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马士英的愤怒(2)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五,又是一个好日子。
朱由崧率领群臣再次敬告天地祖宗,宣布自己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第十七任皇帝,从而结束了明王朝从三月十九日以来二十六天国家无君的非常状态。
因为朱由崧建立的朝廷偏安江南,历史上称为“南明”。朱由崧就是南明第一帝。
朱由崧在位的年号是“弘光”,历史上称他“弘光帝”。据说当年确定纪元的时候,大臣们曾提前拟定出两个年号:弘光和定武,写下来团成两个纸丸,供朱由崧选择。
朱由崧闭起眼睛默默祝告上天,然后慢慢伸出手去,摸索半天拿出来一丸,打开一看赫然写着“弘光”二字,南明第一朝的称号就此确定。换言之,如果当时摸出的是“定武”那一丸,历史上留下的便是“定武皇帝”了。
对于抓阄抓出的这个结果,当时就有人议论纷纷。右都御使张慎言说:“弘光,按字面来讲,就是一团火,而清朝的年号是顺治,不论清朝的“清”还是顺治的“治”,都有水字旁,水能克火,这恐怕不是个吉兆。”
张慎言不是个随便乱发言的人,这一点从他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但令人痛心的是,张慎言的疑虑一年后竟不幸被言中。
不仅对“弘光”这个年号,即使是对“弘光帝”这个人,从古到今也有着较大的争议。
同时代的历史家张岱评论说:“自古亡国之君,无过我弘光者。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呆,杨广之荒淫,合并而成一人。”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窝囊的应该是汉献帝刘协,最木讷呆傻的是蜀后主刘禅,最荒唐**的又非隋炀帝杨广莫属。这三个人合成一体,就是弘光帝朱由崧。
这真是一个差得不能再差的差评。
而《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先生却说:据某些史料及考证,弘光皇帝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的一个人。
孰是孰非,先不忙于下结论,因为朱由崧先生才刚刚上场,离盖棺论定还早着呢!
……坐在修缮一新的武英殿内,朱由崧颁布登极诏书:
他首先回顾了自己近些年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和半月来由监国到称帝的不平凡经历(累笺劝进,拒辞弗获),接着缅怀先帝朱由检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勤俭造邦,殚宵旰以经营),然后着重指出,由于流贼造反,先帝不幸归天,“三灵同愤,万姓同仇”,敝人发誓称帝后,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消灭流贼,以报大仇,希望各位同志齐心协力,助我成功。最后宣布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为此,他公布了“国政二十五款”,连同监国时颁布的“应行事宜”三十条,共提出了减免赋税,大赦罪废,举用人才,奖功酬劳等五十五项新政,颇有一番维新的气象。于是江南大地上重新燃起复兴大明的希望。
从三月下旬开始就混乱不堪,人心惶惶的江南士民,终于恢复了平静,人们把统一祖国河山,拯救人民痛苦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新政权身上。
很快,在史可法等同志的帮助下,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建立起新一届国家政府。
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被任命为首辅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凤阳总督马士英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仍总督凤阳等处军务,
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掌翰林院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左侍郎,
原礼部尚书王铎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以上是南明政府的五大常委(大学士)。
同时,改任原都察院右都御使张慎言为吏部尚书,主管组织,人事工作。吏部尚书官方又称“冢宰”,民间俗称“天官”,
改兵部左侍郎吕大器为吏部左侍郎,
起用赋闲在家的儒学大师刘宗周老先生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御史祁彪佳为大理寺丞,右佥都御使,巡抚苏松(苏州府和松江府),
