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夏水冬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徐温厚葬朱瑾之后,第二天就病愈了。他怀疑诸将皆参与了朱瑾之谋,欲大开杀戒,趁机铲除异己。徐知诰、严可求听说后,连忙将徐知训平日的所作所为,以及朱瑾为何杀他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徐温。徐温听罢,责问徐知训属下将佐为何不及时规劝、匡救,并将他们尽皆治罪。徐温后来听说,众将佐之中,唯有刁彦能屡有劝谏之书,徐温对其大加厚赏。
徐温丧子,自是大恸,但他更关心的是谁来接替徐知训以掌控扬州权柄。此时,徐温诸子尽皆柔弱,都无力执掌大局,只有徐知诰文武兼备,熟知军政大事,且又宾客满幕,最后终于决定让他来执掌吴政。杨隆演只好按照徐温的意思,以徐知诰为淮南节度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团练使;以徐知谏掌管润州团练事。一切办妥之后,徐温这才离开扬州,又回到了金陵。自此,徐温总揽吴国大纲,其余政务,则全都委托给了徐知诰。
徐知诰掌政之后,以宋齐丘为谋主,待人治政一反徐知训所为,对吴王恭敬有加,对士大夫谦谦有礼,御众以宽,约身以俭。先是以吴王之命,免除了天祐十三年之前的全部赋税。然后又颁布政令,求贤才,纳规谏,除奸猾,杜请托。没过多久,士民即翕然归心,即便是宿将悍夫也无不悦服。
之前,吴国设有丁口钱,又按照田亩缴税,致使钱重物轻,百姓负担极重,怨言颇多。宋齐丘对徐知诰说道:“金钱不是地里长出来的,也不是桑树上结出来的,现今让百姓缴纳金钱,其实是让百姓弃本逐末。恳请罢除丁口钱;改令百姓缴纳粮食、布帛、丝绸,粮食、布帛价值一千钱者可抵三十税金。”
徐知诰道:“若如此,每县每年损失的金钱可能要数以亿计啊!”
宋齐丘道:“这个不用担心,国民既然富有了,国家又怎会贫穷呢?!”
徐知诰大悟,当即罢除了丁口钱。自此之后,江、淮之间,荒土尽被开垦,贫地尽被改良,不久即桑柘遍野,稻谷满地,吴国自此开始日渐富强起来。
徐知诰为招募人才,特意在扬州兴建了一座延宾亭,四方之士皆慕名而来。随后,他又密派人打探民间情势,凡有婚丧匮乏者,便赠以钱财。而他自己,即便是盛暑之时,也不张盖、不操扇,有人呈进伞盖,他也推托不要,说道:“士众尚多暴露于酷日之下,我怎可独自享用此物呢?”因而,徐温虽然遥掌大权,但吴人之心却早归徐知诰了。
徐知诰镇守润州之时,严可求就曾对徐温言道:“二郎君非徐氏亲子,但推贤下士,人望颇归,若不除之,恐为后患!”徐温不听。徐知诰秉政后,严可求又屡次劝徐温以次子徐知询代替徐知诰秉持吴政。徐知诰听说后,便依照骆知祥之谋,将严可求调离了扬州,让他到楚州任刺史去了。
严可求离开扬州后,心中就更为忧惧了,竟然偷偷地前往金陵对徐温献计道:“唐亡至今已经十二年了,而我尤未改天祐年号,也算是不负唐室了。然而,吴国之所以征伐四方,能建下如此基业,就是因为我们常以兴复唐室为名义。不过,眼下形式已大为不同了,梁、晋于黄河南北日日对战,梁兵屡败,国势日衰,眼见得河东李氏很快就要复兴了,一旦李亚子称帝,主公能北面为之称臣吗?”
徐温道:“徐某也正有此忧虑,不知严公有何主意?”
