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风光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柴荣第三次渡淮之后,败报就接连不断地报至金陵,金陵朝野起初还恐慌不已,到了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李璟起初还想拒周兵于淮河之北,寿州失陷后,尤其是在郭廷谓偷袭涡口成功后,他又想保住淮东。郭廷谓投降后,形势每况愈下,尤其在他得知周军有水军后,而且柴荣打通了运河,便想依靠南唐水军的优势,守住长江天险,暂求苟安。
南唐太弟李景遂前后连上十道表章,请求辞去太弟之位,言道:“如今眼看国家危急,而我却无力扶持,燕王弘冀为嫡长子,宜为嗣君,恳请收回太弟宝册。”齐王李景达也因败军辱国,请求辞去元帅。南唐主李璟见两位皇弟确实出于至诚,便答应了他们。立李弘冀为皇太子,命其参议朝政。
李璟一直倚仗自己有长江天险,又有强大的水军,故而,江北诸州虽然战事不利,但一直还没有亡国的顾虑。东布州的败报报来后,他才知道周兵不但有水军,而且周军战舰似乎更强大,自己的水军竟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后来又听说周兵战船已在长江之上来去自如了,而且柴荣随时都有可能渡江。他这才知道长江天险已不足为恃了,亡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这才有了称臣称籓的念头。但他自己又不愿担这个耻辱,便遣陈觉手持降表去见柴荣,恳请传位于太子李弘冀,并承诺让其向周朝廷称臣,听命于中国。
此时,扬、泰、滁、和、寿、濠、泗、楚、光、海十州,已皆为周所得,江北只有庐、舒、蕲、黄四州尚未攻下。陈觉乘船北上,一路之上,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陆地,随处都可见到周兵!周军无论是步军、骑军,还是水军,尽皆强盛无比,江南之军根本就无法望其项背,心中不禁大为沮丧。
陈觉在迎銮镇觐见了柴荣,并表示愿意献上庐、舒、蕲、黄四州之地,划江而治,向大周称臣,以求息兵。至于李璟意欲让国于李弘冀一事,他却一字未提。
柴荣见陈觉言辞甚为哀怜,安慰道:“朕兴师南下,本来只想攻取江北,既然你主能举国归附,朕夫复何求?”
陈觉请求遣其属下阁门承旨刘承遇回金陵禀报,柴荣答应了他,还特地让刘承遇带给南唐主李璟一封书信,信中称“大周皇帝恭问江南国主”,对其善加抚慰。
不久,刘承遇带着李璟的降表回到了迎銮镇,李璟在表章中自称“唐国主”,除了答应割让江北四州,而且还承诺每年贡献数十万缗白银。
柴荣大喜,至此,周、唐终于达成了划江而治的盟约。周朝廷共得十四州,六十个县,二十二万六千五百七十四户。
陈觉回到金陵后,对李璟道:“周天子说,闻江南连岁拒命,皆宰相严续之谋,当为我斩之。”
李璟知道,陈觉素与严续有隔阂,因而,并没相信他。李璟随后又遣冯延巳献上银、绢、钱、茶、谷共一百万,以犒劳周军。
柴荣随后即在庐州建置保信军,以赵匡赞为节度使,以慕容延钊为寿州淮南节度使。诸事已毕,柴荣即大摆车驾,奏凯班师了。
就在周军班师回大梁的路上,柴荣突然接到一个噩耗:王朴病逝了!
柴荣既惊且哀,当时就昏了过去,良久方才苏醒,叫着王朴的字道:“文伯,你为何走得如此之速啊?!”
