱了拱手。
我有多久没有见到月英了,我自己也想不清楚,一时间,她是那个从我的书架上抽书的小姑娘,一时间,她是那个从草庐中走出的新嫁娘,一时间,她又是这个,头发花白,竭尽哀伤的女子,站在他的旁边,稳重的操持着一切。这个时候我听到蒋琬走到哭泣着的刘禅身边的时候悄悄的说了一句,陛下放心。于是这片风雨飘摇便渐渐使得人们看到晴朗来。灾难,因为是诸葛亮,而变得迅猛,也因为是诸葛亮而变得轻飘飘的了。这一刻我竟不知道究竟是他们身上安栖了诸葛亮的灵魂,还是本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簇拥了那样一个诸葛亮。
我爱怜而放心的看着这个女人,直到疏月挂在瑟瑟的梧桐上,我才在她素白的面孔上看到了行行清泪,就仿佛寂然无声的细雨,滑落,然后拂去。跌落在斑驳的棺木上的,每一滴,都轻唤着:孔明。
这个时候的黄月英才是那个隆中的,伴着孔明读书,高歌,放纵,嬉闹的人呵。我走过去,将她的头靠在我的肩上,轻轻的拍着她的背。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安抚得了她,我只是,给了她一个支点。
“再不会回来了。”很久很久以后,她说着,然后看着我的眼睛。
我只好点了点头,用手指贴近冰冷的棺壁。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她说着,就仿佛二十七年前的那天,她笑眯眯的说,孔明,你走吧,一切放心。而在我的草庐中的无助一样,除了说我不要,她没有一点办法。终究还是那个她呵。
抵着她冰冷的额,想告诉她,还有瞻,以及尚,或者京,也许我忘记了景耀六年那场恶战。我只是想要她能看到不太远的未来,教她还有一段未来,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是对的,煎熬或者责任,或者,只是要她活着。
月光下,睡沉沉的她终于恢复了诸葛夫人淡定的面容,我将她好好的放在榻上,轻轻的溜走,跌跌撞撞的来到景耀炎兴……
“诸葛夫人……”
“黄月英……”
“诸葛……”
我在分崩离析的人群中找寻着她,她……却再也没有出现。
从此以后的任何一个时间对于我而言都不再有意义,我一个人坐在炎兴元年的落花里,依约的看到天上那轮月,棺椁旁的那轮。
-------------------------------------------------
“你是诸葛亮!早听说过你了……来,喝一杯?”
我晕晕乎乎地被拉了过去。当年那个徐庶身上有一种令人难以拒绝的感觉——他总是大笑着或者深深皱着眉头,坦率地说:“说得好啊!别管那帮废物,他们只是看你无权无势罢了。”或者是“哎,不对,孔明,这个绝对有点儿问题……你可别不相信!”大概感受到这种气度的只有我一个人吧;因为附近的年轻人反而常常嫌弃徐庶曾是个逃犯,并且无法张口就来一套一套的漂亮话。他们也因此嘲笑我果然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不去结交庞士元这样的名士,却围着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转。
可徐元直懂得很多别的东西。他剑术高超,见识广博,还能随时用点儿妇人的颜料胭脂将自己打扮成其他样子;有一次,他用了小半个时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长着胡子的美人,有着妩媚的眼睛和细致的五官,又毫不在意地将脸洗干净,恢复原来的状貌。我看得颇为惊讶,又觉得很有趣味,忍不住去碰触他洗过的脸,说:
“现在这张脸不会也是元直画出来的吧?”
他仿佛不自然地一闪,说:“去去去,一个男人怎么这么唠唠叨叨的。”
“你不也是个男人,整天也只是呆在我家里和阿均玩嘛。”我回答道。
“那小子没准比你有出息多了,”他又笑起来,“还知道说将来要给我当书童呢!何况,出去做什么?就算是想给刘表做事情,”他嗤了一声,表达对刘表这名字的不屑,“都得有人引荐。”
“听人说,黄老先生对元直印象不错嘛。”我随口说。
元直却好像被我噎了回去,停了一下才说:“没有,老先生……对我并没另眼看待。倒是他家那位小姐,就是都说长得特丑那个,据说喜欢听些奇闻异事,每每在老先生和我说话时坐在帘子后……”
“啧啧,那小姐多半对元直兄有意思吧。不知元直兄……?”