严可求道:“不如先建吴国以系民望。”
徐温深以为然,他早就觉得自己的权位太重,但职爵太低,做事很不匹配,于是上书吴王道:“现今大王与境内诸将皆为节度使,虽有都统之名,但不足以统驭诸将,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请大王建立吴国,称帝而治。”不想,吴王杨隆演却始终没有答复。徐温大为疑惑,只好咨问严可求,严可求道:“所谓三让而尊,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徐温便将严可求留在了金陵,让他专门谋划吴王称帝之事。徐知诰知道,严可求与徐温的关系非比寻常,要想除掉他,至少眼下是万难做到的。既然如此,就只能想法笼络他了。宋齐丘献计道:“闻听严可求之子严续颇有才学,明公何不将令千金嫁给他呢?”徐知诰大喜,当即遣骆知祥向严可求提亲,严可求倒也没有推辞,就这样,徐知诰与严可求结成了儿女亲家。
徐知诰见宋齐丘满腹尽是济世之才,而且精于术数,一直想委以重用,但徐温却不喜欢宋齐丘。徐知诰无奈,只好以宋齐丘为殿直、淮南军判官。宋齐丘倒也不在意职位的高低,徐知诰因此对他就更加信重了,一有空闲就与宋齐丘密谋计议。夏日,二人在水池正中的亭台之上密语,经常谈至深夜;冬天,二人便在正堂之中,将屏障全部撤除,只放置一个大火炉,相对而坐,谁也不说话,只是用铁箸夹着木炭写字,写罢,又全部抹去,不留痕迹。因而,他们所谋之事,外人根本无法得知。
本想前往洛阳举行郊天大典的朱友贞灰头土脸地又回到大梁后,连忙令赵岩、张汉伦兄弟调集境内之兵,布置防线,以阻止李存勖的南进。张、赵东拼西凑,总算是调集了近二十万人马,但在选择主帅人选上,却遇到了难题,最后张汉伦推荐滑州宣义节度使贺瑰,朱友贞大为奇怪,问道:“先帝生前虽然喜爱贺瑰,但却从未重用于他,一个领兵从未超过万人的偏将,如何能率领数十万大军抵御强敌?”
张汉伦道:“贺瑰平定庆州有勇有略,难道不是帅才吗?再者说,谁人生来就是帅才啊?”
朱友贞一听有理,当即颁旨,以贺瑰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同平章事。
在家休养的敬翔听说此事后,不禁忧心如焚,当即进宫劝谏,对朱友贞苦口婆心地说道:“眼下,河北已尽为晋有,西蜀日渐强大,淮南不时侵扰,河中朱友谦骑墙观望,荆南高季昌居心叵测,刘岩称帝南汉,马殷主动通晋,眼看着先帝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将要倾覆,老臣实在是忧心如焚,万望陛下听老臣一言。”
朱友贞虽然对敬翔敬重有加,但却认为他年纪大了,说话啰嗦,便暗暗示意内侍去把张氏兄弟叫来,口中却说道:“敬老乃先帝倚重之臣,有什么教诲就直说吧。”
敬翔劝道:“过去,我大梁有河朔之半时,以先帝之雄武英略,又统御着那么多的貔虎之臣,尚且不能得志于河东。现今晋军日益强大,大梁日益削减,陛下却处于深宫之中,参与谋事者,不是近宠,就是皇戚,如此,怎可成事?李亚子继位以来,十年之中,无论攻城还是野战,无不亲临战阵,身当矢石。老臣听说,晋军攻我杨刘时,李亚子亲自背负芦草渡水,身先士卒,一鼓而克杨刘。而陛下呢,却一心守文,以儒雅自喜……”
朱友贞越听越不耐烦,幸好此时张汉伦、张汉杰走了进来,他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张汉伦满脸堆笑地打断了敬翔:“老相爷不在家养病,有何事非要劳驾您老亲自跑一趟啊?”
敬翔一见张氏兄弟,气就不打一处来,但他一生谨慎、谦和,从不厉言说人,故而,虽是质问,听上去却丝毫没有责问之意,就好像自言自语一般:“贺瑰谋略平平,且又从无大战经验,怎可为我大军之帅?”
张汉伦道:“老相爷当初辅佐先帝之时,可曾有过大战经验?”