王朴相貌神气劲峻,性格刚强,敏于决断,凡其谋画,大多契合柴荣之意,而且精于术数,颇有预见之能。因而,深得柴荣倚重,升迁也极为快速,四十岁刚过,就被拜为了宰相。周朝百废俱起,多赖王朴勤勉与博学,制礼作乐,考定声律,正星历,修刑统,所撰《大周钦天历》及《律准》,已经盛行于世。没想到,天妒英才,刚满四十五岁,就突然暴病而逝了。
然而,赵匡胤听到王朴暴卒的消息后,心中不但没有哀痛之感,反而还暗暗有些庆幸。不知为什么,在朝臣之中,赵匡胤最为敬畏的就是王朴,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他的眼神有些怪异,让他极为不安。不久前,有一位殿直不小心,乘马冲撞了赵匡胤的前引卫士,赵匡胤大为生气,便前往枢密院告诉了魏仁浦。魏仁浦欲对殿直治罪,王朴却对赵匡胤道:“太尉名位虽高,却并未加兼宰相。殿直也是朝廷之臣,与太尉比肩事主,何况太尉还带军职,依王某看,太尉就不要再追究此事了吧。”赵匡胤闻言,只好作罢。
其实,不仅赵匡胤如此,王朴的刚烈是人人皆知的,满朝大臣、藩镇诸侯皆对其敬畏有加。柴荣三次南征,都让王朴留守京城。当时,大梁街巷狭窄,朝廷让官吏督率民丁拓展街道,王朴见一位乡校拖拖沓沓,便在大街之上将其鞭打了数十下。不想,这位乡校被打之后,边走边抱怨道:“我刚刚才被宣补乡虞候,哪能这么快就熟悉政务?”不想,此话被王朴听到了,又命左右将其擒来,当场就打死在了马前。柴荣听说此事后,笑着对近臣说道:“这真是个大愚人,竟然在王朴面前抱怨,这不是找死吗!”
自柴荣三次南征一直到南唐归附,柴荣只是让南唐使者带书信给李璟,从未正式派遣过使者到金陵。柴荣回大梁不久,便命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与已经归附周国并在周朝廷任职的太仆卿冯延鲁、卫尉少卿钟谟出使南唐,赐给南唐主御衣、玉带及犒军布帛十万匹,并送给他一套王朴编制的本年《大周钦天历》。
李璟见到周朝使者,自然是大设宴席款待。李璟从冯延鲁那里打听到陶谷喜欢吃螃蟹,便特意命人在宴席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螃蟹,从大到小,自蝤蛑至蟛蚏,从海螃蟹到河螃蟹再到湖螃蟹,一共摆了十几种。陶谷见状,笑对李璟道:“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此语一出,令在座的南唐众臣勃然变色,唯有韩熙载依旧笑吟吟地对左右言道:“既然陶公不喜欢,快把这些东西撤下去,命人赶快上葫芦羹!”
陶谷眼睁睁地看着侍者将这么多美味撤了下去,心中很是后悔,脸色甚是尴尬。不一会,侍者手捧葫芦羹上来了,韩熙载笑对陶谷道:“先帝时既有此道佳肴,庖丁依样而做!不知味道如何?”陶谷闻言,脸色登时大变。
原来,陶谷文翰为中原之冠,但其为人却令人甚为不齿,太祖郭威虽不喜欢,但见其文采难得,所以仍将其留在了翰林院中。陶谷却不太满意,自认为才华盖世,冀望得到重用,于是就让其党羽在郭威面前推荐自己,并自诩自己为朝廷起草制书劳苦功高,郭威笑却对左右道:“朕听说,翰林起草制书,经常套用前人旧本,只是改换一下词语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依样画葫芦吧!”陶谷听说后,于玉堂白墙之上书写了一首诗,自嘲道:
官职须由生处游,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此时,韩熙载本是游戏之举,并无恶意,陶谷却认为韩熙载是在嘲讽自己,当时就落下了脸,直至宴席结束,一直就紧绷着脸,一言不发。
李璟见状,心中大是不安。宴席散后,皇子李重嘉问韩熙载道:“中朝使者如此,父皇心中很是不安,深恐中朝天子怪罪,这可如何是好?”
韩熙载道:“臣观陶公此人,非端介正人,请主上放心,臣自有办法。”
自此,南唐君臣皆不再单独接见陶谷一行。冯延鲁、钟谟在金陵皆有旧第,只有陶谷一人寓住于驿馆之中,时日一久,陶谷不免寂寞难耐,于是就在驿馆亭子的墙壁上写了几个字:“西川犬、百姓眼、虎扑儿、公厨饭”。官吏很快就禀报给了韩熙载。韩熙载虽然有才,却也不解,只好去请教宋齐丘。
宋齐丘解道:“这是一个字谜,‘西川’即是‘蜀’,‘蜀’加上犬是‘独’字;‘百姓’为民,‘眼’为目,合起来是‘眠’字;‘虎扑儿’是指爪子,‘爪’、‘子’两个字合并是‘孤’字;‘公厨饭’是官家的食物,‘官’字加上食字旁是‘馆’字,此乃‘独眠孤馆’之意。”
韩熙载大悟,同时也心内窃喜——因为他正等着这个机会呢!
