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那些事儿 > 第188章 江南第一才子(6)

第188章 江南第一才子(6)

作者:赤脚踏沧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复社。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

    崇祯二年,太仓人张溥以“复兴古学”为号召,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成立复社,其成员多为青年士子,先后共有2255人,声势遍及海内。

    这些热血青年曾多次集会。崇祯五年的苏州虎丘大会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舟车至者数千人,大雄宝殿不能容,“生公台”,“千人石”上鳞次布席皆满,往来丝织……”

    据统计,崇祯时代有252名复社成员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其中吴伟业,周钟都曾在殿试中被皇上钦点榜眼(第二名),授翰林编修,张溥,魏学濂等人被授予庶吉士。

    复社号称“小东林”,以东林后继自任,关心时政,忧国忧民,他们树立的政治目标是“致君泽民”,即在朝堂辅佐君王成为尧舜,在地方公正勤谨惠及百姓。

    复社社员中,有不少名垂青史,我们至今仍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张溥,吴伟业,陈子龙,吴应箕,夏允彝,杨廷枢,魏学濂,周钟,周镳,黄宗羲,顾炎武,李雯等人,而风度翩翩的明末四公子侯方域,冒辟疆,陈贞慧,方以智更是复社中声名显赫的青年才俊。

    这些热血青年,年轻气盛,嫉恶如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哪里会把与阉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阮大胡子放在眼里。

    正当阮大铖寓居金陵,大出风头的时候,复社的一些老社员如张溥,周钟等人因进士及第都北上任职,这时在复社主盟的是前礼部主事周镳,周钟同学的异母兄弟。

    周镳字仲驭,金坛(今江苏金坛市)人,崇祯元年进士。他的伯父周应秋依附魏忠贤,官至吏部尚书,是阉党中的知名人物。魏忠贤门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周应秋就是“十狗”中的第一位“狗头”。

    因为有这样一位长辈,仲驭先生深以为耻,因此步入仕途后结交东林,洁身自律,对阉党深恶痛绝。因上书崇祯帝反对其宠任宦官,压制言官而被罢职,于是携朋友读书茅山,砥砺学问,品评时事,声望日高。

    周先生一向厌恶阉党人士的作为,因此排斥阮大铖不遗余力,经常在宴饮论谈之际,高声痛骂阮大铖的为人。如今又听说阮大铖每天谈兵论剑,招摇过市,不由气愤地说:

    “乱萌也,留都重地,岂可使奸徒煽惑?”

    一场声势浩大的驱阮运动即将拉开序幕。

    但最先发起这场运动的并不是周仲驭先生,而是复社的另一位闯将吴应箕(ji)。

    吴应箕,字次尾,号楼山,南直隶贵池县人,用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话说,此人“面冷而苍,髯怒以张,言如风发,气夺电光”,是一个嫉恶如仇,性情暴烈的汉子。对于阮大铖张扬恣肆的做派,他早已忍耐不住了。

    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的一天,他与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的孙子顾杲谈起此事,认为阮大铖名列逆案,就应该闭门思过,低调做人,如今却毫无悔悟,妄图翻案,每天置酒高会,歌舞盈堂,呼朋引伴,结党营私,气焰嚣张至极,据说跟北方的阉党骨干,过去的同事,涿州人冯铨还不时暗通声息。而江南有些官员受其迷惑,竟与他称兄道弟,相互勾结,来往密切,甘为爪牙,真是气煞人也!

    不料顾杲一听,比吴应箕还愤青,当即拍案而起,大吼一声:“我顾杲宁可抛却这颗头颅,也要为南都除掉这个恶棍!”(“杲也不惜斧鑕,为南都除此大憝。”)

    于是两人决定去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拜访陈贞慧,商议如何惩治阮胡子。

    作为明末四公子中家世最贵,年齿最长的陈贞慧,倒相当沉稳持重,他沉吟片刻,不紧不慢地说出一番话来:

    “阮胡子八面玲珑,诡计多端,虽被打入逆案,但谁也没抓住把柄,并且在江南,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阉党,所以才跟他交接来往,如果我们揭穿他的真面目,让世人都看清其丑陋嘴脸,那么他就变成一个蛆虫翻滚的臭粪坑,人人都会唯恐避之而不及了。”

    “有道理!”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吴应箕和顾杲的心坎里,两人齐声叫好,敬佩地望着陈贞慧。

    在灯下,秀才吴应箕根据陈公子的提议,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很快写出一篇洋洋洒洒的盖世奇文,这就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留都防乱公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