敬翔一时语塞,良久方才开口:“陛下,老臣虽然怯懦,但我深受国恩,不敢苟安,若一时找不到合适之材,就请让老臣效力于军前吧。老臣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决不会让李亚子小儿如此猖獗的!”说罢,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朱友贞大为动容,连连劝慰,心中就动了让敬翔担当梁军主帅的想法。可是,赵岩及张氏兄弟却认为敬翔是在“倚老卖老,是在怨望天子,决不能启用。”
敬翔回府之后,又写了一道奏章,推荐王彦章、谢彦章,说王彦章勇悍过人,自少时就研习兵书,且又身经百战,当可大用;谢彦章自小就随其义父葛从周身历大战,颇得葛从周真传。朱友贞不好推脱,只好以谢彦章为检效太傅、北面行营排阵使,也就是副帅,并命贺瑰、谢彦章通力配合,尽快夺回杨刘城。
李存勖攻克杨刘后,便以匡霸指挥使李周率军六千守御杨刘。李周为将勇猛,尤善守城,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谢彦章率军四万攻杨刘,急攻了十多天,仍是无法攻克,只好沿河扎寨,意欲断绝其供应。恰在此时,李周之母病逝,李周急回太原奔丧,李存勖无奈,只好用其他将领代替李周守城。
谢彦章闻听杨刘换将,便趁机再来围攻,差一点就将杨刘攻破。李存勖闻报大急,急忙遣人追上李周,让他以大事为重,夺情守城。李周无奈,只好又回到了杨刘,这才保得杨刘没被攻陷,但谢彦章攻城甚急,杨刘依然危在旦夕。
李存勖大急,连忙自魏州亲率轻骑来到黄河岸边,准备渡河援助杨刘。贺瑰接到探报后,一面筑垒自固,一面决开黄河北岸,冲淹晋军。一时间,数十里之间,黄水滚滚泛滥,李存勖一时无法进军。
李存勖心急如焚,竟趁着黑夜亲自乘舟偷偷渡河,想要至杨刘劳军。泛行之间,他用长枪探测河水深度,竟意外地发现,黄河最深之处也未超过枪长,心中不禁暗喜,对诸将道:“看来梁军并无战意,只是想决开黄河拦阻我军,以老我师。梁军却没想到,如此一来,水位反而变浅了,我军正可涉水而过,攻其不意。”于是,他又连夜回到了大营,率领着亲军率先涉水过河,并让诸军撩起铠甲、横肩背枪、结阵而渡。说来也巧,晋军大军随后跟进渡河之时,水位又再次大落,水深竟连双膝都不到了!晋军诸将大喜,尽皆趟水而过。
李存勖率亲军刚至中流,忽闻有人高声叫道:“晋王不在魏州,渡河而来,有何贵干?”
李存勖大惊,连忙循声望去,只见南岸策马站立着一列梁军骑兵,足足有三千骑,看上去行伍齐整,盔甲鲜明,个个拉弓持箭,严阵以待,当先一人一缕长髯,虽是褒衣博带的儒生打扮,但却凛然有威,气势英伟。李存勖大感奇怪,在水中驻足问道:“阁下是何许人也?”
儒将答道:“我乃大梁许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面排阵使谢彦章是也,阁下想必就是晋王了!你既得河北,何必得陇望蜀,还要窥视我河南之地呢?”
李存勖笑道:“朱梁背恩负义,篡我大唐,闻听将军乃是忠义之人,为何还要助纣为虐呢?”
谢彦章道:“彦章只知忠君,不知其他。有我在此,是决不会让你登岸的!”