不久,一向清静孤寂的驿馆里突然出现了一位荆钗布裙的美妙少女。陶谷登时兴奋起来,想尽各种方法与少女接近,并很快与少女搭上了话。少女说,她叫秦若兰,是馆吏的女儿,因家境艰难,这才偶尔在驿馆里帮工,以补贴家用。陶谷乃勾栏佳客、巫山圣手,不久,即与秦若兰成就了**好事……事毕,陶谷特意赠给秦若兰一阕《风光好》:
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
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
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
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奇怪的是,秦若兰拿到这首词后,竟连声谢字都不说,即匆匆离开了驿馆。隔日,李璟在澄心堂特意设宴款待陶谷,陶谷依然不理不睬地装腔作势。李璟命左右用玻璃巨钟斟满酒,为其敬酒,陶谷傲慢得连看都不看。李重嘉笑道:“无以助兴,陶公怎能饮酒?”说罢,拍了拍手。随着悠扬的乐声响起,紧接着进来几个彩袂飘飘的舞女,为首之人正是秦若兰!
秦若兰轻启朱唇,吟唱的正是陶谷的那首《风光好》。陶谷大悟,只好红着脸喝干了巨杯中酒,南唐君臣尽皆大笑,皆举着巨杯上前劝酒。陶谷不敢拒绝,只好一一对饮……
次日,陶谷即听到金陵街市之上有人吟唱他那首《风光好》……
自此之后,陶谷再也不敢轻视南唐君臣了。李璟对陶谷承诺:愿意去除帝号、年号,改称国主,更名为景,凡天子仪制皆有降损。
不管怎样,陶谷、冯延鲁、钟谟的此次出使金陵,还是让李璟体会到了周朝天子的挚诚,他特意亲手起草了一份谢恩表,让陶谷带回大梁,大意是说:“天地之恩厚矣,父母之恩深矣,子不谢父,人何报天!惟有赤心,可酬大造。”
钟谟素与李德明交好,李德明死后,钟谟对宋齐丘一直耿耿于怀。钟谟临别之际,暗对李璟道:“齐丘乘国难之时,阴谋篡权,陈觉、李征古为之羽翼,这些人若不去除,国主将无有宁日。”
李璟突然想起陈觉曾说周天子想要杀严续的事,一听钟谟此话,当时心中就有了疑问,于是试探道:“请钟公带话给陛下,江南久拒王师,皆是臣愚迷,并非严续之罪。”钟谟不明所以,只好在回到大梁后,将原话带给了柴荣,柴荣一听,大是吃惊:“若果真如此,则严续就是忠臣了!朕为天下之主,又岂能让人杀忠臣呢?”
于是,特意遣钟谟再回金陵,告诉李璟自己从未有过让他诛杀严续之命。
李璟大悟,终于下了除掉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人的决心,并遣钟谟向柴荣禀明此事,想征得柴荣的同意。钟谟回到大梁后,柴荣又遣使告知李璟,说道:“异国之臣,朕不便过问。”
李璟遂命枢密院使殷崇义草诏公布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三人的罪状,放宋齐丘归隐九华山,官爵皆不变;陈觉贬为国子博士,安置于宣州;李征古削夺官爵,赐其自尽;三人党羽一概不问。
宋齐丘回到九华山后,李璟又遣人将其宅第封死,只在院墙上打了一个小洞,以供给饮食。宋齐丘叹道:“当年,我曾献计幽禁吴让皇于泰州,今日,我理应有此报应!”遂自缢而死。李璟听说后,特地给他赠了一个谥号,叫做“丑缪”。
柴荣闻听此事,深叹李璟宽仁,没有株连他人。
不久,南汉遣使者报丧,南汉主刘晟病逝,其长子卫王刘继兴即位,更名为鋹,改元大宝。刘鋹时年只有十六岁,其国事皆由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黄琼芝等人决策。