升太常卿左懋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安(应天府和安庆府)
升吏科给事中李沾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四夷馆是明朝为培养翻译人才而专门设立的教育机构。
……弘光帝朱由崧不是一个爱记仇的人,更非睚眦必报。
他了解东林党人与其祖母郑贵妃,父亲老福王的过节,也知道有很多人开初并不支持自己当皇帝,但朱由崧很看得开,他的态度是“无所谓”,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纠缠于过去恩怨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朱由崧艺术修养颇高,过去在洛阳无所事事,最爱听曲看戏,有一首歌曲其实很能代表他的心:“无所谓,无所谓,原谅这世界所有的不对,何必让自己痛苦的轮回,放过了自己才能高飞,无所谓,我真的无所谓。”
南明政府内阁里的五大常委,有两位是正牌的东林党人史可法和姜曰广。高弘图与王铎则属温和派,一个正直能干,本身倾向于东林派的观点,一个则文采风流,书画一流,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
其他几个重要职位,也都给与了东林党人和他们的同情者,如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部长一职交给了年高望重的张慎言,都察院左都御史(总检察长)一职则授予东林党老前辈刘宗周。
在国家一把手朱由崧的支持下,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等人为了建成一届得民心,讲正气,有威信的领导班子,确定的中央政府各个重要职位的任职标准只有两条:声望和资格。
用史书上的话说:“南都初建,众正盈朝,其六卿之长,皆民誉也。”在社会上没有好口碑的人,是进不了南京政府部委班子的。
……对于力挺自己登基称帝的人,朱由崧当然也不会忘记。
总兵官高杰赐爵兴平伯,
总兵官刘良佐赐爵广昌伯,
总兵官刘泽清赐爵东平伯,
总兵官黄得功由靖南伯晋升为靖南侯,
另外,在长江上游镇守武昌的宁南伯左良玉也晋升为宁南侯。
在朱由崧眼里,这五个人就是南明政府的五虎上将,相当于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关张赵马黄。
至于拥戴朱由崧称帝有功的两位内臣韩赞周和卢九德,一个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一个被任命为提督京营太监。
那位在雪地里背着朱由崧狂奔了几十里路的救命恩人常应俊,从此也不再研究皮革技艺,被破格提拔为左都督,不久又赐封项城伯。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五,又是一个好日子。
朱由崧率领群臣再次敬告天地祖宗,宣布自己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第十七任皇帝,从而结束了明王朝从三月十九日以来二十六天国家无君的非常状态。
因为朱由崧建立的朝廷偏安江南,历史上称为“南明”。朱由崧就是南明第一帝。
朱由崧在位的年号是“弘光”,历史上称他“弘光帝”。据说当年确定纪元的时候,大臣们曾提前拟定出两个年号:弘光和定武,写下来团成两个纸丸,供朱由崧选择。
朱由崧闭起眼睛默默祝告上天,然后慢慢伸出手去,摸索半天拿出来一丸,打开一看赫然写着“弘光”二字,南明第一朝的称号就此确定。换言之,如果当时摸出的是“定武”那一丸,历史上留下的便是“定武皇帝”了。
对于抓阄抓出的这个结果,当时就有人议论纷纷。右都御使张慎言说:“弘光,按字面来讲,就是一团火,而清朝的年号是顺治,不论清朝的“清”还是顺治的“治”,都有水字旁,水能克火,这恐怕不是个吉兆。”
张慎言不是个随便乱发言的人,这一点从他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但令人痛心的是,张慎言的疑虑一年后竟不幸被言中。
不仅对“弘光”这个年号,即使是对“弘光帝”这个人,从古到今也有着较大的争议。
同时代的历史家张岱评论说:“自古亡国之君,无过我弘光者。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呆,杨广之荒淫,合并而成一人。”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窝囊的应该是汉献帝刘协,最木讷呆傻的是蜀后主刘禅,最荒唐**的又非隋炀帝杨广莫属。这三个人合成一体,就是弘光帝朱由崧。
这真是一个差得不能再差的差评。
而《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先生却说:据某些史料及考证,弘光皇帝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的一个人。
孰是孰非,先不忙于下结论,因为朱由崧先生才刚刚上场,离盖棺论定还早着呢!
