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那些事儿 > 第16章 按既定方针办(5)

第16章 按既定方针办(5)

作者:赤脚踏沧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

    攻占北京,是闯王李自成事业的巅峰。现在,大顺朝的控制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五个省和湖广部分地区,广袤数千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陕西省,还包括现在的甘肃,宁夏及青海的一部分,北直隶则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天津和河北)。

    但也就从这时起,李自成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李自成,刘宗敏,牛金星等人,就是**所说的这样一群渺小的人,他们陶醉于眼前的胜利,缺乏真正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

    进入北京后,他们主要忙着两件事:拷掠百官,尽情享乐。他们不知道全中国的人,都瞪大眼睛注视着北京。

    十几万大兵拥挤在京城内,李自成根本搞不清,自己正在干什么,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凭着一腔热血打下了江山,却不知道在废墟上如何建立一个新政权。

    “迎闯王不纳粮”是大顺军发动群众,争取民心的革命策略。它是理想,更是空想,现在夺取了政权,条件变了,只有建立合理的赋税制度,建立稳固的经济基础,巩固各级地方政权,才能保证大顺朝的长治久安。

    古人造字既有意思又讲道理,“赋”字从贝从武,本义就是军费,“税”字从禾从兑,指的就是公粮。赋税制度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先决条件,而发展生产则是获得稳定的物质基础和赋税来源的可靠保证。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在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没有哪一个地方会保证百万大军的吃饭问题。既不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又不能向占领区人民轻徭薄赋,就只好继续掠夺了。史书上说:“贼兵无饷,皆资掳掠。”

    “追赃助饷”本质上就是一种掠夺,它就像一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空气中到处漂浮着贪婪,暴虐,血腥的气息。掠夺也许客观上具有“均贫富,等贵贱”的效用,但追赃扩大化却直接造成了大顺军的军纪败坏,失掉民心。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语)。光抓革命,不促生产,是不会长远的。

    不能及时调整既定的政策和策略,是大明旧臣的悲剧,更是大顺朝李自成的悲剧。

    对刘宗敏等人的胡闹行为,李岩和宋献策感到忧心如焚。

    宋献策知道刘宗敏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就拉上牛金星,宋企郊等几个文官,一起去找刘宗敏。

    “现在大顺士兵到处抢掠奸淫,刚进城时严明的军纪荡然无存,民心已经开始变了。”

    刘宗敏却蛮不在乎的说:“现在只担心兵变,老百姓算什么,掀不起多大的浪头。大顺军每天消费万金,不抢夺从哪儿来!”

    宋献策愣住了,不相信刘宗敏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垂头丧气的往回走,不知道闯王李自成还能不能听他的意见。

    我要立即向闯王进谏。

    可怎样劝说才能够打动闯王呢?

    宋献策仰头望了望灰暗的天空,暗暗拿定一个主意。

    四月初七,闯王李自成来到刘宗敏府邸,看到刘宗敏所居宅院前后共三个大院,三百多人正在受刑,有凄声哀叫的,有干张嘴叫不出声来的,惨不忍睹。李自成都看不下去了。

    “宗敏,你要帮我做个好皇帝啊!”

    刘宗敏竟然回了一句:“皇帝大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你不用多说!到时候我会把追出的银子交给你。”

    李自成被噎了一口,满心不痛快,但仍然强压怒火对刘宗敏说:

    “宋军师观察天象,发现天空昏暗,日色无光,一片惨烈,这是明显的不祥之兆,必须赶快停止用刑,全部放人。”

    刘宗敏虽不情愿,但老天爷都出面了,只好答应。第二天把所有关押人员都释放了,共释放出一千多人。但不知又有多少人已经永远回不了家了。

    其实被关押的人员,真正有钱的明臣不过十分之一二,大多数是小官小吏和小贩,经过严刑拷打,几乎都倾家荡产了。

    由于宋献策的巧妙劝谏和李自成出面干预,北京城的追赃工作停了下来,但大顺军其他占领区的追赃活动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