柴荣命阁门使曹彬出使吴越,赐吴越王钱弘俶骑军钢甲二百、步军甲五千及好多兵器。曹彬到达吴越后,公事一毕,一刻也不停留,当即回返。吴越王赠送了大量礼品,他也一概不受。吴越王无奈,只得遣人乘坐轻舟载着礼品追上他,坚持请他收下,曹彬怕吴越王有其它想法,这才说道:“我若再不接受,就是窃名了,但须如数登记,我才好复命。”吴越人只好如数登记,曹彬这才收下。回到大梁后,便如数献给了朝廷。柴荣叹道:“之前奉命的使者,大都求索无厌,致使四方皆轻视朝命,卿能如此,真是难能可贵。但这些东西皆是吴越王送给卿的,卿理应自取。”曹彬这才拜受,但却全都赠送给了亲友,自己一件都没留。
柴荣第三次渡淮之后,败报就接连不断地报至金陵,金陵朝野起初还恐慌不已,到了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李璟起初还想拒周兵于淮河之北,寿州失陷后,尤其是在郭廷谓偷袭涡口成功后,他又想保住淮东。郭廷谓投降后,形势每况愈下,尤其在他得知周军有水军后,而且柴荣打通了运河,便想依靠南唐水军的优势,守住长江天险,暂求苟安。
南唐太弟李景遂前后连上十道表章,请求辞去太弟之位,言道:“如今眼看国家危急,而我却无力扶持,燕王弘冀为嫡长子,宜为嗣君,恳请收回太弟宝册。”齐王李景达也因败军辱国,请求辞去元帅。南唐主李璟见两位皇弟确实出于至诚,便答应了他们。立李弘冀为皇太子,命其参议朝政。
李璟一直倚仗自己有长江天险,又有强大的水军,故而,江北诸州虽然战事不利,但一直还没有亡国的顾虑。东布州的败报报来后,他才知道周兵不但有水军,而且周军战舰似乎更强大,自己的水军竟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后来又听说周兵战船已在长江之上来去自如了,而且柴荣随时都有可能渡江。他这才知道长江天险已不足为恃了,亡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这才有了称臣称籓的念头。但他自己又不愿担这个耻辱,便遣陈觉手持降表去见柴荣,恳请传位于太子李弘冀,并承诺让其向周朝廷称臣,听命于中国。
此时,扬、泰、滁、和、寿、濠、泗、楚、光、海十州,已皆为周所得,江北只有庐、舒、蕲、黄四州尚未攻下。陈觉乘船北上,一路之上,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陆地,随处都可见到周兵!周军无论是步军、骑军,还是水军,尽皆强盛无比,江南之军根本就无法望其项背,心中不禁大为沮丧。
陈觉在迎銮镇觐见了柴荣,并表示愿意献上庐、舒、蕲、黄四州之地,划江而治,向大周称臣,以求息兵。至于李璟意欲让国于李弘冀一事,他却一字未提。
柴荣见陈觉言辞甚为哀怜,安慰道:“朕兴师南下,本来只想攻取江北,既然你主能举国归附,朕夫复何求?”
陈觉请求遣其属下阁门承旨刘承遇回金陵禀报,柴荣答应了他,还特地让刘承遇带给南唐主李璟一封书信,信中称“大周皇帝恭问江南国主”,对其善加抚慰。
不久,刘承遇带着李璟的降表回到了迎銮镇,李璟在表章中自称“唐国主”,除了答应割让江北四州,而且还承诺每年贡献数十万缗白银。
柴荣大喜,至此,周、唐终于达成了划江而治的盟约。周朝廷共得十四州,六十个县,二十二万六千五百七十四户。
陈觉回到金陵后,对李璟道:“周天子说,闻江南连岁拒命,皆宰相严续之谋,当为我斩之。”
李璟知道,陈觉素与严续有隔阂,因而,并没相信他。李璟随后又遣冯延巳献上银、绢、钱、茶、谷共一百万,以犒劳周军。
柴荣随后即在庐州建置保信军,以赵匡赞为节度使,以慕容延钊为寿州淮南节度使。诸事已毕,柴荣即大摆车驾,奏凯班师了。
就在周军班师回大梁的路上,柴荣突然接到一个噩耗:王朴病逝了!
柴荣既惊且哀,当时就昏了过去,良久方才苏醒,叫着王朴的字道:“文伯,你为何走得如此之速啊?!”
