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那些事儿 > 第140章 敢问路在何方(8)

第140章 敢问路在何方(8)

作者:赤脚踏沧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利类思,安文思两位传教士也在惊慌失措中被俘虏了,两名清兵举刀就砍,幸而附近有一员满族将领大喝一声:“刀下留人!这可能是汤若望国师的朋友。”

    汤若望是大清初年最有名的天主教耶稣会神父,意大利人,知识渊博,才能出众,深得顺治帝和多尔衮的敬重与信任,与大清的王公大臣们也都有来往。现在汤若望正在北京为清廷修订历法《时宪历》,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现代农历”。

    汤若望耳闻在四川传教的利类思,安文思两位的大名,特意托付肃亲王豪格寻找和保护。那位满将看到二人虽着中华衣冠,但深目长髯,分明是外国人,才大喊一声,救下传教士,送到肃亲王面前。

    肃亲王当然也另眼看待,厚爱有加,每日赐肉给米,妥为照顾。二位传教士因祸得福,心中默念天主圣明,后来就跟随肃亲王定居在北京。

    但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安定陕西,消灭了张献忠的靖远大将军豪格,回到北京却没有受到隆重欢迎。因为一个无耻的阴谋,正悄然降临到他身上。这是后话,下面还要交待。

    路在何方。

    如今,张可望,张定国等人拥着张献忠的皇后陈氏,率残兵南下,一直败逃出三四十里,听听后面没有追兵,才敢停住脚步。

    他们气喘吁吁,又累又饿,彷徨四顾,带出来的人马还不足万人,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有的武器丢弃了,有的鞋子跑没了。文官只有左丞相汪兆麟,工部尚书王应龙逃了出来。

    最要命的是百里无烟,空如荒漠,他们身无粒米,沿路杀马充饥,二三日后,马杀光了,只得吃人肉。如果有人疲累仆倒,片刻间,手臂,大腿上的肉就立刻被战友们割尽吃光。人们甚至把多年的臭皮靴,马缰绳,皮辔头都煮着吃了。

    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敢停留,为了逃命,依然保持一天一百华里的行军速度,定北将军张能奇率领着一百多人在前面开道。

    到了第七天中午,军兵实在走不动了,刚想坐下来歇会,忽然远处山脚下闪出一哨人马,大约一千多人,向这里移动,前面一杆大旗,绣着一个显眼的“曾”字,炫人耳目。

    一看是平寇伯曾英将军的部队,张能奇倒吸一口冷气,他手下的士兵则腿肚子直打颤,有的竟吓得低头哭泣起来。张能奇一看躲是躲不开了,哭也不能像华容道上的曹操那样把关羽哭走,于是厉声高呼:“弟兄们,我们已陷入绝境,退无可退,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狭路相逢勇者胜,想活命的跟我冲啊!”

    在张能奇的鼓动下,士兵们明白,现在唯有作战才能生存,他们抄起家伙,强打精神,拼死前冲。两军短兵相接,这些疲惫至极的大西军战士,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力量,无不以一当十,勇往直前,在张能奇的带领下,竟将曾英派来的这支部队冲击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

    原来明将曾英已经耳闻大西军在凤凰山遭遇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剩余的残兵败将正向重庆方向逃窜,于是派出一队游骑进一步打探情况。这队游骑发现张能奇手下兵卒不多,且丢盔卸甲,非常狼狈,料定他们是惊弓之鸟,不堪一击,才放胆过来追剿,不料竟被击败,赶忙回去报告平寇伯曾英。

    两天后,大西军余部在张可望统领下,终于抵达重庆府长江北岸。他们隔江南望,平寇伯曾英已经把所有军队集中到长江南岸驻扎,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不知有多少战船停泊在江边,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如此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别说打渔的,摆渡的,就连一只鸟儿也见不到。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大西军众将士面面相觑,无计可施,因为长江天堑,插翅难渡,并且大西军手上没有一只船。

    有的战士跪倒尘埃祈求上天,有的战士躺倒在地干脆等死,还有几个战士看来是想写封遗书又不识字,在那里嘟嘟囔囔好像在向家人发表最后的遗言。

    抚南将军张文秀眺望南岸的重庆城良久,见城内熙熙攘攘,车马出入如织,集市贸易跟平常一样,不时还有一些明军将士在大街上晃来晃去,好像灌了太多的酒的样子,完全一副和平繁荣景象,看不出有什么备战的痕迹。他回头冲大哥张可望说:

    “明军倚仗长江之险,不以我军为意,并没有认真备战。如今我军深入,断炊十几天了,前无进路,后无退路,与其饿死在山涧,不如冒死一战。我准备游水过江,倘若夺得一只小船,我们就有活路了。”

    说完,他左手挟弓,右手持箭,口衔单刀,踊跃跳入滚滚波涛之中。张可望,张定国来不及阻拦,张文秀手下五位勇士吕布,陈胜,关索,徐潮,杨世国也紧跟着扑通,扑通跳了下去,向对岸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