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下的蛋 > 第231章 臣国

第231章 臣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洛阳内乱、庄宗李存勖被弑杀,首乱之人就是郭门高!然而,若没有这个郭门高,去年的天子、总管之争如何了结,谁都难以预料,说不定还会引发更大的内乱。因而,李嗣源对这位伶人出身的军将,心中一直是暗存感激。若没有郭门高,他至少难以名正言顺地率军进入洛阳。按照当时的情况,他和李存勖之间已经是你死我活之争了,说不定,还必须与李存勖真刀真枪地拼个高低,若真是那样,即便他胜了,他也得担负篡位弑君、乱国害民的恶名,哪能像如今这样堂而皇之的成了平乱之主,而且还是忠义之主呢?因此,如何处置郭门高,令李嗣源确实是大费周折,他真想就把此事一直拖下去。但是,半年多来,却总有人屡屡上书提及此事,说郭门高有弑君大罪,须得尽早惩治。李嗣源知道此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只好问计于安重诲。

    安重诲道:“郭门高以下犯上,弑君背恩,若不杀,必令妄人生侥幸之心,更会让天下人对陛下有微言,甚至会有人认为郭门高是受陛下指使的。因而,此人不杀,陛下难安。”

    李嗣源叹道:“如今情势,也只好如此了。”

    安重诲又道:“只是他现在仍然典掌从马直亲军,须得先解除其兵职,然后再杀掉他。”

    李嗣源依计,下旨任命郭门高为景州刺史。

    半年多来,郭门高的内心也是几经波折。洛阳内乱平定之初,他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魏王等庄宗皇帝的皇子承继皇位,他定将落个弑君造反的灭九族之罪。李嗣源即位为君后,他连称侥幸,甚至于还认为自己有大功于朝廷,冀望新君能够擢升赏赐他,不想,新皇帝对他既不赏也不罚,好像没他这个人似的,他很有些失望,但却不敢有任何怨言。新朝稳定后,就开始有人渐渐提及他弑君一事,而且“惩治弑君之贼”的呼声一日高于一日,几乎遍及朝野,他自然由惊转惧,近来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因此,改任他为景州刺史的诏书一下,他就匆忙离开了洛阳,到景州赴任去了。不想,他在景州尚未安定下来,李嗣源的诏书又到了,公布其弑君大罪,将其满门抄斩。

    郭门高被杀之后,朝野终于稳定了下来。豆卢革、韦说获罪罢相后,李嗣源便想以任圜为首相,并命安重诲、孔循二位枢密使推荐其他宰相人选。安重诲认为,孔循自少年时就服侍宫禁,有着数十年的历练,因而对朝政极为谙熟,同时,也深知各位朝官的品行才能,故而,每有大事,都要咨询他的意见。朝廷选拜宰相这样的大事,安重诲自然是要请教孔循的,孔循言道:“郑珏在梁末帝时就久在中书,熟识朝务,性格谨慎而有长者之风,且文美词工,甚有文采,堪任宰相。”

    安重诲即表奏郑钰与任圜同为主相,李嗣源准奏,又让安重诲、孔循、任圜推荐辅相。孔循推荐太常卿崔协,任圜却欲选用御史大夫李琪,然而,郑珏素与李琪不和,孔循也不喜欢李琪,二人皆竭力阻止,对安重诲道:“李琪才高,却不廉洁。宰相不一定才高,但一定要端重有器度,才可以为百官之表率,朝廷百官皆认为崔协胜任。”

    不久,李嗣源召集众臣,问谁可以为宰相。安重诲答道:“太常卿崔协可以为相。”

    任圜当即反对,说道:“重诲不熟悉朝中人物,被人骗了。崔协虽出身名门,但识字太少,人们皆称其为‘没字碑’。臣也识字不多,谬为皇上拜任宰相,已经为天下所笑了。宰相重位,能有几人,若再加上一个识字不多的崔协,还不让天下笑掉大牙啊!”

    李嗣源道;“宰相任重位高,爱卿们可得仔细斟酌。易州刺史韦肃,人言名家之后,曾经待我深厚,可否置于此位?假如韦肃不能胜任,冯书记是先朝判官,多才博学,与物无争,不也是最好的宰相人选吗?”

    众臣散会,孔循连揖都不作,就拂衣而去了,对安重诲抱怨道:“天下大事,一是任圜,二也是任圜,任圜是什么不得了的人了?除非崔协暴死,只要不死,我一定要让他当宰相!”此后几天,孔循竟然称病不朝,李嗣源只得让安重诲亲自登门安慰,他这才入朝。但却每日都在安重诲跟前念叨李琪的短处、崔协的长处。

    安重诲暗地里劝任圜道:“现今朝廷缺人,崔协先为候补,可以吗?”