王朴相貌神气劲峻,性格刚强,敏于决断,凡其谋画,大多契合柴荣之意,而且精于术数,颇有预见之能。因而,深得柴荣倚重,升迁也极为快速,四十岁刚过,就被拜为了宰相。周朝百废俱起,多赖王朴勤勉与博学,制礼作乐,考定声律,正星历,修刑统,所撰《大周钦天历》及《律准》,已经盛行于世。没想到,天妒英才,刚满四十五岁,就突然暴病而逝了。
然而,赵匡胤听到王朴暴卒的消息后,心中不但没有哀痛之感,反而还暗暗有些庆幸。不知为什么,在朝臣之中,赵匡胤最为敬畏的就是王朴,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他的眼神有些怪异,让他极为不安。不久前,有一位殿直不小心,乘马冲撞了赵匡胤的前引卫士,赵匡胤大为生气,便前往枢密院告诉了魏仁浦。魏仁浦欲对殿直治罪,王朴却对赵匡胤道:“太尉名位虽高,却并未加兼宰相。殿直也是朝廷之臣,与太尉比肩事主,何况太尉还带军职,依王某看,太尉就不要再追究此事了吧。”赵匡胤闻言,只好作罢。
其实,不仅赵匡胤如此,王朴的刚烈是人人皆知的,满朝大臣、藩镇诸侯皆对其敬畏有加。柴荣三次南征,都让王朴留守京城。当时,大梁街巷狭窄,朝廷让官吏督率民丁拓展街道,王朴见一位乡校拖拖沓沓,便在大街之上将其鞭打了数十下。不想,这位乡校被打之后,边走边抱怨道:“我刚刚才被宣补乡虞候,哪能这么快就熟悉政务?”不想,此话被王朴听到了,又命左右将其擒来,当场就打死在了马前。柴荣听说此事后,笑着对近臣说道:“这真是个大愚人,竟然在王朴面前抱怨,这不是找死吗!”
自柴荣三次南征一直到南唐归附,柴荣只是让南唐使者带书信给李璟,从未正式派遣过使者到金陵。柴荣回大梁不久,便命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与已经归附周国并在周朝廷任职的太仆卿冯延鲁、卫尉少卿钟谟出使南唐,赐给南唐主御衣、玉带及犒军布帛十万匹,并送给他一套王朴编制的本年《大周钦天历》。
李璟见到周朝使者,自然是大设宴席款待。李璟从冯延鲁那里打听到陶谷喜欢吃螃蟹,便特意命人在宴席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螃蟹,从大到小,自蝤蛑至蟛蚏,从海螃蟹到河螃蟹再到湖螃蟹,一共摆了十几种。陶谷见状,笑对李璟道:“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此语一出,令在座的南唐众臣勃然变色,唯有韩熙载依旧笑吟吟地对左右言道:“既然陶公不喜欢,快把这些东西撤下去,命人赶快上葫芦羹!”
陶谷眼睁睁地看着侍者将这么多美味撤了下去,心中很是后悔,脸色甚是尴尬。不一会,侍者手捧葫芦羹上来了,韩熙载笑对陶谷道:“先帝时既有此道佳肴,庖丁依样而做!不知味道如何?”陶谷闻言,脸色登时大变。
原来,陶谷文翰为中原之冠,但其为人却令人甚为不齿,太祖郭威虽不喜欢,但见其文采难得,所以仍将其留在了翰林院中。陶谷却不太满意,自认为才华盖世,冀望得到重用,于是就让其党羽在郭威面前推荐自己,并自诩自己为朝廷起草制书劳苦功高,郭威笑却对左右道:“朕听说,翰林起草制书,经常套用前人旧本,只是改换一下词语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依样画葫芦吧!”陶谷听说后,于玉堂白墙之上书写了一首诗,自嘲道:
官职须由生处游,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此时,韩熙载本是游戏之举,并无恶意,陶谷却认为韩熙载是在嘲讽自己,当时就落下了脸,直至宴席结束,一直就紧绷着脸,一言不发。
李璟见状,心中大是不安。宴席散后,皇子李重嘉问韩熙载道:“中朝使者如此,父皇心中很是不安,深恐中朝天子怪罪,这可如何是好?”
韩熙载道:“臣观陶公此人,非端介正人,请主上放心,臣自有办法。”
自此,南唐君臣皆不再单独接见陶谷一行。冯延鲁、钟谟在金陵皆有旧第,只有陶谷一人寓住于驿馆之中,时日一久,陶谷不免寂寞难耐,于是就在驿馆亭子的墙壁上写了几个字:“西川犬、百姓眼、虎扑儿、公厨饭”。官吏很快就禀报给了韩熙载。韩熙载虽然有才,却也不解,只好去请教宋齐丘。
宋齐丘解道:“这是一个字谜,‘西川’即是‘蜀’,‘蜀’加上犬是‘独’字;‘百姓’为民,‘眼’为目,合起来是‘眠’字;‘虎扑儿’是指爪子,‘爪’、‘子’两个字合并是‘孤’字;‘公厨饭’是官家的食物,‘官’字加上食字旁是‘馆’字,此乃‘独眠孤馆’之意。”
韩熙载大悟,同时也心内窃喜——因为他正等着这个机会呢!
