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那些事儿 > 第59章 多尔衮进京(8)

第59章 多尔衮进京(8)

作者:赤脚踏沧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泽及穷民。

    招揽明臣,使整个国家机器迅速正常运转起来,但多尔衮知道,要想长治久安,天下太平,还必须”泽及穷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他曾说过:“民为国家之根本,凡是可以计安民生的事,没有不与大小诸臣尽力去做的。”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即“必须以人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看!多么具有现代意识!

    进入北京后,多尔衮认为统一中原只是时间问题,大清国即将由一个地方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汉族百姓也是我大清的臣民,处理他们的事情,其实是在“料理家事”。

    因此,多尔衮先后向礼部,户部发出指令:查找京城内的特困家庭包括沿街乞讨人员,政府发放救济,穷困潦倒,谋生无计之人可以直接向户部提出申请,要求补助。

    但是京城内穷苦无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顺军坐享京城一个月,把这里的粮草几乎全吃光了,剩余的一点粮食都是官府粮仓里的“积年陈腐之米”,糠土参半,吃下去就腹痛难受。一时米价飞涨,“公私积储荡然无存,粮草俱乏,人马饥绥”。

    在这紧要关头,多尔衮的八旗军没有像大顺军那样,威逼官绅,四处抢劫,而是将辽东多年积存的百余万石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到北京,并向友好邻邦朝鲜借米万石。

    解决了北京百姓的吃饭问题,多尔衮还不满足,七月十七日,他接受范文程的建议,又做了一件大快人心之事,那就是废除明末“三饷”:

    “自顺治元年(1644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等,尽行豁免。”

    老百姓又是一阵欣喜若狂,拍手称快。

    有人说:明亡于流贼。

    有人说:明亡于党争。

    也有人说:明亡于三饷。

    对于这些结论,不想做什么终极评判,因为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三饷加派,无异于饮鸩止渴,是明末最大的弊政。

    崇祯三年(1630年),辽东局势吃紧,为了对付迅速崛起的满清政权,明朝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在正常农业税基础上,每亩农田加征一分二厘银子,全国每年共加征白银一千零二十九万两,这就是所谓“辽饷”。

    因连年旱灾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陕北农民,再也无法承受加在背上的这最后一根稻草,首先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辽东八旗军的攻势不仅没有得到遏制,而造反的浪潮很快席卷整个北方。

    崇祯十年(1637年),为了剿灭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兵部尚书杨嗣昌奏请增兵十二万,加征“剿饷”,原希望只临时加派一年,不料“剿饷”用完了,民变却没能扑灭,只好继续加派。

    这一项加派又使每年增加租税银三百四十万两,走投无路的贫民纷纷加入农民军,造反的农民越“剿”越多。

    崇祯十二年(1639年),既要镇压前仆后继的农民大起义,又要抵挡咄咄逼人的辽东八旗兵,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借口训练士兵,增强明军战斗力,提议每亩农田再增“练饷”银一分,共加征白银七百三十万两。

    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加派,每年达到了二千一百万两左右,超过正常租税的几倍。再加上各级官吏借机搭车,巧立名目,层层加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骨髓都被榨尽了,再也没有一丝活路。

    史书记载:极目四望,田地荒凉,荆棘塞路,门内蓬蒿丈余,狼狐之类白昼纵横,人立而嚎,贫民拾瓜蒌以充饥,鹄面鸠形,惨目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