……坐在修缮一新的武英殿内,朱由崧颁布登极诏书:
他首先回顾了自己近些年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和半月来由监国到称帝的不平凡经历(累笺劝进,拒辞弗获),接着缅怀先帝朱由检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勤俭造邦,殚宵旰以经营),然后着重指出,由于流贼造反,先帝不幸归天,“三灵同愤,万姓同仇”,敝人发誓称帝后,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消灭流贼,以报大仇,希望各位同志齐心协力,助我成功。最后宣布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为此,他公布了“国政二十五款”,连同监国时颁布的“应行事宜”三十条,共提出了减免赋税,大赦罪废,举用人才,奖功酬劳等五十五项新政,颇有一番维新的气象。于是江南大地上重新燃起复兴大明的希望。
从三月下旬开始就混乱不堪,人心惶惶的江南士民,终于恢复了平静,人们把统一祖国河山,拯救人民痛苦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新政权身上。
很快,在史可法等同志的帮助下,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建立起新一届国家政府。
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被任命为首辅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凤阳总督马士英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仍总督凤阳等处军务,
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掌翰林院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左侍郎,
原礼部尚书王铎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以上是南明政府的五大常委(大学士)。
同时,改任原都察院右都御使张慎言为吏部尚书,主管组织,人事工作。吏部尚书官方又称“冢宰”,民间俗称“天官”,
改兵部左侍郎吕大器为吏部左侍郎,
起用赋闲在家的儒学大师刘宗周老先生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御史祁彪佳为大理寺丞,右佥都御使,巡抚苏松(苏州府和松江府),
升太常卿左懋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安(应天府和安庆府)
升吏科给事中李沾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四夷馆是明朝为培养翻译人才而专门设立的教育机构。
……弘光帝朱由崧不是一个爱记仇的人,更非睚眦必报。
他了解东林党人与其祖母郑贵妃,父亲老福王的过节,也知道有很多人开初并不支持自己当皇帝,但朱由崧很看得开,他的态度是“无所谓”,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纠缠于过去恩怨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朱由崧艺术修养颇高,过去在洛阳无所事事,最爱听曲看戏,有一首歌曲其实很能代表他的心:“无所谓,无所谓,原谅这世界所有的不对,何必让自己痛苦的轮回,放过了自己才能高飞,无所谓,我真的无所谓。”
南明政府内阁里的五大常委,有两位是正牌的东林党人史可法和姜曰广。高弘图与王铎则属温和派,一个正直能干,本身倾向于东林派的观点,一个则文采风流,书画一流,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
其他几个重要职位,也都给与了东林党人和他们的同情者,如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部长一职交给了年高望重的张慎言,都察院左都御史(总检察长)一职则授予东林党老前辈刘宗周。
在国家一把手朱由崧的支持下,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等人为了建成一届得民心,讲正气,有威信的领导班子,确定的中央政府各个重要职位的任职标准只有两条:声望和资格。
用史书上的话说:“南都初建,众正盈朝,其六卿之长,皆民誉也。”在社会上没有好口碑的人,是进不了南京政府部委班子的。
……对于力挺自己登基称帝的人,朱由崧当然也不会忘记。
总兵官高杰赐爵兴平伯,
总兵官刘良佐赐爵广昌伯,
总兵官刘泽清赐爵东平伯,
总兵官黄得功由靖南伯晋升为靖南侯,
另外,在长江上游镇守武昌的宁南伯左良玉也晋升为宁南侯。
在朱由崧眼里,这五个人就是南明政府的五虎上将,相当于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关张赵马黄。
至于拥戴朱由崧称帝有功的两位内臣韩赞周和卢九德,一个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一个被任命为提督京营太监。
那位在雪地里背着朱由崧狂奔了几十里路的救命恩人常应俊,从此也不再研究皮革技艺,被破格提拔为左都督,不久又赐封项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