李存勖有些不甘心,挥手令晋军强攻,无奈谢彦章率领梁军临岸拒守,晋军根本就无法上岸。李存勖见硬攻不是办法,只好下令后退。谢彦章一见晋军北返,当即挥军驰入水中从后掩击。晋军退至中流,李存勖回头见梁军皆已下水,自己的后继大军也相继到来了,便突然下令,命晋军折转反击,并率先涉水杀向梁军。晋军大受鼓舞,皆纷纷回头杀向南岸。谢彦章见晋军凶猛,后面的晋军更是一眼看不到头,只好下令后撤上岸。
徐温厚葬朱瑾之后,第二天就病愈了。他怀疑诸将皆参与了朱瑾之谋,欲大开杀戒,趁机铲除异己。徐知诰、严可求听说后,连忙将徐知训平日的所作所为,以及朱瑾为何杀他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徐温。徐温听罢,责问徐知训属下将佐为何不及时规劝、匡救,并将他们尽皆治罪。徐温后来听说,众将佐之中,唯有刁彦能屡有劝谏之书,徐温对其大加厚赏。
徐温丧子,自是大恸,但他更关心的是谁来接替徐知训以掌控扬州权柄。此时,徐温诸子尽皆柔弱,都无力执掌大局,只有徐知诰文武兼备,熟知军政大事,且又宾客满幕,最后终于决定让他来执掌吴政。杨隆演只好按照徐温的意思,以徐知诰为淮南节度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团练使;以徐知谏掌管润州团练事。一切办妥之后,徐温这才离开扬州,又回到了金陵。自此,徐温总揽吴国大纲,其余政务,则全都委托给了徐知诰。
徐知诰掌政之后,以宋齐丘为谋主,待人治政一反徐知训所为,对吴王恭敬有加,对士大夫谦谦有礼,御众以宽,约身以俭。先是以吴王之命,免除了天祐十三年之前的全部赋税。然后又颁布政令,求贤才,纳规谏,除奸猾,杜请托。没过多久,士民即翕然归心,即便是宿将悍夫也无不悦服。
之前,吴国设有丁口钱,又按照田亩缴税,致使钱重物轻,百姓负担极重,怨言颇多。宋齐丘对徐知诰说道:“金钱不是地里长出来的,也不是桑树上结出来的,现今让百姓缴纳金钱,其实是让百姓弃本逐末。恳请罢除丁口钱;改令百姓缴纳粮食、布帛、丝绸,粮食、布帛价值一千钱者可抵三十税金。”
徐知诰道:“若如此,每县每年损失的金钱可能要数以亿计啊!”
宋齐丘道:“这个不用担心,国民既然富有了,国家又怎会贫穷呢?!”
徐知诰大悟,当即罢除了丁口钱。自此之后,江、淮之间,荒土尽被开垦,贫地尽被改良,不久即桑柘遍野,稻谷满地,吴国自此开始日渐富强起来。
徐知诰为招募人才,特意在扬州兴建了一座延宾亭,四方之士皆慕名而来。随后,他又密派人打探民间情势,凡有婚丧匮乏者,便赠以钱财。而他自己,即便是盛暑之时,也不张盖、不操扇,有人呈进伞盖,他也推托不要,说道:“士众尚多暴露于酷日之下,我怎可独自享用此物呢?”因而,徐温虽然遥掌大权,但吴人之心却早归徐知诰了。
徐知诰镇守润州之时,严可求就曾对徐温言道:“二郎君非徐氏亲子,但推贤下士,人望颇归,若不除之,恐为后患!”徐温不听。徐知诰秉政后,严可求又屡次劝徐温以次子徐知询代替徐知诰秉持吴政。徐知诰听说后,便依照骆知祥之谋,将严可求调离了扬州,让他到楚州任刺史去了。
严可求离开扬州后,心中就更为忧惧了,竟然偷偷地前往金陵对徐温献计道:“唐亡至今已经十二年了,而我尤未改天祐年号,也算是不负唐室了。然而,吴国之所以征伐四方,能建下如此基业,就是因为我们常以兴复唐室为名义。不过,眼下形式已大为不同了,梁、晋于黄河南北日日对战,梁兵屡败,国势日衰,眼见得河东李氏很快就要复兴了,一旦李亚子称帝,主公能北面为之称臣吗?”
徐温道:“徐某也正有此忧虑,不知严公有何主意?”