“不可能!”他斩钉截铁地说,“哎,你可别瞎猜啊……”
这时阿均跑过来缠着元直说话。阿均那时只有十三四岁,这里平静的生活似乎早已冲淡了他对于过去的记忆;可我一看到他,便想起自己从前在琅琊老家的时候,想起脾气不好的父亲,而浑然不觉当时在隆中的日子也算得非常、非常惬意了。不过,无论这种幸福感是来自于徐元直这样的朋友,还是来自于我们都还年轻这个事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随着几年后元直再次离开,我的青春也逝去了。
我想,所谓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多是一种善意的自我安慰,因为这些年来我几乎从未见过正面的例证。不管元直是否曾经认识我,他的性格志向和人生轨迹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无非是少在草庐里吃几顿饭罢了;可我却被改变得太多了。那时我能轻易采纳他的建议,又觉得能和他一起谈笑、喝酒、骑马是最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期待着将来能和他一起创立一番事业。我相信,我从未像信任他那样信任其他人。这有时让我产生莫名其妙的恼怒,仿佛是嫉妒一般的不平衡感。但这种可笑的情感从没能影响到元直——当他与我告别、要去投奔刘备时,我更加明白了这一点。
“孔明要珍重啊!”他像往常一样大笑着说道,“对了,还得照顾好你夫人!现在你是有家室的人了。”
我仔细观察着他的脸,生怕从上面看出一些异样的感情波动。不过我什么也没看见。
“元直……”我端起酒碗,“若是功成名就,也别忘了我们这些朋友啊,哈哈。”
他爽朗一笑:“就好像你能在这里呆一辈子似的!这样吧,到时候如果我看左将军的确可以,就把你也叫出来,我们再一起做点儿大事儿,这可多好!”说完一仰头,酒碗空了。
“就依元直所言……”
然后他策马走了,没有回头,就像一片云那样迅速地离开。
年轻是件好事,二十多年前的我们依旧年轻,也许是太年轻了些。比如月英和我要么吵架、要么彼此不说话,原因只是她不爱听我讲地里无穷无尽的庄稼活;而她往往气愤愤地走去里屋收拾东西,嚷着“我回我爹那儿去!真不知道我为什么嫁给了你!”她也会故意拿话挤兑我,说些“都说你是卧龙卧龙,果然只见你卧着,却没一点龙的样子,你看人家徐——”然后生硬地闭上嘴。现在想起来,这一切实在可笑。
至于后来我是怎样变成一部天下皆知的正剧中的主角的,我也不想赘述了。总之,很多事都来得这样快:呆在刘玄德身边,和元直一起处理琐碎的事务,曹操大军逼近,我们一起向南逃窜……直到元直忽然要去曹操帐下,以便保住自己年迈的母亲——我完全忘记了他还有个母亲。
“明天早上再走吧。”经过了种种无效的劝说和伤感之后,左将军这样说。
那天晚上我一把掀开门帐,看见徐元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摇摇晃晃,身下的席子坎坷不平。桌子上摆着个酒瓶。我走上前去,把手搭在他肩膀上,就像从前那样;他猛一哆嗦,像受惊的小男孩,然后才睁开了眼睛。
“哦……是,是孔明啊……”他稍稍醉了,说话有些含混不清,“好久没和你喝酒了!来,喝一杯?”
“元直快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呢。”我用自己都想象不出的平静声音说。
“孔明……”他似乎忘了自己说过什么,“你看他——在你身后。”
我一惊,不知他说什么人。回头一看,却只见门帘纹丝不动,营帐里空荡荡的并没有人。
“元直说谁?”我问道。难道他产生了幻觉不成?