    任圜却不买账:“李琪学际天人,奕叶轩冕,论才校艺,可敌一百个崔协,但却被谗人中伤,妒嫉其才能,安公舍李琪而相崔协,犹如舍弃苏合丸,选取屎壳郎。”

    最后,李嗣源还是听了孔循的,以冯道、崔协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任圜身为首相,又兼掌三司事务,真正是位极人臣了!他自然更加殷勤竭力,忧公如家,大力简拔贤俊,杜绝侥幸,不久,即使得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随后,任圜又奏请李嗣源厚葬了郭崇韬,恢复了朱友谦官爵,将两家的货物、财产、田地、房宅,皆全部予以归还;并为张宪昭雪,为其正名。任圜又推荐原蜀国右仆射张格有才,且为唐宰相之子,李嗣源遂以张格为太子宾客,充三司副使。

    正当朝廷威望迅速得以提升、大有欣欣勃发之象时,荆南却突然出了大事。

    荆南突有使者带着高季昌的表章抵达洛阳,高季昌在奏表中,竟然请求将夔、忠、万三州划为荆南属郡。李嗣源大怒,正要下诏申斥,安重诲谏阻道:“国家初定,不宜动兵。季兴已经称臣,还是不要得罪的好。”李嗣源闻言,虽然口中说“他这是趁火打劫”,但还是答应了高季昌的要求。不想,高季昌却得寸进尺,竟然又再次上表,奏请三州刺史不须朝廷任命,由他自己任用自己的兄弟、儿子为三州刺史。李嗣源一听,当时就火冒三丈,当即下诏予以痛斥。高季昌竟然发兵突入夔州城,将朝廷戍兵全部杀死后,接着又发兵攻袭涪州。高季昌之子高从诲劝其不要与朝廷为敌,高季昌却死活不听。

    当初,魏王李继岌曾令押牙韩珙等护送蜀之珍宝、金银、布帛四十万,沿水路顺长江而下,取道荆南回洛阳。此时,韩珙正行至峡口,高季昌闻讯,即在峡口设伏,将韩珙等人杀死,劫掠了所有财物。朝廷遣使责问,高季昌却答道:“韩珙等人乘舟而下,远涉数千里,欲知舟覆人溺之故,应该去问水神,为何来问高某?”李嗣源再也忍不住了,当即下旨削夺了高季昌的所有官爵,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为南面招讨使、许州忠武节度使夏鲁奇为副招讨使,率步骑四万讨伐高季昌。随后又任命东川节度使董璋充东南面招讨使,夔州刺史西方鄴为副使,率蜀兵沿江而下,会同湖南军三面进攻荆南。

    刘训率兵抵达荆南,楚王马殷遣都指挥使许德勋率水军屯兵于岳州。高季昌见朝廷军势大,只好坚壁不战,遣使向吴国求救,徐温当即遣水军救援荆南。

    江陵地势低洼,到处都是河泽水泊,再加上连绵阴雨,刘训麾下皆是北方兵士,难以适应。不久,军中就发生了瘟疫,连刘训自己都病倒了。李嗣源闻讯,只得遣孔循前往探视,顺便考察攻战之策。

    孔循一到江陵,即亲自率军攻城,却也没有攻克,只好遣人入城劝说高季昌认罪归附。高季昌却出言不逊,将使者赶了出来。孔循无可奈何,只好请李嗣源下诏召回了大军。

    高季昌见朝廷军退去,就更加有恃无恐了。楚王马殷之前遣中军使史光宪进贡,到达洛阳后,李嗣源赐给马殷骏马十匹,美女二人。史光宪恰在此时路过江陵,被高季昌截获,将骏马、美女全都夺走,并将其转送给了徐温,请求举镇归附吴国。高从诲劝谏,高季昌却听不进去。徐温道:“为国者当务实效而去虚名,高氏事唐已久,洛阳离江陵又近,唐人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要攻袭江陵,都比较容易,而我却只能以水军逆流而上,救援很难。若荆南成为我之臣国,臣国有难却不能相救,一旦臣国危亡,我能问之无愧吗?”故而,徐温虽然接受了高季昌的贡物,但却谢绝了他的称臣,并暗示他最好还是归附唐国。

    刘训无功而返,但西方鄴却大败荆南水军于峡中,重新夺回了夔、忠、万三州。李嗣源遂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鄴为宁江军节度使。接着,又将当初把夔、忠、万三州划属荆南一事,归罪于豆卢革、韦说,赐二人自尽。随后即将刘训流放濮州、温韬流放德州、段凝流放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