严可求道:“不如先建吴国以系民望。”
徐温深以为然,他早就觉得自己的权位太重,但职爵太低,做事很不匹配,于是上书吴王道:“现今大王与境内诸将皆为节度使,虽有都统之名,但不足以统驭诸将,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请大王建立吴国,称帝而治。”不想,吴王杨隆演却始终没有答复。徐温大为疑惑,只好咨问严可求,严可求道:“所谓三让而尊,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徐温便将严可求留在了金陵,让他专门谋划吴王称帝之事。徐知诰知道,严可求与徐温的关系非比寻常,要想除掉他,至少眼下是万难做到的。既然如此,就只能想法笼络他了。宋齐丘献计道:“闻听严可求之子严续颇有才学,明公何不将令千金嫁给他呢?”徐知诰大喜,当即遣骆知祥向严可求提亲,严可求倒也没有推辞,就这样,徐知诰与严可求结成了儿女亲家。
徐知诰见宋齐丘满腹尽是济世之才,而且精于术数,一直想委以重用,但徐温却不喜欢宋齐丘。徐知诰无奈,只好以宋齐丘为殿直、淮南军判官。宋齐丘倒也不在意职位的高低,徐知诰因此对他就更加信重了,一有空闲就与宋齐丘密谋计议。夏日,二人在水池正中的亭台之上密语,经常谈至深夜;冬天,二人便在正堂之中,将屏障全部撤除,只放置一个大火炉,相对而坐,谁也不说话,只是用铁箸夹着木炭写字,写罢,又全部抹去,不留痕迹。因而,他们所谋之事,外人根本无法得知。
本想前往洛阳举行郊天大典的朱友贞灰头土脸地又回到大梁后,连忙令赵岩、张汉伦兄弟调集境内之兵,布置防线,以阻止李存勖的南进。张、赵东拼西凑,总算是调集了近二十万人马,但在选择主帅人选上,却遇到了难题,最后张汉伦推荐滑州宣义节度使贺瑰,朱友贞大为奇怪,问道:“先帝生前虽然喜爱贺瑰,但却从未重用于他,一个领兵从未超过万人的偏将,如何能率领数十万大军抵御强敌?”
张汉伦道:“贺瑰平定庆州有勇有略,难道不是帅才吗?再者说,谁人生来就是帅才啊?”
朱友贞一听有理,当即颁旨,以贺瑰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同平章事。
在家休养的敬翔听说此事后,不禁忧心如焚,当即进宫劝谏,对朱友贞苦口婆心地说道:“眼下,河北已尽为晋有,西蜀日渐强大,淮南不时侵扰,河中朱友谦骑墙观望,荆南高季昌居心叵测,刘岩称帝南汉,马殷主动通晋,眼看着先帝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将要倾覆,老臣实在是忧心如焚,万望陛下听老臣一言。”
朱友贞虽然对敬翔敬重有加,但却认为他年纪大了,说话啰嗦,便暗暗示意内侍去把张氏兄弟叫来,口中却说道:“敬老乃先帝倚重之臣,有什么教诲就直说吧。”
敬翔劝道:“过去,我大梁有河朔之半时,以先帝之雄武英略,又统御着那么多的貔虎之臣,尚且不能得志于河东。现今晋军日益强大,大梁日益削减,陛下却处于深宫之中,参与谋事者,不是近宠,就是皇戚,如此,怎可成事?李亚子继位以来,十年之中,无论攻城还是野战,无不亲临战阵,身当矢石。老臣听说,晋军攻我杨刘时,李亚子亲自背负芦草渡水,身先士卒,一鼓而克杨刘。而陛下呢,却一心守文,以儒雅自喜……”
朱友贞越听越不耐烦,幸好此时张汉伦、张汉杰走了进来,他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张汉伦满脸堆笑地打断了敬翔:“老相爷不在家养病,有何事非要劳驾您老亲自跑一趟啊?”
敬翔一见张氏兄弟,气就不打一处来,但他一生谨慎、谦和,从不厉言说人,故而,虽是质问,听上去却丝毫没有责问之意,就好像自言自语一般:“贺瑰谋略平平,且又从无大战经验,怎可为我大军之帅?”
张汉伦道:“老相爷当初辅佐先帝之时,可曾有过大战经验?”