“啊……我说我的剑。”
我再次回头:果然,徐元直平日须臾不离身的那把长剑正随意瘫在地上。我走过去将它捡起来,用衣袖拂了拂灰尘,回手递给他。
他摆摆手:“不要了,不要了……它死了。”他把剑推回到我手里。
现在回想起来,我无法理解自己当时的行为——但我居然拔剑出鞘,把剑尖对准他的额头。
徐元直显然被明晃晃的剑身晃醒了一半。
“孔明做什么?”他仿佛有些好笑似的,看着我持剑的手——我并非一般人以为的文弱书生,我对刀剑也有着相当的兴趣。
“主公仁德,愿意放元直去曹操那里,”我慢慢地说,“可是元直悉知我军虚实,要是为曹操出谋划策,我们的境遇就更糟了。你不愿留下,我也实在没有理由放你走。”
他哑然失笑了,隔了一会儿,才说:“孔明是个不会让对方占一点便宜的人啊。也罢,我若是去了曹操帐下,想必也难以出头,更兼背主之名,孔明要是下得去手,就取了我的性命,不枉朋友相交一场。”
他伸出手,抓住剑的另一端,对上自己的额头,又随随便便地放下手。我向前迈了一小步,手中微微用力;他额头上出现了一道不窄的伤口,血滴下来,滴在他的眼睛里。没等他擦干眼睛,我便后退了,并且扔下那把剑,转身掀开门帐,又回头对他说道:
“元直……后会有期。”
我重重摔了帘子,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去。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徐元直。
此后我的生活又回到了历史熟知的轨道。等到我们有了稳定的领地,我也有了一份相应的俸禄,我才把月英从隆中接到自己身边来。这时她的脾气已经比从前好了很多,我们也可以一起开怀大笑、窃窃私语甚至畅谈心事了。不过我们都很有默契地从来不谈在隆中的事情。
我第一次见到月英,是在庞德公家的一次小聚上,那时元直刚巧离开隆中在外闯荡。她那天作男子装束,只说自己是襄阳来客,我却觉得她极为眼熟。等我想起在哪里见过这张脸时,我也顿时明白了她的身份。
趁别人不注意时,我低声对她说:“黄小姐。”
她一惊,迅速环顾四周,担心有别人在窃听。这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先生倒是好眼力。不知孔明先生是怎么认出我的?我可记得外面都传闻我黄头黑面。”
我当然不会告诉她,徐元直曾经扮作的女人和她长得一模一样。原来他是见过她的,也早就知道她并非传说中的那么丑。
“这……是个秘密。”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说了句傻话。
她果然不屑地笑了:“认出个女人还需要什么秘密,故弄玄虚,亏得徐元直先生还经常在家父面前夸赞先生才识过人,看来是白长了一张脸。”
……这个女人真不好惹。
可是她竟然还不罢休:“方才听先生在末席上与各位纵论天下大势,畅谈理想,所言倒也令人钦佩,不同于平庸之辈,只是——啊,不对,先生的大姊已经嫁入了蒯家,二姊也是庞山民的妻子,先生怎么还屈居末席呢?难道是因为元直先生不在这里为先生撑腰?”
“小姐如果只是觉得和我这样的人搭话吵架挺有意思、挺刺激的,倒也不必,”我说,“坐在帘子后面听听元直兄对黄老先生讲的奇闻异事,也就够闺中娱乐了。可惜元直兄最近不在,小姐不知道么?”
我发誓我说这话没有什么恶意,但她要是能理解成善意才怪呢。果然她瞪了我一眼,迈步离开;我猜她一定特别不愿意我提起元直,这也难怪。其实我的意思只是她在这里也找不到徐元直的。但她既然发觉自己没本事留住他,也就难免为此憎恶自己。
因此,当几天后黄老先生向我提亲的时候,我只以为自己听错了。我有些好笑地想着,或许她是真的觉得我那日的畅谈不同凡响?又或者她难得遇见敢于讽刺她的人,感到新鲜?不过这门亲事的确有许多说得出与说不出的好处,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后来门外起哄的人们逐渐散了。等我掀去她的盖头,我看见她倔强地看着我,直到低下头去,眼睛盯着自己的衣领,呼吸越来越急促。她的确有着明亮的、妩媚的眼睛,和细致的五官。
我说:“你……”可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她拉住我的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
“除了我,还有别人。”她说。
其实哪怕在最后一秒钟前,我还以为她会对我说“算了,我还是回去吧”——这种事她大概做得出来。然而她没有。现在想来,她选择嫁给我也并非是出于突然的爱情或者慧眼识人的考虑;她要报复我,并且相信我会为了地位答应这门亲事,就是这样。那时她果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