不久,一向清静孤寂的驿馆里突然出现了一位荆钗布裙的美妙少女。陶谷登时兴奋起来,想尽各种方法与少女接近,并很快与少女搭上了话。少女说,她叫秦若兰,是馆吏的女儿,因家境艰难,这才偶尔在驿馆里帮工,以补贴家用。陶谷乃勾栏佳客、巫山圣手,不久,即与秦若兰成就了**好事……事毕,陶谷特意赠给秦若兰一阕《风光好》:
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
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
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
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奇怪的是,秦若兰拿到这首词后,竟连声谢字都不说,即匆匆离开了驿馆。隔日,李璟在澄心堂特意设宴款待陶谷,陶谷依然不理不睬地装腔作势。李璟命左右用玻璃巨钟斟满酒,为其敬酒,陶谷傲慢得连看都不看。李重嘉笑道:“无以助兴,陶公怎能饮酒?”说罢,拍了拍手。随着悠扬的乐声响起,紧接着进来几个彩袂飘飘的舞女,为首之人正是秦若兰!
秦若兰轻启朱唇,吟唱的正是陶谷的那首《风光好》。陶谷大悟,只好红着脸喝干了巨杯中酒,南唐君臣尽皆大笑,皆举着巨杯上前劝酒。陶谷不敢拒绝,只好一一对饮……
次日,陶谷即听到金陵街市之上有人吟唱他那首《风光好》……
自此之后,陶谷再也不敢轻视南唐君臣了。李璟对陶谷承诺:愿意去除帝号、年号,改称国主,更名为景,凡天子仪制皆有降损。
不管怎样,陶谷、冯延鲁、钟谟的此次出使金陵,还是让李璟体会到了周朝天子的挚诚,他特意亲手起草了一份谢恩表,让陶谷带回大梁,大意是说:“天地之恩厚矣,父母之恩深矣,子不谢父,人何报天!惟有赤心,可酬大造。”
钟谟素与李德明交好,李德明死后,钟谟对宋齐丘一直耿耿于怀。钟谟临别之际,暗对李璟道:“齐丘乘国难之时,阴谋篡权,陈觉、李征古为之羽翼,这些人若不去除,国主将无有宁日。”
李璟突然想起陈觉曾说周天子想要杀严续的事,一听钟谟此话,当时心中就有了疑问,于是试探道:“请钟公带话给陛下,江南久拒王师,皆是臣愚迷,并非严续之罪。”钟谟不明所以,只好在回到大梁后,将原话带给了柴荣,柴荣一听,大是吃惊:“若果真如此,则严续就是忠臣了!朕为天下之主,又岂能让人杀忠臣呢?”
于是,特意遣钟谟再回金陵,告诉李璟自己从未有过让他诛杀严续之命。
李璟大悟,终于下了除掉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人的决心,并遣钟谟向柴荣禀明此事,想征得柴荣的同意。钟谟回到大梁后,柴荣又遣使告知李璟,说道:“异国之臣,朕不便过问。”
李璟遂命枢密院使殷崇义草诏公布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三人的罪状,放宋齐丘归隐九华山,官爵皆不变;陈觉贬为国子博士,安置于宣州;李征古削夺官爵,赐其自尽;三人党羽一概不问。
宋齐丘回到九华山后,李璟又遣人将其宅第封死,只在院墙上打了一个小洞,以供给饮食。宋齐丘叹道:“当年,我曾献计幽禁吴让皇于泰州,今日,我理应有此报应!”遂自缢而死。李璟听说后,特地给他赠了一个谥号,叫做“丑缪”。
柴荣闻听此事,深叹李璟宽仁,没有株连他人。
不久,南汉遣使者报丧,南汉主刘晟病逝,其长子卫王刘继兴即位,更名为鋹,改元大宝。刘鋹时年只有十六岁,其国事皆由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黄琼芝等人决策。
柴荣命阁门使曹彬出使吴越,赐吴越王钱弘俶骑军钢甲二百、步军甲五千及好多兵器。曹彬到达吴越后,公事一毕,一刻也不停留,当即回返。吴越王赠送了大量礼品,他也一概不受。吴越王无奈,只得遣人乘坐轻舟载着礼品追上他,坚持请他收下,曹彬怕吴越王有其它想法,这才说道:“我若再不接受,就是窃名了,但须如数登记,我才好复命。”吴越人只好如数登记,曹彬这才收下。回到大梁后,便如数献给了朝廷。柴荣叹道:“之前奉命的使者,大都求索无厌,致使四方皆轻视朝命,卿能如此,真是难能可贵。但这些东西皆是吴越王送给卿的,卿理应自取。”曹彬这才拜受,但却全都赠送给了亲友,自己一件都没留。