敬翔一时语塞,良久方才开口:“陛下,老臣虽然怯懦,但我深受国恩,不敢苟安,若一时找不到合适之材,就请让老臣效力于军前吧。老臣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决不会让李亚子小儿如此猖獗的!”说罢,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朱友贞大为动容,连连劝慰,心中就动了让敬翔担当梁军主帅的想法。可是,赵岩及张氏兄弟却认为敬翔是在“倚老卖老,是在怨望天子,决不能启用。”
敬翔回府之后,又写了一道奏章,推荐王彦章、谢彦章,说王彦章勇悍过人,自少时就研习兵书,且又身经百战,当可大用;谢彦章自小就随其义父葛从周身历大战,颇得葛从周真传。朱友贞不好推脱,只好以谢彦章为检效太傅、北面行营排阵使,也就是副帅,并命贺瑰、谢彦章通力配合,尽快夺回杨刘城。
李存勖攻克杨刘后,便以匡霸指挥使李周率军六千守御杨刘。李周为将勇猛,尤善守城,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谢彦章率军四万攻杨刘,急攻了十多天,仍是无法攻克,只好沿河扎寨,意欲断绝其供应。恰在此时,李周之母病逝,李周急回太原奔丧,李存勖无奈,只好用其他将领代替李周守城。
谢彦章闻听杨刘换将,便趁机再来围攻,差一点就将杨刘攻破。李存勖闻报大急,急忙遣人追上李周,让他以大事为重,夺情守城。李周无奈,只好又回到了杨刘,这才保得杨刘没被攻陷,但谢彦章攻城甚急,杨刘依然危在旦夕。
李存勖大急,连忙自魏州亲率轻骑来到黄河岸边,准备渡河援助杨刘。贺瑰接到探报后,一面筑垒自固,一面决开黄河北岸,冲淹晋军。一时间,数十里之间,黄水滚滚泛滥,李存勖一时无法进军。
李存勖心急如焚,竟趁着黑夜亲自乘舟偷偷渡河,想要至杨刘劳军。泛行之间,他用长枪探测河水深度,竟意外地发现,黄河最深之处也未超过枪长,心中不禁暗喜,对诸将道:“看来梁军并无战意,只是想决开黄河拦阻我军,以老我师。梁军却没想到,如此一来,水位反而变浅了,我军正可涉水而过,攻其不意。”于是,他又连夜回到了大营,率领着亲军率先涉水过河,并让诸军撩起铠甲、横肩背枪、结阵而渡。说来也巧,晋军大军随后跟进渡河之时,水位又再次大落,水深竟连双膝都不到了!晋军诸将大喜,尽皆趟水而过。
李存勖率亲军刚至中流,忽闻有人高声叫道:“晋王不在魏州,渡河而来,有何贵干?”
李存勖大惊,连忙循声望去,只见南岸策马站立着一列梁军骑兵,足足有三千骑,看上去行伍齐整,盔甲鲜明,个个拉弓持箭,严阵以待,当先一人一缕长髯,虽是褒衣博带的儒生打扮,但却凛然有威,气势英伟。李存勖大感奇怪,在水中驻足问道:“阁下是何许人也?”
儒将答道:“我乃大梁许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面排阵使谢彦章是也,阁下想必就是晋王了!你既得河北,何必得陇望蜀,还要窥视我河南之地呢?”
李存勖笑道:“朱梁背恩负义,篡我大唐,闻听将军乃是忠义之人,为何还要助纣为虐呢?”
谢彦章道:“彦章只知忠君,不知其他。有我在此,是决不会让你登岸的!”
李存勖有些不甘心,挥手令晋军强攻,无奈谢彦章率领梁军临岸拒守,晋军根本就无法上岸。李存勖见硬攻不是办法,只好下令后退。谢彦章一见晋军北返,当即挥军驰入水中从后掩击。晋军退至中流,李存勖回头见梁军皆已下水,自己的后继大军也相继到来了,便突然下令,命晋军折转反击,并率先涉水杀向梁军。晋军大受鼓舞,皆纷纷回头杀向南岸。谢彦章见晋军凶猛,后面的晋军更是一眼看不到头,只好下令后撤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